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育儿的敏感性

把握育儿的敏感性

把握育儿的敏感性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父母期望孩子的普遍心态。关注孩子既是父母对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同时也是在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不过,父母关注孩子的时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因为父母不仅仅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外在环境因素,从严格意义上说,父母还是儿童发展的实际参与者。心理专家提醒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孩子身上。对父母而言,只有把握好育儿敏感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育儿敏感性:很快意识到孩子所发出的需求信息,并恰当而及时地予以满足 

  在这里,我们把育儿敏感性看成是父母对与抚养孩子有关的物质与心理资源的敏锐觉察。尚未独立的儿童青少年,都需要父母的关注与帮助。因此,父母是否能很快意识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并恰当而及时地予以满足,成为育儿敏感性的主要指标。 

  孩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身心两大方面。因此,父母的育儿敏感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儿童饮食、睡眠、身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二是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抚慰、爱抚、理解与帮助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国内有研究发现,我国母亲对幼儿生理需要的敏感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敏感性水平。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需要比较外显、明确和强烈,容易得到父母的重视和正确判断,并且生理需要同孩子的生存直接相联系,因而父母对孩子生理需要的敏感性容易达到并维持较高水平。与此相反,儿童的心理需要相对内在和隐蔽,其表达信号又受儿童思维和语言水平的局限而较为模糊不清,同时,心理需要的满足对个体生存的影响是间接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父母对满足孩子心理需要的重要性认识相对不够,并且在对孩子心理需要信号的识别、满足方式的选用方面相对较差。 

  父母的育儿敏感性是亲子关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儿童在身体发育以及认知与情绪发展方面出现个体差异的重要来源。父母需要从行为敏感性、认知敏感性、环境敏感性三个方面进行调适,以提高家庭中的育儿敏感性,从而促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行为敏感性:对孩子的正常需求尽快予以满足 

  行为敏感性往往通过父母与孩子交往的性质而表现出来。敏感性较高的父母,通常当孩子在寻求大人注意时,能作出快速应答;当孩子有正常需求时,会尽快予以满足。例如,孩子在呀呀学语时,父母就模仿孩子的发音并予以强化;父母会常常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对孩子的自主、独立需求给予支持等。 

  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父母的行为敏感性往往偏高,继而导致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不少父母太过于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太尽心尽力地替孩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明明是孩子“温饱该自知”的事,父母还是太在意孩子吃了多少;应该是孩子自己做功课,父母也会不由自主地凑上去陪读、检查;该孩子自己走的未来道路,父母也已早早地为他们设计好了;孩子一有“风吹草动”,父母便会“草木皆兵”……这一切,既失缺了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和独立性,降低了学习的动机和主动性,还会使孩子变得过于敏感与焦虑,甚至造成亲子间的冲突。 

  认知敏感性:了解孩子的能力与局限、兴趣与需求 

  认知敏感性体现在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能力与局限、兴趣与需求等方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孩子的能力与局限,以及孩子发展的种种需求,父母是否能敏感地认识到?事实上,看着孩子长大的父母,未必都真正了解孩子。 

  与认知敏感性密切相关的是早期教育。重视早期教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早期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却大有文章可做。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是以数字计算、识字为主,还是以形体感知、空间转换、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为主?相对而言,早期教育中后者的培养与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感知、空间与想象等方面的成熟恰恰是未来认知发展、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基础。其次,是应该关注早期教育的结果还是早期教育的过程?在谈到国内的足球氛围时,国足教练米卢认为,我们太过关 
  注足球比赛的结果,而忽视了足球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这话同样点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父母通常只关注家庭教育的结果,而对过程漠不关心。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过程,孩子学钢琴而没有最终成为钢琴家,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灵活了手指、懂得了音乐语言、陶冶了性情,难道不是童年不可多得的收获?只要对孩子的认知、情感、人格发展有促进,孩子的尝试就是有价值的。而只关注结果的教育,通常伴随的是父母的拔苗助长心态和孩子的厌学心理,即使终极目标得以实现,孩子也难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除此以外,不要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闻不问。孩子有着丰富的、与成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其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 1岁左右的婴儿需要建立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感及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2岁的孩子一边对大人的要求说着“不、不”,一边尝试着自主性的探索;4、5岁的儿童则迫切需要参与各种各样的玩耍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的儿童,最希望能处理好学习与玩耍、家长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从童年迈向青春期的孩子,则开始渴望独立,具有更强的自我关注与自我体验的愿望。因此,在婴儿期,需要父母对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语言、动作等方面有较多的关注;在幼儿期,父母应该对儿童的独立意识、探索活动、社会交往有更多的敏感和反应,等等。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又是什么。 

  环境敏感性:组织与营造孩子的成长环境 

  环境敏感性可以反映在父母组织与营造孩子的成长环境与经验的方式上。高敏感性的母亲会时常关注孩子生活、游戏、学习等各种各样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容易理解、并且与年龄相吻合的各种材料,如用于学习的各种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玩具,为孩子营造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与活动,并尽可能让孩子涉及对他们而言极为重要的社会与学习经验。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一例“温柔的禁锢”―――在山东济南,有个小学一年级的女生不慎迷路了。从此以后,顾虑重重的母亲就辞职在家专门“照看”女儿:女儿不再外出,不再与他人交往,如此整整21年。结果呢,替孩子遮去了所有的风雨,反而使孩子的身心都产生了废用性萎缩―――女儿的智力从此再也没有发展过, 29岁的成人,心智相当于8岁的孩子。为孩子营造这样“纯净”的环境,无疑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种种有效的环境刺激都隔离了。 

  在传统上,人们往往视环境为一种整体的效应,因而环境作用的整体模型认为“好”的环境总是有助于全方位地增进儿童的发展,而“坏”的环境则会毫无例外地损害孩子的成长。而环境独特性的观点认为,环境的不同侧面会影响发展的不同侧面,“好”的环境并不必然导致良好的发展结果,“坏”的环境也并不一定引发不良后果。这一切,都应视亲子的特性与交往的时机、场合等因素而定。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言传”和“身教”相比,身教的效果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其影响力不及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价值取向。所以,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长,还需调整自我,寻求新的发展。可以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折射。家庭中“父母”的环境因素,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转载自《文汇报》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