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宝宝的音乐启蒙

听”宝宝的音乐启蒙

听”宝宝的音乐启蒙

对孩子的音乐启蒙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您稍稍用心,就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启蒙环境。不少年轻妈妈在怀孕时就开始注重对孩子的胎教,其中也包括让胎儿听音乐,那么,在宝宝出生后,让我们正式开始他的音乐启蒙吧!
第一步:让适时的音乐刺激成为每天的生活内容。
养育孩子的生活是非常有规律的,在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起居中,适时地给宝宝提供音乐信息的刺激,可以强化孩子对各种音乐情绪和音乐旋律的记忆。 ●给宝宝喂奶
给宝宝喂奶时,您可以选择优美抒情、节奏平缓的曲子,这样的音乐是不是很像您在高级餐厅里进餐时的背景音乐?对了,进食是一件愉悦又放松的事情,宝宝吃奶可不是在吃快餐,让他好好享受吧!
 ●逗宝宝玩
在您和宝宝玩兴正浓的时候,放一些轻快活泼、节奏跳跃的音乐,他会很自然地把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和自己当时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对音乐感受又会很自然地被记忆。日积月累的音乐印象,能提高宝宝对音乐旋律的感受。
●哄宝宝睡觉
每天晚上宝宝入睡前的时光是非常温馨的亲子时刻,给他听安静柔和、节奏舒缓的音乐,同时,讲一两个温馨的睡前小故事,不仅有助于孩子的睡眠,也刺激了孩子对音乐的感觉。轻柔的摇篮曲是最佳选择,妈妈也可以自己轻轻地哼摇篮曲催宝宝入睡,对宝宝来说,妈妈的声音就是天籁!
●宝宝的音乐时间
宝宝情绪不错的时候都可以是他的音乐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宝宝经常听一首曲子,再穿插着听和这首曲子形成对比情绪的曲子。例如,摇篮曲和进行曲所表达的情绪就是明显不同的,让宝宝听完摇篮曲后听进行曲,接着再听摇篮曲。让他尝试着说出对这两首曲子的不同感受。儿时对旋律的记忆是深刻的,就像爸爸妈妈们小时候学唱的儿歌,到成年时还记得很牢一样。
第二步:让宝宝对生活中的声音多长个“心眼儿”。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无论唱歌、弹琴、跳舞都需要耳朵去听辨正误,去合上节拍。可是,要把握唱歌时的音准,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唱歌需要听觉和发声器官密切配合,要用嗓音来展示听觉的结果,再用听来纠正唱的准确度,而幼儿的听觉和发声器官都处于发育期,要两者协调配合,难度就增加了。
其实,除了乐曲,生活中的其他声音对宝宝的听觉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只要利用各种声音环境(噪声除外)对宝宝进行刺激,也可以提高宝宝把握音准的能力。
●声音再现
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具有音高和音调的声音,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叫卖声、小鸟的叫声、蛙鸣、水滴声、有节奏的不同音色的敲击声、玩具八音盒发出的声音等。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去听、去模仿,鼓励宝宝用自己的嗓音把这些听到的声音再现出来。
●听唱练习
如果宝宝喜欢唱歌,不妨让他进行听唱练习。您可以要求宝宝用嗓音哼出耳朵听到的音调旋律,久而久之,孩子对音准的把握能力就慢慢提高了。当然,这样的练习,孩子越早进行,收效会越好。
第三步:让宝宝的生活充满动感。
大多数的宝宝们都会喜欢用动作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音乐情绪,爸爸妈妈正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孩子协调他的动作和音乐节拍,这对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很有帮助。
 ●晃身体
 2岁以下的宝宝以大动作为主,妈妈可以给宝宝听各种节奏的乐曲,让宝宝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身体,全身都动起来!
 ●踏步走
给宝宝听二拍子的进行曲,然后让他边听边随着节拍踏步走。二拍子的进行曲节奏非常鲜明,音乐也很有感染力,宝宝大多会喜欢这样的练习。
 ●打拍子
您可以给宝宝听三拍子的圆舞曲,然后让他边听音乐边随着节奏拍手或敲打带有响声的玩具,您还可以帮助宝宝挥动手臂,一起跟着音乐打拍子。宝宝有节奏的动作渐渐地就会和音乐的节奏相吻合,久而久之,宝宝对各种节奏的跟随能力也会增强,慢慢形成音乐的节奏感。
小提醒:1、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音乐听觉启蒙,对孩子早期音乐能力的建立大有好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听的音乐作品,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内容必须健康,情绪积极向上,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成人化的歌词和激烈怪诞的节奏对孩子来说都是不适合的。2、由于孩子的听觉还处在发育阶段,所以播放音乐作品的音量要适中,长时间受到强音量的刺激,反而会使听觉的敏锐度降低,容易造成孩子听觉疲劳,甚至损伤听觉。3、给宝宝听的音响资料应该注意其音准质量,如音不准的玩具乐器、存放已久走调的录音带、电量不足的八音盒等都不应再使用。如果音响资料的音不准,容易造成孩子音乐听觉的混乱,阻碍他对音准的把握。


