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之赠刘景文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之赠刘景文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之赠刘景文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之赠刘景文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之赠刘景文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刘、枝、首、记四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从一片片的红叶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景色。)

  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2.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所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导书写。

a.首:下半部分是自。  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

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

④学生描红、仿写。

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每人读一遍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

  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

  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1)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  (2)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

(3)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3.读给你的伙伴听。

4.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诗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末的美丽图画,并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了秋末时节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自由读,指名读。)

2.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试着背下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启发思考

  你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写、画、讲等形式。)

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情,活化古诗词的形式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2、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9古诗二首敕勒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说明: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眺,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丰盛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

1.学写本诗中的两个生字苍、茫,结合诗句理解穹庐、笼盖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3.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草原高远辽阔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情导入

师: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草原去游一游。(课件展示草原风光的图片)看到这美丽的风光,你想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快快来说一说!(师生交流)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草原,游牧民族可爱的家乡,在1600年以前,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敕勒族,他们用一首优美的诗歌赞颂着自己的家乡敕勒歌,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敕勒歌)

二、感知古诗内容,把握诗歌韵律

1.学生自读诗歌。(要求: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出示字词,纠正读音。

出示词语:笼盖 穹庐 敕勒川 见牛羊

3.师范读,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

三、品读感悟诗意,升华情感体验

师:草原那辽阔的风光,用无数的词汇也描述不尽。但在这首诗歌中,只用了27个字便描绘出了草原的景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品味这27个字,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1.品读重点句子,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拔并板书。

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蒙古包的样子,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说出自己品读后的感受。指导朗读。

⑵天苍苍,野茫茫。学生自主表达对一两个小句的感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相机板书。指导书写:苍 茫

⑶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你能想像一下,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碧绿的牧草是那么茁壮。一阵风儿吹来,草儿被吹得弯下了腰,你会看到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点拨:这一句让我们看到了茂盛的牧草和肥壮的牛羊,写出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机。

2.再读古诗,体会动静交织的美。

⑴ 师:在高耸入云的阴山的映衬下,辽阔无边的敕勒川更加吸引人。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赞颂这美丽的风光

⑵ 学生齐读。

四、想象诗歌画面,进行拓展延伸。

师小结:孩子们,在诗歌的长廊中,还有很多赞美草原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秀丽的草原风景图,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无名《草原诗》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天空 四野

想象画面

草地 牛羊

3、二年级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 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是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怎样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反思如下: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我利用《我的好妈妈》这首歌导入,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歌曲结束后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寻找到学生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有的学生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有的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通过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课题《妈妈睡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二、自主识字,理解词语有策略。

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识字环节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学生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哄、吸、润、粘、汗、额这几个生字;联系生活来识记脸、紧、闭;并鼓励学生运用字形编口诀,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比如:有的同学用儿童藏起牛尾巴来识记先这个字,用把人关进屋子里识记闭这个字,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识字,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学生在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有的学生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时,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在这课,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就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我采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

有的学生抓住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来汇报的。就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在感悟课文时,我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四、拓展延伸,语言运用有成效。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小作者的眼中,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辛苦。那么在你们的眼中,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妈妈的照片,细细地观察妈妈,想想妈妈在生活中都做了哪些事,和同桌轻轻地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适当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尽量用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交流可以说说妈妈长什么样子,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是怎么照顾自己的,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心里话等等。这种实践性的拓展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能力有限,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提示引导,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追问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全面兼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多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还要做到授课有亮点,授课思路清晰。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地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4、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笔记

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笔记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理解】

李白有两大爱好,一个是喝酒,一个是旅游。他很多出名的诗作都是在旅途中写出来的,庐山是李白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一生曾去过三次庐山,这一首《望庐山瀑布》是他第一次去庐山游玩时写的诗。

公元726年,李白当时在庐山附近小住,被时时传来水流撞击岩石的声响吸引住了,李白十分好奇,决定亲自去看。庐山的西北方有一座山峰,远看就像香炉一样。

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飞溅起的水汽蒸腾而上,香炉峰仿佛是座顶天立地的香炉,里面升起的团团紫烟,而瀑布就像一条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山前,李白被这样美景震撼了,感叹道: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再近些,那瀑布就跟从天上直冲下来一样,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气势磅礴,让人恍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泻落人间。这可真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静静地站在庐山脚下,久久不能回神。

【朗诵指导】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诗。一般来说,整首诗都会遵循同一个朗读节奏。但这首诗有一点特别,它的前两句和最后一句都是按照2212的节奏来划分的,唯有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同,因为三千是一个数字,尺是一个量词,不能拆分开,所以这句是按照2221划分的。

李白写诗最擅长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今天我们要学到的朗诵方法就是live photo法。live photo法就是把静态的小图片变成动态的小视频。我们就结合《望庐山瀑布》看看李白是怎么运用这个方法的吧!

生让香炉充满了生命力,一缕烟正从香炉峰里飘散出来。挂化动为静,把咆哮的瀑布变成一束白绸,倾泻而下,谁能把这巨大的瀑布挂起来了?当然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诗人对自然力量赞颂的感觉。

飞凸显水流之急,把瀑布水流之急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表现出山势之高。疑是把整首诗变得丰富多彩,既让人印象深刻,又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李白只用了这几个字就把动态的庐山瀑布描绘了出来其实,李白在写作这首诗时,只有二十五岁,喜好旅行的李白,阳春三月从三峡东下,沿途经过荆门山、江陵、庐山,一路到金陵,可谓是赏遍了祖国的四季风光,所以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把李白的年轻气盛、豪迈洒脱的其实读出来。

图片​

其实,在李白这首诗问世之后,有不少诗人也慕名前往庐山,却很少有人再写庐山了,毕竟李白的诗作是很难超越的。但是中唐时期有一个叫徐凝的诗人也写过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5、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仅寥寥 20 个字,却描述了雄伟壮阔的时空之景,抒发了豪迈进取人生之志,揭示了寓意深邃的人生哲理。如何让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学古诗时,能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素养,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领悟诗中的哲理是我的努力方向。

一、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更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乐于思考内驱力。在课堂导入时,我通过看图猜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鹳雀,介绍鹳雀楼。在学习古诗时,我开启任务,通过达成三个方法来一起登上三层楼。在朗读诗句时,我播放黄河奔腾入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壮观的气势从而读好诗句。在朗读整首诗时,我让学生听一听吟诵,学着样子吟一吟诗。学生们宛如一个个小诗人,课堂学习轻松又快乐。

二、联系旧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本诗中的白日依山尽的理解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一想画面,忆一忆《夕阳真美》课文内容,演一演太阳和大山。当学生的将文字和脑中的画面、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时候,了解第一行诗描绘的意境便水到渠成。

