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水的三态变化 学科: 科学 教师: 赵斌 年 月 日 星期 编号课题2、水的三态变化—汽化和液化课时:第2-3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 目标1、会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2、会描绘水沸腾曲线,会从水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3、了解水汽化的两种方式 了解影响水蒸发的因素4、知道汽化和液化过程的能量变化5、培
直流电动机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和主要构造。2.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及其应用。4.培养学生把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二)教具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和模型,两个箭头标志(可用饮料盒铝片制作),自制直流电动机模型(参见图12—2),直流电动机原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
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
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
第一册重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一段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播放课件(太空船中人漂浮) 而我们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站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出去的粉笔为什么会落回地面?(
第一册温度 课题§ 4.1 温 度执教郭敏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摄氏温度的定标规定,知道摄氏温度的表示和读法。3. 了解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识别方法。4. 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读数。重点1. 温度概念2. 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难点1. 温度计的构造、原
第一册温度 课题§ 4.1 温 度执教郭敏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摄氏温度的定标规定,知道摄氏温度的表示和读法。3. 了解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识别方法。4. 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读数。重点1. 温度概念2. 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难点1. 温度计的构造、原
第一册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
第一册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
第一册科学之旅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课时:1课时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
第一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通
第一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 教 具:教
第一册科学之旅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课时:1课时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
第一册自我介绍 课题:新学期开始导语课时:1课时目的:(1)分析物理科目的特点,总结历届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鼓励大家对于新的科目在继续发扬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 (2)学习习惯及作业、实验要求。重点:鼓励大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物理科目的
第一册电流的强弱 教学课题电流的强弱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授课者: 编者:刘新建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l 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过程与方法l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教学难点培
第一册长度的测量 课题
第一册光的折射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执教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 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 知道折射现
第一册光的反射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
第一册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不需要学生对他们的原理了解很深入,重点在于能够动手制作望远镜和凸透镜,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1)课前调查。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2)课堂猜想,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
第一册照相机 授课人张 伟单位大庆二十五中授课时间 授 课题 目第六章 光的折射 第三节 照相机授 课 目 标知识目标1.掌握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3.了解照相机的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锻炼学生多方位发展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
第一册光学 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
第一册测量的初步知识 一)教学目的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教具 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三)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
第一册透镜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对
第一册汽化之蒸发 第四节 汽化之蒸发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手指上蘸了些酒精,我在黑板上写下个“水”字,请同学们猜猜看,酒精会如何变化呢?[生]黑板上的酒精会变少,直至消失。[师]减少的酒精跑哪儿去了?[生]由液体变为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师]那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