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浓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方案二课题 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2.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3. 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
硫酸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2. 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3. 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
二氧化硫 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别代表哪
化学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一课时)教学过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进一步巩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计算。(二)能力目标通过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
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在学生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二)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质单位molg溶液单位Lg表达式C(B)= W= ×100%特点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质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 ,物质的量 。[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
物质的量(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三)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
第二章《碱金属》期中复习讲义 复习要求1、钠的性质和用途。2、NaOH 、Na2CO3和Na2HCO3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混合物的计算。3、Na2O2 性质、用途、计算4、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5、焰色反应及其操作方法。知识规律总结1、碱金属是一族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的共同特点是次外层电子是8个(锂是2个)和最外
碱金属元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以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的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碱金属元素递变规律的学习,体会化学的规律美。焰色反应的学习体悟化
钠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二)能力目标通过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2、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
碱金属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释它们的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二)能力目标1、充分利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 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页次:7/12 每页25 总数28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