三、知识补充丰富学生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我相机补充知识,例如:五行当中,白色代表西方,下午的太阳逐渐偏西,所以称为 白日。又如:穷原来是这样的。上面是个穴宝盖,表示洞穴,下面是一个人弓着身子在洞里寻找尽头。后来下半部分就简化成了一个力,表示在洞穴中尽力寻找出口摆脱困境。知识补充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

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悟出哲理

这是一首哲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自己读出哲理是有困难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想一想登上鹳雀楼诗人会看到的美景,夸一夸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填一填生活中鼓励自己用到的诗句。三个脚手架让学生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

教学反思2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满意之处: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

不足之处: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但是个别字音仍发音不准确,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改进措施:

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6、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一、课堂是孩子们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可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个放入到备课内容中。习惯了老师教课,学生照单全收的模式,似乎老师主宰课堂成了理所当然。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将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感受全部记录下来,设置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我预设的圈套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句话,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同,读法肯定也不同。所以,我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分析诗句然后定下基调,再来整齐划一地读,无形中抹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萌芽。因此,我的课也是缺乏活力的,所谓的朗读也只是大声读,并没有将课文读活。我的预设是教师主宰课堂,所以课堂的生成便是生硬死板,没有太多的情感冲击,学生只是在再现我的预设,并没有参与到课堂的生成,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堂语言的随意。

尽管有了详细的教案,一再地斟酌,课堂上的我说话还是没做到言简意赅,拖泥带水,甚至问出了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语言过于随意,不能这样!我反复告诉自己。

三、老师的示范作用。

在古诗前两句的朗读中,我一味地追求让学生去读,忽略了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词语的温度,而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引导是老师的范读,此时,我又忘记了自己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学习基本都是在不断地模仿,练习,然后才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我没有做示范,学生练来练去也是不得要领,练习的结果自然也就差强人意了。

四、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低年段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我们班的孩子刚刚好欠缺的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坐不定,动来动去,小手玩这个玩那个,插嘴,开小差,写字歪着身子,侧着脑袋,握笔姿势更是惨不忍睹。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我并没有太多地去要求同学们的坐姿、倾听以及写字、握笔姿势,简直是大错特错。任何学生,如果没有自律,没有自控力,一切随心所欲,而教师有没有很好地去纠正,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语文课堂该将有效的阅读进行到底,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怎样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自主学习,发挥个性,生成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足够我用尽所学去思考,去改进,去成长。

7、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精彩赏析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8、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翻译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9、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静夜思》的背景图片。

孩子们,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哪首诗?

2.指一名学生来背一背。

问:李白思念谁?他看到什么想起了故乡的?

3.让我们带着思念,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2.好,我们来看这首诗,一起来读一读诗题。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

(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2.二读

(1)快速地读,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

(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3.三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

(2)学生自由读诗。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

(1)出示诗句(师读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

出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再出示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

(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4)出示夜晚的梧桐树叶子。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课件演示诗人的生活情境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

6.齐读前两句诗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三)学习三、四两句

1.课件演示一灯明。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

(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

(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4)指名说。

5.练习趣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

6.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1)出示《枫桥夜泊》

(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自古以来,怀乡思亲的诗句好多好多,孩子们,课外再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梧叶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10、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说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自我反思,也有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1.课堂内容的取舍,容量的把握都需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3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想教得面面俱到,容量上显得过大。

2. 为了呈现教学中好的一面,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困生,这是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注意的。

总之,此次参加赛课,让我成长,让我收获,让我思索,我将以此次赛课为基点,继续努力,修炼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做一名风格独特,务实创新的语文教师。

11、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的首诗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运用文包诗的方法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二、说教法、学法:

1.游戏激趣,营造气氛。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得益于我校七色花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课前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诵读学过的古诗,进行对诗游戏,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营造好气氛。

2.掌握方法,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

3.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步骤: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 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三、 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 指导诵读诗句。

五、 课外拓展,兴趣延伸。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放古筝曲,让古筝曲萦绕课堂,创设意境。)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在悠扬的琴声中,我们即将开启本节课堂的大门,孩子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随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对诗游戏,背诵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揭题,释题后,学生质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我结合以前教学古诗的经验发现,就算你把诗的每一个字的意思都告诉他,甚至写下来,然后你让他连贯地理解和说出诗的意思,学生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或者一知半解,或者语言支离破碎。我就想,既然学生说不出来,那我何不直接把诗意告诉学生呢?但是,又不能太直接、机械、生硬。这时,我想到运用文包诗这一形式,把古诗变成一篇学生非常喜爱的故事来教学《山行》。这样学生悟诗意花的时间少了,我就有更多地时间去引导学生悟诗情。悟诗情后,学生的朗读水平跟着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初读古诗后,我运用课件播放岳麓山风景图,创设情境,开始讲述诗句中所包含的故事,通过文包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先借着景色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到文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三步:由扶到放,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借助图片,理解远上石径斜的意思。再感受寒山之寒,我是这样引导的: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红叶向诗人吹来。此时,站在山坡上的杜牧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再指导用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通过比较法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生处与深处的用法比较,学生体会生字的妙用的同时也提醒了学生这个词默诗时不再出错。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山林人家晚炊图,感到深山中也充满生机。教给学生带着想象读诗句的方法。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重点引导学生对坐字的理解和悟诗人热爱秋天的感情。坐字,解释为因为,与现在的字义差别太大,学生很难找准,于是,只能告诉学生:这个坐字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坐下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坐的意思是因为。知识的自我生成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在悟情方面我运用课件播放了很多枫林美图,并与二月里美丽的春景图进行对比,通过反复引读霜叶红于二月花,悟诗人热爱秋天之情。有了感情的铺垫,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

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比如生字的体会

2.想象漫游法。

教学中可以听到我引导学生想象的语句:透过有人家这三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看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读好后两行。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第四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

(3)想象画面地读。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第五步:课外拓展,兴趣延伸。

学生趣味正浓时,教学不应戛然而止,教师应该趁着这股东风,帮助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古诗,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教会学生纵向学习。

电脑出示: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让学生读读这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配乐朗读。

12、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评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3不懂就要问评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2

1.教师语言琐碎,不够简练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老师应该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

可是,我总是在接学生的话的时候,总结的时候,提问的时候,下意识地说得多且碎。这是一种陋习,要改。

2.应该严格控制每一个板块的教学时间

每节课要精简成3-4个学习板块。每一个板块要设定好教学时间,为重难点留足充分的时间,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的,就要提前完成。比如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等,一定要把功夫做在前面。

但也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匆匆地过教学环节,遇到学生有瓶颈的地方还是要留下来,慢慢指导,哪怕超时。

