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不是完美的

乖孩子不是完美的

乖孩子不是完美的


  “好孩子”通常具有以下的一些心理特征:大多性格较内向,为人处事责任感很强,有时让人感到有点认真过头;道德要求很高,对自己限制较严,善于反省和监督自身的行为;为了使他人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乐于自己作一些让步与付出;情感方面敏感、细腻、深刻;进取心与自尊心均很强,非常关注自己的成绩,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完美主义,对自己的境遇和成绩总不太满意,甚至缺乏信心。 

  可以说,“好孩子”有其成功和优势之处,但有一部分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 

  当然,大多数“好孩子”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也比较大,一般的压力与问题,基本就“内部消化”了。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如同一个人的遗传基因一样,不表现并不等于没有或是不存在,“好孩子”若是冒出些事来,更会令人感到难以置信和不知所措。 

  调查表明,“好孩子”的家庭教养一般是比较严格与传统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方式、道德品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积极关注与肯定,总是力求实现父母的愿望,这种行为方式会逐渐稳固下来,并推延到生活的其它侧面。 

  期望孩子做得更好是正常的,但成人不能过于苛刻,或是期望过高。适度降低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好孩子”那些无伤大雅的缺点与不足,可以宽容地将其“最小化”并淡然处之;而对“坏孩子”身上的那些闪光点,则应将其“最大化”并予以鼓励和表扬。 

  转载自《文汇报》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