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1、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第七课,主要落实的训练目标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教学目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4、培养概括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等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二、说教法、学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两条主线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

见课后教案

五、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况:危急---更危急十分危急

白求恩:镇定坚守阵地争分夺秒

对工作认真 对同志热忱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六、学生自主探究作业

1、利用各种途径查询白求恩的资料。

2、利用信息科技技术,让学生课后到老师提供的网址去学习有关白求恩的其他事迹。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第二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领悟白求恩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他为了国际友爱、国际和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白求恩和师宣传部长的对话,体会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就是医生的阵地的意思。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一则报报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授,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在啊儿做了什么事?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体会: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最让感动或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啊些?为什么?

3、全体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要求用横线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白求恩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意思。

4、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板书。

5、理解重点句段(小黑板)

环境描写及白求恩的语言。

6、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连续69小时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

2、z c s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听课稿,分享z c s听课感受和记录

《z c s》说课稿

一、说教材

《z c s》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拼音中的第二部分。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情景图,既以生动的形象和语境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又能引出要学习的声母z c s。 有这三个音节的四声练习。第三部分是拼读练习,分别与e,u拼。第三部分是音节练习,有9个音节,其中三个是三拼音节。第五部分z、c、s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笔画。

二、说学情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在说话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读准字刺丝的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zcs的读音。然后教师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特别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认知,学会z c s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故事引导,学会zi ci 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的四声。

3、通过练习及游戏,巩固对z c s (zi ci si )认识。

教学重点:

学会z c s (zi ci si ),读准音,认清形,比较学习它们的不同。

教学难点:z c s 的发音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zcs》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拼音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五、说学法

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读准读音。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学生会编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为主,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这一节课中,我借助课本插图与拼音卡片把学生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以拼音卡片学声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已学的声母。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图画,读准音,记住形。

我充分利用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习z的发音

(出示图1),提问:你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写字。通过写字的字我引出z的读音,告诉学生:把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然后师范读,生模仿读,边读边正音,找个别同学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这样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学习z 的形

提问:z和谁长得像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像个2字z z z。这样将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同学们对字形记忆更加深刻。

学习声母c和s

(出示图2和图3 ),教学方法和教学z 基本相同,同学们已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我直接引入三个问题:1、图上画的是什么?2、根据刺和丝的读音,这个声母该怎么读?它们长得像什么?这时,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让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说讨论的结果,及时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再通过小老师带读,师范读,生跟读,纠正个别同学不正确的发音,比赛读等多种方法读准这两个声母的发音;并引导学生给这两个声母编出便于识记的顺口溜。

(2)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感知三个声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由几笔写成)教师指导学生书空 自己练习书写 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这四个步骤,在反复的看与写中巩固三个声母的书写。

(3)由声母导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掌握了四个声母的发音之后,我用了以下过渡句过渡到整体认读音节:今天,z、c、s把它们最好的朋友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好吗?再抓住四个重点进行教学:1、发好它们的音,让学生知道本课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相近,只是比声母读得响亮些,长些。2、强调它们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应整体识记,韵母i在这里不读衣,不能用来与声母拼读,在学生反复的发音练习中,体会它们的发音要领。3、利用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进行扩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如:小组内利用自制卡片互相抽读,检查声母和音节发音;做游戏你是谁?(女生代表声母,zcs,男生代表zicisi,老师念声母则女生读,念音节则男生读。),比赛读等,既强化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七、说板书

Z C S

zī z zǐ z cī c cǐ c sī s sǐ s

3、a o e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听课稿,分享a o e听课感受和记录

a o e评课稿第一篇:

《aoe》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单韵母a o e》,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单韵母a o e》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课的内容。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包含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ɑ、o、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 啊,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第二部分是ɑ、o、e的书写格式及笔顺。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小学一年级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本课时中我拟定以下2个目标:

1.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

2.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正确掌握a o e的笔顺,知道三个字母都占中格。 由于本课单韵母学习的特点,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了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正确书写字母;将难点定为了读准o e的音。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我将说一说我的教法和学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对象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们知道本课的重点就在于认识并书写a o e三个单韵母。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来创设情景以鼓励观察,引导想象;直观法以及讲授法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学习aoe这三个单韵母;同时,我还准备采用儿歌的形式教学aoe的音形,引起他们对单韵母aoe学习的兴趣。

在学法上,考虑到到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及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种学习方法学习本课:1、练习法;2、合作法;3、游戏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减轻对拼音学习的恐惧,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现在,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将分为四个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仔细看图,学习韵母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总结全课,课外拓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便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到拼音王国去,认识拼音朋友。拼音可有意思了,它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写话,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你们愿意学好它吗?在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讲述在拼音王国里,有三个大家庭,他们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走进韵母家庭,认识三个最可爱的单韵母朋友aoe;同时,板书:单韵母aoe

(二)仔细看图,学习韵母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看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赶快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这幅图画了什么,待会我请同学起来说一说?趁机用ppt展示小女孩在练习唱歌的图片,同时请学生模仿小女孩是怎样唱歌的小女孩是怎样唱歌的,谁来学一学?得出唱歌时啊的音发平一点,长一点就变成了a;接着,带领学生读三遍a的音,在初步读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观察发a时的口型同学们,请仔细看老师发a的时候,嘴巴是怎样的?得出张大嘴巴aaa;然后,引导学生识记a的样子同学们,咱们知道第一个单韵母拼音的名字叫a了,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记住a的样子呢?,引出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来强化单韵母a的音形的识记;最后,创设情境单韵母a说它玩累了,想出家休息,大家一起送它回家好吗?可是,你们知道单韵母a的家在哪里吗,没关系,老师知道,老师马上带领大家去认识单韵母a的家来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四线三格以及每一格的名称,再让学生仔细观察a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是在中格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a的写法笔顺a由两笔组成,先写半圆,再写竖弯,示范一遍,指导学生用手指跟写一遍,边书写边强调同学们,要想写好单韵母a,我们必须将小女孩的脸画圆,小辫子要短一点,要写饱满、规范,然后让学生描红一个并模仿书写两个,在纠正写字姿势后,巡视指导学生书写,并展示互评,同时用红粉笔纠正学生写在黑板上的a中不到位的笔画,最后让同桌相互纠正写得不好的地方。这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发现写好单韵母a的窍门。

第二部分学习单韵母o和第三部分学习单韵母e的教学环节与学习单韵母a的教学环节一致,其学习都是由看图片引导出学习的单韵母,教师教读发音,提醒发音口型,识记单韵母的样子以及指导书写组成。其中,在发音环节重点指导单韵母o的发音口型是拢圆的,e的发音口型是嘴巴扁扁的,在指导书写环节着重指导e是一笔写成,把半圆画圆,最后不封口。

我这样安排是综合考虑aoe三个单韵母的教学特点,aoe的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我将它分为三部分分别进行教学,有利于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区分三个不同的单韵母。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遗忘是有规律的,在三个单韵母都认识了后,及时地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因此,我在此设计了看口型猜字母游戏和全班游戏记忆两个环节。在看口型猜字母游戏中,先随机抽五个同学进行此游戏,以检查三个单韵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口型,并带动全班强化发音时的口型;在全班游戏记忆环节,我先讲游戏规则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做出单韵母发音的口型,你们找出相应的字母卡,并迅速地举到头顶,找对了就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两遍,在示范一次后先抽取五个同学进行此游戏,接着就全班一起玩这个游戏,学生正确找出相应字母卡后相机指导全班朗读并识记。这样既复习了新知,又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总结全课,课外拓展

一年级小朋友是积极性,需要来自他人的鼓励,因此,在本课的结尾,我先总结本课内容同学们,今天啊,咱们一起认识了三个单韵母,它们分别是....,它们的家叫......,并且三个单韵母都住在同一间屋子...里这样的语言来总结本课,突出学习的重点,然后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这节课啊,同学们不仅认识了aoe三个单韵母朋友,而且还很积极主动地记住他们的样子,表现得非常好,大家回家把今天新认识的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吧,既复习了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又让学生消除对拼音学习的顾虑,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用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四线三格,会写单韵母aoe,加深记忆,其中用红粉笔纠正学生写在黑板上的aoe中不到位的笔画,以利于学生更规范地书写单韵母aoe,突出本课书写的重点。这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

a o e评课稿第二篇:

《a o e》说课

一、教材分析

《a o e》是汉语拼音第1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图。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情境图主要用 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教材以活泼生动的卡通画形式将a o e三个单韵母呈现给学生,旨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住这三个字母。第二部分是单韵母a o e及其表音表形图。第三部分是单韵母a o e的笔顺图示及其在汉语拼音四线格中的书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改精神、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我准备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领域:学会a o e 三个单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能熟悉认读单韵母四个声调。(2)情感领域:感知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关系。(3)发展领域: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

2、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能正确书写a o e。

教学难点 :

1、能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

2、o e读音的比较。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尝试本课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引导观察、鼓励想象、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呈现。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全体学生都成了活动的主人。

1、观察想象法。观察是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字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图与字母相同点,寻找新的发现,而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说说什么东西的形状象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巩固字形,字母教学过程以观察想象巩固的层次性来体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图画,自己去揣摩发音方法,、自己去比较、记忆字母形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新发现,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培植。

2、表演游戏法。教过单韵母发音后,运用游戏学习按顺序、变顺序演读声调,学生在玩中学习,学得很来劲,课堂情绪高涨,个个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互相合作,获取了知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法指导

1、自主合作法。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字母时,通过同桌、小组交流,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合作学习,主动参与。

2、拓展思维法。在巩固练习这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让学生根据已学汉字找出相关的字母卡片,并通过扩展活动,让学生在书中、古诗中、儿歌中找到带有a o e 字母的字,这样,将不断增加识字量,使课内外互相结合,所学知识真正得到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han yu pin yin(投影出示)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汉语拼音。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拼音王国,那里有很多的拼音宝宝,认识了这些拼音宝宝,你们就能认识很多汉字,就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你们想认识这些拼音宝宝吗?让我们唱着儿歌出发吧!)

