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生儿居住的卧室要有充足的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够杀菌,而且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但是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新生儿的面部,尤其是眼睛。
其次,婴儿的卧室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因为婴儿体温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其体温。又因新生儿基础代谢率比较低,活动少,产生的热量不足,皮下脂肪又少,热量不易贮存,再加上表面散热面积又相对较大,所以体温容易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温度过高,婴儿汗腺发育不良,不能通过出汗来散热,体温因此容易上升。这就是新生儿居室要保持较稳定的室温的原因所在。一般要求新生儿居室的温度要保持在18℃~22℃,而早产儿为22℃~26℃,室内的湿度为60%~70%左右。
第三,婴儿卧室要保持空气清新、洁净。不要整天紧闭门窗,每天至少应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但是注意,不要让婴儿直接吹风。婴儿的卧室要每天打扫卫生,清除灰尘,保持洁净。
第四,卧室的环境要有适当的刺激,比如声音。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因为适度的环境刺激比缺少刺激的环境更能使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联系更复杂,因而大脑也就更发达。但是也不能将婴儿置于嘈杂的卧室中,更不能置于无声的环境中,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多和婴儿说说话,用有音响的玩具做游戏,在卧室张贴美丽的图画,悬吊各种彩球等。积极为婴儿创造丰富的视、听、触觉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贴心提醒
如果是新装修的居室,最好不要作为婴儿的卧室。为婴儿准备的卧室一定要用无污染的环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