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家庭看“心”病

透过家庭看“心”病

透过家庭看“心”病


  “你给父亲打多少分?”
  “98分。”
  “给母亲呢?”
  “也是98分。”
  “现在给你的父母一起打个分。”
  “59分。”

  这是一名5岁男童和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心理治疗师刘铁榜教授之间的一次谈话,让刘教授震惊的是,这名孩童经常故意将自己弄得伤痕累累。这几句简单对话清楚地表明,男童的家庭出了问题。

  现代心理学发现,如果一个人有了心理疾病,很可能是他的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出了问题,只有对这个已经“生病”的家庭进行治疗,才能解除病人的心理疾病。

  2月16日至23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亦将系统家庭治疗列为重要的培训内容。

  两个个案:

  个体心理问题与家庭的关系个案一:男孩以自伤的方式挽救家庭

  作为资深心理治疗师、第一期中德培训项目的优秀学员,刘铁榜教授将系统家庭疗法运用于临床实践。年仅5岁的男童自残的案例,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男童上幼儿园大班,但每天早晨他都大哭大闹,坚决不肯去上学。他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可“虐待”他的人正是他自己。男孩的父母一起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刘教授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均为公务员,双方都要应付激烈的工作竞争,男童父亲是本地人,朋友多,应酬多,母亲是外地人,喜欢去酒吧,爱跳舞,他们都在各自的圈子里活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还经常为谁该在家陪孩子争吵不休,这些事情也逐渐影响到夫妻的感情,他们要离婚。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都很好,可是给他俩一起打分,孩子给了不及格。经过耐心的交谈,孩子告诉刘教授,他们很少一起带我出去,在家里经常吵架,我觉得他们在一起不快乐。

  当时,孩子不想去上学,这对夫妇的第一反应是问题出在学校,可经多次与学校联系,找不到校方的理由。刘教授问孩子,你希望做什么?孩子说,我想要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玩,我不想他们单个和我在一起。

  其实,男童父母正在发生的“战争”,与他不愿上学有很大关系,而且他还用自残这种特殊的方式试图帮助父母,孩子发现,当自己病了、受伤了,父母都会放下各自的矛盾,以孩子为第一位,表现出一种亲密的关系,一起为孩子考虑,一起商量事情,一起跟孩子吃饭,这时,争执少了,意见容易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只有在孩子病态的情况下,家才像个家,孩子弄伤自己,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来维持父母的关系。

  刘教授告诉这对父母,孩子不去上学、弄伤自己,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是家庭的内在问题,孩子以障碍的方式在帮助父母,维持家的完整性。

  个案二:父对子的病态关注致子生病

  一位父亲即将从国企退休,工作不太紧张,太太是退休教师,每天画画,还上老年大学,生活很充实。儿子在深圳念大学,父亲每周至少一次到学校看望他,不去就会失眠、焦虑,生怕出事。退休后,他看望儿子的次数更加频繁。

  但这一切让儿子感到很苦恼,出现了诸多心理障碍症状:紧张焦虑,坐立不安,心跳加快,失眠。因来康宁医院就医时脾气很大,他被送进封闭病房治疗,父亲依旧每天来看他。医生限制父亲探视,告诉他这对孩子有不良影响,父亲不听,还“贿赂”医生偷偷给儿子送饭菜,夜里也担心得睡不着。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儿子的病情好转了,父亲却住进了医院。

  家里已经出了个病人,为什么又有人病了?刘教授解释,这就是家庭运作出了问题。这位父亲的老伴已适应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夫妻间的沟通既少又简单,而他退休后还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他要寻找新的生活支点,结果,他就将一种病态的关注转移到儿子身上。

  在这个家庭的三角关系里,有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父亲与已成人的儿子间的关系表现出过分紧密,而他与妻子的关系却淡了,而实际上,他与妻子的关系应该是家庭的主线。这对父亲来说,获得了心理平衡,合情合理,但给成长中的儿子带来内心冲突,成了受害者,不能拒绝父亲的关心,但自己又要成长,这时,心身疾病就成了他对父亲的无声反抗。

