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怀胎十月 > 初次怀孕 > 初次怀孕

初次怀孕

  • 妻子孕期是老公的出轨期吗?

    2008-11-05

    所以成年以后,男人们貌似强大,但在家庭生活中,他有时依然会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会把童年那些享受到的殊荣和特权,希望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来。比如尽量过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事实上,在起初结婚的那段时间内,这一切他都能如愿以偿,大多数的妻子会因为爱情和对婚姻生活的激情,照顾好自己的丈夫。

  • 孕期性事要注意那些情形?

    2008-11-05

      有研究指出,第一次怀孕时性行为产生疼痛的情形较多。不论第几次怀孕,性行为都会较怀孕前达到高潮的时候少。一项针对怀孕性行为态度的调查指出,60%的孕妇认为自己的性欲降低;49%的孕妇认为性行为会伤害胎儿。先生要求性行为的占40%;妻子要求的仅有0.7%;13%的妻子认为性行为是留先生在身边的办法;性行为后觉得舒服的约占60%;疼痛的约40%;85%的孕妇相信怀孕时应该减少性行为;10%认为应该保持和怀孕前一样的性行为频率。

  • 怎样帮丈夫摆脱孕期“性真空”

    2008-11-05

    这其实只是一个常识性的健康保护措施,但是在我们周围,却发生了许多妻子怀孕后,遭遇丈夫性出轨的故事。丈夫们的理由通常是:自己只是为了性才出轨。然而女人们很难接受,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就需要和另外一个女人发生关系来代替“性真空”吗?

  • 孕期指南:怀孕期间夫妻生活指南

    2008-11-05

    昨天晚上我们商量了好久,甚至咨询了一个做医生的朋友,他告诉我们,说最好还是要。因为第一次怀孕就流产,很容易在以后发生习惯性流产。那就要吧,既来之则安之。可是今天死党MONICA告诉我,怀孕之后要当心老公花心。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她神秘兮兮地咬我耳朵,怀孕期间要避免做爱,据说男人的欲望都是很强烈的,不能在家里得到满足的话,那就很有可能……MY GOD,不会是真的吧?怀孕之后真的就不能做爱了吗?嘿嘿,好象我自己的欲望也很强烈啊。那怎么办才会比较好一点呢?

  • 健康怀孕:对付害喜16妙招

    2008-11-05

    害喜是正常的怀孕现象,但却很恼人,所以我们在此提出几点对抗害喜的方法,让准妈妈参考,希望您能摆脱害喜之苦。

  • 用生活细节判断是否怀孕?

    2008-11-05

     夫妻双方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排卵期前后有正常的性生活史,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5天以上的停经,就有可能怀孕了.

  • 怀孕知识:怀孕早期的表现

    2008-11-05

    多数妇女怀孕6周以后可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唾液分泌增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现象,呕吐多在清晨或空腹时发生。有些孕妇特别喜好吃酸性和生冷食物。上述这些现象称为早孕反应,多在怀孕后12周左右自行消失。少数人的早孕反应比较严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 准妈妈怎祥正确对待早孕反应

    2008-11-05

    最重要的是对怀孕要有心理准备。国外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证实,早孕反应与孕妇的情绪关系非常密切,怀孕后心态正常、情绪稳定的人反应就小。未来的母亲怀孕后的心理是既高兴又担心,往往因为是第一次怀孕,担心的事多一些。如怕自己身体不能胜任;怕胎儿发育不好;怕万一这时生病了不能用药怎么办;怕家庭经济发生变化;怕自己的地位、人际关系发生变化等。这一系列的担心造成孕妇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可以产生早孕反应,此时丈夫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丈夫应当了解孕妇的心理,解决她最担心的问题,往往比最好的良药还好。除了丈夫的关心外,周围的亲属、朋友也应当关心,让孕妇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非常温暖。孕妇本人更应当认识到,怀孕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存在恐惧心理,自己将是未来孩子的母亲,家庭中将要增加一名活泼可爱的宝宝,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这样一来早孕反应也就容易减轻甚至消失了。

  • 早孕反应的面对方法

    2008-11-05

    一般来说,害喜症状大约在孕期第十六周就会结束,但若是孕妇出现呕吐持续不停的现象,则必须要特别注意,因为很有可能是伴随着其它身体疾病的发生,例如:肠胃器官的疾病(肠胃炎、肝炎、消化道溃疡、盲肠炎、胰脏炎、胆管疾病、急性脂肪肝、肠阻塞等)、泌尿器官的疾病(肾脏炎、肾结石、尿毒症等)、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爱迪生症等)、葡萄胎、多胞胎、子痫前症等。此时必须尽快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才不致影响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 怎样对抗早孕反应

    2008-11-05

    心情要保持轻松愉快;自学一些保健知识,以充分认识早孕反应,解除心理负担。丈夫的体贴,亲属,医务人员的关心能解除孕妇的思想顾虑,增强孕妇战胜妊娠反应的信心,另外还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多可使症状减轻。

我要投稿|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2 www.cnfirst.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