2、说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

(二)情境揭题

1.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喔喔啼,路旁的白鹅咯咯叫,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好像在问我:早上好。)提醒学生不要重复其他小朋友说过的话。

2.小结:多么美好的早晨呀!老师把你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声叫我早上好。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母的读音

学习a 的读音

1.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a(投影出示阿姨图),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请听老师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型。请小朋友们照老师的样子自己先读一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你的嘴巴张的真大,嘴巴不动,你的声音响、长)

4、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 看画面:小朋友,你发a音时就想到画面上的阿姨,这样你就容易记住a的音了。老师也编了几个小口诀送给大家 a a a,阿姨的阿( 嘴巴张大,a a a 阿姨的脸蛋,a a a)

学习o

1.读准音。小朋友,真聪明,小公鸡也来表扬你们了。o的读音就像公鸡叫,特别响亮。

2、师范读:(出示字母卡片)听老师读,看老师的口型。你们自己试一试。3、为了帮助小朋友记住这个音,老师也送个小口诀给你们:拢圆嘴巴o o o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读读看,是不是小嘴巴都陇得圆圆的。

5、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学习e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棒!瞧,小白鹅也来了。它一变身,就变成了拼音字母e,跟老师读e。

2.读e的时候,小朋友个个都张开了笑脸。我们再来读一读,扁扁嘴巴eee。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认识单韵母: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个拼音字母发音都是响而长,所以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单韵母,跟老师说一遍单韵母。

发现口型变化

1.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这三个韵母,看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边读边比划)小朋友自己也来读一读,比划比划。你发现了什么?(口型由大到小)

(四)巩固复习

1、游戏考考你:看口型、说发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黑板上贴字卡:a o e,教师摆口型,不发音,请小朋友看老师口型,判断是哪个单韵母。

2、请生上台猜老师指了哪个字母:若猜对,其余学生说:对对对,就是?。若猜错,则说:错错错,请再猜。

(五)认清字母的形,指导书写。

过渡:三个字母的读音我们学会了,还要记住他们的形状。

1、认清形。我们再来看看a(出示表音表形图)它不光发音和阿姨的阿差不多,她的样子,像什么?

2、小结:a圆圆的,就像阿姨的脸,后面还拖着一条直直的小辫子呢!能记住a了吗?你觉得 a还像什么?

3、记住了它的音和形,那怎么样才能写好它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拼音宝宝的家。

4、教师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孩子认识四线格(出示四线格小黑板)这就是拼音宝宝住的楼房,数一数几条线,几层楼?拼音宝宝住的地方就叫四线格,上格、中格和下格。老师读1遍生跟读2遍四线格。

5 、下面,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合作,借助书上P6的图把拼音宝宝送回家,看清楚它们住在哪一格,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看书上的书写示例:红箭头表示笔画走向,蓝色数字表示笔画顺序,边看边书空。0

6、师范写,讲解要点。

我们先看着字母a是怎么写的?

(1)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几笔写完的?

(2)请学说一说。找到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生跟着书空。

(3)看清楚了吗?拿出小铅笔描2个写一个a。

7、同法学习单韵母o 和e的音和形。

指导书写o

(1)老师书写,请大家注意o是从哪起笔的?几笔写成的?

(2)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边写边讲:o是一笔写成的,从左上起笔,注意要写圆,生跟着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o。

指导书写e

(1)老师演示书写过程:大家注意e是怎样写的?

(2)说一说。

(3)教师过写边讲:e是一笔写成,占中格,从中格的中间起笔,先写一短横,接着连写半圆。

8、 教师注意引导孩子调整呼吸,做做手指操,摆好姿势,练习描红。

9、反馈。

4、对韵歌评课稿听课记录

《对韵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教法分析

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四、学法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五、教学流程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能观察、感受又能调动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导疑,学生质疑,图画展示,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你们下课了都喜欢做游戏对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对对子的游戏,你们想玩吗?通过问题陈学生在注意力集中起来。 (2) 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再创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识字,加字变成对韵歌。 (3)教师导思,学生释疑,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用认识在汉字宝宝加字变成对韵歌。 (4)教师导悟,学生迁移,学生整理认识来自大自然的朋友,感悟对大自然在热爱之情,把自己认识在汉字,通过加字变成对韵歌。

对韵歌评课稿第二篇:

《对韵歌》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魅力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险、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能说一句比较完整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材料。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乱唱的现象。

三、 教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演练法等。

四、 教学流程

1.图片导入

出示大自然中一些动物和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用我看到了说一句话。

2.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通过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

3.分句学习,归类整理

(1)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2)总结共有三句话,分别写了自然现象、动植物、自然景观

小结:同一类事物可以对成对子。

4.拓展练习,积累知识

(1)自由选择一组事物,来试着对一下对子。

(2)老师出示自己找到的另一首对韵歌,学生找找,这首对韵歌里写了什么?

5. 指导写字

1. 观察山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 请一位同学来交教师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3. 书空并描红

4. 在田字格中书写山的笔顺。

5.作业布置

回家收集其他的对韵歌,并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 教学反思

1.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高,对学生的评价过于随意,简单,没有从内心去思考学生的答案。

2. 没有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不标准。

3. 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缺乏适当的引导。

4. 阅读课文的时间较少,应在多种语境中让孩子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这就是教学本节课后我的一些反思,还请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能够让我及时改正。感谢大家。

5、日月水火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水火听课稿,分享日月水火听课感受和记录

日月水火评课稿第一篇:

《日月水火》第一课时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2016年部编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4课,是一篇以图形来认字的课文,文中通过8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是怎样来的,并根据图形来学习这些生字。通过学习这一课,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认清字形,通过图片理解字义。

2、了解象形字。

3、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即正确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

四、说教学方法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看图识字、多种形式认读、兴趣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而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间几分钟与学生一起做《手指操》,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课堂的气氛。我想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复习旧知

利用摘苹果的认字游戏,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巩固练习,加强记忆。同时,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识字

1、请学生先看图猜一猜图上的文字是什么?

2、先出示图片太阳,让学生看图说字,再出示象形字,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简单的为其讲解像这样照着东西的形状画下来的字就叫做象形字,最后告诉学生现代汉语中的日字。

3、让学生给日组词,或者说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日字?同时我会出图送词,如:日记本、日历、日出、生日。

4、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月字。

5、让学生试着用日、月两个字说一句话吗?比如:我的生日是 月 日。 月 日是 节。

6、接下来用我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剩下的六个生字。

在学习这些生字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范读、领读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7、出示所有的字,多种形式读。

(三)复习巩固

1、在此期间,我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认字练习。如:齐读、男女读、倒读、小组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方法。

2、进行开火车认字游戏。

3、用课前准备的小动物头像进行认读游戏。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于是我在本节课努力达到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给予奖励和鼓励,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不足之处是我认为自己说的太多,没能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发挥写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时刻牢记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在课上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日月水火评课稿第二篇:

《日月水火》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的识字课。本单元共安排了5课,主要以认识常见生字及基本比划为主,本课为看图识字,配有8幅插图,每幅图的右下角分别写出了古代的象形字,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据此,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会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四个生字,认识新笔画。 3、结合儿歌《日日圆》,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拓展识字。感受汉字造字的奇妙。

三、学情分析。

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面临面临以下几个问题: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已经学过了部分知识,在课堂上就会比较活跃,无法按正常的秩序上课;有的学生则会觉得学习生字是枯燥的,无趣的,而天性好动的性情又使他们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基于此,我会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课堂始终,用自然的提示语,表扬话,口头指令,手势动作牢牢地吸引孩子的眼睛,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禾。

五、说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以及一些小口令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达到识字和组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例如:当我发现有的孩子开始左顾右盼时,我会喊出123,学生则会回答快坐端;当我喊出小眼睛,学生们则会回答看黑板,用这样的一些小方法来维持课堂秩序。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图画,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六、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图画导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有效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牢牢吸引住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故而上课伊始,我将向孩子们展示日月水火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说出他们所看到的,让孩子对本课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认识的准备。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我们先来看看日这个字是怎样变化而来的。讲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一边说一边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刚才小朋友们都见过了,而且有个别字都已经认识了,你们觉得学这样的字有意思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三)教学生字。

(1)让学生看图读生字,先自由读,在小老师领读,在同桌互读,指名读。

(2)检测生字。 出示生字禾图画,请学生连一连。

(3)用识字晋级攀登表统计孩子识字情况。

(四)拓展练习。

《新课标》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学生学会这些字之后,又让学生练习读了一首课外的儿歌《日日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样很好地进行了一个拓展。

(五)识字晋级攀登表再次测试,统计孩子识字进步情况。

(六)写字。 活动完了现在我们来写字。看今天要写的第一个字,先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站位,举手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说)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书写,先看老师来写,(师范写,生书空)先描红,再书写。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看那位同学做的最标准,老师有奖励。教师巡视指导坐姿和握笔姿势。找出写得好的作业在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评判。

七、说板书

4、日月水火

日 田 火 禾

6、小蜗牛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听课稿,分享小蜗牛听课感受和记录

《小蜗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童话。课文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了插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结合图片、生字的偏旁认识4个生字。(完成课后习题2的要求)

2.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的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4. 通过故事认识到小蜗牛没完成妈妈要求的原因,学会珍惜时间。

5. 学写对、妈两个生字。

三、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难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突破策略:

这篇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点鲜明的插图,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和阅读,在反复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书写生字时,可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书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以及掌握书写规律。

六、教学流程

(一)导学设疑,激趣感悟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 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

3.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解疑释困

1. 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蜗这个字吗?

