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李康的父母之道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李康的父母之道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李康的父母之道

李康1962年出生在温州市一个普通人家。从伦敦到加拿大,他已在海外闯荡了10年。现任职于加拿大女皇大学,是心理学终身教授。他的研究重心是关于儿童。他的著作有《中、加两国儿童说谎道德评介的比较研究》、《中国孩子对虚假概念的理解》、《儿童电话交际》等等。

  李康:应该弄清家庭教育存在的四个误区:(1)孩子该受表扬时,家长没有表扬;(2)孩子该受表扬时,反而受到惩罚;(3)孩子该受惩罚时,家长没有及时惩罚;(4)孩子该受惩罚时,反而受到表扬。

  记者:您认为这些误区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又怎样避免呢?

  李康:家长得注意:孩子有个特点,他(她)很清楚家长的“开关”,知道什么时候揿哪个“按钮”,家长会高兴;揿哪一个“按钮”,家长会难受、发火(但还不至于动手打、骂)。这在我们的研究中叫做“操纵按钮”。孩子就这样“捉弄”大人,而很多父母竟不自觉地“上当”。等到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做父母的,要学会心平气和对待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心平气和拒绝;批评孩子,要简短,就事论事,滔滔不绝、情绪激动没有效果。

  记者:这恐怕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因为家长们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管好孩子,自身压力挺大,似乎“每天都处于战备状态”。比如早上那段时间,要把熟睡的孩子叫醒、侍候孩子吃饭,完了自己还要准备上班。这时如果碰到孩子磨磨蹭蹭,那真是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了。

  李康:孩子动作慢是正常的,但孩子也有个特点——喜欢找到大人的弱点。他(她)如果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他(她)知道大人也怕迟到,故意为难为难你。其实孩子自己也怕迟到,家长们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法”,让孩子自己感受这样做的后果。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这样,你可以事先跟领导打个招呼,说“我今天有点事,可能要迟到”,然后坐下来听听音乐、看看报纸,心平气和做自己的事情,也不用催促孩子。只是告诉他(她),“我已经跟领导打过招呼了”。因为怕迟到被老师批评,孩子也就不会磨蹭了。

  在加拿大,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别人面前总夸自己的孩子最漂亮、最聪明、最能干。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培养他(她)自己学会穿衣、系鞋带,并且学会自己弄饭吃。早上,一般是孩子先起床,自己洗漱干净,等待接送他们上学的车子来。

  记者: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忙,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就特别少。家长们为此也很内疚,总觉得亏待了孩子。

  李康:其实也有补救的办法,就是保证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优质时间”。从实际意义上讲,“优质时间”是指在和孩子接触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充满爱心的关怀上所付出的时间。做任何例行事情,比如领孩子上街,和孩子一起吃饭、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成为“优质时间”。和孩子交谈,教孩子弄懂一些事情。“优质时间”就是指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的质量,这比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还要重要。

  记者:那么,也就有“劣质时间”了?

  李康:有啊,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看着。看似家长在陪伴孩子,实际上在孩子想来,父母是在监视他(她)。这段时间,就成为劣质的了。

  记者:一提起家庭教育,人们头脑中就会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多数母亲实际上确实也承担起了大部分养育孩子的任务。父亲可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关心孩子。就连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也是谈论母亲、母爱的很多,那么父亲以及父爱呢?

  李康:这是个属于中外家庭都有的共性问题。据我了解,不光中国这样,加拿大、英国、美国也都存在。加拿大有一半妇女在家带孩子。平时父亲工作忙,应酬很多,回到家一般就靠在沙发上看看报纸,有点大男子主义。所以在加拿大家庭中流行一句话,叫“爸爸哪里去了?”孩子的回答是:“到门后面去了。”在孩子看来,似乎家里的门一关,“啪”,父亲就不见了;门一开,“啪”,父亲又出来了。

  但每逢周末,加拿大父母都会尽量跟孩子在一起,安排丰富的娱乐节目。一般是开车带孩子出去,车上这段时间可以跟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夏天,父母会带他们去钓鱼、野营;冬天,则去滑冰、滑雪、打雪仗……或者是早上陪孩子去麦当劳,之后一起玩冰球,再送孩子学习跆拳道;或者几个家庭聚在一块儿过。绝对不会像中国的父母那样,在周末把孩子送出去上课。

  记者:经常有家长说,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有时真恨不得打孩子一顿。因为孩子被打过之后确实一下子会变得很乖。

  李康:这种做法,在加拿大不会发生。加拿大法律认为这样做是犯了虐待罪,政府会把孩子从父母的身边带走。

  孩子犯了错误,惩罚一定要及时。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做了错事,老师就应该及时提出批评。而国内的做法通常是,老师会在放学时告诉家长,要家长管教。而家长恨孩子“不争气”,气极了说不定就会打孩子一顿,其实这是不对的。

  但有时候家长确实被孩子的行为气得不得了,怎么办?打还是不打?我主张尽量不要打。因为打孩子的时候,99%的父母都是不冷静的,不可能对所发生的事情做正确的分析判断,这种“教育”就难免失误。而在惩罚孩子的手段中,打也是最无效的一种。孩子第一次被打也许还有点效果,但多次即无效。

  记者:您曾提及培养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并不是有礼貌的惟一标准,而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才算礼貌到家。因此您主张幼儿一岁时,家长就要教他学说这些词?

  李康: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很偶然。前几年回到中国,亲戚家的孩子会大声对着父母喊:“妈妈,过来!”“爸爸,过来!”我当时很吃惊,以为持这种口气的只有这个孩子。后来,我在国内一位搞心理学研究的朋友家里,发现他家孩子也是这样,就更吃惊了。

  在加拿大,“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被称为“奇妙词汇”。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她)学说这些词汇。如果孩子说:“妈妈,和我一起看电视,好吗?”母亲就提醒道:“亲爱的,你少了一个‘奇妙词汇’。”那孩子就会注意了:“哦,妈妈,请(加重语气)和我一起看电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