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肠道病毒的方法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5:28  文章出处:
  切断传播源   肠道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期很长,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一直持续到病后6-8周。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儿的粪便、口鼻分泌物、皮疹破溃后的分泌物、红眼病的分泌物等受到感染,有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对发病的患儿必须隔离治疗,对排泄的粪便以及被分泌物污染的东西,应彻底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切断传播源 

  肠道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期很长,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一直持续到病后6-8周。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儿的粪便、口鼻分泌物、皮疹破溃后的分泌物、红眼病的分泌物等受到感染,有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对发病的患儿必须隔离治疗,对排泄的粪便以及被分泌物污染的东西,应彻底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和病人家串门。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在室温下能存活数天,4摄氏度时可活好几个星期,在污水中生存时间较长,处于零下70摄氏度的条件下,可存活几年。但肠道病毒怕热,加热到60-85摄氏度1分钟便死亡。甲醛、含氯的消毒剂、紫外线都可将肠道病毒杀死。因此,要经常打扫住宅院落,清除垃圾污水;家庭内的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应天天除尘,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适时适量科学使用清洁消毒剂;都市中的游泳池要按规定换水,并加些氯化物,杀灭肠道病毒。 

  防止病从口入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吃喝,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及玩耍后洗手、不吃手或啃咬玩具的好习惯;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手帕、牙刷、碗筷和小勺;不喝生水,不吃发馊变质的饭菜和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家庭、幼儿园必须注重孩子的饮食卫生,饭菜宜新鲜,生熟食分开,所用餐具要煮沸消毒;儿童玩具最好天天清洗干净。孩子穿的衣服,床上的被褥、枕头、枕巾、凉席等物品,要勤换洗,在阳光下晾晒,保持洁净干燥。这几点做到了,肠道病毒便难以从口而入。

  保证需要的营养

  婴幼儿要母乳喂养,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并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各种营养素充足,孩子才能长得壮实,身体抵抗力强。尤其是要注意为孩子补充水分,每天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天热可喝凉白开水,能有力地加速代谢,促使代谢废物的排出。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平衡,免疫力自然而然地增强,拒病毒于门外。

  保障充足的睡眠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可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儿童在夜间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静谧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每晚美美地睡上八九个小时的好觉。

  适当的户外运动

  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促进儿童免疫器官的发育,完善免疫功能,增强对病毒的杀伤力。运动可促使体内干扰素分泌增多,消灭病毒;身体在运动时代谢旺盛,可增强维生素A、C的抗氧化能力,消除过多的氧自由基,保护免疫系统免遭伤害。运动还可产生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物质,维护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健康,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因此,家长要选择孩子喜爱的运动项目,如玩游戏、蹦跳、打球、爬山、游泳等。但一定要让孩子对锻炼身体有兴趣,运动后不累,吃得好,睡得香,这样才能坚持下来,起到去病强身的效果。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