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玩 具 回 家
时间:2022-10-07 18:09:53
送 玩 具 回 家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幼儿主动探索玩具与标记间的对应关系,懂得玩具玩后应收拾好,会把玩具放回原处。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建立玩具与标记间的对应关系。
2、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玩具应放在什么地方,玩后应收拾好放回原处。
3、教育幼儿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两幢房子(上面各贴有萝卜、毛毛虫的标记)。
小鸡小兔各一。
活动过程:
1、晨间游戏后,教师刻意不收拾,保留玩具都没有回原位的状态。
2、游戏:送玩具回家。
①出示贴绒图片:小鸡、小兔、两幢房子。
教师提问:小鸡、小兔、玩累了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忙找找它们的家。小鸡(小兔)的家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它的家是这幢房子的?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标记的作用。“房子上有标记,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家。”
②教师提问:小朋友们都有自已的家,玩具们也都有自已的家,请你们找找,玩具们的家在哪里?[点评:通过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③教师提问::“玩具柜上没有标记,可是桌子上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说说,怎么办呢?”
请幼儿(根据玩具形状)创造性地设计标记,教师当场画出,并随即贴于玩具柜的相应位置上。[点评:让幼儿带着问题,主动的探索玩具与标记间的对应关系,并尝试设计标记,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④教师提问:“玩具们都累了,请小朋友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幼儿自发收拾玩具,同类玩具放在一个筐内将筐送到玩具柜中相应标记处。
3、请小朋友们关心玩具们是否都回到了家。
教师以玩具的口吻讲讲大家:“谢谢小朋友们,这么爱护我,关心我,明天我再出门和你们玩。”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
并幼儿将自己的毛巾、茶杯按标记一一挂上,每次玩完玩具都及时按标记归回原位。
家园配合:
帮助幼儿克服乱丢乱放物品的习惯,随时提醒幼儿,有规律地摆放自己生活和学习用品,家长不要随之任之的包办代替。
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
改变传统社会教学中教师主讲,幼儿被动听讲的方法,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让幼儿自发主动地探索实物与标记间的关系,并进行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思维,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推荐文章
- 幼儿社会技能训练活动设计(小中大班)
- 我的教室
- 小 熊 买 东西
- 小 兔乖 乖
- 不跟陌生人走
- 谁 最 乖
- 爱玩的小鸡
- 促进小班幼儿萌发自我意识的系列活动
- 小班社会: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 小班社会:小小糕点师
- 小班社会:小伞兵找家(秋)
- 幼儿园小班社会化技能活动:按指示做
- 小班社会活动:好吃的重糕
- 垃圾(小班社会环保)
- 在办公室全体会上的讲话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 奇妙的手电筒(科学)
- 今天谁会赢(大班)
- 惊天动地的红色宣言
- 大班语言教案《犟龟》反思
- 小班健康课教案《赶小猪》反思
- PM2.5去除系统品牌朋友圈文案36句
- 酒吧清吧朋友圈文案32句
- 宠物用品广告朋友圈文案37句
- 酷酷的又很高级的英文昵称409个
- 你们是怎么过节的?从下面选择两个传统节日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