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女性在月经前常常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紧张、烦躁、抑郁、焦虑、乳房胀痛、易疲劳等一系列的生理和精神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多见于30-40岁左右的育龄女性,尤其是一些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的女性,一般月经前一周就开始有这样的症状,直到月经来潮才会消失,有部分女性会延迟到月经来潮后三天四天才逐渐消失。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经前期综合征伴有精神症状者中,焦虑的患者占70% ~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45% ~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患者有抑郁症状,并伴有自杀意识。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和内分泌、脑神经递质、前列腺素作用和维生素B6缺乏等一些因素有关。
对经前期综合征的患者,最重要的是给予精神安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宽容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妇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处方药物。另外,饮食结构的调整也很重要。如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品、薯片等高盐食物,多吃一些有助于缓解焦虑的碳水化合物和新鲜的水果蔬菜,其中全麦食品对缓解焦虑、头疼的效果比较明显;经期宜少喝咖啡、可乐,最好能戒烟酒,以免加重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
经期前综合征并不可怕,不必因此产生恐惧心理,女性患者平时宜注意为自己减压,避免过度劳累,超负荷运转,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症状严重者可以求助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