3.学生的交流和分享应该点到为止

三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没有之前那么主动了,那我就干脆定个规矩,只要点名就必须起立回答,提醒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准备。

在发言之前,要给同学们交流、练习的时间,给他们提供好学习支架,这样他们也心中有数,不会乱说一通。

13、三年级上册课文2花的学校评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课文2花的学校评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可爱、向上,体会到童趣。

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年级学生读泰戈尔的文章,难度较大,要细细地品读,才能读懂。诗人总能把平常的事物写得那么清新自然,犹如雨后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但是学生会产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如:他们的老师是谁?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句子中,既然是狂风又怎么是簌簌地响。作为教师,在备课中未能把这些作为教学预案去充分准备。

14、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1.目前我对略读课文的想法是:略读课文多数是叙事,所以教学重点放在梳理故事脉络和品析人物形象,朗读可以放低要求,因为这些文章本身较难朗读,且语句并不会很美。

2. ian连起来读yan,lian。

3. 课堂前5分钟抽学生上台听写,效果不错,较高效。昨天教授的生字,第二天及时巩固,即及时复习。

4. 期末复习阶段要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适用于整个学期的任何一个时期)

5.生字的学习,要带入词语、句子当中练习,这样效果更好。(还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教学反思2

《一个粗瓷大碗》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的课文,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从送碗到还碗,从盛饭到倒饭,到最后又丢了碗的过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本课既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又要让学生体会深刻感受赵一曼高尚的精神品质。

板块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试课的过程中发现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学,仅仅停留在老师指导学生句子的品析上,抓魅力星值华而不实,教学过程缺少梯度。如何把联系上下文方法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抓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品析人物品质,实现自主实践和感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所以最终稿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以下修改:

我们以赵一曼的四个动作为教学,猜测她的心理想法,感悟她的品质。以学习小伙伴的微课作为教学支架扶学,放手让学生独学、合学,孩子对赵一曼各个举动与语言背后的情感感悟更加深刻,朗读自然也更加入情入境。这样的设计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教学过程也如剥丝抽茧,层层深入,有了明显的梯度。

15、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灰雀》这篇课文刚刚讲完,我自认为教学效果并不好。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发现惹人喜爱的灰雀丢了一只时,遇到了捉走灰雀的男孩,他通过语言的引导,让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以及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也写出了男孩的诚实。

一开始,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年纪比较小,问题不能太多,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就紧紧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课文写了列宁,灰雀,男孩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从哪些地方可以可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3、男孩为什么不敢说出实情?这样,将问题集中在一起,学生在寻找答案的时候目标十分明确,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列宁爱灰雀,不仅仅体现在对灰雀美丽的外型描写,从灰雀失踪后列宁着急、担忧地到处寻找以及和男孩的对话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主要采取抓重点词语理解、换词、删词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这一部分是孩子们很好理解的。而后面男孩为什么不敢讲,他心理的变化过程是比较难教学的一部分。于是我紧紧抓住从哪可以看出男孩为什么不敢讲?来展开教学,男孩说话的吞吞吐吐到后来肯定地回答列宁一定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一变化过程其实就是他意识到自己过错并打算弥补的过程。在课堂上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男孩所说的三句话来体会男孩的心理,着重训练了省略号和感叹号的朗读。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就不一样。

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就比较流畅。如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明知灰雀不会讲话为什么不问男孩子而要问灰雀昨天去哪了?学生读书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有的说: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还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难堪。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列宁爱灰雀但更爱男孩的情感。

整堂课下来,预设的教学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学生表现特别好能做到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但是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不少。对于朗读训练还要更加落实,训练一定要有梯度,同时因为紧张在教学过程中落掉了一个问题没解决,之后想起再补上就出现了问的问题比较突兀的情况。这一切都得感谢组里同伴的评课,让我及时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只要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2

《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保护以和男孩的老实和天真。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整个学习过程是顺利的,更是愉快的。

本节课聚焦人物对话,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本节课的朗读我设立了三关,谁顺利闯过这三关,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之星。第一关,读通人物的对话,第二关,读出人物的心情,第三关,读懂人物的心理。第二关通过添加提示语,同学们在提示语的帮助下读出了人物的心情。在朗读的时候,反复体会感受语言体现的人物的内心,读好不见灰雀之后列宁那种焦急、担心、惋惜的心情,读出小男孩支支吾吾以至后来肯定坚决的语气,还有灰雀回来之后列宁由衷的高兴的心情。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朗读尤为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通过读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三关,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不时闪出思维的火花。有的同学把自身放在了这一情景中,假设自身就是那个小男孩,体会小男孩的心理小男孩为什么要低着头?一位同学回答道:小男孩低着头,是因为他感到很羞愧,但又有点舍不得灰雀。另一位同学回答:把灰雀放到大自然中,才干给它自由,才是真正的爱鸟。同学的回答是我感到很惊讶,这个问题我设想的答案是: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虽然改了但是还觉得非常羞愧。可正是由于同学把自身置身于情景之中,所以才会体会出不同的感情。

再通过朗朗的读,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同学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通过本课教学,我自认为学生还是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今后在指导朗读上还需要加强。

16、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第一篇课文是文言文《司马光》。虽然孩子们在平日的经典诵读课上已经诵读过一些篇目的文言文,但这仍然是他们正儿八经学得第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言文非常简短,只用了30个字,其中很多还都是动词,却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小故事,体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考虑到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课堂上我尽量降低学习的难度,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充分引导学生练习朗读。起初我用较慢的速度范读,学生也用较慢的速度跟读。熟练一些后,我再用自然的语速带领学生朗读。在跟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轻松地把握了词句间的停顿。然后通过自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孩子们越读越有味了。在疏通了文意后,我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读出对应的语句。在反复的诵读中,大多数孩子都能背诵课文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他们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孩子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这篇文言文里出现的却是瓮,缸和瓮一样吗?我先引导孩子看看注释,知道瓮是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再相机出示瓮和缸的图片,孩子就能发现瓮是收口的,缸是敞口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容器。从故事的可信度来说,这个失足的孩子正是掉进瓮里才危险,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脱险。若是掉进缸里,他自己可能就爬出来了,情况也不会那么紧急了。还有一些词语,像登足去等,我引导孩子根据前后语境,尝试着换成现代文中的常见词语来理解。文中多次提到人物,联系上下文,孩子们准确理解了三个儿分别指谁,众又是指哪些人。在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文意的过程中,大家学得津津有味。

