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惩罚促进行为变化

用惩罚促进行为变化

用惩罚促进行为变化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也并非达・芬奇、梵高等大师的惊世之作。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 

  麦克劳德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杀了一条狗。不巧的是,这条狗恰恰是他所在学校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后,决定给麦克劳德以惩罚。校长的惩罚手段别出心裁,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皮亚丹博物馆收藏的那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 

  多么高明的校长啊!他既达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又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批评与惩罚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孩子“吃点苦头”,让孩子知道你的“厉害”,而是要让孩子从批评与惩罚中获得教益,使他们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事实上,成人要是见到孩子顽皮捣蛋、吹牛撒谎、成绩不佳,往往会怒火中烧,而这时批评与训斥孩子成了自己发泄怒气的方式。这样的批评与惩罚,目的在哪里,效果又如何呢? 

  表扬与奖励可以塑造人的行为,批评与惩罚也能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运用批评与惩罚要注意的是: 

  1、要避免当众批评与惩罚孩子。 

  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每个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表扬,而当众受罚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 

  2、批评与惩罚都必须针对孩子的行为或表现,而不能集中于孩子的生理缺陷和人格特点。有些父母不注意这一点,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孩子的小小过错而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美国教育家金诺特把父母批评孩子时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纳为十种: 

  忌恶语,如“你这个傻瓜!” 
  忌侮蔑,如“你简直是个废物!” 
  忌责语,如“你又做错了,真是糟透了!” 
  忌压抑,如“住嘴!不要再说了!” 
  忌强迫,如“我说不行就不行!” 
  忌威胁,如“我再也不管你了!” 
  忌哀求,如“小祖宗,求你了!” 
  忌抱怨,如“你这孩子,真让人伤心!” 
  忌许愿,如“你考100分,我给你买……” 
  忌讽刺,如“你可真行,还能做这事儿!” 

  3、批评与惩罚要适度。批评与惩罚的频度太低,或程度太轻,或许起不到应有得效果;但过于频繁或强烈,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如在亲子关系方面,过于频繁和强烈的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疏离感和抵触情绪;在个性发展方面,孩子所承受的过重的批评与惩罚可能会以其它方式转嫁于他人,使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欺负其他小朋友,或产生退缩性的行为问题,如胆怯、焦虑、孤僻等。 

  4、取消奖励。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取消一个他盼望已久的奖励。这种间接惩罚方式对儿童而言,必定心痛无比,使他真正有所触动。 

  转载自《文汇报》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