2. 结合插图认识芽、草、莓、蘑、菇五个生字。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图片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完成了课后练习二。

3. 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4. 认读句子和词语。

(1)认读句子。

课件出示: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认读词语:住在 好久 蜗牛 玩吧 爬呀爬

5. 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引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6. 它们说了什么呢?蜗牛妈妈的话用 画出来;小蜗牛的话用 画出来。

7. 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8. 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9. 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提醒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

10. 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

认读词语碧绿碧绿。想一想: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用碧绿的?当树叶全变黄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金黄金黄)的树叶。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11. 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12. 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小蜗牛的话,并且借助书中图画,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树的变化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比较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当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14. 指名读蜗牛妈妈说的话。

15. 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

点拨: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课件出示:

春天到了,_____了。

夏天到了,_____了。

秋天到了,_____了。

冬天到了,_____了。

16. 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四季里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相机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17.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对妈。

强调:这两个字的左边有变形,作为偏旁要写得瘦一些,为右边让位置。 对:左边的又捺变点,右边的寸横变短。 妈: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往右上略斜。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发现、认真实践的过程。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把相同结构的生字对妈放在一起指导,是让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规律去写字会事半功倍。

(三)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参照板书说一说。

2. 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设计意图】通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锻炼口语复述的能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为亲子阅读做日常铺垫

七、板书设计:

《小蜗牛》说课稿

八、谈效果

一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节课我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7、雨点儿评课稿听课记录

《雨点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它花更红,草更绿,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雨水。本文结构层次分明,情节性强,语言浅显易懂,适于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有11个生字,但大部分是常见字,认读的问题不大。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及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

其中认写生字、读懂课文是教学重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和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将要采用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法上,我贯彻的主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雨点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上课伊始我采用了猜谜语导出课题。因为雨点儿这个儿化音是一个朗读难点,我通过范读、创设情景和雨点儿打招呼等来降低和突破这个难点。同时,我运用简笔画,使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二)朗读课文,理解雨点儿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我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教、以读促思,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的孩子遇到的第一篇较长的课文,朗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先范读,接着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个圈圈出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也成了复习拼音、自主识字的过程,同时为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我把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生字 数、清、彩飘、落,到认读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 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层层递进,降低了朗读的难度。

2.细读阶段: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我首先借助课件展示下雨的场景让孩子帮忙数雨点儿,教室里,孩子们开始欢呼着数起来,慢慢意识到雨点儿太多了,数不过来。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看来,雨点儿太多太多了,多得数不清。到此,我认为学生对数不清这个词的理解是深刻的、立体的。紧接着,我又把语文学习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吗?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试着用什么东西数不清。的句式练习说话,并且要求学生尽量说完整的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理解飘落这个词时,我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飘落是轻轻的、慢慢地落下的意思。而是采取直观地演示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

3.品读阶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点儿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学情。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三)拓展延伸,爱上雨点儿

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去哪儿?两个问题的拓展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在本课的结尾,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歌曲《小雨沙沙》。学生边唱边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上雨点儿。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一个缩影。此课板书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课文进行一次提炼。让他们领悟有了雨水,世界变得更美的道理。

七、说教学反思

我的语文课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读书。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安排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环环相扣,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读懂课文,感受学习语文是件快乐的事。

雨点儿评课稿第二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雨点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说教材

《雨点儿》是新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8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通过四个月的识字、拼音、再识字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是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三 、说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字、写字及朗读,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五 说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利用课件猜谜,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揭示课题,并让学生体会儿化音的好处。

2、初读感知,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倾听媒体朗读,培养乐于倾听的习惯,然后让学生打开书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学生读文后,利用课件引领,检查交流生字词、语句。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我用课件出示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再读,然后把这段中出现的三个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让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在这里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再配上课件,让学生感受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再回归到数不清的雨点,并指导朗读数不清的雨点,强调雨点儿的多。

4、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飘落下来,它们在空中遇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会说什么呢?听电子课本朗读,指导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对于大雨点问下雨点:你要到哪里去?相机指导:读疑问句结尾时语气应向上扬。之后出示小雨点的话,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师问你呢?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就是你要到哪里去?师总结和大雨点儿问题一样,因此在这里简单地说:你呢?然后再让学生同桌互读大雨点和小雨点之间的对话,全班都体会疑问句的朗读,此时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了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5、提问,那么他们到了那里以后,那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再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学生整体感知,课件展示红的花,绿的草。让学生自主发挥,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你有什么想对雨点说的吗?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6、指导书写生字,采用学生认读生字,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笔顺,指名书空,教师指导书写、组词、写话,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方式进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教学高潮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学学字,写写字,动静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布置作业,抓住本课时学习的重点进行:朗读课文和复习认识的生字

七、 说板书设计

8、雨点儿,云彩飘落,小雨点去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用简洁的词句呈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前几天刚好下过雨,虽然是冬雨,但也和课文有的内容有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4、儿化音的指导。受本地环境影响,平时学生无论在家还是 在学校与人交流时,很少用到儿化音,所以在学习《雨点儿》时,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雨点儿一词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毕竟习惯一旦成形,再纠正就困难的多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此方面的训练。

就这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本着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思想下,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当之处,恳请予以指正。

8、青蛙写诗评课稿听课记录

《青蛙写诗》评课稿

   《青蛙写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课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这首诗除了承载14个生字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课堂上如果过多讲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了本课的识字教学重点。为了兼顾识字与标点这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导入新课后,我将青蛙写的诗去掉所有的标点符号以相同的呱字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观察中自己发现青蛙最初写的诗有什么特点,与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没有标点的诗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从而感知理解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了切身的感受,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不必老师再过多讲解,巧妙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集中与分散并重,体现了生字教学的侧重点。

  本课共有14个生字需要识记,如果每一个生字都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使整个教学环节过于零散,老师教得忙乱,学生学得疲劳,耗时而低效。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我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本课只认不写的生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互学的优势,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认一认、考一考,然后以卡片抽测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及时订正字音,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给每个生字组词,再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总结规律,高效识字。这样设计处理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会写生字的教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减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负担,使识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变得短时高效。

《青蛙写诗》评课稿

1.总结方法,自主识字

  在随文识记会写的生字时,我根据每个生字的构字特点,努力做到音形义各有侧重,抓住每个生字的重难点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变枯燥为有趣,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与时效性。在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字时,我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泡字,他们学得都很主动,方法不一,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展示自己亲身实践中的所得,学会学习,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2.巩固识字,层层深入。

  在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后,我安排了巩固识字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自己认读生字,给每一个学生一个重新温习的过程,然后选小老师领读生字,以生带生,积极参与。接着以游戏的形式在趣味性认读词语,最后回文巩固识字,使生字教学回归整体,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在学生帮助青蛙修青蛙最初写的那首诗时,有两个学生读出了诗中的停顿,与课文中加了标点的诗完全一致,这时如果我能及时加以引导你还能有其他的改法吗?,这样就能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更多的改法,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固有的一种形式上。虽然预设时想到了这一训练点,但课堂上却没有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引导学生,错过了一次精彩的生成,实在令人惋惜。

《青蛙写诗》评课稿

  1.教者比较放松,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声有色,课件制作精心,用得恰如其分。

  4.板书设计新颖、独特、活泼、形象生动,除此还包括教师的衣着、言行都考虑了,教者做到了心中有课程。

  5.充分展现、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当小翻译说说青蛙做的诗是什么意思,将自然、动物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情感目标。

  6.课前准备充分,做到了有备无患。比如:接触学生时讲些什么,了解哪些情况,有问题如何应对;课前做哪些游戏,怎样对话,如何沟通情感等。

  不足:

  由于是参加竞赛,所教学对象不是自己的学生,所以课前让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的设想有些地方体现不够充分。平时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这是上好课的基础。

青蛙写诗评课稿第二篇:

《青蛙写诗》说课稿

教材分析:《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为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在进行教学设时,应该充分把握好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认识部首秃宝盖、四点底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记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认识部首秃宝盖、四点底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记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认识部首秃宝盖、四点底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教学法

学法是: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先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创设荷花池的情境,以讲故事般的语言引出今天的课题,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运用了一些识记方法,比如认识新偏旁(写、点),加一加(要,过),比一比(当),猜谜语(们),顺口溜(点),相同结构的字放地一起记(诗、们、给),联系生活实际认字(写,串),通过课件,字卡向学生展示生字,识字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课堂中通过指名读、分组赛读等方式巩固生字,并且学会组词运用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记住所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运用一些识字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在教学中通过点名读,男女生赛读,小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上课能更加有激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运用游戏,复习巩固

用课件展示了青蛙闯关的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一些游戏巩固所学的生字,先用词语的形式出现,再到单个的字,由易到难。如果单个的字都能认识,那么生字就过关了。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写两个字下雨,要求学生按笔画顺序写,注意书写姿势,写好字。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红花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预设:(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9、田家四季歌评课稿听课记录

《田家四季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

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在欣赏图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体会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独立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四季生活的乐趣,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语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10、拍手歌评课稿听课记录

《拍手歌》说课稿

说教材:

二年级语文是部编的最新版本教材,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比如民俗儿歌,更加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说课文:

1、本篇课文是经典的儿歌教学,看图、识字、猜字谜都力求循丛儿童的生活、语言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激励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讲识字和生字,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

2、本文在识字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人文关怀,包括后面播放的小动物遭到虐待时,学生的种种难过。最后的指导书写过程中,以朋友、二字引出学生爱护动物之情,学会的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说内容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知识

1、开火车读生字,看谁认识的多。

2、观看动物世界的视频。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结合新课标,激发学生兴趣

二、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看图,找一找, 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 引导学生找出相似字

大雁 孔雀 锦鸡 老虎 黄鹂 百灵 熊猫 黄鹂 熊猫 雄鹰

2介绍隹与鸟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词语中,有些字是相似的,找出来

大雁 孔雀 雄鹰

这三个词语中,都含有隹,这是为什么呢?

隹: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 与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与 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

本 义:短尾鸟的总名。

小结:凡带有隹的字,一般都与鸟有关系!

