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简介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说写脱节、错别字泛滥成灾的局面,彻底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也为了汉字能早日走向世界,响应冯忠良教授的号召,在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两轮实验的结果表明,效果十分显著。  “网络──再造”识字
以趣为径 培养学生的识字读写能力   一、识读同步,引发兴趣  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分明告诉我们: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会认,会读啊!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最佳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兴趣。  我们在实验初始,即摒弃独立识字,提出在语
探索计算机参与识字教学的新模式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低年级安排的识字量是:一册170,二册300,三册380,四册360。这个识字量之和刚好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0%。这些数字表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行教材的识字,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随文识字
开开心心学语文 轻轻松松识汉字──“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实验介绍 如何使幼儿园出来的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也能开开心心地学语文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吴立岗和吴忠豪两位老师共同设计了“听说起步,阅读识字”为特征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案,构建了以孩子“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
“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生动活泼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前儿童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这一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就从孩
阅读识字──轻松有效的识字法 “阅读识字”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所谓“阅读识字”的方
“识字教学” 专题研究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根据这一要求
识字教学的新趋势──兼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识字教学   今天,人教版教材的识字课为我们打开了识字教学的又一扇窗,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和一些新的启示。“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是归类识字,是注音识字,是情境识字,也是随文识字,各种识字途径的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生字袋”──课外识字的有效途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识字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体现了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如何让识字教学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我建立了学生“生字袋”档案。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效果明显。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把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 2001年秋新学期开始,使用人教版大修订教材的老师们看到了教材编排的一个变化:对字词练习的内容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它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教材改革极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说,这是非新课程实验教材去适应新课程理念与环境的一种做法。这仅仅是教材编写技术上的改变吗?它意味着什么呢
认写分开 及早阅读 加强写字──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关于识字课的两点思考   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为之探索,希望找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识字之路。就我国目前来看,各地探讨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有二三十种,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有幸在著名特级教师陈树民老先生的指导下,对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了一次调查,调
低年级识字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提法的体会 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解放后前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使之拥有不容置疑的“法定”地位。1986年以后的大纲删去这一提法,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旧话重提,但作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回忆我的一堂识字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上有8个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要求是看图识字,很简单,也很明了。 我先拿出8幅图请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认认生字,组组词,最后开始了我们的谈话:师:在这8个字中,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和“水”交朋友,因
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途径 我们比较“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可以看出,止沸的方法不同,效果会大相径庭,这充分说明一个真理:方法制约效果。所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有异,学生掌握生字的程度也有差别。教师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必须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
引导学生走进字宝宝的天地──低年级探究式识字教学法探索 “识字起步,开篇阅读,开放识字,开发潜能。”2001年的2月,上海一年级小学生的书包里出现了一本新的语文教材。大量识字成为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曾指出: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指导。如何
乐中识字 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教“日”字是,编成“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目”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
猜字谜教“弯”“变” 在讲到《要下雨了》一课中的“弯”字时,我说要给同学们出一个字谜。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方。”学生思考片刻便说出了谜底“弯”。下课后,同学们还三五成群地谈论着那个字谜。后来在《小狐狸卖空气》一文中又出现了生字
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要求小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由于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学生已掌握了不少汉字的音、义,识记生字的字形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低年级学生观
“文化早餐”中的识字“游戏点心”──谈小语一年级上册中大量识字的巩固 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了人教社新编的教材。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启迪心智。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
识字教学的新探索 小学语文长期不能摆脱费时低效的困扰,与小学低年级识字量不足有直接关系。为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是:一、向改革要时间增加识字量应以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三项改革:1.改革拼音教学。拼音教学采取声、韵、拼适当集中的方法。先集中教
化字成图巧记汉字 对于汉字,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可见,很多汉字是由图画衍生出来的。低年级小学生对绘画特别感兴趣,我把学生的这一兴趣转移到识字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把汉字画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并将图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的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第一册识字课《自选商场》教学设计
浅谈几种记字方法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记忆字形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页次:25/171 每页25 总数42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