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力的测量教案示例·力的测量 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具:拉力器,弹簧测力计.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请一位男同学和一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二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说
什么是力教案示例什么是力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示例之一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示例之一(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具 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小黑板(抄有2个例题).(三)教学过程 一、由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一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一(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
密度教案示例之四密度教案示例之四(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教学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具 教师用:相同的烧杯两只、分别盛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质量
密度教案示例之三密度教案示例之三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密度教案示例之一 (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cm×
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示例之一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示例之一 (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几种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纸板标尺
杠杆 教案示例杠杆 教案示例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二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二(一)教学目的 1.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的。 2.常识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简单工作过程和原理。 3.常识性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和打气筒的简单原理。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一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了解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2.了解打气筒的构造和原理。 3.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定量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三)教学难点 打气筒的工作过程的叙述。(四)教学过程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 1.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了解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3.了解抽水设备应如何选用。(二)教学重点 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三)教学难点 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高度。(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实验。一个细长的圆筒,用一个活塞插入筒中,活塞
教案示例·大气的压强教案示例·大气的压强 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学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示例之二大气压的变化教案示例之二(一)教学目的 1.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知道测大气压强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 3.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能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实验”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介绍大气压强随时间而变化。 3.牢记标准大气压的值。 4.知道气压计的作用。(二)教学重点 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及标准大气压的值。(三)教学难点 气压计的原理(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三(一)课题 大气的压强(二)课时 一课时(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二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二(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一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二)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确定。(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
连通器 船闸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2.知道连通器的应用,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例子。 3.知道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之一,知道船只通过船闸的简单过程。(二)教具 演示用:连通器装置、用橡皮管连接的U形管、漏斗、茶壶、船闸的活动挂图。(三)教学过程 一、旧课复
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二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二 教学要求: 1.复习、总结前节实验课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2.使学生掌握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前节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问:上节课,我做过什么实
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一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巩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知识。 2.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记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分析、推理能力。(二)教具 演示
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示例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教具: 演示用: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