3课后习题: 有可能颠覆 学生会先找出鸟字旁的字

看最后一题 说说锦鸡 黄鹂 天鹅 这些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和鸟有关

4 游戏拍手学儿歌。 看书 不脱离文本

1先读课文:开火车读 一人一句 两人一句 (边读边拍手 最少三遍)

2 两人合作游戏 体会诗歌的节奏 脱离课本背诵,实现教学目标

三、思考与拓展

1 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 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 拓展延伸

1观察动物图片 动物可爱 让学生发现动物的可爱,提升保护欲望

2生活中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会怎么做? 尽量阻止他人伤害动物

四、学习生字

朋 友 以朋友二字引出我们要保护动物,并板书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熟读课文,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 给家人听。

六、板书:

3 拍 手 歌

隹 鸟

我们要保护动物

课文内容: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雄鹰翱翔在蓝天。 你拍四,我拍四, 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老虎。 你拍六,我拍六, 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 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 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保护动物是大事。

拍手歌评课稿第二篇:

《拍手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识字3》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说学生

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着自然的感情,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难点: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互相依存,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五、说教法:

1.创设情境导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句式,在动物里,我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边。

2.读文,初认生字。在这个环节,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会识字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图文结合,巩固生字。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动物的喜爱,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朗读儿歌、巩固全文。本节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了解拍手歌节奏感强,押韵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老师,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 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的山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他根据大自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七、说教学效果

整节课气氛活泼,环环相扣,充满童趣,师生合作愉快,轻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

11、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第七课,主要落实的训练目标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教学目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4、培养概括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等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二、说教法、学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两条主线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

见课后教案

五、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况:危急---更危急十分危急

白求恩:镇定坚守阵地争分夺秒

对工作认真 对同志热忱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六、学生自主探究作业

1、利用各种途径查询白求恩的资料。

2、利用信息科技技术,让学生课后到老师提供的网址去学习有关白求恩的其他事迹。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稿第二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领悟白求恩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他为了国际友爱、国际和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白求恩和师宣传部长的对话,体会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就是医生的阵地的意思。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一则报报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授,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在啊儿做了什么事?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体会: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最让感动或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啊些?为什么?

3、全体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要求用横线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白求恩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意思。

4、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板书。

5、理解重点句段(小黑板)

环境描写及白求恩的语言。

6、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连续69小时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

12、金色的草地评课稿听课记录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第二篇: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准备分从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能力素养的提高,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上四项目标分为两课时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蒲公英生长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这里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分四大步骤:一是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三是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教师激情导课:孩子们,我们都来开开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放在抽屉里的蒲公英进行玩乐。最老师说:课文里的兄弟俩啊,玩耍蒲公英的时候也是可快乐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写这样的情景的呢?

【就这样,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都亲身体验融入到课文中兄弟俩玩耍蒲公英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当有学生说到金色的草地时,教师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皱着眉头,显出很吃惊的样子,以此激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草地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样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激起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自由朗读,寻草地之美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因此,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教师巡回倾听。这样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时间三、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与空间,同时,通过读、找、画等方式去寻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进而读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引导: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出自己面对这块金色的草地想说的话,自然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因为对草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读好第一自然段了。】

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这一段中哪几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俩?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让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体会玩耍的快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把课文把课文读得轻松愉快,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⑶在反复朗读中指导学生散发思维:如果,你们就是那对淘气的兄弟俩,你最想在这片草地上玩些什么呢?

3、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⑴教师激情: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快乐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并出示蒲公英变化表,按课文内容填完整。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颜色

⑵对照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读,也可以配课件展示的图片读,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在读中悟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3、引导学生发现草地的秘密后,此时学生的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将心里想说的宣泄出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星期,激起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来追问学生一个问题:感受到蒲公英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肯定会畅所欲言。

4、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谈出:

发现草地的变化

喜爱金色的草喜欢上可爱的小花

不再随意揪花

接着请学生小声读最后一段,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体会观察与发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之情,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第二个难点。】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美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2、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并布置学生一项课外作业: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观察、发现时没有止境的,留心观察,记录生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及时的地记录一些新的发现,会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收获更多的感动。】

3、最后教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是啊,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金色的草地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13、去年的树评课稿听课记录

《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去年的树》。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对话通俗易懂,适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本组教材特点和课后习题,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能力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象鸟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活动。

2、学完故事,对鸟、树、伐木人等说说心里话,并试着写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2、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我打算采用提问对话法、美读法、点拨法来进行教学。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宜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学法上,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朗读品味法和合作探究法。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授完课。

(一)激趣导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师再问: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对个别难写的字加以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读书所获。

讨论: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读懂这个故事了,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课文叫《去年的树》吗?

[这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本文对话语言较简单,但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于是,我先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如:树和鸟离别时,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鸟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唱歌给树听,读时语气坚决、肯定;当鸟一次又一次找不着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等。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发展想象,直奔重难点

1、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

师:假如你是小鸟,那么你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的好朋友,面对着眼前日思夜想的朋友,你会有如何反应?

师:唱完了歌,你要走了,会说些什么?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2、畅所欲言,揭示道理。

经过上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体会的道理应该不成问题。有的学生从鸟的身上会悟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从树身上得到启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伐木人伐木悟出: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可以加以肯定。

[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

学完课文,你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你想对哪些人物说?

有的学生可能想对鸟说,有的想对树、对伐木人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完成课后小练笔,达到说写相结合。]

五、说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天天形影不离

好朋友一定难舍难分

寻找诚信守诺

[好的板书设计要求能够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的灵魂,本课的设计抓住好朋友这个点,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感受大树和鸟深厚的友谊。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去年的树评课稿第二篇:

《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它的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二、说目标

根据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三、说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2、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和蕴含的道理。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秉承这样的理念,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发想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说、悟,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促进师生、自我、文本对话方式的生成。

五、说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直接揭题,简介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倾心感悟;拓展延伸、多元对话的教学思路。

1、直接揭题,简介作者。

本课我采用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接着简介本文的作者新美南吉,对于他,孩子们很陌生,通过对他生平的简单介绍和出示他生前说的一段话,力求拉近孩子们和这位天才作家的距离,从而让他们产生阅读文本的渴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设计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本文的写作是以对话为主的,为下面的精读课文作好铺垫。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伐的教学,不但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更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另外,我让学生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3、研读课文、倾心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教学。

比如,重点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天天体会,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再如,重点指导朗读小鸟和大树临别时的对话,我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知课文。让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小鸟飞向南方之前与小鸟的对话,通过让学生换位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让他们和文本零距离接触。又如,最后三段的教学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我主要抓住两个看字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感悟鸟儿对朋友的怀念和留恋。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

童话讲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学中能展现童话的意境美,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内容,从而让学生和文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为此我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是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情境,另一个是鸟儿找到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他们离别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悟后再读,读悟结合,从而完成师与生,生与师,生与文本的深度交流。

(3)、引发想象,激活创造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童话时学会想象,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主要抓住了稳重两个空白点引发想象。一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天天给树唱歌的情景,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而为理解下文做好铺垫。第二个是鸟儿找到变成灯火的大树时,引发他们想象此时鸟儿心中会想些什么?第三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唱完了歌又看了灯火一眼时,他可能会对灯火说些什么?从而完成文本的补充和再创造,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鸟儿内心的伤感和对大树的眷恋。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悟真情。

读中感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想象读、同桌练读、教师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近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比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接着谈感受,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画面读,最后配乐老师引读,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友谊,打开了学生走进这篇文章的大门。又如在学习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时,我通过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激起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体会小鸟满怀希望、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后再次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总之,在读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情境中,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在读中品出小鸟留下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在读中获得懂得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4、拓展延伸,多元对话。

在学完课文后,我这样说:虽然鸟儿带着伤感飞走了,她却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珍爱友情,信守诺言!课文学到这里,作为读者,你肯定会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你想对谁说呢?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含义。同时,也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样图文并茂的设计直观性很强,用音符圈点出来本文蕴含的寓意,目的就是希望小鸟留下的友谊之歌,诚信之歌,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希望多年以后,他们想起这只小鸟和大树的友谊仍然会有温暖的感动。

14、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听课记录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听听,秋的声音》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大纲》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

  (师出示词语 辽阔的音乐厅,指名多个学生认读,齐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是美的,不仅美在缤纷的色彩里,还美在动人的秋声里。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教学情境。以悦目的翩翩黄叶导入,以背景音乐渲染, 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奠定了本节课唯美的教学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刷刷声、蟋蟀发出的口矍口矍声。(对于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提出表扬)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也可提出不懂的词)

  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口瞿口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并随机板书。

  4、指名学生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说你喜欢哪节中描写的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以听为主线,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中对诗歌前三节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下面的细听秋声和情感朗读做好了准备。]

  (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

  听声音,想象说话。

  (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不够真切。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听听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蟋蟀会唱什么?而大雁有什么叮咛?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再展示朗读,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例如: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指导学生读出依依惜别情;而在我们小朋友的耳中,那声音又是多么优美动人,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句。再如,抽两个学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别时的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上学离家前父母会有哪些叮咛,再引导学生想象,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飞过二户来学校上空的时候,也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它们是怎么叮嘱小朋友们的?引发学生的想像,再指导学生甜甜地暖暖地读诗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等等。

  (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

  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再将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编成一节小诗吧! 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我会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2.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

   [在细听了课文中的秋声后,我引导学生到课文外去听听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并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二小节当当小诗人,试着编一编诗,这一仿说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作诗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3.配乐朗读、回味全诗。齐声朗读,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最后我再次拿起上课初出示给同学们的那枚枫叶,以诗一样的语言结束教学任务。

  四、说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又充满挑战情趣的作业才会让学生喜欢,从而实现课后对课上内容的有效再现与完美衔接。所以我设计的作业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诗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出色地完成。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总体设计,自知能力水平有限,所以诚恳希望领导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第二篇:

《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的题目《听听,秋的声音》用轻柔的语气引领你走进美丽的秋景,诗中这句话不断出现,一种声音就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前三节写的是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等具体可感的声音,后两节写了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诗歌就是要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引导我们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学习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三、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四、说教法

情境创设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力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让学生上网浏览、自由研读、搜集信息、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这种教法、学法。

直观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自己所感受的秋天。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写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流程

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在你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简单的引导,唤起学生心中对秋天的记忆,为学习诗歌打下基础。]

2.听声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和相关录音,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景物,使文中秋天的声音和相应和景物形象化,为理解诗歌和创作诗歌作准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声音?

[设计意图:说自己喜欢的声音这一发散性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阅读的空间说只是一个方面,以说促读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学生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创设情境,使抽象的诗句具体形象化,既帮学生理解了诗句内容,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体会情感,展开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秋天。在此基础上的齐读是学生情感的体现和升化。]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范读4、5小节,读后引述:秋的声音,还藏在哪里?

