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的测量误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
实验用刻度测长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目标:  1, 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情感目标:  1, 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
速度和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来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
音调.响度和音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解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能力目标:  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  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在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
液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努力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自然和初中地理都进行了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珠形成降雨的液化现象,以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
颜色之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题,解
什么是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力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
温度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能力目标  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学生
光的反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平面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
照相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
球面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
照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常识性了解照度的概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照度对视力影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我们知道照明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学校、家庭学习环境照度达不到标准,危害学生眼睛健康,为了提起人
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
页次:8/34 每页25 总数8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