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
幻灯机放大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
质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实
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  对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
密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ㄌ跫拢治镏实拿芏仁且欢ǖ模?/P>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
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
物理教案-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  对
物理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物理教案-力的图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知道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会做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能力目标  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物理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
物理教案-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常识性了解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教学建
物理教案-二力平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
物理教案-摩擦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物理教案-长度的测量误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
物理教案-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实验:测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建议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
物理教案-实验用刻度测长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目标:  1, 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情感目标:  1, 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
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来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
物理教案-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
物理教案-音调.响度和音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解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能力目标:  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
物理教案-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
物理教案-蒸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3.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渗透通过实验研究物理概念、规律的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
物理教案-球面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
蒸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3.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渗透通过实验研究物理概念、规律的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问题入手,
实验:水的沸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页次:9/34 每页25 总数8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