[设计意图:借助诗句启发学生说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儿,丰富学生对秋天特有声音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准备。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鼓励、示范,开发学生潜能,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仿照1、2小节写诗。

3.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配乐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朗读升华感情,感受秋的声音的奇妙,感受秋的美好。]

15、不懂就要问评课稿听课记录

不懂就问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不懂就要问》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在思想品德方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

  

  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学法  

  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结学习自然段的方法,用迁移规律学习其他自然段,使学生弄懂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我在教学《不懂就要问》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再读一读,数一数这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我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一般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提高质量、增强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以情激思。  

  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吗?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我接着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坐端正,仔细听,并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孙中山;还写了谁?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学生一听就会连忙坐好,想听想学。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了,为进一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挂图、生动的语言、手势等贯穿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接受。  

  如在教学每一段之前都设计了一些过渡语,设疑置趣、设疑置欲,自然地过渡。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引到了孙中山在私垫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习和接受,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通过做一做'摇头晃脑、拿着的动作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读促思。  

  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节课里,我让学生在读中思疑,读中释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初读、细读、赏读,层层深入;个人读、分组读、齐读,形式多变;还要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朗读你会背了吗?要读出生气而又大声的口气。先生,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要读出诚恳、迫切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问启思。  

  1、以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第三段时,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一自然段讲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自然段的方法。在学生朗读、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的意思,最后找出孙中山的问话,并体会孙中山的精神。  

  2、扣问的过程,比较人物言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  

  因为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是通过孙中山礼貌请问--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从容答问--先生欣然解问--同学提出疑问--孙中山笑着答问的过程表现的。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孙中山、先生、同学三者对问的态度的比较,抓好描绘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的理解,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题,不懂就问的好品质。

  3、抓问的因果,巧设课堂练习。  

  在学生初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抓问的因果,巧设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①孙中山壮着胆子问先生是因为。②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是以为,后来收起戒尺是因为,结果先生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他讲得,大家听得。  

  ★渗透德育。

  

  语文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人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应顺其自然,渗透在教学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待人要有礼貌,勤学好问。在总结全文时,我还年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受到了教育。

  

16、猫评课稿听课记录

《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单元目标,结合本篇文章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并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以谜语和图片导入新课,说说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同学上台演示各种猫的动作及声音。引出本课课题《猫》及老舍先生简介。这样的导入,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分钟)

(二)词语大闯关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新课词语。(开火车读,齐读)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自评,老师点评)。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老舍笔下的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

(孩子们大致能感受到这只猫淘气可爱,性格古怪,作者喜爱猫的特点。而这些恰好是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板书:性格古怪、满月可爱】 (3分钟)

(四)小组探究

细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用铅笔划出猫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 说说你的体会。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了猫及其贪玩,一玩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句话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凸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爱怜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从非不可可以体会到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它是多么的尽职尽责

把这个句子改成肯定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温柔可亲)和不高兴(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练习,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2、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小猫的可爱,重点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重点体会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呢?怎么理解?

【板书:更 】

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引入对小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板书:喜爱】

最后再来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想象一下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播放课件,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五)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六)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共分享。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同时,这种训练形式就会成为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写作创新的新平台。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板书设计由师生共同完成,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

6 猫

性格古怪:既( )又( )

猫 喜爱

满月(更)可爱

17、白鹅评课稿听课记录

《白鹅》说课稿

《白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课第13课《白鹅》。

一、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啊,课文是例子,浅化对课文内容的挖掘,简化课堂繁琐的环节,腾出时间训练学生,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做到六个字学文,用文,育人,在四十分钟里通过不断的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分析

《白鹅》,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这篇课文先总写白鹅的高傲,继而从叫声、步态和吃相3方面细致刻画了这一特点。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上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如,鹅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很适合进行情感朗读和语言的积累。

写作方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文中用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叫声对比,及鹅与狗的吃相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还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像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具备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品读、体验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2.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

2、情景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景,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的启发下有效的进行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就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精彩的表演及多次的角色转换,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

3.赏析教学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时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感。本课教学就采用了以读代讲发,品词析句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学法

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本课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指导学生采用读悟结合法相互切磋,在知识情感各方面互相借鉴。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读悟结合,理解文本

1、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引入新课时,播放鹅的情境动态,引导学生描述鹅的形象,背诵古诗《鹅》。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本文做好了铺垫。

紧接着我就带领学生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2精读课文,了解写法

七岁的骆宾王眼里的白鹅真美,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有什么特点呢?

丰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画出过渡句。

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白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词句,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根据学生喜好引导点拨,精读一部分,其他两部分略读。

a如描写白鹅叫声部分:通过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作者完全把鹅当作人来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模仿鹅厉声大叫的样子,想象假如这只鹅会说咱们的汉语,它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当当鹅语小翻译。课件出示句子:我是鹅语小翻译

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好像在说:

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

这一环节很灵活,适应较高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增强互动

b如描写白鹅步态的部分:在描写步态这自然段,有这样一句: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净角出场,这是学生知识上的一个难点。于是在这一步中我采用录像辅助的方法,图片介绍什么是净角,让学生用这个自然段中的词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情形,从而形象的理解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等词,在与鸭的对比中,又间接的理解了局促不安的意思。最后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本文演一演,议一议,再读一读,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对鹅的步态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交流反馈,体会作者通过鹅与鸭的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这样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师生合作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C如白鹅吃相的部分:请学生找出认为有趣的句子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反馈小结: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鹅的缺点其实也是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就是反语。除此之外,还用了拟人对比。作者这样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有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3回顾全文,概括板书

六、作业设计

1、乐于诵读的你,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习惯积累的你,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3、擅长写作的你,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一下方面来写:它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及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

4、多才多艺的你,画一幅喜欢的动物。

七、说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实施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是描述评价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的科学方法。作为老师都希望通过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可能会受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过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的影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最大心愿。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信息的反馈,无论是师生都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鉴定自己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有效。对于做的好的地方要强化,对于缺点和不足要纠正,使课堂教与学双边活动不断完善,改进与提高,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

八、说板书设计

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采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过文字、符号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好的板书,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既反映了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服务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这样的板书体现了课文的结构顺序,抓住了课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九、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地域特点,设计了《白鹅》的教学过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鹅形象,了解白鹅特点。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也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最后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特点。学生表演、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

18、幸福是什么评课稿听课记录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幸福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双语班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②能力目标: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③情感目标: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二、说教法学法

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朗读等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说教学程序

(一)歌声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导语: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刚才同学们又是拍手,又是跺脚,很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你们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呢?

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对于幸福,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下面,我们到《幸福是什么》这一篇童话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检查阅读效果:抢答以下问题。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三个牧童、智慧女儿)

②课文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③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④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简单梳理、把握内容的要点、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幸福。

这一环节学生默读,教师提出问题:这三个青年通过自身的劳动,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针对这一中心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和同坐讨论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重点段,思考: 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a第一个青年做了医生。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读出幸福、自豪的语气)

b第二个青年做了许多对别人有用的工作。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c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

他对幸福的理解: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此部分,进一步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启发,最终让学生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从中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与延伸,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五)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用的事情。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幸福和快乐的!

(六)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他人听。

②收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十年前 三个牧童 挖泉水 靠劳动

治病人恢复健康

十年中 三个青年 做很多事对别人有用 尽义务

耕地养活很多人

十年后 再次相聚,畅谈幸福 做益事

19、巨人的花园评课稿听课记录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实验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五、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六、说板书设计

   9、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分享

   快乐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0、给予是快乐的评课稿听课记录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给予是快乐的》。 

本课主要讲保罗偶然认识了一个小男孩,被他一心为弟弟着想的品质感动了,主动邀请他们乘坐自己的新车去兜风。本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这一课要求学生继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体会勇于付出,乐于奉献,生命才有意义。

一、学情分析

作为刚进入四年级的孩子,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但对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理解不够;还不知道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课文,理解文本的主要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能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在反复的研读中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这篇课文的设计理念。

四、教法、学法

我设计的教法是:在情境中引入;在初读中感知;在再读中感受;在切己体察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升华,让学生的情绪经历从心动――行动――情动――激动的过程。

我设计的学法是:在读中思、在读中品、在读中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螺旋上升。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前,我还制作了PPT课件,收集了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和故事。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课题给予是快乐的,从五个层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个层面、在情境导入中,引入给予是快乐的。

在这个环节,我将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回忆自己在得到礼物时,得到别人帮助时是什么心情进行谈话,让学生明确得到往往是快乐的,然后,老师话锋一转可是,美国作家丹。克拉克却说给予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呢?以此悬念来引入本课课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产生心动的感觉。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引入学生对课题的思考,既让学生获得了给予是快乐的的初步印象,又激励学生产生了阅读的行动。

第二个层面、在初读课文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老师教过的方法读懂课文。在此环节,我先引导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复习,然后要求他们运用读、思、圈、注的方法,自学课文。在自学时,我还提出了明确的自学要求,引导他们去进行有效的学习。然后,我将对孩子们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测,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第三个层面;在深入研读中,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环节是我本堂课的重点。首先,我将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状况,出示问题在哪的图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然后,我放手让每个学生去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我想要这样的哥哥和我要当这样的哥哥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等等,鼓励学生深入地阅读课文,并尝试着在文中去寻找答案,也可以跟同伴合作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有价值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的感情动起来,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第四个层面、在切己体察中,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在这个环节,我将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学生讲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给予别人的快乐。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训练,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了给予是快乐的的深刻内涵。

 第五个层面、在交流互动中,升华给予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给予的内涵,知道我们应该给别人留下美好的思想,美好的行为等。最后,我还引导孩子联系自己谈:我们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我给予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乐于奉献,勇于付出,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最后,我引导学生激情满怀地再读课文,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

  课后作业的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我采用的是开放式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选作业。

六、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

        有这样的哥哥-------------当这样的哥哥

    风光自己(或板书自己神气)----关爱弟弟 

21、搭石评课稿听课记录

《搭石》评课稿

《搭石》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六组的课文,捧读文本,我们会感受到一种乡间的清新与一份乡民纯朴的情感,作者刘章用质朴感性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浓郁的乡间生活美景,通过展现摆搭石走搭石 等寻常生活情景,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的情感。本节课,盛杰老师从课文的整体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分享表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体验文本的价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以下几点体会深刻: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教学朴实,提高实效。