  于是,心理治疗师着手调整家庭关系,强化3名家庭成员中的夫妻关系主线,给儿子精神上的解放,比如夫妻一起画画、锻炼,一段时间下来,治疗非常成功,家庭运转恢复正常,父子的精神状态也都恢复了正常。

  德国心理学家看中国家庭

  2月16日至23日,深圳市康宁医院承办了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18名德国、瑞士、中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对来自全国的78名心理治疗师开展了国际水准的培训,系统家庭治疗是其中重要内容。

  玛佳丽女士是这个培训项目的德方负责人,在德国她有自己的心理诊所。其他的国内外心理治疗专家和她一样,也是这个培训项目的志愿者。

  玛佳丽女士说,她发现现在不少中国家庭,夫妻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实际上并不爱对方,是“貌合神离的凑合式家庭”。

  玛佳丽发现,不少中国家庭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甚至寄宿制的学校。她认为,“这种爱的方式并不好”,尤其是将很小的孩子送寄宿学校,“因为儿童需要稳定的环境,在儿童期、少年期与家庭分离,会对他的成长及成年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中国孩子的压力过大,因为上几代人对他们的期待过高。在玛佳丽女士眼中,中国娃娃太可怜了,都没有时间玩。另外,他们也没有玩伴。有一个小男孩被母亲逼着弹钢琴、学书法,还有外语,母亲要为他考外国语学校做准备。这名3年级的小学生边弹琴边感慨:“老鼠都比我幸福。”当大学副教授的母亲问为什么,回答是:“老鼠可以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么,哪些家庭容易出问题?玛佳丽女士说,“情况取决于家庭内部的关系”。有些困难每个家庭都会面临,但不一定都会有大麻烦,“不过,在应付人人都可能面临的困难中,家庭作为一个单位,有其能力的差别。”

  她进一步解释,能力首先来自家庭内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中的“粘结力”要适当,它不能太松,过于松散的家庭关系肯定会出问题,不过,它也不能太紧,太紧了让其成员感到“压力”。

  在家庭发展的各个关键点上,也比较容易出问题。中德培训项目中方负责人、心理学专家赵旭东教授说,如人结婚生子、功成名就、衰老一样,家庭也有其生命周期,家庭里的危机常发生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转折点上,比如生孩子,在夫妻的紧密关系中出现了一个小孩,还有孩子长大离家、退休等等,这些关键点最易出问题。

  心理治疗没有快餐

  据了解,中德培训项目采取连续式的培训模式。2月23日,据赵旭东教授介绍,同一批人员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然后回原工作岗位从事临床工作,过一段时间再集中强化培训,培训期间既介绍理论,也训练很多实际操作的技术,容量非常大,受训人员经过这种训练,能够很好地理解心理治疗的过程,学会在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态度。所以,心理治疗业没有速成的“快餐”,其专业化道路艰巨而漫长。

  玛佳丽女士认为,中国的心理治疗业总体上发展很好,但是,心理治疗师的作用在社会中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同时,他们还需要更好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心理治疗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治疗师的专业水平。

  她注意到,有些从业者对心理治疗理解片面,还没有意识到心理治疗的价值,有些则较多地考虑经济收入,结果在治疗中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很少给病人做心理治疗,而是直接开药,并且开很多的药。另一方面,有一些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以为可以容易地通过“快餐式”的速成培训,就可提供赢利性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也是不好的。

  玛佳丽女士告诉记者,应该重视家庭问题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他的家庭背景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环向外扩大,才是社会环境、条件的重要作用,再扩大,才是一些具体的导致挫折、创伤的事件。

  相比较而言,让这位来自德国的心理学家最担心的事情是,中国心理治疗业对儿童、青少年这一年龄段,尤其是婴幼儿阶段整体上不够重视,她说:“几乎没有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相关事业。”


  作者:刘一平
  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