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爱唠叨 孩子易出走
时间:2008-11-30 04:56:50
关于父母爱唠叨 孩子易出走
青春期的孩子以出走威胁父母的例子不胜枚举。家长们先不要自乱阵脚,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许你就能找到“破解之法”了。
孩子小时候,对是非并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做错事被批评时,通常会唯父母是瞻。而当他们到十三四岁时,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外部世界开始有自己的认识,逐渐将自己定位于独立主体。这时,父母再像以前那样批评教育,他们就觉得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于是产生对抗情绪。
另外,各种束缚和压力增多导致孩子心理焦虑,他们会变得更“不听话”。小童说:“我觉得压力很大,如果他们总喋喋不休,我就更烦了。”这些孩子的压力绝大多数源于学习,上初中后,他们要承担更重的学习任务。而且,发达的通讯设备和大众传媒让他们对社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一旦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优胜劣汰的残酷,他们就开始为未来担心,从而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此时,父母的批评在他们听来非但不是“金玉良言”,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感。
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他们需要放下架子,不再“我说你听”,而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沟通,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
有些家长喜欢节外生枝,批评孩子的时候总要带上诸如“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之类的话。这种教育方式很不可取。家长最好就事论事,不把问题扩大化。尤其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时,最好不要絮絮叨叨。
推荐文章
- 学习宝贝教养最佳时间表
- 让宝贝从小体验“发现”的乐趣
-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 家庭教育之偶像教育
- 子女教育要相当的重视
- 教您如何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 宝宝培养:独处,宝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 妈妈疑问:如何帮助孩子培养爱心?
- 家教方式推荐: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
- 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
- 怎样培育优秀孩子
- 家庭教育:为什么打宝宝的屁屁不管用
- 怎样才能让宝宝更聪明
- 纠正孩子多动症的好办法
- 我的知心好友
- 参观校园
- 追随孩子的兴趣(周延霞随笔两篇)
- [三国演义]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 节日《新年贺卡》小班美术教案反思
- 枸杞饮料公司朋友圈文案33句
- 《古代海王修仙记》好感事件攻略
- 1.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