上课伊始,盛老师没有追求什么所谓精彩的导入,而是直接对上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听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和对搭石的认识。方法虽简单却有效,学生很快能静下心来进入到新课的学习状态。接下来,和学生共同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围绕这一句展开自主学习找到自己能感受到的美。盛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引导他们圈点勾画甚至是批注,既让孩子们掌握了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也为接下来的分享表达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课堂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孩子们心无旁骛地自主学习着,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理想而有效的学习状态。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看到盛老师很大胆地整体在放。我们说这不是随性地放,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放,这种放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放时间给学生自学,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看到盛老师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放时间让学生分享表达,无论是小组还是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表达,我们都能看到盛老师能认真倾听,并从倾听中捕捉信息,恰当地评论、点拨,引发学生深度地思考。而阅读又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文本是怎么理解的就会怎么表达,他可能不会按照我们原先预设的方案来,课堂上,我们看到盛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进行文本内容的学习,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也认为这也体现了盛老师夯实的教学功底和较为灵活的教学机智。

3、方法灵活,课堂灵动。

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之上,盛老师创设了恰当的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搭石上的美。她紧紧抓住 一群人走搭石,两个人走搭石以及摆搭石三幅画面,将读懂词句、体验画面、感悟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搭石在家乡的人们心中为什么是一道风景。比如:谈到一群人走搭石的时候,盛老师抓住协调有序这个关键词,通过手势演绎抬脚和紧跟动作,在手势加快和语速加快的过程中,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美。再如谈到年轻人遇到老年人怎样走搭石的内容时,盛老师则以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的方式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抓住伏和理所当然这两个关键词语,从品伏这个词再到理所当然的过渡,盛老师创设了很多情境,激发学生想象,从而感受到理所当然的人性之美。诸如此类,就不一一列举。除了对词语独具匠心的品学外,我们也感受到盛老师指导朗读方面的别出心裁。比如:在指导朗读一行人走搭石这部分内容时,盛老师除了用手势演绎协调有序帮助学生读出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的节奏感之外,她还根据学生的感受,将课文改为诗歌形式,配以音乐引导学生诵读诗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那有着浓浓乡情的搭石边,学生便用朗读将这美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参与面较广,分享表达较有质量。

二、德育渗透,润物无声。

这篇课文洋溢着人性之美,而这种美贯穿了课堂的始终,我们看到整节课学生在研读与交流中对美 的理解和体验愈加深刻。比如: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时,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说到群体生活时,人们之间的理解与配合,从而感受到和谐之美的温暖;再如:学习两人走搭石这一部分时,文字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再加上盛老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体会到谦让之美敬老之美的高尚除此之外,课堂结尾老师播放了芜湖市制作的《三德歌》的视频,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正能量。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到心灵美其实每天都有,每个人身边都有!从而激发孩子们寻找身边的动人风景,领略身边的美,并付诸行动从自我做起将爱延续!

本节课,老师和孩子一起通过欣赏能看得见的风景,品读有魅力的语言,感受温暖人心的心灵美。教师既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要义,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训练,又加强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搭石评课稿第二篇:

博尔德从普通巨石发现的文本找到了美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声音的图片。表现的人的无私奉献,一个为了别人,友好和互利的美德。

范教师这一课将描述的图片作为突破,紧密美观,设计问题,文字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画?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与问题,发现在阅读美国,在交换美国的感情,在老师的指点,简单清晰的小标题形成一个总结美国,澄清本课的内容,全面掌握教学任务的文本内容,同时培养学生阅读一般能力。

二,本课的介绍也很有特色,范老师通过一块石头把自然景观画成,让学生在同一时间享受风景,初步了解塔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然后质问塔楼,再次激发学生的脑细胞,动员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第三,教学一词,理解各种形式词汇的方式,值得学习:如剪影拍照和检查词典组合,让学生欣赏图片同时理解词汇的意义。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练习 在文本中的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要理解。明白清晰的波浪杨杨允许学生对杨阳和波纹做比较。

然而,教室的美丽会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够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更加明白和更准确。

22、松鼠评课稿听课记录

《松鼠》说课稿

《松鼠》说课稿

字词积累【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词语,并读准字音】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圈划重点,完成表格】

从几方面说明

作者把小松鼠写得生动而形象,请你找出这样子句子,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寻找,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处活动

它们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敢下水。松鼠过水的时候

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扥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准确严密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找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句子的优美之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在辨析句子中个别词语的运用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生动,训练了学生品读说明文语言的能力。

(四)、质疑探究

对照目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的,好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还有什么什么独特的感受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小结归纳:

这篇科学小品文,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运用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六)当堂检测: 选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以它的名字作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要求:仔细观察,准确表达,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运用准确严密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六、说板书设计

松 鼠 说明事物

一、总说特征:漂亮、驯良、乖巧。 【1、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 【2、言之有序(总分)】。

二、分说特征 习性驯良 【3、语言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

性格乖巧 【4、仔细观察说明对象】

三、补充其它特征

23、梅花魂评课稿听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听课稿,分享梅花魂听课感受和记录

梅花魂评课稿第一篇: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的爱国之情。本单元重点训练的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与前一组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紧密联系。但是本单元又侧重于从训练作文的角度提出,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还要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注意应用。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文章讲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华侨老人,他十分喜爱墨梅图,在回国之迹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单元目标及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并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学生都比较喜欢提问,老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梅花的品格是什么?魂又是什么?标题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自由发挥,使他们对学习此文有良好的兴趣。

2.品读法:这篇课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在这里会让学生们采用齐读,默读,品赏这三次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了解梅花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提升阅读的乐趣。

(二)说学法

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活跃,比较喜欢抢答问题,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此课。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梅花魂》是一篇叙事散文,结合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我借鉴了记叙文的引导发现模式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检查预习

在这里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魂,分外,抹净低头折节,然后分别让他们标出魂,分,抹,折的音

魂(hn) 分(fn)外 抹(mā)净 低头折(zh)节

设计意图:为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字词的积累。

(二)导语设计

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词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提出所学重点,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程度,为进入下文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默读了解全文,提出问题,使学生默读时有重点的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事件。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深入理解

1.在这个环节,我会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祖父一向是和蔼可亲的,可是有一次他却大发脾气,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为什么害怕了?学生朗读课文在交流中体会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拉下脸来训斥妈妈。老师追问,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喜爱呢?学生会抓住惟独,分外,轻轻,慢慢,抹净等词语来体会。并且我会让同学们分析这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分析是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当交流的生气的原因是一幅墨梅图时,向同学们提出就是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好生气的啊?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下一题做铺垫。其中我在这个环节中运用了讨论法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由老师范读临别赠梅一段,找出在哪几句体现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后,提出魂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范读中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学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五)品味赏析

1.外祖父赞美梅花顶天立地,坚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却时刻寄托着他的情愫,每当想起就不禁怅然泪下。读全文,找到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共有三处。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2.第一次是教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的流泪,此刻祖父想到了什么?由此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并且在这里我会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

3.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就要回国的消息时,外祖父竟然呜呜的大哭起来,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想想此时我会想的什么?

4.第三次在送别之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到回国的心愿,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5.听歌曲感受外祖父的爱国心,并且有感情的伴随音乐朗读这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旅居海外的外祖父的爱花之情。更有恒古不变的爱国情。老师紧紧扣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让学生感悟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三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两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品读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思想感情。

6.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六)扩展延伸

1.体会老人的爱国心,说说古今中外都有哪些爱国人士?

设计意图:了解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深入了解梅花魂的含义。复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七)总结全文

《梅花魂》是一篇华侨来人体现爱国心的文章,文章采用叙事的手法,写了老人与我的五件事,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通过读悟理解分析而感受学习。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四、说板书设计

6、梅花魂

梅花魂民族精神

珍爱梅图

赠送梅图 中国心

三次落泪

设计意图:本文由珍爱梅图赠送梅图三次落泪的过程讲起,并且在讲解这三个过程时都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华侨老人的中国心。并且指出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课堂所讲重点,使学生一看即懂,看到板书就能够明白所讲内容及文章重点。

梅花魂评课稿第二篇:

今天,我要试讲的题目是《梅花魂》。(板书课题)

你们认识梅花吗?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说的都不错,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大屏幕中的梅花。这些梅花美不美啊,你看他们在漫天白雪中,有的淡雅,有的怒放,千姿百态,在万物沉睡的季节里傲寒独自盛开。

那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梅花魂》。

各位同学,你们看到这个课题,心中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你来说。嗯,回答的真棒。还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呢?好,你来说。同学们觉得他说的好不好啊,我们一起给他鼓个掌吧!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魂就是精神的意思,梅花魂也就是梅花的精神,那么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梅花魂的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XXX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读书的时候,要记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并把词语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同学们,课文读完了,大家都读得非常的好,真不错!那么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具体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来,翻到课后的生字,一起读一遍。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不会读呢?这次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展示,开火车读词语,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火车开到第1组,你先来,下一位同学继续,跟上,这个词语到底怎么读呢,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帮助他呢?嗯,他读得对不对啊,你再来一遍,这样就对了,下一位继续。大部分同学表现都非常棒,在课后一定要把不大熟练的字词多读几遍。

现在,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再次通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响亮最流利,预备,起。

同学们现在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印象,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这位同学最先举手,你来说,回答的不错,但是不是很全面,还有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呢?好,这样就完整了。

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呢?围绕这几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家都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试试来概括这几件事情?来,第二组,同学们觉得他们概括的准确吗?

还有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答案呢?(板书)

同学们都做的非常的不错,课文从这五件事情上来表现了祖父浓浓的思乡之情,梅花也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请同学们再次的默读课文,在课本中画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是如何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的。试一试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一读。

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很有感情,老师听见这位同学读的最好,我们来请他读一下他找出来的句子吧,恩,读的真不错,句子也找的很全面。还有谁觉得自己读的比他还要好,更有感情呢,请举手,不错,那你来试一试。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好不好啊?我们一起为他鼓个掌。

这些句子写的都很美,但是到底是如何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一下这些句子,----------这位同学回答的真积极,就是这样。。。(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大家表现的不错,看来同学们都真正的融入课文中了,体会到了外公的赤字之心,这些语句都饱含这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也让整篇课文更加的真实感人,外公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那么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你觉得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呢?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同学们都想好了吗?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见解,你来,你来、

同学们说的很好,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通过几件关于梅花的事情,将爱国思乡之情贯穿这始终,充分表达了这美好的情感。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以后自己该怎样来写叙事抒情类文章,知道自己使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吗?

