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  1.知道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分三种情况及三种杠杆的特点,会举例说明。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教具:羊角铁锤、木板、铁钉。天平和砝码。杠杆实验器和支架、钩码、弹簧秤、线。(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二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二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图示  教材一开始讲述了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例如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图.通过这些图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的内容.因此要让学生重视图的作用,在教学中要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二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二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一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一(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二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
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二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具  教师用:4千克的铅球、细铁丝或细铜丝一卷.  学生用:托盘天平、砝
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具  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小黑板(抄有2个例题).(三)教学过程  一、由提问引入课题  教师分别出示
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案二第四节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品质和认真实验的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教具  教师用:标尺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墨水瓶(自备)、几个相同的硬币(自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第四节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第三节密度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第三节密度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
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教案第三章第八节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教案 教学重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教学难点:惯性力示例:一、惯性系和非惯性系1、发现问题:  举例1:如图1所示,小车静止,小球静止于小车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以加速度 做直线运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从小车上观
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习题一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习题一  一、是非题  1.托盘天平比较简单,使用前不必调节. ( )  2.每架天平都配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砝码. ( )  3.天平用来测物体的质量. ( )  4.天平没有测量范围. ( )  5.调节天平横梁时首先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右端
第二节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二第二节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品质和认真实验的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教具  教师用:标尺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墨水瓶(自备)、几个相
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一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几种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纸板标尺(纸板背面粘有铁片),自制可在磁
第一节质量 教案二第一节质量 教案二  教学目的  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步骤。  3.了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我国统一计量制度对改革开放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重点  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
第一节质量教案一第一节质量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只,牙膏皮1块,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1只,
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教案示例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与非门可以代替与门、非门。(二)实验器材  T065或74LS00型二输入端四与非门集成电路两块,100欧定值电阻1只,GD55—2型发光二极管1只,常闭按钮开关两个,一号干电池三节(附电池盒),MG42—20A型光敏电阻1只。(三)教学过程  
非门、与非门教案示例非门、与非门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非门的开关条件及其应用。  2.初步认识与非门的开关条件及其应用。(二)实验器材  T065或74LS00型二输入端四与非门集成电路1块、GD55—2型发光二极管1只、100欧定值电阻1只、玩具小电动机一个、液体传感器1个、蜂鸣器1个、光敏电阻1个、常开按
E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第一章 变速直线云动

E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六十中学 陈浩



教学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加速度概念和公式。

2.知道加速度单位的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某些物体作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理解并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
高中物理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他们个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教学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濮阳市第五中学 卜德民 (一)教学目的1.了解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2.了解打气筒的构造和原理。3.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定量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三)教学难点 打气筒的工作过程的叙述。(四)教学过程一、前言前几
滑轮 (人教版) 滑 轮 濮阳市第五中学 卜德民 (一)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2.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二)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
页次:18/20 每页25 总数48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