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的写作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满腔热情满腔爱。不一往情深,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学生学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等,──只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就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在转瞬之间能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思考问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但不合情理,这样的“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思考问题合乎情理,但缓慢异常,显然
实施语文能力早期培养的途径和措施语文能力早期培养是我国母语教学整体改革中的一个根本的总课题。它涉及我国小学和中学阶段(包括初高中两阶段)语文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必须实现“一条龙”式的环环相扣的系列改革。但在这个整体系列改革中,关键的环节当是初中阶段的语文能力过关问题。初中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
语文导读法结构模式我反对模式化的教学,但主张教学要有一定的模式。教学模式反映人们对教学内在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教学内在规律的“外化”。模式的运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变化不是对规律的否定,恰恰表现了对规律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三主”作为导读法的理论设计,体现于一个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之中,必然外化为相应的教学结
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研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语文教学研究并不仅仅是语文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的事,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事。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现代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无论是哪种类型,往往以平堆的居多,以平面展开为最常见,以
中学语文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整个素质结构中的统帅,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职业活动的目的、方向和动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对社会文明的承前启后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理应一身正气
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交给学生以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从根本上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了解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一)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概念(一)媒体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以及学生向教师借以反馈的载体,统称为教学媒体。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处于这一过程的始端,学生则处于终端,因此教学媒体主要是指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
听说训练听说训练的要求与内容(一)听话、说话教学的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初中阶段听话与说话教学要求是这样提的:听话能力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会作听讲笔记。养成专心听话的习惯。说话能力说
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教语文不能无目的无计划,不能只跟着教材转,教一篇算一篇,教一课算一课。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清晰蓝图,既认识学生的现有情况,更规划他们成长的前景,把握准教学的出发点,向着教育计划、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辛勤耕耘。记得初当教师时,眼晴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讲出一
语文教学法讲述法讲述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以教师的叙述和说明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它的长处是:可以传授新知识,并保持系统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通过简明的语言讲清问题,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缺点是
人格之师的魅力“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是古来的传统说法。而作为当代的人民教师,则必须把“经师”与“人师”作为自己的双重追求,因为我们的身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大写的人。而凡是卓有成效的教育,追根溯源,都是教师健全人格的教育。“水管里流
目中有人凡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者,都在“目中无人”之列。如果语文教师目中无人,则尤为荒谬。可悲的是,这种目中无人、目中唯文的错误作法,至今仍充斥语文教学园地。教师只顾喋喋不休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人生体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结果搞得学生“读”没有真诚感悟,“写”没有为炊之米。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什么是“点拨”教学法?我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
语文教育走过和走向的路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概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二十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在教材建设、教法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生语文水平明显提高,是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处在世纪之交,回顾新时期语文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马列主
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育什么样的人一提到育人,提到思想教育,有的同志就回忆起“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极左的做法:不顾人的心理特点,不谈遵循德育规律,强行向人们灌输祸国殃民的口号,强迫人们为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唱颂歌,强制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他们想把学生愚弄成没有求实精
知识要分类 能力要分层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自从8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提出建立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系统的主张以来,语文教学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十多年来,围绕语文能力训练问题,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教法改革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语文教学从以老师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基本训练的内容要求初步明确,不等于实施问题就解决了。为了使阅读基本训练真正落实,抓出实效,还有大量要做的事。这里主要谈谈怎样在课堂上凭借课本加强有关训练。这涉及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问题。从教学思想上来说,我觉得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仍是问题的症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认
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基本训练,也就是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任何一种能力都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打球游泳,跑跳投掷,弹琴唱歌,写字下棋,莫不如此,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不应例外。所谓基本功,指的是形成某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这种基本操作内容和要求也会不同。那么高中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该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因此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要有训诂学知识做指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改革的背景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搞好高质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访谈录■陈钟梁□方有林□方: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