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刘绍禹教子法
教育家刘绍禹教子法
(一) 不要太关心孩子,否则很容易养成孩子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认为人人都尊重他们的福利,结果便成为自私自利的人;
(二)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让他们与其年龄相同的孩子一起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若时刻与成人在一起,其依赖或自卑的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人社会;定感莫大的困难;
( 三) 不要给孩子他想要的一切东西,孩子从小应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享受与工作是相对的;
(四) 不要贿赂孩子,父母有时为避免孩子一时的搅扰,往往拿金钱物品给孩子,这是不应该的,这等于奖励他们的搅扰,养成他要挟的习惯;
(五)不要骗孩子,孩子发觉受欺骗后对于父母师长的信任感就会消失,以后父母师长的话就不会发生效力了;
(六)不要恫吓孩子,如果只吓而不行,以后一切告诫 (七)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当众批评或者嘲笑他,免得他养成怀恨或害羞的心理;
(八)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惩罚,如父母主张不一,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九)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免得他养成过度的畏惧心理,或面善心非的性格;
(十) 不要过于夸奖儿童,孩子做事不差,略表赞许就可以了,过度的夸奖,容易养成沽名钓誉的心理;
(十一) 不要时常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与其告诉孩子哪些事不该做,不如告诉他哪些事该做;
(十二) 不要勉强孩子做他不能胜任的事,孩子的自信心,大半由做事成功而来,使孩子做太难的事,可能摧残孩子的自信心;
(十三) 应明察孩子的禀赋,不应勉强他做才力不相近的事,不要以自己的主见为孩子决定所学;
(十四) 让孩子充分自由活动,只要他的行动没有超出常规,不要去干涉他,因为活动是一切学习之母;
(十五) 训诫孩子的时候,应力求镇静,尤忌借孩子以泄愤;
(十六) 孩子的活动偶越常规时,宜代之以良好的活动,直接阻止,反不易收效;
(十七) 宜帮助孩子去分析他的环境,衡量他的行为,帮助他解决困难,而不能完全代替他解决困难,孩子愈大,更应自己料理事务,父母师长更不能越俎代庖,品格的养成与体力的增进,均由练习而来。
- 关于比尔·盖茨父母的成功教育经验
- 顾豪爽的故事 被父母骂出来的教授
- 关于李国豪的故事 尊重理解加言传身教
- 关于茅盾的故事 茅盾母亲教子侧记
- 关于雨果的故事 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 学做饭的未来总统的故事
- 智力体操训练的经验
- 林肯和他的母亲的故事
- 缪印堂的漫画与他的父母
- 卢梭受益于童年美的熏陶
- 歌德的成长故事
- 适应性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
- 窦燕山教育孩子的故事
- 吴章鸿的故事 让生活困境砺练孩子
- 给坏习惯先生的一封信
- 冬之随笔
- 丁呼呼系列之皮肉之苦
- 不能原谅第二次差错
- 一次紧张的作文选拔赛_小学生作文:三年级
- 在小班进行随机教育初探
- 赞美六月的诗句开场词209句
- 关于椅子的朋友圈文案33句
- 皮肤保养补水朋友圈文案39句
- 神州谣生字组词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