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家长被孩子打骂离家躲避
时间:2022-10-07 20:32:59
家庭暴力:家长被孩子打骂离家躲避
记录显示,动手的孩子八成以上是男孩,其对家长的家庭暴力一般经历三个过程:语言对抗、威胁或推搡父母、拳脚相加甚至挥刀舞棍。咨询师于华曾遇到一个极端案例:一个男孩举起菜刀要砍父母,父母只得在外躲了一周,待孩子怒气平息后才敢回家。
有个男孩在学校受到高年纪同学的欺负,他要求家长为其报仇,否则就不上学。但是父母不仅没有听他的“警告”,反而一味坚持要他上学,他先是恶语抨击父母为“孬种”,后来就时不时地拳打脚踢了。
于华与这个孩子多次沟通后发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之所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父母,其实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帮助,只是他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
于华提醒这些孩子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以暴制暴。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发脾气的潜意识是想影响对方,让对方屈服。若父母慌张和急躁,就等于暗示孩子他已经达到目的了,那他下次发作的频率会更多。反之,就是暗示孩子“你的暴力不起作用”,逐步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北京市第二医院青苹果门诊心理咨询医生邓军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非正常状态的出现,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到位所致。她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具有想独立、渴望自由的反抗心理,成年人应理性对待事情的起因,不要将孩子一时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品质相提并论。(鲁海燕)
news.xinhuanet.com/edu/2005-04/15/content_2833790.htm
推荐文章
- 新《义务教育法》解析
- 取缔教育歧视公约
- 母婴保健法(一)
- 卫生部关于继续作好促进母乳喂养、创建爱婴医院工作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
-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修订)
- (妇女)夜间工作公约(修订本)
- 胡锦涛在纪念“北京+l0”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 儿童权利宣言
- 儿童21世纪将面临的新问题(1)
- 我国缺碘地区人口达7亿
-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 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世界行动计划
- 患病毒性心肌炎孩子的表现
- 16《风娃娃》教学设计之二
- 往事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中 班下学期 班级 计 划
- 工作之余放松一下优美句子121句
- 大班语言教案《兔奶奶的幸福》
- 小班教案《一只小蜜蜂》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拼小树》反思
- 音响交易网站朋友圈文案36句
- 好听有内涵的企业名称1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