 全面开发宝宝的音乐感
在宝宝学会用耳朵“听”音乐后,您就可以全面开发宝宝的音乐感了。孩子的音乐感直接制约着他参与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活动的能力。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音乐的表现力、音乐的想象力和音乐的记忆力等诸多音乐能力都是建立在音乐感之上,以音乐感为基础的。
宝宝的音乐感可以从他的节奏感、音准感和旋律感三个方面来培养,您可以在每个周末抽时间和宝宝玩下面这些游戏,和宝宝一起度过快乐的“音乐时间”吧!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身体的活动中体验音的长短。
游戏:大象和小兔
1、宝宝两手握成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大象鼻子的样子就出来了。宝宝的腰再向前略弯,手臂随着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而甩动,走一拍“甩”一次“鼻子”,做大象甩鼻子的动作,体验四分音符的节奏型。
妈妈“哼”曲子,给宝宝做示范:
2/413│53│13│53│……
(左甩)(右甩)(左甩)(右甩)(左甩)(右甩)(左甩)(右甩)
2、宝宝伸出两手,放在头上做小兔子的耳朵,接着模仿小兔的样子,双脚随着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做小兔跳。一拍蹦两下,是不是和刚才大象甩鼻子的节奏感不一样?
妈妈“哼”曲子,给宝宝做示范:
 2/41353│1353│……
(跳跳)(跳跳)(跳跳)(跳跳)
宝宝不一定要跳得很高,但要跟着拍子跳。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身体的活动中体验音高差别。 游戏一:小鸟高飞
1、妈妈选一首音高差别较大的曲子放给宝宝听。
2、让宝宝合着拍子踏步走,当他听到高音区时,就伸展开双手,合着拍子做小鸟高飞的动作;当他听到低音区时,则模仿小熊弯着腰走路。例如: 2/456565656│53212│56565656│53265│(小鸟飞)5656│5321│26│5-(小熊走)
游戏二:拍手歌
妈妈和宝宝一起玩拍手歌,跟着乐曲的拍子拍手,听到高音区时,双手举过头顶拍手;听到低音区时,双手向下伸直拍手。也可以随着曲子音调的高低,让拍手的动作也连贯地由高到低。
例如:2/41155│331│5566│553│5565│5567│154│321
在简谱中,有低音点的音符属于低音,如5,有高音点的音符属于高音,如1,其他的为中音。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身体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
 游戏:我是小演员
1、妈妈选择不同情绪和节拍的乐曲,如进行曲、摇篮曲、圆舞曲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录制在一盘磁带上。
2、开始播放音乐了,让宝宝随着音乐的情绪来变换动作,当一回小演员。如放到进行曲的时候,就学着军人的样子有力地走路;放到摇篮曲的时候,让孩子学妈妈抱娃娃的动作轻轻地摇晃;放到圆舞曲的时候,宝宝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划船的动作等。这样反复练习后,宝宝对各种音乐情绪的体验会加深,他的旋律感也会增强。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语言模仿的活动中增强节奏感。
游戏:拍手儿歌操
音乐的节奏与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妈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儿歌、童谣甚至动物的叫声等,作为节奏练习的素材。妈妈和宝宝可以一起边说,一边拍手掌。
1、公鸡、母鸡和小鸡 2/4XXXX│XX│X-│公鸡报晓喔喔喔
XXXX│XXX.│XXX.│母鸡下蛋咯咯哒咯咯哒
 XXXX│XXXXXXXX│XO小鸡欢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2、老师早 2/4XXX│XXXX老师早小朋友早
3、下雨2/4XX│XX│XXX│XXX│小雨小雨滴滴嗒滴滴嗒
游戏目的:通过听唱练习提高宝宝的音准感。
游戏:“默唱”“默唱”是训练孩子内在听觉的最有效的方法。内在听觉是指一个人一定要先想到某个音的高度,然后再发出这个声音,这种想象声音高度的过程称为“内在听觉”。内在听觉的训练对培养孩子的固定音高和音准有着重要的作用。


1=F4/4十个小矮人
1111│35531│2222│72275│
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
1111│35531│2255│1---
七个八个九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 宝宝可以大声唱2小节,再默唱2小节;或是先大声唱2小节,再默唱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