借助注释讲故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了自己知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导他们关注插图中孩子的表情,想象人物的心理,猜猜人物会说些什么,并尝试把这些内容添加到故事的讲述中去。可能有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基础,孩子们结合文意都能有自己的创造加工,故事讲得挺精彩。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孩子们交流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他们都有一定的收获。万事开头难,孩子们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尝到了一点甜头,我很庆幸。

教学反思2

《司马光》是统编版教材的第一篇小古文,我们班之前已经开始接触小古文,因此这篇仅仅30字的课文对孩子们来说完全不陌生。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

1. 旧知导入,激学生思兴趣:尽管这是第一篇小古文,但学生在一二年级早已接触过相关的经典,如《三字经》《姓氏歌,因此在这里我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这两篇课文导入。借助姓氏歌,我们回忆了诸葛欧阳东方等复姓,从而引入复姓司马,进而认识司马光。

2. 多形式朗读,潜移默化感悟: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教师一短句一短句带读,长句跟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形式,在读中促悟,引导学生发现朗读特点(小古文要注意节奏),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

3. 分句领悟读,紧扣关键词:抓住戏于庭瓮持石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发现倒装(戏于庭),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操场上嬉戏(戏于场),在教室里学习(习于室)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 图文结合认识瓮和缸:其实在宋朝还没有出现缸,而由于一直以来的思维定势,我们将瓮等同于缸,实际上,口小肚大的叫做瓮,而缸则是在瓮后演变而来,为了让知识更加科学性,我借助两者的对比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5. 古今对比,感受文言文的短小精悍:这里,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时将老教材中的《司马光》一课拿出来和本课进行对比,学生发现原来的课文和自己讲述的故事字数很多,而本篇课文却很短,他们数了数,只有30字,也就是说,课文用30个字就将我们需要几百个字才能说清楚的故事讲明了,由此感受到小古文的魅力。

有一环节,我通过一连串提问司马光,司马光,小伙伴们都跑了,你为什么不跑呢?司马光,司马光,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聪颖的品质。这种方式是激发学生思考,自然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以后同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如《掌声》。

本堂课生动有趣,学生笑声连连,可谓在笑中学,并且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通过课后的练习我发现,其实还有一点没有做到位:我们只比较了小古文的短小精悍,却忽略了现代汉语对故事情节细致生动的描写的特点。其实两者各有优势,我们在课上应该都加以渗透,这才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积累。

17、三年级上册19课海滨小城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9课海滨小城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探究小城之美。

师:刚才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海滨,现在我们再到小城里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这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城风光。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四仆自然段写小城景色的这部分内容。看谁能准确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

(生读文、勾画、交流)

师:同学们都是游客。现在我们到小城去逛逛,请用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下面开始互相交流、评议。(生交流、评议)

师:谁愿意把你拍的最美的一处景物介绍给大家?我们共同来欣赏欣赏。

生1:我拍的是小城的庭院。庭院栽了很多树。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出示课件:庭院美景图)

生2:我拍的是小城的公园。公园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出示课件:公园美景图)

生3:我拍的是小城的街道。街道十分干净,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出示课件:街道美景图)

师:同学们拍摄的小城的这几处景物,分别抓住了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这座小城所特有的美丽与整洁。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请大家自由朗读后四个自然段,体会体会小城的美。(生自读课文)

赏析:教师需注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堂课上,教师这种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伙伴的开放式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创设游客拍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亲身实践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让课堂变得高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考量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明确了作者描写的几个场景以后,我有意识地将课文分割成两个大的部分,一方面教学描写海滨的场景,另一方面放手让学生探究小城的特色。学生可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运用前面品读重点段落的方法,去自学并找到相应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这样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还注重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阅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表达与仿写上,不加引导、不讲方法而单纯让学生模仿表达,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表达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两个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抓住课文留白,例如海滩上的喧闹场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学生只要在第一课时完成了了解海滨城市的预习任务,在这里就会有话可说。二是学完课文之后,我创设了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设计旅游路线、介绍景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有了这样的铺垫,过渡到小练笔的仿写环节,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但在课堂上,我还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尽量多元化,从而调动起更多的学生参与的热情。

18、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经典诗篇。全诗二十八个字将西湖的晴、雨两种美态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意境。老师细致解读文本,熟悉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情为首要,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诗意的课堂。

一、以读为主,发现美

小学诗歌教学向来被认为是难题,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的诗歌欣赏引导,因为孩子们没有生活积累,所以诗歌教学经常变成了诗歌背诵课或者诗歌字面意义的解释课。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孩子们欣赏诗歌的兴趣慢慢磨灭了,也就对诗歌意境美和情感美趋于麻木。

温故知新,随着引导学生背诵描写风景的古诗词,将学生轻松地带到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西子湖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并且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第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第二,要读出诗的节奏;第三,要读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诗歌本身就是和着音乐而生、而长的文学珍宝。课堂上有自读、领读、范读、引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与孩子们天生的韵律感达成共鸣,因此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非常到位,引导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理解,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紧抓词语,品味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赏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例如,在教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这句诗时,潋滟一词的理解,在诗中是个难点,抓住潋滟、方两个词,做足文章,结合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西湖在晴、雨两种气候下的迷人风姿,引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做比,更好的理解了诗意,更好地引导理解诗人苏轼当时的那种美好的心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个方字将诗人心中晴日西湖恰到好处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足见诗人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之深,不禁让人联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西湖的美,在诗人心中,也许就是这种唯美的感受吧。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读诗的方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

让学生感受西湖的雨天和晴天的美景后,安排了一次的小练笔:西湖的景很美,但是它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生态城是不是也和西湖一样,晴方好雨亦奇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你心目中的生态城的美景。

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全诗的意境整体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情欲浓淡,存乎一心,各得其所。课堂教学中首先抓住潋滟、空蒙这两个词语知音、明意。再放到句子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大意。教学诗句时,借助音乐唤醒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引发了学生对西湖美景的遐想。更为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千古一比做好铺垫。

这节课设计了五个版块,视频导入、初读感知、品悟积累、再识诗人、总结回顾,各板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在一次次想象体会中走近西湖、走近诗人,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与爱怜。诗人苏轼在第二单元和学生初相识,在第六单元和学生再相遇,于是对诗人有了一个初识和再识的版块,再识的部分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有一些难度,走近一首诗还得走进一个人,课堂扩展了《饮》的其一,还有这首诗和诗人之间的人生关照,让学生看到一个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苏轼。

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源自教师对文本新颖独特的解读,教师要在文本中发现学生不易觉察的具有语文学习的价值的要素,并依据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判断将其转化为新颖的设计问题。与平常处见奇崛。形成教学设计的坡度。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审美性。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多钻研,多思考,多实践。

在备课过程中很感谢两位教研员老师于老师、阎老师拨云雾 ,指方向、名目标、给方法,一次次耐心指导,感谢李校长每一次的鼓励与指导,也感谢身边同事的无私帮助。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要收藏,希望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旅行。

19、三年级上册16课金色的草地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6课金色的草地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听课记录:

板块一 谈话导入

1.平时见过什么颜色的草地?

