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什么都想争第一怎么办??
宝宝什么都想争第一怎么办??
他到亲子班参加活动,也总喜欢争第一,听不得人家说他一个“不”字,大人越说他好,他就越表现得好,如果说他不好就不高兴。儿子总这么要强,长大了会不会受不了挫折,经受不住生活的风风雨雨呢?贝贝妈觉得很困惑,很想知道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宝贝?
专家分析:
生活中,像贝贝妈这样对宝贝表现出的强烈自我意识感到困惑不安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家长们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宝贝在家里,家长总是顺着宝贝爱听的话来说,宝贝听惯了,好胜心日益膨胀。一旦到了一个大环境中,发现有比自己更强的小伙伴,得不了第一时,宝贝就受不了,心理显得敏感脆弱。为了防微杜渐,对宝贝过强的自我意识进行合理疏导,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家长的贴心建议:
1、恰当肯定宝贝的进步及上进态度,不断增强宝贝的信心,树立宝贝信心。
首先,尽管家长们对宝贝的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着普遍的担忧,但是宝贝希望争取活动第一名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宝贝来说,家长永远是他的第一个支持者。
家长可以告诉宝贝:“无论你能否在活动中得到第一,我们都很高兴你的参与。”正是有了家长的肯定,宝贝才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肯去模仿和学习。因此,在宝贝练习生活自理、语言表达、艺术表现、体育技能时,家长应该持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发现宝贝每一天的进步,肯定宝贝积极上进的态度,不断增强宝贝的信心。
2、让宝贝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增长,心理获得安全感。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给宝贝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使宝贝感觉到自己通过努力就能够做到一些事情。如果目标制定得太高,宝贝总达不到,心理就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对胜利的渴望就变得更加急切,从而产生急功近利的态度和行为。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家长都给予宝贝肯定和赞扬,让宝贝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增长,心理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这样对待外界的评价则会比较泰然。
3、让宝贝做主,并为宝贝提供必要的用具和耐心的指导。
生活中,常常看到宝贝想尝试很多新鲜事物,家长可以持开放一些的态度,尽可能为宝贝提供探索尝试的机会。宝贝在两三岁时自我意识渐渐增强,很多事情都想亲手去碰碰,很多生活用具都喜欢来摆弄,很多活动都想模仿。
那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只要他愿意参与,愿意尝试,愿意来做事情,家长都可以让宝贝做主,并为宝贝提供必要的用具和耐心的指导,让生活在成人世界的宝贝有一方自己的乐土。当宝贝看到自己也一天天熟悉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用具并能熟练操作时,对自己的信心就进一步增强了,离他想得到的第一名距离也更近一些了。
4、应给宝贝树立的观念是只要努力,你就能做得更好。
现在,很多家长对是否要给宝贝树立“你是最棒的”这种观念持怀疑态度。事实上,世界上也少有绝顶聪明或禀赋独特的天才,如果盲目树立“你是最棒的”这样的夸张观念,容易让宝贝感到沮丧。
对于绝大多数宝贝来说,家长应该给宝贝树立的观念是:“只要努力,你就能做得更好。”尤其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的宝贝来说,动手能力随着肌肉发育成熟,手眼协调性的增强而不断增强。很多事情在宝贝的主观努力下,才能做得更好一些,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鼓励宝贝做高质量的工作。这样的标准符合社会对成人的要求,那么同样,对于宝贝来说,也是值得他为之努力的方向——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所以,宝贝总想争第一并不是坏事,只要宝贝知道他努力做了,就有更好的结果,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谁能够轻易否定她的进步。日常生活中注意树立宝贝的责任心,让宝贝学会自己吃饭、喝水、叠手帕、收拾玩具等日常事务,尽到宝贝自己的那份责任,内在的满足感,就能让宝贝明白自己本来就是第一名了。
-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泥工活动:欢乐的动物园(原创)
- 关于父母爱唠叨 孩子易出走
- 如何开发宝宝的“爬行”
- 关于父母怎样教育孩子会更轻松
- 培养天才宝宝的二十一条家教军规
- 为什么我们家的宝宝不愿画画
- 新家长注意: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 宝宝心理健康:夫妻争吵不要忘了孩子
- 宝宝培养:独处,宝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 与孩子对话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 家教疑问:亲子沟通的该与不该?
- 如何引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 家长必须教会孩子的六件事
- 家教案例分享:看我是怎样培养勤快儿子的
- 为什么孕妇不宜戴隐形眼镜
- 元旦晚会黑板报
- Brought Up in a Happy Family-成长在快乐的家庭里
- 区域活动安排
- 儿子,借你的肩膀靠一靠
- 正话反说游戏经典句子242句
- 小班语言教案《猜猜我有多爱你》反思
- 中班美术教案《运水果》反思
- 牛杂店起名及朋友圈文案32句
- 四个字的优质游戏名简单3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