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人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第八章 机械与人 福建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贺乐平第五节 科学探究:提高机械的效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间的关系; (2)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4)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
音调、响度和音色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重点和难点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教法:学生参与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旋转齿轮装置、木梳、硬纸片、硬塑料片、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演奏同学准
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
摩擦力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摩擦力的应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木板、重物、毛巾、轴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有哪些效果?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二力平衡教案示例之二(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
二力平衡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
教案示例·惯性现象教案示例·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惯性.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前节知识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二、进行新
惯性教案示例之二课题: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
惯性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教具 惯性球、惯性小车和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示例之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二)教具 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了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l.理解合力的概念。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教具 铁架台、两个弹簧秤、大弹簧、刻度尺。(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见过的
重力教案示例重力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二)教具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力的三
力的图示教案示例力的图示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
教案示例·力的测量教案示例·力的测量 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具:拉力器,弹簧测力计.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请一位男同学和一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二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说
什么是力教案示例什么是力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示例之一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示例之一(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具 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小黑板(抄有2个例题).(三)教学过程 一、由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一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一(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
密度教案示例之四密度教案示例之四(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教学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具 教师用:相同的烧杯两只、分别盛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质量
密度教案示例之三密度教案示例之三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密度教案示例之一 (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cm×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 1.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了解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3.了解抽水设备应如何选用。(二)教学重点 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三)教学难点 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高度。(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实验。一个细长的圆筒,用一个活塞插入筒中,活塞
教案示例·大气的压强教案示例·大气的压强 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