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
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难点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1.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意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定义方式相同(使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2.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形.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类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难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不等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会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2.会用待定系数法解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所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体会代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难点是解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熟练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进一步学习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基础. 1.方程组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本小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代入法.教学难点在于灵活运用代入法,这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解决;另一个难点在于用代入法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后,不知道应把它代入哪一个方程求
<<代数式>>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1) ; (2) ; (3) ; (4) ; (5)3; (6) ; (7) ; (8) 分析 本题目的在于考查对代数式概念的理解. 解:(1) ,(3) ,(5)3,(6) ,(8) 都是代数式; (2) ,(4) (7) 都不是代数式。 例2
<<代数式>>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教学目的1、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步骤,正确而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解方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分析重点:灵活、正确而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解方程的步骤的灵活运用。突破:多做练习,多思考,多比较。教学过程一、复习1、解方程 - =1,并说明解方程的一般步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教学目的:掌握移项法则,并能利用移项法则准确 迅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点:移项法则教学难点:通过引例归纳移项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等式的性质? 2、什么叫方程? 二、新课:导语: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和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白以公式中的一个字母为未知数,其他字母为已知数,求这个未知数的问题要转化为求以这个字母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教学分析重点:求一个公式中的某一个字母的值。难点:求一个公式中的某一个字母的值。突破:把所给的公式看成是关于所求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复习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等式与方程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灵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求解方程的计算能力。教学分析重点: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灵活地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计算简化而准确。突破:多练习,多比较,多思考。教学过程一、复习1、
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负数的意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 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1)(-2.6)+(-3.1); (2)(-2)+3; (3)8+(-3); (4)(-6.9)+0.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
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教学建议 一、教
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
代数式的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教学建议 1.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 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