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能力目标 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
液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液化现象 2 知道液化的方法 3 知道液化放热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努力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小学自然和初中地理都
实验:水的沸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
蒸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 3.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渗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
温度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 从环境保护出发,突
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
第一册什么是力 1.力的概念教学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1) 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
第一册机械效率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计算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总功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概念教学用具:重物,支架,细线,滑轮,斜面等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善于动脑,好奇心强,集中精力听课的持
第一册平面镜成像 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 观察实验
第一册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
第一册压强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
第一册机械与人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间的关系; (2)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4)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5)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6)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2、能力目标(l)通
第一册音调、响度和音色 重点和难点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教法:学生参与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旋转齿轮装置、木梳、硬纸片、硬塑料片、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演奏同学准备乐器.教学过
第一册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第一册第一节什么是力(1课时) 课题第八章 第一节什么是力(1课时)执教 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2.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点力的概念。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具演示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章
第一册质量和密度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
第一册光的折射 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规律;2. 作光折射的光路
第一册光的反射 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 体验和感悟我们是
第一册大气的压强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 力”作必要的准备。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
第一册液化 学科:物理 年级:初二 授课人:朱海涛课题§4-6 液化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教学目标1、 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 知识目标:(1) 认识液化现象(2) 了解液化的方法(3) 知道液
第一册杠杆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