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相关论文 感悟“第一”和“第十”

口算相关论文 感悟“第一”和“第十”

口算相关论文 感悟“第一”和“第十”

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口算的速度,这个学期我对传统的口算练习形式,稍作了改动。我自己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完成规定的题目后,各人自报序数,然后把自己的口算作业与学生交换批改。小小的改变,使得学生口算练习的兴趣大增,都争着要与我交换批改,尤其是原先班上口算速度较快的同学跃跃欲试,要与我一比高低。

肖斌是我们班的数学尖子生,思维敏捷,作业不仅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他经常是第一个想出来的。

 一段时间以后,我偶尔发觉,在口算时,似乎不太听得到他的报数。“肖斌怎么了?”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了闪,可能是偶然现象吧,我暗自揣测,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紧张,我也没有去细究。

过了几天,肖斌的妈妈来学校与我交流肖斌的情况。肖斌妈妈说:“这个学期,马老师您改变了口算方式,孩子回家后才又兴奋,说:“现在,马老师和我们一起做四算,我要和马老师比一比?’过了一阵子,没听他说起,我就问他,他说:“现在马老师是第一,我第二,有的时候,我就不报数,让其他同学拿第二,我就跟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轻轻地报个十”。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小心眼的孩子,平时看他大大咧咧的,似乎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原来小心思还不少呢,得找他谈谈。

一晚上,我打着腹稿: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这些挫折就像游戏中一道一道的关卡,面对这些关卡,勇敢地迎上去,用心努力去闯,闯过了你就进入了更高一个层次。如果怕输,不去闯,你永远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和同学比口算,你是第一,和老师比,你拿不到第一,说明你和老师之间还有差距,怎样来缩小这个差距,继而超过老师,这就是摆在你面前的关卡。马老师和大家一起做口算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你们的计算速度。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又敲起了小鼓,肖斌是有些输不起了,那么我的“关卡”是否设得高了一些,难了一些,以至于他失去了‘拥关”的信心呢?

第二天口算练习,我完成后特意到肖斌的身边计时,看一看,他与我之间的速度差距究竟有多少。13秒,原来是有一点距离,但差距也不是非常大。

第三天口算练习,我完成后没有报数,等到肖斌报了“l”之后,我报了“2”。中午,我把肖斌叫到学生稀少的走廊上,请他谈谈自己今天做口等的感觉。我告诉他,马老师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要敢于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正视差距,一点一点地赶超。并与他约定,完成口算后,大胆报数,如果比老师慢,由老师帮着计时,看看差多少;如果与老师之间的时间差在缩短,这也是成功。

这个案例,让我感触颇深。和学生一起做口算,一则是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情感,调动积极性;二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三则是让自己直接地了解题目难易,学生的错误根源,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我们考虑得比较多的,是用什么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去促动他们,鞭策他们不断地努力进取。而对于学生的承受能力究竟多大,研究得较少,尤其是对一些尖子生,总怀着一种爱之深,贵之切的情感,要求分外严格,殊不知,这对他们的成长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其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关注后进生,对他们的进步是了如指掌。而对尖子生,总以为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没有多大的问题,对他们的表现,特别是心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忽视。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