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第六章第三节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案示例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知道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知道吸烟、吸毒的危害。2. 能力方面:(1) 通过收集、调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 通过对收集、调查的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3. 思想情感方面: 通
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 教案示例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
第一节 藻类植物第一节 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水绵及其它藻类植物,了解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了解常见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水绵和其它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比较它们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
第二节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节 蕨类植物第三节 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
第八章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第八章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2.通过本课的学习,及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第四节 种子植物第四节 种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
第二节 蘑菇第二节 蘑菇 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颜色,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第一章 细菌第一章 细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 猪的肾脏 ,提高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
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 ②锻炼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资源价值,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
尿的形成和排出1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提高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及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准备过滤实验的实验用具;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不要求学生掌握过多的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基本观点。由此可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描述
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 3.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培养学生认识到人与
心脏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
心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
血液教案1 一、设计意图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人教社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血液,立足于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小肠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能进行直接
血液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 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三种
心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
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尝试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的相关知识。 3. 通过学习讨论,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识,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