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
摩擦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
弹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
重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
力 教学目标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能力目标 
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能力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些星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的运行;情感目标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对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及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万有引力作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使学生对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等状况有初步了解,使多数学生在头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  2、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等;  3、通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建立一
引力常量的测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使学生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离心现象的一些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能力目标  培养学
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掌握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
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运动,是平抛运动.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它是本节的基础内容.  2、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使学生理解匀变速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还可以是曲线运动.  3、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对多个具体运动的演示及分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利用矢量合成的原理,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具体情况,会用作图法、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
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力矩的概念,并会计算力矩能力目标  1、通过示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典型例题 关于残缺圆盘重心的分析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力矩的概念,并会计算力矩能力目标   1、通过示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1、教材从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3、情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
页次:6/20 每页25 总数48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