那么,我们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这些句子为什么会让你感动,下节课,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

本堂课结束,谢谢。

24、落花生评课稿听课记录

《落花生》说课稿

《落花生》说课稿   

自由读课文,找出姐弟们认为花生的好处的句子用-----画出来,用=====画出父亲认为花生好处的句子。

好处多: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

最可贵:不图虚名、默默奉献(春蚕、蜡烛) (物)

(借物喻人)

最高尚: 实实在在、无私奉献(清洁工、老师) (人)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5、穷人评课稿听课记录

《穷人》说课稿

穷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选自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的《穷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归纳、教学过程和教学心得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 首先是教学分析,《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以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

学生情况方面,本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远,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上,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基于以上两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欣赏故事的认知,提高总结归纳、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并进一步升华情感,用心感悟人物的心灵美。而这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理念。

教学重点则定位在感悟人物的高贵品格方面,教学难点则是赏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 人教版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也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动脑思考。因此,在具体讲习时,我用到了这样几种教学方法:

开放式探究 、启发式引导 、互动式讨论 、反馈式评价。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导入新课,使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的美好心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这点是语言和文字无法描摹的。

二 检查预习 本环节采用词语小擂台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如:搁板 魁梧 汹涌澎湃等词语的掌握,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从而完成认知目标。

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个环节:走进穷人故事。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从而实现了长文短教。

接着进入第四个环节,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欣赏人物美。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小组讨论等形式总结归纳文中的穷人以及他们的品格特征,发现人之情,品味人之美。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稍作点拨,再以图片呈现总结,形象生动,一目了然。最后再融入学生形式多样的有感情的诵读,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品味人物的高贵品格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下面进一步探讨文章的描写手法。首先观赏《穷人》的课文Flash情景朗读视频,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美好心灵的同时,探讨表现人物品格的方法。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来解决。这样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了解了语言的表达方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至此紧扣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展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

进一步引申探讨,文章写到桑娜和渔夫收养孩子后,便戛然而止,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一个个未知的疑问牵动着学生绷紧的心弦。学生至此对人物的感悟达到高潮,进入当堂写作训练: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凝聚了学生整堂课的聆听、思索和感悟,也是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强化。

而课后作业,则对整堂课起到了一个巩固作用,也提升了学生对人生的感悟能力。

最后,我的教学心得是: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凄惨,即一个穷字,生活上的贫穷。品味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坚强,即一个富字,精神上的富有。从聆听歌曲到欣赏故事,从观赏课文情景朗读视频到品读人物,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和情感共鸣,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26、彩色的翅膀评课稿听课记录

《彩色的翅膀》说课稿

《彩色的翅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战士小高回家探亲,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质。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见闻为顺序展开。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本课内容和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所用的教法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抓住战士小高说的话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学法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放声读,在读中勾画来学习本文。

五、说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六、说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时我以形象、直观的课题展示。也就是结合课题给课题插上翅膀。,之后通过质疑:这里讲的翅膀是谁的翅膀,你见过什么的翅膀是彩色的?通过这样的质疑引出谈话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自学互动,适当点拨

在这环节中我把高效课堂基本范式中的第二、三环节结合在一起。

课标指出,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也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因此本课我注重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

学生初读时,我指出,要弄清楚文中的主人公做了什么事,目的是让学生心中存疑,带着疑去读课文才有动力。再加上有目标引领,学习的目的更明确。。当学生默读之后我出示:本文通过对________(谁做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试着补充。

学生明白了文中的主人公战士小高探亲回来是带回一纸箱小昆虫时,我接着质疑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战士小高为什么要带这一纸箱的小昆虫回宝石岛呢?通过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下边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战士小高说的话,明白题目的双重含义埋下了伏笔。学生在点拨下理解了全部的内容,之后又出示赞扬了________(谁有什么样的精神或者品质)。达到再次巩固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实现全面达标。

(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里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2、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边防战士的生活很苦,昆虫与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联系,小高爱海岛,爱祖国,有扎根边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岛,让海岛越变越美) 

(1. 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2.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3. 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觉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    

  (四)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读所勾画的句子。

  (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3.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八、板书:

   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27、怀念母亲评课稿听课记录

《怀念母亲》说课稿

怀念母亲

为什么课文说有两个母亲?指谁?

作者更喜欢那个母亲呢?你怎么知道的?

由此引出第一段关键句:对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指导

学生朗读这一句,体会情感。

(三)品读课文,怀念生身母亲

1、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准备先带领学生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的爱?并画出来。

2、然后指名学生分享她们找到的句子,之后出示句子: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提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事使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问题,根据课文学生不难找到答案,找学生回答。

3、然后继续深挖,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还有什么原因会如此伤心,小组讨论交流,我从旁引导,归纳出作者伤心的深层原因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并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感情,我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父母都为自己做过些什么,然后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理解与爱。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作者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和那份深深的思念。

(四)课堂总结

到这里,第一课时的内容结束了。用时约40分钟。在第一课时的最后,我用一句话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为后面的第二课时做铺垫:这节课我们品读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怀念,那么,他对另一个母亲祖国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次课再一起体会。

(五)作业设置

我准备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作业: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她深深的敬意与爱慕,要求做到首尾呼应。

五、板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难点,显示教学思路,利于学生理解,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28、詹天佑评课稿听课记录

詹天佑评课稿第一篇:

《詹天佑》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因为你们历经了几个小时,为我们这些竞聘的老师进行指导。)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詹天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课文的精读篇目。这篇课文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欺侮压迫我国的历史条件下,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毅然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分为四大部分,先概括介绍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揭示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然后,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同时点明了京张铁路修筑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但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对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他们可能抓不住文章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所以我决定教学时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学生本身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爱国的情感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3、自学生字新词,理解阻挠、要挟、藐视等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之所以这样确定本课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在八达岭隧道与居庸关隧道开凿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的詹天佑成功运用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开凿法,成功开凿了隧道。并在青龙桥这个大陡坡设计了人字型线路。突显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詹天佑的丰功伟绩。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重点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我还准备在这部分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创造出的两种不同的开凿隧道的方法,并用笔等文具模拟火车在人字形线路行驶。然后我播放相应的动画演示,用形象的动画替代苍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轻松、形象的动画中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

【教学难点】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中,通过詹天佑的所说、所想、所做体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并且表现出詹天佑有着常人所不可比拟的顽强意志,有着超人的杰出才华,有着吃苦耐劳,不怕生命危险的奉献精神,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而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我把它作为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说教法】

  本课我准备采用关键词语推敲法、导读式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和图示法进行教学。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本文不是一篇趣味性文章,而是一篇蕴含着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传记。对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来引导。因此,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我用导读式教学法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例如: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①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③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④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用关键词语推敲法抓一段话中重点词语来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准备用变序教学法。比如讲到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内心活动的那个句子,为了让学生弄清詹天佑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与他克服困难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我就转入了第二大段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接受任务时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历史条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内心活动的句子交待了:必须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就是詹天佑的思想动力。也只有这样的爱国热情,才使得詹天佑得以克服重重困难。

  【说学法】

  现在说说学法: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五年级学生阅读要求: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我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品味、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三课时教学全文。

  这里我主要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铁路建设者工作的视频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如:回顾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詹天佑爱国热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做好铺垫。

三、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利用以上几个思考题读懂重点段,分四个步骤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步:默读课文,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第二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如:毅然,不怕、也不怕、精密、周密、一点儿、亲自、扛着、背着、攀山越岭、白天、晚上等等。让学生采用换词法、填补法,进行知识的迁移思维训练,理解句意。同时,我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

  第三步:理解讨论詹天佑的爱国热情,通过他的所说、所做、所想三个片段让学生明白:为中国人争口气就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思想动力。这样一来,学生就清楚地明白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口气的坚强决心,正是他克服困难的动力。

  第四步:回读全段,自读自悟。

在学生突破了难点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反复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最后请学生将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大胆想象写一段话;可以以话外音的形式进行感情丰富的朗读;可采用人物评说的方式;还可通过采访詹天佑的工友恰当真实地表现人物

这样的做法远胜于教师直接把答案奉送给他们!这样,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活力四射的个性得到了无限的舒张,鲜活四溢的思想得到了自在的飞翔! 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对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并要求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五、六自然段进行学习方法的再次体验。

为了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这两个自然段举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最经典的例子,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前我会这样引导:同学们,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

在冠以工程师小助手头衔的诱惑下,同学们一定来劲:他们会小组合作,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煞有介事的!每位学生都会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为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

在学生画出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图并实际操练后,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开凿隧道的示意图以及火车在人字形线路行驶的动画。

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解决,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詹天佑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笔记本上;

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你想对詹天佑说的话。这也与本单元综合学习的小笔头联系了起来,为学生的习作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很简单,两个中心词:杰出、爱国;通过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来突显詹天佑的杰出和创新;通过勘测线路时他的所说、所想、所做来突显詹天佑的爱国热情,说明京张铁路的提早竣工是对帝国主义的有力回击。这一板书,简单明了,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又恰如其分地落实了教学的重点。

詹天佑

开凿隧道 创新精神

杰出

设计人字形线路 推、拉

勘测线路 说、想、做

爱国

提早竣工 有力回击

29、青山不老评课稿听课记录

《青山不老》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及教学反思六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

二、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我将本课学习目标拟定如下: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山林的艰辛和决心。

 三、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四、教法学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着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我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

1、品读感悟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让学生谈感受.

2、再出示如今这里绿树覆盖的青山图。

(设计意图;从视觉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如此大的变化后面,凝聚着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于是引入课题:16 青山不老)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提示:默读(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圈出本课的生字和自己认为不懂的词语。

交流反馈 :1、读记词语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借助重点词总结出本课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学生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文章,而且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

(三)合作交流,初识老人

要求: 默读课文,从哪些词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找句子,并用 标出重点词语。

(设计意图:交流中抓重点词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细细品味,体会老人年龄之高。)

(四) 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一位古稀老人,却创造了奇迹。老人却创造了什么奇迹。用【 】找句子,并用△ 标出重点词语。

2、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要求: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找出这里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重点句子,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借助具体数字,精彩句段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借助图片,背景资料让学生理解环境之险恶,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的艰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但老人就是这样不懈、不屈地拼搏着,努力着,造福大家。将奇迹在层层深入的阅读中深化让老人的形象在细细品读中高大。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  

(五)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躯,放弃颐养天年的幸福,日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 宿)

2、体会青山是不会老的?

