《马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教学方法】移情移景赏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重点】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 【难点】寓情于景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张建伟 学习任务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 结构美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nian1) 擅长(shan4) 绰号(chuo4) 刷浆(jiang) 难堪(kan1) 一瞅(chou3) 发怔(zheng4) 褒贬(bao1) 怵(ch
《吆喝》教案设计 无锡市前洲中学 余剑英 【设计理念】 大语文观。 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
《端午日》教案设计 北洛一中 刘玉珍 教学目的: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
《喂——出来》教案设计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学 余剑英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自主学习,强调个性培养。在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感悟,从而成为新世纪环境保护者。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2、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3、锻炼想像
《大雁归来》教案设计 作者:赖文龙 利奥波德 教学目的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 和煦
《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设计说明: 本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
《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
《海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海燕》教案设计 江苏省南菁中学 蔡崇武 教学目标: 一 着重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同时学习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一 布置预习:读一遍课文;查字典弄懂不认识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再塑生命》教案设计 晓晓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
《邓稼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课前准备: 1. 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
《食物从何处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通过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和理解说明顺序; 3.揣摩语言,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4.领会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筛选有关信息; 第二课时:理解文章思考,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执教者:程璐 地点: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学初二(6)班教室 时间:2003年4月30日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
《气候的威力》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积累科普知识。 2.一学习和掌握文中运用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了解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 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 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执教者:程璐 执教时间:2003年4月10日上午第三节 执教地点:郑店中学初二⑹班教室 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 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广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周朝蓉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附】有关资料 死海,原来在
页次:43/46 每页25 总数11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