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 密度(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米
光的折射 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规律;2. 作光折射的光路图。教
密度 课题
光的反射 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 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
大气的压强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 力”作必要的准备。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
杠杆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三)教学过程一
温度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
蒸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3.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渗透通过实验研究物理概念、规律的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问题
实验:水的沸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
液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努力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自然和初中地理都进行了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珠形成降雨的液化现象,以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一定的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
颜色之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重 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
密 度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重难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辨认物质
什么是力 课 题 什么是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温度 新和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课题§ 4.1 温 度执教郭敏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摄氏温度的定标规定,知道摄氏温度的表示和读法。3. 了解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识别方法。4. 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读数。重点1. 温度概念2. 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难点1.
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2课时)(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
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 教 具:教师:录
自我介绍 课题:新学期开始导语课时:1课时目的:(1)分析物理科目的特点,总结历届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鼓励大家对于新的科目在继续发扬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 (2)学习习惯及作业、实验要求。重点:鼓励大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物理科目的分析及
《探索物理》 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
电流的强弱 教学课题电流的强弱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授课者: 编者:刘新建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l 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过程与方法l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教学难点培养严谨
长度的测量 课题
光的折射 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执教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 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重点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