首先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指名谈理解)

让学生明白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畅谈中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带着这份感动再读这句话。实现了作为教师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以读代讲,用读去体会、感受老人的艰辛和决心,在读中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相溶升华。)

(六)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然后出示(老人的资料)

面对这么一位可敬的老人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要求:思考两分钟,把自己相对老人说的话与大家共享。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吸收和表达相互推进、相得溢彰。)

最后呼吁大家要向马爷爷学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七)、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 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

小环境艰辛

六、教学反思: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映衬,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植树造林的重要,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型原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0、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听课记录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第二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只有一个地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学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单元以抓住文章要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主题展开。《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用的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认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重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难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本课的教学。本节说课主要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将这样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亲的人,她给了你生命,哺育你成长,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你,慷慨的把自己的一切给了你,他是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你们想过吗?我们全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我们世世代代在他的怀抱里生息繁衍,他孕育了世间万物,是一个生命的摇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 地球。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我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他,让我们打开课本,走进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呢?你能找出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我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明确课文讲了地球 美丽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方面内容,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服力强,语言准确严谨。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宇航员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的语句体会。

学生明确地球的可爱表现在: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②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③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在品读这些语句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思想感情。如:抓住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薄薄的、纱衣这些词语体会地球的美丽壮观,读出地球的美,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抓住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些词语体会地球的可敬可亲,用亲切、深情的语气读;抓住无私、慷慨体会地球的伟大,读出感激之情。

之后我会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交流地球的容易破碎表现在哪里?

学生明确地球的脆弱表现在:①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②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还是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品读句子。有两个地方值得挖掘:一个是本来一词,引导学生体会本来一词说明因为人类的破坏,现在地球上的部分可再生资源已经不能再生,不能长期给人类作贡献了。另一个地方是生态灾难,虽是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担忧和震撼。

进而我会追问:地球这样脆弱,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去?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来分析。

引导学生找到5到7自然段,明确科学家已经证实,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呼吁我们应该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保护地球。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这是学生的情绪已是汹涌澎湃,他们肯定迫切的想告诉人们要爱护地球妈妈。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思考学了课文,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通过知识的延伸讨论,为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我计划安排一道课后作业:

给地球妈妈献上一份礼物,如:一份保护地球环境的倡议书,一张环保宣传画,给人类的一封信形式不限,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这样的作业既能很好的拓展学生思维,又能把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落到实处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要求是合理、简介、明了,能突出课堂所讲重点。所以我将这样安排板书内容: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31、伯牙绝弦评课稿听课记录

《伯牙绝弦》说课稿

《伯牙绝弦》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伯牙绝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短短7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干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选择这篇文言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的朗读,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这篇故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内容比较短小、浅显,因此,我采取了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在创设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共同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法: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成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悟相结合,深入角色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五、教学过程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导入语音乐引路,揭示课题整体感知,体会韵味依法自学,初解绝弦默读课文,再解绝弦回味绝弦

(一)音乐引路,揭示课题

(出示带有写有文章题目的插图,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介绍:流水依依,千回百折,高山伫望,恍然如梦,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体会韵味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读书时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文言文的停顿,教师的范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读通课文,从而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三)依法自学,初解绝弦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及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初步了解伯牙绝弦的原因。

(四)默读课文,再解绝弦

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预设三个教学生成点: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善字,是善于的意思,除了善于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擅长,喜欢,爱好等。然后分别让回答的学生把自己对于善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然后接着引导,短文中还有两个善字,在哪句话中?学生会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话,这两个善也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吗?学生可能会说不是,应该理解为好啊。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呢?学生会说,真棒,太好了。也同样让回答的学生的自己的理解带到句子里说一说。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中想着高山,琴声就会传达出高山,钟子期会说:好啊,真高大啊,仿佛是巍峨的泰山。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会说:妙啊,洋洋洒洒,仿佛是滔滔江河。从这也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我会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江河,我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可以是各种方式的读,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全都知道。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教师引导: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潇潇的春雨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善哉,潇潇兮若春雨!这正是(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再次引读)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

2、相遇相知:

课件出示伯牙与子期在生活中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相关资料:

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苦学三年。学得了高超的技艺后,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为他祝贺。

让学生浏览,然后指名读。读后引导:读了这份资料,你认为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学生可能会说,也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等。(这是对课文的拓展,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绝弦的原因,从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师小结:是呀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相融,板书心。(课件出示课文前四句)然后接着引导遇到了这样的知音,伯牙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欣喜若狂,接着让他读出欣喜若狂,学生可能说激动不已,就让他读出激动不已

接着启发:他们在一起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彼此都因为遇见了知音而倍感幸福,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感再来读这几句话。(此时学生定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间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像这样反复的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激发想象,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充分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1)出示句子并引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吗?

学生说孤独,就让他读出孤独,学生说寂寞,就让他读出寂寞,学生说苦闷,就让他读出苦闷(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回味绝弦

1、子期一死,世再无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

2、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

3、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所念) (必得)

伯牙 知 音 子期

(绝弦) (死)

32、金色的脚印评课稿听课记录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

《金色的脚印》说课

一、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学生很喜爱这类的文章,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通过分析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另外还分析了这一课的德育渗透点和美育渗透点。

  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4.德育渗透点: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析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可以尝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深入。

  【说过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情况以后,为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贯穿全课。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把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回合: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对课文的大体意思有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只需让学生快速地、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解决这样二个问题:A文中的重点词语;B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线索。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速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二回合: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在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又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成四个较有深度的问题:A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B正太郎为什么要帮助狐狸一家? C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D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分组讨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探讨、教师的点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到: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然后我让学生总结自己学过课文后的内心感受,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再次引发学生大胆说话的欲望。

第三回合:课外拓展

  以上两个回合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到此还不够,因为语文教学不仅要搞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前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所以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的故事。这一设计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扩大阅读量,还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同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恰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我们绝不能停止追求完美的脚步。在教育的旅途中让追逐闪耀自己的智慧的光芒,在追逐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让我们在为师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孕育桃李芬芳。

33、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下面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对本课的教学思想。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这篇文章虽是选读课文,但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是,一组课文配一篇主题较为接近的选的课文。而这篇课文所匹配的是这册课文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而已白求恩大夫真实事迹而编写的这篇课文最主要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分析学情:三年纪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三、基于这些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和语句。

3、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因为这是一篇选读课文,所以对文本中字词的要求不必特别细致。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难点是: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中包含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轴就是围绕手术台时阵地这个题目,然后主要分五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分别理解手术台和阵地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着题目设疑。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了解了手术台和阵地这两个概念,有不利于后面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而设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接下来,教师提出这句话是谁说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去读课文。

这样设计的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后,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在朗读好课文,了解这话时由白求恩说的话演变而来的,适时出示白求恩的背景资料。

由于学生对白求恩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补充进去一些资料更有利于学生更加贴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卫士,了解他高尚的品格。

再出示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请学生读一读,说说感受。

从初步的朗读和对句子基本的理解,学生可以体会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很负责。

3、抓住重点,精读感悟

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画出来默读。重点指导

A、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里布满了血丝。

B、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前。(板书:情况危急 镇定)

C、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战士们做手术(板书:更危急,坚持阵地)

D、一连几发炮弹在小庙的周围,火苗向手术台扑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坐手术。做了一个有一个。(板书:情况,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

E、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课文的2,3,4段中很多语句,将白求恩的工作情况和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着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来衬托她的高尚品质。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共同交流,最后再进行朗读的方法来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环节的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课中练习,区分连续,继续,陆续

我们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虽然本课对字词的要求不像精读课文一样高,但是像这样把三个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通过选择填空,对词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这个设计还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可谓一举两得。

4、引导争论,再次感悟

出示第三段,生读后,师针对客人提问,白求恩是不是客人,为什么他说自己不是客人,不是客人那是什么呢?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出白求恩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在上面坚守了三天三夜,这是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呀!通过之前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抽丝剥茧般的学习,从理解该句话的意思到他对工作极端认真,再到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本课最难理解的难点也被突破了,学生从这句简单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深深地体会到白求恩高尚的品质。

5、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最后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然后老师推荐有关于白求恩事迹的书籍,推荐学生课后去看。

在理解文章含义后再读课文,相信学生能够带着感受去读。同时把文本的内容拓展到课外,让阅读继续延伸下去。

结束语:

这堂课我的设计就是紧这样紧围绕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来展开的,设计了五个环节来落实,运用层层推进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浅入深的接受文章所要展示的深刻内涵。也达到了自己之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此说课稿,是采用口头表达的方面进行书写的方式,大家可以从中进行精简分析,按照另一种树状的方式写出来,无论如何,说课稿没有特别规范的文稿,只要你能说的很有条理即可!

34、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听了龚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从本堂课的过程来看,他将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了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在这堂课中,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结合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多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气氛热烈,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学习。能够精心设计,层层深入,为学生复述课文做铺垫。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字词教学非常扎实,但是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1)在教学多音字组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组词,而不是老师代替。(2)解释词语总是用一种方法,就是词语拆分的方法。如果能够鼓励学生灵活的运用词义解释的各种方法,我觉得会更好。

35、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请同学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三段:(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敏捷 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敌机不断吼叫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理解: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对工作极端负责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对工作极端负责

36、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手术台就是阵地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课后反思:

1.本课课后三个题目值得深挖,因此整个环节的设计很清晰,而学生的笔记也较多。

2. 三年级完全不知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今天我提了以下,并让他们笔记,不知是否需要。

3. 301班朗读拖音严重,这几天试着先教师范读完整句子,学生再读,效果不错,以此可见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挺强的。

4.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晦涩语文知识少讲,品析字词时教师先浅浅地分析一下写法,然后让学生多次朗读便可。课文只是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引子,语文成绩要想实际性地提高,还得阅读。

5.多阅读才能提高成绩,但前提条件是搞好基础,因此课堂上要重视基础字词的教学:读准字音、理解意思来组词、写好字。加大这些环节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占比。

6.做好PPT,能让教学指令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所以PPT在现代课堂中是很重要的,能让教师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