(板书:的草地)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金色的草地

(板书:金色的 金色写的大一些)

3.谁来读?

谁能读得让我们有画面感?

本来是绿色的草地,怎么变成金色的呢?

板块二 聚焦第一段(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1.请一位同学读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2.你发现了吗?草地为什么变成金色的了?

生:蒲公英盛开了,所以是金色的

师:你知道什么叫盛开吗?(全部都开了)

生: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生: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全是蒲公英

生:我有一个问题,我见过的蒲公英是白色的。

师:是啊,那个是蒲公英的绒毛

生:这片草地很大

师:是的,远远望去,就是金色的草地了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注意这些红色的词语(一大片、长满了、盛开、金色)

师:文字是有画面感的。读了这段,你的眼前有没有看到这样生动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好多的蒲公英在草地上长满了

生:我看到的是,我在金色的草地上奔跑

师:想象画面的时候把自己也放进去了

师:带着刚才的想象,带着刚才脑海里的画面,我们再读一读。

板块三 聚焦第三自然段

(理解变化、留心观察、持续观察)

1.师:你们看,作者能够留心观察(板书:留心观察)所以他窗前的那一片草地就有了色彩,就有了特别的美。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我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留心观察的,他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

2.师:他发现了什么呀?谁来说说,他最先发现的是什么?

生:蒲公英早上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绿了。

(板书:早上 绿色

中午 金色

傍晚 金色)

3.师:谁能连起来说说蒲公英的变化?

4.师:你觉得应该如何观察,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光靠一次观察不够,要留心观察,得长期的、持续的、多次的去观察)

(师板书:持续观察)

5. 我们合作读一读,你们读红色字体,我读黑色字体(师读时间)

6. 看看作者还有什么重要的发现?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重要的发现

PPT出示: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边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7. 想不想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加上一些动作,把这个变化讲清楚,这样更厉害!同桌两人先互相说说,尽量不看书。

8. 请生上台当小老师,讲一讲蒲公英的变化。(请两个学生)

板块四 聚焦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1.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个草地是怎么变的,很有趣,很好玩。看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来读一读。

PPT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句话

2. 你喜欢吗?想不想我们校园里也有这样的草地?看你们朗读得怎么样子。

(生齐读)

板块五 再读第三自然段(仔细观察)

1.师:作者是怎么把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面对更高的挑战,让大家当一回小小研究员。你来看看,这些标红的字,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发现看见仔细观察标红)

发现:以前没有感觉到的

看见:是发现过的,所以用了看见

3. 师:仔细观察这个词语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这个词语很重要

师:我们把这个词语读一读。原来,除了时间上要持续观察,我们还要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

4. 师:你想象一下,他是怎么仔细观察的?你能不能想到那个画面?

生说用手摸,蹲下身,用放大镜等

5. 师:我们同学做研究者,就要这样仔细观察,仔细思考。奖励大家,给大家看看向日葵、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播放视频)

6. 生说变化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本文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强烈的。特别是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描写生动,这部分的描写虽然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却充满了童真童趣。

成功之处1、环节连贯清晰,水到渠成。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1、朗读不够到位,事先设计的几个环节在讲课中漏掉了,2、3自然段还应该有一个讲解完的巩固朗读环节,体会作者对蒲公英草地的喜爱赞美之情。2、还有学生表演玩蒲公英环节,只关注了学生打哈欠的方向不对,没有对重点词语假装一本正经、假装打哈欠进行再次强调。

20、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送sng(欢送、送来、送别)

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

21、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绿 lǜ(绿色、绿茶) l (鸭绿江)

22、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课文主题: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23、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寒h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斜xi(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24、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诗歌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25、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反义词

无有 里外

26、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27、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洞庭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古诗大意: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古诗主题: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8、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29、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反义词:

开关 出入

30、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古诗大意:

《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古诗主题: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31、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生字词笔记

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生字词笔记

多音字

挑 tiāo 挑选 挑食 行 hnɡ 银行 行业

tiǎo 挑唆 挑拨离间 xnɡ 行走 行人

字词解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2、赠刘景文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赠刘景文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第一句赞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第二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鼓励。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有着天生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在预习过的情况下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经验,借助图片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和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本首诗中的4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对朋友的鼓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词,交流后齐读

2、回忆本单元描写秋天的句子,交流并引导用上我仿佛的句式说话。

3、借描写秋天的词句引到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板书课题《古诗两首》,齐读课题后给首组词并学习首的书写。

二、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一)释题

1、板书古诗题目《赠刘景文》

(注意重点字音:赠)学习刘的书写

  2、师简介诗人苏轼并强调苏轼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读通古诗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纠音

   2、圈出诗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诗读两遍

   3、检查生字读音,抽生读,请生说说哪些字要注意读音并加以强调 

4、抽生读古诗

5、师范读古诗

6、请生比较老师和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借机指导朗读

7、再请生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学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花?请生框出荷和菊

b、看课件夏天的荷花,请生说说夏天的荷花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擎雨盖

c、到了深秋,荷花怎样了?荷叶怎样了?借助课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

d、同法学习菊残犹有傲霜枝

e、课件显示深秋时的荷花和菊花,展开对比,找到诗中反义词框出来,领悟菊花不怕冷的精神并指导朗读

2、学习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a、这句诗中写了哪几种水果?请生框出橙和橘

b、让生看课件说橙黄就是什么,橘绿就是什么

c、橙黄橘绿的时节就是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诗人苏轼想借这句诗告诉刘景文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借此理解君指的就是刘景文。

d、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鼓励鼓励刘景文吧!

