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明明上幼儿园了,明明妈妈觉得有些“看不懂”自己的孩子了。明明在幼儿园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听从老师的教导,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但是,当回到家里时,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稍不顺心就哭闹,对爷爷奶奶也不尊重。尤其是家里来客人,小明的淘气总让妈妈头疼不已。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有这么截然不同的差别呢?这是由于幼儿园一成不变的规定造成的。幼儿园的规定是不轻易改变的,天天如此,很容易养成习惯。而且幼儿园的规定是带强制性的,孩子知道老师和阿姨是不允许任何人例外,所以在这里任性、发脾气都是没有用的。在家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孩子知道大人都爱他,他的要求与爱他的程度成正比。他对爱他的人要求最多,也常会闹小脾气。经验证明,妈妈不在家时,孩子好带,妈妈一回家,情况就会大变,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听话了。 
  所以,要让孩子做个有教养的孩子,在家里也要订一些简单、必要的规定,让孩子从小在有规律的生活中自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学会自我控制。 

  1.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建立作息时间表,并天天坚持。 
  这种训练对孩子的一生有想象不到的重要作用。3岁以前还需要家长提醒,3岁以后孩子成了习惯孩子自己就懂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注意:一般说不要因为家里来客人或成人有什么活动而轻易打乱孩子的生活规律。但是节日中孩子可以获得多一些自由,可以比平时睡得晚些,玩行多些,并在事先讲明具体要求。并且让孩子知道,这些特殊是因为节日的关系,不致于在平时也有特殊要求而破坏常规。 
  建立生活作息时间表的同时还应规定一些必需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吃饭为例,吃饭要坐在固定地方,不许乱跑。3-4岁以后上桌吃饭的孩子,要等大人一起吃,对喜欢的菜不能拉在自己面前。每次要把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吃完后把碗筷放在固定地方,并把椅子放好。 

  2.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学会料理自己的小天地。 
  尽可能给孩子准备一个小角落或几个大纸箱,让他把自己的玩具、小书放在里面。有条件给孩子一张小椅子、一个小桌子(凳子代替也可),培养他自己看书、画图,并教会整理这个“小天地”。用完的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是一个极好而又容易被成人忽视的习惯,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收拾自己的玩具和书,生活上的条理会带来今后办事、思维的条理性。在这同时,成人要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家里的东西都有固定的地方,而且大人的东西不得允许不可以动。 

  3.教给孩子说礼貌用语,并训练他们说这些话的场合。 
  讲礼貌是文明社会的要求。日本教育婴儿第一句话是“谢谢”,深鞠躬在他们已成为习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切合实际的礼貌待人要求。 
  要教孩子尊重长辈,懂得早上说“早”,见面问“好”,道别说“再见”,与邻居的长辈见面也要打招呼。开始要成人提醒,久之成为习惯。 
  教育孩子礼貌待客,有客人来懂得叫人、问好,在大人讲话时不插嘴,在客人面前不做无礼貌行为。有小客人来时,高兴把玩具拿出来主动和小朋友玩。幼儿随父母外出做客也要懂得做客的规矩,主动叫人、问好,不大声喧哗,接受食物、礼品时要道谢。不得主人允许不拿人家的玩具,绝对禁止随便开人家的抽屉。 

  4.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 
  劳动是教育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孩子有好动的天性,有喜欢劳动的天性,从他会走路开始就可以培养。从拿玩具到帮妈妈拿拖鞋,从自己脱袜子、脱鞋到自己脱穿衣服。到4、5岁就可规定他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如饭前分筷子,帮助浇花、拿报纸等。让孩子把这些劳动当做权利,变成一种乐趣。不仅在劳动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而且培养责任心和做事有始有终等好品质。孩子受委托执行一项任务时比成人还要认真。孩子的劳动应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自己的事自己干,然后再帮助成人。培养孩子劳动要有耐心,要多指导、多鼓励,不要在孩子做得不好时说“算了、算了、越帮越忙!”这样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要让孩子学点劳动并不难,难的是坚持。过去子女众多的家庭,孩子很早就会干家务活了,现在独生子女,家长要当做一项重要教育任务,才能持久。要明白,孩子通过劳动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家庭对孩子建立一些规矩,要符合年龄特点,力所能及,一下子不可太多,多了记不住。既有规定,就要坚持,习惯成自然,孩子乐于去做。从有规矩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有教养的孩子。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