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时间:2022-10-11 17:15:49
如何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
一、鼓励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还表现在自发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各种活动。比如有的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怎样搬东西,有的把闹钟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让钟每天走个不停等等。所有这些,不要简单的说孩子越来越淘气了,这正是孩子好奇的表现。对此教师不能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幼儿的好奇心。大科学家爱迪生,他在回答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创造发明的提问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在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的母亲保护和支持他的好奇心应予保护,并热情的鼓励、启发和引导。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培养,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认知兴趣,而浓厚的认知兴趣又是孩子求知的“发动机’,他与孩子的愉快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与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幼儿乐不知倦地学习、探索、走进知识的殿堂,走进成功的彼岸。
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课堂上,老师在教孩子认识“4”,“4”像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回答:“像树叶、、像头巾、像鱼头、像山峰、像长矛......”最后老师说:“我告诉你们吧―象小旗。”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式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绝好的机会,可老师却硬要孩子向她“看齐”,虽然孩子记住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却又一次给孩子的思维加上了一道禁锢,刚刚引发出来的创造性的火苗又扑灭了。又一个小男孩,面对窗外的风雨雷电,提出了“妈妈,为什么刮风呀?”“为什么下雨呀?”“妈妈,为什么打雷呀?”“妈妈,为什么打闪呀?”妈妈不耐烦的说:“你为什么这么烦人呀?我们想一想,以后孩子再碰到问题,必须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鼓励幼儿自由的思考,无所顾忌的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离奇,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得语言引导孩子正确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