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辩证要点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是产生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情志失调,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或久坐少动以致气机郁滞,或木郁乘土,即肝气郁结、乘克脾土、气机不利,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津液不布,则肠道失于濡润,故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正如《金匮翼·气闷》所论:“气内滞而物不行。”此外,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郁火灼伤津液,致津液亏虚,导致大便燥结,排出艰难等症。
单纯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辨证要点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是产生单纯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痞满,腹中账满而痛;舌苔薄腻,脉象弦。而以大便欲便不得、嗳气胁胀、腹胀满而痛、脉弦为其辨证要点,同时还可以兼见心腹疲闷,胸胁账满,腹胀纳呆,胁肋作痛等症。
热秘的中医辨证要点
所谓热秘,是指由于胃肠积热,即燥热内结,耗伤津液,使大肠传导失润,大便干结而引起的便秘。属实证便秘。
热秘的发生多由于素体阳盛,或饮食辛辣厚味,或热病之后,燥热内结,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致肠道郁热,失于濡润。其主要见症及辨证要点是:内热症比较明显,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滑而数。还可兼见一些内热症,如小便短赤、口舌生疮、面赤身热等症。
冷秘的中医辨证要点
所谓冷秘,是指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致阳气不通,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涩所致的便秘。属虚证便秘。
素体阳盛,或病后阳气虚衰,致阴寒内盛,凝滞肠胃,阳气不运,津液不布,故形成冷秘之症。其主要见症是: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舌质淡、苔薄、脉沉迟,而以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脉象沉迟为其辨证要点。兼证有小便清长,面色咣白等虚寒之象。如属寒实停滞,则证见大便秘结,腹痛涨满,喜热饮,畏风寒,脉弦紧有力等证。
虚秘的中医辨证要点
所谓虚秘,即虚症所致的便秘,是由于痨倦、饮食内伤或产后、病后以及年老体虚,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液不能滋润大肠,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
患者因痨倦过度,年高津衰,或病后、产后及失血过多,以致气血虚弱。气虚则传送无力,血虚则大肠失荣,故见大便秘结,或排便艰难。虚秘又分气虚便秘及血虚便秘。
气虚便秘的辨证要点:患者虽有便意,但每于临厕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舌质淡嫩、苔薄、脉虚,而兼有面色咣白,神疲气怯,便后乏力等气虚证。有时还会出现肛门坠迫,甚则脱肛等气虚下陷证。
血虚便秘的辨证要点:患者大便秘结如粟,因血虚而见面色萎黄无华,唇爪舌淡,脉细等症,而兼有头晕目眩,心悸等血虚证。血虚同时兼有阴虚者,还可见口干少津,五心烦热等阴虚内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