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图」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三图”实验主要内容:绘图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绘图,能绘出比较标准的祖国疆域图、河流、山脉、交通图、示意图等。加深重点知识的烙樱指图回答。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指图回答问题
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 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 * * 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统一体。地理 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也同样受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彩图说明 喜马拉雅山南麓 喜马拉雅山在梵语中意为“冰雪之乡”。它横空出世,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超过 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被人们誉为“地球第三极”。它东西蜿蜒250 0千米,宽约150
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发挥中学地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人们对地理学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高考取消地理,致使中学地理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对地理知识知之不多,掌握甚少,中学地理教育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而中学地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 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基本概念
“影响工业布局的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有关技术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影响的内容,分散在第一、三两节中。但在第二节“影响工 业布局因素”中,只讲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要想突破技术因素这个难点,必须先深刻领会经济因素对 工业布局的影响。从经
教学研究探索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 区域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 象。这种忽略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不重视认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八股”式教学,是很难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为改变这种
初中地理课本(人教版)卫片目视判读 (丁尧清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地理课本第一册封面卫片: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区 这是一幅真彩色合成图像。由自然色合成,即由一种以上的多波段光谱合成的信息,这样使得图像的色彩 与区域的实际颜色相近。色彩的变化是不同的地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元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人类正步入信息化社会。学会学习,培养能力,成为学习中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元认知理论、元学习理论和能力,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些初浅的探讨。一、元认知的基
谈“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概念教学 (韩国元 浙江绍兴马山中学) 如何讲清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自然资源” 和“能源”两章教学的基点。我们通过剖析、举例、比较、图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此理解深刻,概念
行为理论与地理教学准备阶段的动态质量 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三个过程。准备阶段是实施阶段的必 要准备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实施阶段质量的高低,因而不能只重视实施阶段质量的提高,而忽视准备阶段质 量的提高。(关于实施阶段质量提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一册问题商榷 1.p[,15]“极昼和极夜”1-3行:“北半球春分日前后开始,在北极圈内太阳全天不落,一天24小时都在白 昼中度过”。此句提法不妥,有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之嫌。我们知道,从理论上(几何上)讲,北半球春分那 天只有北极点上才是极昼,不能
对高中地理新教材深度、难度、广度之浅见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更多的跨世纪人才,在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为确保 新课程方案试验不变形、不走样,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高一年级地理教师,应寻找新的教育教学规律 ,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
浅谈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首先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
普通中学提高地理会考合格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重点中学的普通中学,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一地理会考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 的,怎样才能提高普通中学的地理会考合格率?我的体会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根本;分析会考试 卷特色,了解试题导向是关键;强
[中学地理论文]中学地理课程发展的趋向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在近50年间一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进 。目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虽然从20世纪迈入21世 纪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
[高中地理论文]教学研究探索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 区域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 象。这种忽略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不重视认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八股”式教学,是很难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为改变这种
[高中地理论文]抓好地理会考命题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通过会考命题,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是教研员不可回避的一 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中地理会考命题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中地理会考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城市部分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镇、城镇、乡镇高中地理下册(必修)课本(1995年第4版,以下简称“课本”)160页谈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70页提到我国城市、镇的数目,并指出,“这些城镇……”。172页谈到“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包括“建设具有地方特
[中学地理论文]地理教材“四环节”编裁方式初探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蓝本。对于学校地理教材,如何选用现代地理知识,进行科 学的、创造性的编裁,使之既有利于学生感知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又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 效果,成了改变地理教学现状,摆脱地理
[中学地理论文]浅谈地理美育的作用实施 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实施的过程。地理美育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美育能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是
[中学地理论文]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地理素质教育进程 在地理(社会)教学中,素质教学应该落实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所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既有硬件方面的因素,如教学设备、学校环境等;也有软件方面的因素,如人的思想观念、学校管理等;但最现实最关键的还是学科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
[中学地理论文]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与展望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步入成熟。在世纪之交如何认真地回顾地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前景,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是地理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 地理
[初中地理论文]初中地理课本卫星照片的目视判读 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地理课本中,采用了大量的卫星照片 。例如,第一册的封面底图“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围地面的卫星照片”、第一册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第二册封面底图“北纬26°附近尼罗河一段
[中学地理论文]中学地理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科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双翼之一。中学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