(四)感情背诵,积累古诗

1、听老师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2、男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3、女生配乐有感情读古诗

4、全体起立,闭上眼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背诵古诗

(五)学写生字,掌握字型

1、学习枝

a、如何记忆枝?

b、师范写学生书空,提出注意点

c、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2、同法学习记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刘、枝、首、记四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从一片片的红叶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景色。)

  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2.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所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导书写。

a.首:下半部分是自。  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

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

④学生描红、仿写。

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每人读一遍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

  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

  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1)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  (2)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

(3)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3.读给你的伙伴听。

4.老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诗人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末的美丽图画,并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了秋末时节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自由读,指名读。)

2.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试着背下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启发思考

  你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写、画、讲等形式。)

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33、四年级上册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评课稿听课反思

四年级上册9课古诗三首之暮江吟评课稿听课反思

《暮江吟》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本节课我准备了许久,更改了好几次,主要采用的环节是三疑和小组合作贯穿课堂,三疑是课前疑,课中生疑,拓展升疑,小组合作是根据我班孩子学情合理设计的,感觉设计很好,但是通过本节课的授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昂,整节课节奏掌握较好,但是通过实践,我仍我发现有以下的不足:

1. 在古诗文的讲解中,课堂前半部分还比较注重古诗文的朗读,但是后半部分,在赏析古诗时,忽略了读的指导。

2. 三次质疑,可以尝试再把层次拉开一些。

3. 古诗文学习,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意思,更应该把方法教给学生。

4. 在学生质疑的环节中,我班两个孩子提的问题非常好,一个是铺一个是珍珠,但是由于我的一些原因,导致这部分没有处理好,导致对学生悟诗情和诵古诗都没有指导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时刻牢记本节课的不足,真正做到把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起来,让学生会学语文,能欣赏语文的美,还能够在生活中将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利用。

34、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评课稿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评课稿听课记录

在单元整体备课的时候,觉得《从军行》和《凉州词》可以放在一起教学。这两首诗有太多相同点,也有太多不一样。

上课的时候,很没有想到的是,小朋友会从两位诗人站的地方不一样,这个角度来解析,还非要冲到讲台上来画图,意外之余,也为孩子的主动思考而叫好。

这家伙反思能力非常强,也促进我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谢谢哦!

【教学实录】

一、 单元导入

1. 齐读四单元主题4-5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 请学生阐述理解。

3. 教师明确诗意,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故事。由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唤起学生爱国意识,明确本单元的重要性。

4. 齐读语文要素,浏览单元习作,提醒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二、 初读感知

1. 学生1min自读课文

2. 有信心的学生自愿起立,展现朗诵表演。

三、 研读探究

1. 提问: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①都是边塞诗②都出现孤城③都描写战争

教师点拨:①都可以吟唱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继续找找两首诗的异同,并进行小组交流。

3. 学生发言:

1) 《从军行》中有战争场面。

教师追问:哪一句?生答:黄沙百战穿金甲

追问:真的是打仗的场面吗?生答:不是,是侧面描写。

2) 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在写景。

4. 全班齐读两首诗写景的诗句,再男女生分别读。提问:两处的景有何不同?(提醒学生抓字眼)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①《从军行》出现的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视角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变换

②品析暗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凄凉悲怆)

③上句的暗对应下一句什么字?孤。(环境会随着人物的心境发生变化。)

④再读古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①《凉州词》前两句是怎样的画面?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分析作者的写作观察视角,分析各景物的前后上下的顺序。

②黄河这个意象,在这首诗中,还磅礴大气吗?不再。(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③学生发言:还读出了渐行渐远的静态美。

④通过这样的诗句,你能感受出作者王之涣怎样的性格?

大气

平和

洒脱

5. 再次全班齐读两首诗,要求读出情感,读出对诗句的理解。

6. 提问学生,这次读出了什么区别?

A. 第一首:表达决心,慷慨激昂。

B. 第二首:飘逸婉转,思乡之情。

35、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教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课案教学反思

我想,全新的理念就像一篇文章的魂,应该紧紧地系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试图抓住古词的情和味,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移情想象、质疑、情景诵读等多种教学方法,从一读到七读几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入境动情。首先,通过借助注释、观看插图、穿插诵读、静心默读和教师点拨,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处的征程,初步感受作者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后,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精心设计,通过声情同构出征程中的艰辛和故园其乐融融的安逸生活,引发学生对作者此刻矛盾心情的进一步感受。再用诗一般的语言和情调,用鲜明对比而又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学生和作者思乡到几近破碎的心灵碰撞,使学生自然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以至理解,作者的离愁中有痛苦,也有豪情。穿插的语言练习和课堂小练笔,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更好的理解词的特点和对仗的用法。教学中我觉得也存在一些不足: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大量背诵交流就更好了。练笔时,有些学生填词没有押韵,这虽有些难度,但我的指导还是不够到位。

36、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之己亥杂诗评课稿听课记录

这是一节有设计感的课。

在教学设计中,年轻的说课老师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教学设计中的亮点俯拾皆是。

亮点1

(1)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

(2)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 (3、4)

(3)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凸显了诗中的重点句,比反复强调效果好很多,且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也会记得更牢!

亮点2

补充陆游的另一首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陆游的爱国之情提现得淋漓尽致。

亮点3

在学习《题临安邸》一诗中,一个醉字,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一字为抓手,引导学生去感悟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高谈阔论,体会当时社会的只顾眼前享乐的社会现象,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

亮点4

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你们着急不着急?(着急)着急什么?(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又会把杭州占领了。)

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再和诗人一起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在全诗学完后,老师有一次抓住诗中的重点句,以排比的方式师引读,生接读,将作者的愤怒、无奈、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

亮点5

出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示汴州的繁华,可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通过这样的对比,更加体现出作者的忧虑及对统治者苟且偏安的不满、愤怒、警告!

37、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吟诵对比,了解词之特点

1.同:由同类思乡诗《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长相思》

2.异:诗与词的区别

3.读出题目的味道:理解思

评:比较诗词异同,共感思乡之情,读出诗词的味道,词味到文学味,提升阅读品味与审美情趣。

二、多重诵读感知词之音律

1.读准读通全文,强调更,古时记时单位,这里指一更又一更,读出这种长久。

2.圈出韵脚:程 灯 更 成 声

特殊行

3.师生合作,读出押韵,读时把韵脚拖长,读出味道

评:正确理解关键字更,准确理解诗意,诵读是词之教学根本。课标高段要求学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停顿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找到词之韵脚,读出韵味,为理解内容,正确把握诗意奠定基础。

三、移情想象,体悟词之意境

1.借助插图、注释和想象交流词的意思

2.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听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上阕画面

3.想象遇到的困难

4.上阕内容概括为行之难

5.想像下阙的画面

音乐引读助想象

6.概括下阕内容思之切

四、体会诗情

1.你觉得词中的哪个字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碎

2.纳兰的心都碎了

3.引读升华情感

评:入境入情,行之难到思之切,引读激活想象,碎字形成张力,给学生强有力的震撼。

五、知人论世,体察词之内涵

1.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2.了解作者纳兰性德:满清第一词人,渴望建功立业。

3.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与寂寞交织在一起,化作了长长的相思。

评:由词到人,角色置换,文本、作者、读者产生共鸣,理解诗词意境。

六、组词赏读,回味词之情韵

1.出示以长相思为词牌的组词,发现了什么?

