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
16 化石吟 16 化石吟(方案A)

(2002-11-27 09:15:03)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
17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
语文教案-春春[教学目的]一、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四、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二、文章中修辞方
语文教案-端午日端 午 日 教学目的:一、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二、培养学生及联想、想像的能力,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重点:一、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二、精彩的龙舟竞渡场面描写。教学难点: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虚实相生的
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教学目的一、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夸张,学习语言口语化的特点。二、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领会作者讽刺皇帝的用意。教学设想一、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二、领会本文揭
语文教案-风筝 教学设计 (新课标)风筝 教学设计 (新课标)○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
语文教案-在山的那边1 在山的那边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
语文教案-刻舟求剑刻舟求剑一、素质教育目标: 1、背诵、默写《刻舟求剑》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 3、分析课文,提示寓意 4、培养学生联系客观实际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常用的实词、虚词的翻译 难点:对寓意的理解 疑点:通顺流畅地用白话表达 2、
语文教案-风筝风筝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2.理解本文的主旨。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2.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
《繁星》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1、 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2、 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中
第五单元小测 第五单元小测看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10%)嫌恶 ( ) 什物( ) 丫杈 ( ) 虐杀( )肃杀( ) 怦怦( ) zuàn( ) qiáo悴( )宽shù( ) 寒zhàn( )解释下列词语(15%)诀别笑柄瑟缩恍然大悟苦
<在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
1为你打开一扇门(苏教版)学习辅导 1为你打开一扇门 1.正确书写、读准、理解、运用下列词语: 浏览无聊徘徊诠释缩影 憧憬裨益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野蛮 广袤 斑斓 瞬间 跌宕 情不自禁 遮掩 真谛敲门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课文中比喻的手法及比喻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的
《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
东庐中学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 课题:2、走一步 再走一步 课型:新授 时间:2003/9/4执笔:徐晖 审核:初一语文组教学目标:1.学会复述故事,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口语表达能力。2.学会多种阅读方式,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3
《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
东庐中学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4紫藤萝瀑布 课型:讲读 时间:2003年9月6日执笔:徐晖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体会写景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情感、人生态度。3.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特点
《童趣》的教学设计
东庐中学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5、童趣 课型:新授 时间:2003.09.09执笔:徐晖 审核:初一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在山的那边》 1、《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
3生命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上) 3 生命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骚扰、小憩、庸碌、糟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等词语。
2.摘录、体会文中的哲理性语句。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价值,鉴赏本文珍爱生命的人文美.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
4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年级上) 4紫藤萝瀑布青岛 吴乐琴●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
《生命,生命》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并采用讲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设想:
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
《童趣》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6理想青岛 郑卫国●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预习课文,就
7短文两篇(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7短文两篇青岛 郑卫国●教学目标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揣摩形象化的语言。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
页次:66/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