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肉嫩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上好的美味。随着夏季的临近,河蟹又将更多地被端上人们的餐桌。专家提醒,食河蟹不当也会致病,因此吃河蟹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河蟹生长在淤泥中,以动植物腐物为食,因而在蟹的体表布满了细菌,所以食前一定要将蟹的体表、鳃、脐洗刷干净,蒸熟烧透,一般在开锅后加热3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
二、醉蟹不宜吃。有些人喜欢吃醉蟹,其实这很不卫生。因为蟹醉死后病菌会很快扩散到肉及卵黄中,并大量繁殖,食后易引起肠炎。此外,河蟹往往带有肺吸虫的囊蚴,它们不能被酒杀死,进食后极易患肺吸虫病。
三、已死或将死的蟹不能食。当河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性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因此,千万不要吃死蟹。
四、蟹不宜与茶水和柿子同食。这是因为茶水和柿子里的鞣酸跟螃蟹的蛋白质相遇后,会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块状物,使人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胃柿团症”。
五、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也应尽量少吃,以免引起腹痛、腹泻,吃时可蘸姜末醋汁,以去其寒气。蟹肉易引起过敏,患有湿疹、癣症、皮炎的病人也不应食用,否则会加重皮肤瘙痒。蟹肉含高蛋白质,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所以要现烧现吃,不宜久存后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