长相思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3.长相思这个词牌最适宜表达思念之情。

4.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被誉为古今思乡诗词中的经典,请背会这首千古绝唱。

38、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由写寒山寺钟声的诗歌导入。

欣赏诗歌《涛声依旧》:

请同学读,齐读。谁知道无眠是什么意思?谁能给无眠找一个近义词?你们有睡不着觉的时候吗?这说明你们开始长大了。我们带着睡不着觉的感受再来读诗歌。谁在敲打我的无眠?(钟声)这是哪里传来的钟声呢?

300多年前清代的诗人就写到了这样的钟声。

请同学读。教读。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诗句)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寒山寺里传来的钟声?(题目)这钟声让大诗人,等了盼了十年,钟声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接着看。

500年前,诗人也写到了这样的钟声。

请同学读。全班读。寒山寺的钟声居然和一个人联系在了一起,是谁?(张继)

800多年前陆游也写到过钟声。

(图片。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旧半夜钟)请学生读。谁知道枫桥寺又叫什么寺?齐读。也就说七年前陆游到了哪里?我改一下十年不到枫桥寺谁来接一下?我大胆地改百年不到枫桥寺谁来接一下?千年不到枫桥寺谁来接一下?

引导串读以上诗句。

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枫桥的钟声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千年之后依然还在敲?是谁在敲打枫桥的钟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在写寒山寺的钟声?)我想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和一个人、一首诗有关:《枫桥夜泊》张继。

二、学习《枫桥夜泊》

1.自读三遍:读通、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读。(几个学生读,教师评语: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3.师生合作读。(反复合作读,读出味道、节奏)

4.用一个词来概括读这首诗的感受(愁、凄凉、悲、思乡、孤独)

5.同样的诗歌,每人的感受都不一样,真是奇怪。你们读李白诗歌两岸猿声啼不住,你有悲伤的感受吗?你读过杜甫的《绝句》,你会感受到孤独吗?读白居易的《忆江南》,你感受到思乡吗?而读张继的诗歌,你却有这么多感受?请你打开书,把能给你这样感受的地方画下来。大家都知道写《枫桥夜泊》的时候作者很累了,按照常理他应该睡了,这天晚上他睡了没有?诗里哪个细节直接告诉你他没有睡?(愁眠)请圈出来,因为发愁而睡不着觉。读愁眠(反复读)。为愁眠找一个近义词(无眠、失眠、不眠)。再读愁眠。

6.张继睡不着觉,他看到了什么?(月落)当月亮完全落下后,张继又看到了什么?(江枫)(老师描述如画的美景,学生想象)你看到秋风中叶子在干什么,飘向了哪里,可能落在了哪里?江风瑟瑟,他还看到了什么?(渔火)谁能用一个词来说说看到的渔火。(摇曳、小小的、闪闪烁烁、星星点点,老师把学生回答的美化成合理的词语)

7.愁啊,睡不着啊,张继不但看到这些,还听到了什么?(乌啼)谁曾经听到过乌鸦啼叫的声音?在哪里听到过?有什么感觉?我们听到的乌鸦的啼叫让人很烦,除了乌鸦啼叫的声音,还听到了什么?(钟声)

8.因为睡不着,他听到了乌鸦凄厉的啼叫声,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还是因为睡不着,张继还有一种独特的感觉?(霜漫天)有没有人见过霜,你看到的霜在哪里?有没有人看到过满天的霜?其实霜不可能漫天,只能在地上、在叶子上,只有一种可能张继写错了,你怎么看?张继之所以会这样想象,是因为什么?原来凄惨、凄凉的感觉让他有了这样的想象。

9.因为愁眠他看到,听见了,他仿佛感觉到了。(老师问,学生答)于是我们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愁眠)。对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字典里的四个意思里选一个吗?(老师统计学生的选择)请学生说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意思。

10.对是朝着,朝向,配合,这个晚上,张继辗转反侧,于是他发现这些都陪伴着他。教师朗读。师生合作读(入情入境地反复)。(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勾勒诗歌的意境)

11.(在教师反复的勾勒中,擦掉板书,只留下愁眠和钟声)此时传来的只有悠悠的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什么?请你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下钟声对张继说的话。汇报(教师用优美的导语,给学生创设一个汇报的独特情景)。

12.我们相信,跟着寒山寺的钟声消失的时候,愁眠也消失了(擦掉所有的板书)。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愁眠。那他们是怎么写的呢?引读,相关的诗句。(图片)

这些大诗人在写自己的愁眠的时候都会写到(月亮)。那么要是没有月亮的时候,或者月亮落下之后,又写什么呢?从张继之后,又多了一种写愁眠的事物寒山寺的(钟声),齐读诗句。张继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人写到钟声,钟声悠悠传来,(引读相关诗句)但是没有一个钟声能够超越张继笔下的钟声。

39、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山居秋暝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之山居秋暝评课稿听课记录

课前,教师先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随后问学生:刚才老师在黑板上写课题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以此提醒学生今后要养成跟着老师写课题的习惯。接着,薛老师请学生当堂核对暝的写法,及时订正后,通过对文旁注释的关注,了解暝的意思。这就是薛老师的课前谈话,虽曰课前,始终围绕这一课的教学进行暖场。同时,还时时不忘帮助学生养成诸如跟着老师写课题关注注释学古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揭题之后,薛老师请学生读了三遍题目。学生读完第一遍,以有速度为由,让学生读了第二遍;学生读完第二遍,教师又以读得太硬了为由,让学生读了第三遍;等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读完第三遍,教师这才心满意足,直夸学生语感好。就在这电光石火的几个来回里,薛老师把朗读古诗课题的方法教给了学生。

读完课题,便开始解题。教师先帮学生弄清题目中的居有居住的意思,在知道山居即住在山中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地追问,帮学生拓展了住在村里村居住在家里家居住在异国他乡客居/旅居住在山中隐居,并将题中山居的理解引申到住在山中,不想让人知道隐居。弄清了山居的意思,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王维隐居的山,叫终南山;他在山中修建的别墅,叫辋川别业。接着,教师再次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暝,先从偏旁入手,知道它和太阳有关;再联系注释,知道它指日落时分,也即傍晚或黄昏;接着,在讲到代表暝字意思的傍晚和黄昏时,教师还以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为例,让学生感受到,相比于傍晚,黄昏显得更有诗意诗歌的课堂,处处须有诗意。

