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有关气体摩尔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二、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六节 化合价 第六节 化合价教学目标: 1.记住化合价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价。 2.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教学重点:化合价原则。教具:小黑板投影机、胶片。教学方法:异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写出Nac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联系自然界生命的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用途。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4、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应。三、教学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联系自然界生命的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用途。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4、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应。三、教学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联系自然界生命的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用途。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4、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应。三、教学
碳族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能推断出碳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加深对典型碳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能力培养:比较碳族元素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及对碳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讨论,培养学生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 实验目的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实验重点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实验难点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实验用品量筒、滴定管、容量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验重点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实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实验目的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实验重点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
硅酸盐工业简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硅酸盐工业”;初步了解制水泥的主要原料和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了解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和主要反应。 能力培养: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
物质的量 第三章 物质的量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教学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前置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2SO4 NaOH NaCl Ba(NO3)2[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有关简单推理。能力培养: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科学品
硅·碳族元素 第一节 碳族元素 [1]第二节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2]第三节 硅酸盐工业简述 [1] 第一节碳族元素一。教学目的要求 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掌握碳族元素的特点和一些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二。教学重点 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教学过程] 名称:碳 C 硅 Si 锗 Ge 锡 Sn 铅 Pb 位于
氯气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2.氯离子的性质。●
离子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
碱金属元素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
卤族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
电解质 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
碱金属 [教学过程]课前练习: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最终产物是( )A.Na2O B.NaOH C. Na2CO3 D.Na2O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新课引入]钠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界没有游离态的金属钠存在,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它在空气中经过了复杂的反应,但最终产物是碳酸钠,我们在初中也学过碳酸钠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
氯气的制法 第一节 氯气 第 二 课 时 探究问题框架: 1、氯气的性质: 氯气能与碱反应吗?生成了什么? 2、氯气的制取: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如何选用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