解读完课题的意思,教师请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关注题目《山居秋暝》地点+时间的诗题结构,并以课文中的下一首诗歌题目《枫桥夜泊》为例,让学生巩固了对于古诗常常在题目中点明时间、地点的现象。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如上的认识再次齐读课题之后,解题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解题之后,教师请学生带着王维在秋日黄昏的终南别业中,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的思考自读全诗。学生自读之后,教师指名朗读,开始了他的诗歌朗读指导。第一名学生站起来把诗读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他生听罢,不由地鼓起了掌。教师在肯定他的朗读的同时,心知此时大概无法再用谁能比他读得更好的方法激励学生举手朗读了,遂反其道而行之地问学生有谁觉得自己读得比他差一点。在这别出心裁的一问之下,果然,又有学生站起来展示朗读了。第二名学生读过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情调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朗读和第一名学生的差距。第二名学生的朗读,当然比第一名学生略逊一筹,但教师抓住了该生发言中的情调,充分肯定了他对古诗的感觉,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在后续的教学中,这名读得比同学差的学生,始终对薛老师的课堂保持着高度的参与热情。接着,教师还顺着这名学生发言中提到的情调告诉学生,要想读出诗歌的情调,就得在朗读时读出诗的节奏感。那么,什么是节奏感呢?教师趁热打铁,立即以《山居秋暝》的空山新雨后和《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例,让学生关注格律诗后面的三个字,分别将五、七言律诗朗读停顿的三字结构(五言二三,七言二二三)教给学生。学生了解三字结构后,教师先请学生用师读前二字,生读后三字的方式与自己合作着将全诗朗读一遍;再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为例,让学生在这样的停顿中师生合作,拉长第二个字的读音,读出诗歌的节奏;接着,在上述两轮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押韵的秋流舟留等字,以将押韵字读长音的方法进行第三次师生合作朗读。最后,学生脱离教师的帮助,独立而完整地将诗读出了节奏。

40、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教学反思

《浪淘沙》是六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本课教学,结合单元要求,紧扣兴发教学理念,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反复朗读,感知诗词大意。

2.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理解诗歌意蕴。

3.在拓展学习中感受诗人积极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实践探索,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关于兴发教学在古诗课中的应用与落实,笔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结合本课教学,围绕兴发教学理念,作以下解析与反思:

一、自然生命的兴起:优雅的身体状态

刘铁芳教授在《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中谈到,教育就是要引领个体与世界的审美性相遇,唤起个体对世界的亲切感。所以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起兴状态,我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设计:

1.兴于诗

首先从选材上而言,《浪淘沙》这一首诗,诗人本身就是由兴而发:这首诗前两句写实,写诗人所见的黄河的气势磅礴、浪淘风簸,后两句是诗人在所见之后的所想,是诗人在所见之后的兴发。其次,在本课的导入环节,由师生对诗导入,渲染古诗学习的氛围,从而引出古诗中藏着的黄河,引领学生感受到黄河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2.始于自然

在对诗之后,我播放了一个黄河的视频,在与大自然的美好相遇中打开了学生身体的感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黄河的大气磅礴,感受到大自然的器宇轩昂,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黄河的探索欲望与热爱之情,学生的身心达到一个充分兴起的状态:迫切想去听听黄河的涛声,看看黄河的气魄。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浪淘沙》,以开展进一步的学习。

二、理智生命的启发:积极的思维状态

在个体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兴起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展开理智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往往能让学生更好地向着学习的方向,受到更多的启发,真正做到由兴而发。基于以上的考虑,我着重从立于礼(方法指导),启于智(思维启迪)这两个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立于礼

首先是朗读方法的渗透。多读多诵是诗歌教学的基础,在朗读教学时,我着重基于以下两个维度的思考:一是从朗读要求上,由读通读顺到读好读精,所以在形式设计上采取整体读解决生字词再读听范读描红跟读提炼朗读要点读的形式,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情感的教学目标。二是在学法指导上,实现由整体到个人的逐步落实,在教学时,先采用齐读,全班跟读的形式,确保大部分学生掌握朗读要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读,实现由面到点的教学转变。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本课教学时我采取了朗读描红的方法:出示名家高水平朗读,先让学生听范读,感受名家朗读的高明之处,再让学生轻声跟读两遍,再大声跟读,最后自己读,以逐步实现读出节奏与韵律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描红的方法,以便于方法迁移。

其次是理解诗歌意境方法的渗透。理解诗歌意境是高年级诗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着重向学生渗透通过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这两种理解诗歌意境的方法。如让学生抓住九曲万里沙感受黄河弯曲、长、沙多的特点,抓住直上引领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又比如我通过出示黄河图片、放黄河咆哮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都是意在让学生掌握通过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理解诗歌意境这两种方法。

2.启于智

教学时,在读通读好的基础上,我以问促思,引领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古诗意境理解时,我先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的?进而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升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于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的教学,我也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他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诗人刘禹锡他要上到哪里去?他是怎样上的?你从直上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诗人说同到,同是什么意思?同谁一起?)来展开教学,以问促思,层层递进,在思维发散,智力充分调动的同时,以达到理智学习的积极状态。

三、精神生命的托举:超越的精神状态

前面两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实现身心的兴起,理智的启发,已基本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但是一堂好的兴发课应不止于知识目标的完成,还要引领学生回归生命,对生命进行积极的思考,实现精神上的托举。基于以上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从展于智成于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展于智

在前文的教学中,我已通过以问促思等方式,实现了对学生思维、智力上的启迪。但是启于智还往往不够,还应在启迪的基础上去继续展开,以达到真正的理智学习的状态。所以在原文教学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先让学生结合《浪淘沙》猜测诗人性格,再拓展学习诗人的另外两首古诗,让学生再猜诗人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诗人作品、性格,反推诗人的经历。最后出示诗人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谈自己的个人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基于教材,但又超脱于教材,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思考与猜测中升华了个人感受,达到了精神托举的目的。

2.成于乐

成于乐不仅仅是指配乐朗读等教学方式,更多地应该是指向于学生兴发的高潮状态。在本课的结尾,在学生精神状态被顺利启迪的同时,我引导学生配乐齐读:让我们把对刘禹锡的钦佩之情,融入到这气势雄伟的黄河水中,融入到你们气势恢宏的朗读声里。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因为融入了音乐,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被充分兴发与托举,进而非常顺利、愉悦地进入了这样一个齐读状态,读有所发,读有所感。

当然,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也反思到自己的诸多不足:

1.教师的基本功有待加强。在朗读指导环节,虽然方法与流程设计都非常清晰,但是因为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学生的朗读指导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感知浪淘风簸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排比读的这一个环节,我本身的预期是学生一次比一次堵得有气势、有力量,但是因为我自身在导语部分的朗读技巧不够,以至于这个版块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极致。

2.对于兴发教学理念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在教学的设计上,我虽然紧扣兴发教学理念,逐一展开教学设计,看似自然、流畅,但是对于兴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平常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兴发教学的理论学习,多尝试、多运用,以期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