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成长感悟: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

幼儿园教师成长感悟: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

幼儿园教师成长感悟: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

幼儿园教师成长感悟: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
 
 
与日常教学相比,观摩教学现场除任课教师和听课幼儿以外,还有众多“他人”在场,例如幼儿园领导、同事、上级教研人员或外来专家等。  “他人”的在场旁观不仅使观摩教学得以成立,并且使整个观摩教学现场成为了“剧场”,  “他人”成为了“观众”,教师也成为了“演员”,在其中进行着一场场的“表演”。但不同教师的表演是不同的。本文拟借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表演层次,解释当前观摩教学中幼儿教师的“做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教师的观摩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表演艺术理论家,他创立了当代三大艺术体系之一的“体验派”表演理论,强调表演的目的是要“在舞台上创造活生生的人的精神生活,并通过舞台艺术形式反映这种生活”。
    “体验派”表演理论与“表现派”表演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体验派认为,演员不仅在台下的日常生活中要体验角色的情感,为舞台创作打下基础;而且,在台上表现角色的同时也应投入真实的情感去体验,依据“天性”进行表演。而表现派认为,台上的情感流露是不允许的,因为:①舞台场景的宽广和杂乱不允许演员当众体验角色,体验角色只能在家里和小型排练中进行;②演员在舞台上流露真实情感不合剧场性要求舞台强调的是舞台表现手法;③舞台上的体验也不具有艺术性,只是一种粗糙的自然主义,情感的流露会使演员缺乏情感的自制,从而破坏舞台美。因而,两种理论指引下的表演特点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表现派崇尚舞台程式。演员的体验只是为了发现情感自然体现的外在身体形式,然后记住这种外部结果和形式;把它转化为一种程式,来纠正现实生活,并使其变得雅致;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拿来表演,而不需要再次体验。由此,每次表演的模式化、雷同化,剧场表演的华丽场景、外在夸张的戏剧性动作就成为了这种表演的结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这样的表演不仅不能创造生活的真实,而且“会使演员作假、撒谎;会使情感的体现形式变得干瘪;会使真正的情感易位,把它从生活方面移到表现方面,造成身体与心灵的脱节。同时,演员自己还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习惯使程式成为演员的第二天性”,他难以区分自身的“第一即人的天性和第二即演员的天性”,也很难“在舞台上当众创作的时刻去分析自己的自我感觉”。观众在现场受到的也只是表面刺激,并不会信服这样的表演。
相反,体验派注重演员的天性在创作中的主要地位,并且要求创作以演员的情感直觉为基础。这不仅给了演员很大的创作空间,而且能够创造出令演员和观众都信服的艺术。观众看到的是现实的舞台背景,而不是剧场性的华丽;演员走上舞台就像是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没有夸张的动作,而是合乎逻辑的自然情感的表达;表演凸显的不是演员个人,而是整个表演所体现的精神生活;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挑剔的旁观者,而是在精神上融人演出的交流者;当演出结束时,观众是否对演出报以掌声已不再重要,而是带着深深的思考离开,进人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演员的生活和表演是相对平衡的。总之,以演员的天性为基础的表演创造出了“生活的真实的芬芳”。
当前,各种类型的观摩教学被频繁组织,从公开观摩教学到幼儿园里随时可能的推门听课,目的不外乎是希望透过观摩教学来折射教师的日常教学,对观摩教学进行分析评议从而带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能够以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积累为基础进行表现,并表现出常态教学的应有之义,从而使“观”后的“评”和“摩”有的放矢。然而,事实上,一些教师的观摩教学行为并不能创造性地反映日常教学,只能代表观摩教学自身,或者说逼真地模拟了日常教学,仅达到了“表现派”的表演境界。
这些教师认为观摩教学就是对自己日常教学积累的展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在他们看来,日常教学中幼儿可以是活动的焦点,但观摩教学中“观众”必定是主要的,观众的感受和评价是演员演出的着力点。为此,他们揣摩观众的喜好,设想观众所认为的最佳演出效果;针对这种效果,在观摩教学前进行多次的体验和排练,寻求自己认为的最佳表现状态,并记住它的外部形式和形象。演员在所想象的人物身上看见“某一种服装,就穿上,看见他的步态,就模仿,看见他的相貌,就借用,他使自己的面部适合角色的外貌,可以说是改造自己的外表,贴贴补补,一直到隐藏在他的第一‘自我’内部的批评家感到满意,认为已经做到活像那个想象的人物时为止”。这样,教师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表演程式”,其中显示着当前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流行的教育模式、最先进的教育方法等。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样的表演程式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充分契合教师自己的个人特点。
在观摩教学现场,教师会表现得“充满节制”,严格遵从自己的“表演程式”。程式不仅对如何导入、如何展开、如何收尾等大的教学环节有规定,而且对教师的一颦一笑、语气、坐姿等细微环节也有设计;甚至有时教师会超越自己的表演者身份,充当导演的角色,对于幼儿在课堂上应该如何配合也事先进行运筹和安排。观摩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被这种表演视为天敌。因为既然是程式,就很难变动,而且也被教师认为是表演的精华所在,不允许遭到破坏。所以,不管“意外”在他人还是教师自己看来多有价值,也都不允许做出真实的回应,只能虚晃过去,否则就会打乱演员的“节制”,流露出真实情感,那样,整个演出的完整性就损失殆尽,走向失败。
虽然表现型教师的表演是“雅致”的,例如精美的教学具、流畅的环节、生动的语言等,但是观众只会尊重教师的这种创作本身,而无法相信这种创作结果是真实的。因为那只是一种“半真实’’和“程式化的美”,并不是真正的教学,很多东西无法迁移到日常教学中,也不能为日常教学提供借鉴。虽然在现场,观众也会为这种表演激动,但是演出结束后,教师们又会回到日常教学中,观摩的教师除了记住“华丽的场景”、表演者的某一点出众外,没有更多的思考和回忆,从而开始带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对观摩教学本身进行审问,产生一种不信任。而上课的教师,也就是表演者,回到日常教学之后,也再次清醒地意识到“表演”的结束和真正生活的开始。这时过去的表演对他已不具有任何意义,他的日常教学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也更加不信任自己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并且不愿意再次从事这种表演。总之,这就是现在经常被人批评的“做戏式”的观摩教学,教师付出了很多,  “浪费”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但是只是创作了一场“虚幻的”表演。虽然它以日常教育教学为基础,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常态教育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对演员、观众、日常教学都没有什么益处。

面对这种观摩教学的困境,根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教师在观摩教学中一定要进行一种体验式的表演,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生活的真实和芬芳”——一种有价值的观摩教学,一种代表日常教学又反映出教师个人角色的观摩教学,将观摩教学和日常教学有益地对接起来。
首先,演员在观摩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去表现,也要用真实的情感去体验。观摩教学在以日常教学体验为基础的同时,其本身也是一次体验。演员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表现,都是一个创造性的生成过程;而不再是刻板地拼贴教学环节,不再是机械地运作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这样,“一个教师一节观摩课一个样地上遍天南海北”的现象就可以避免。
同时,作为“演员”的教师不再与作为“人”的教师相分离,教师在观摩教学中仍旧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设计出来的完人;这样的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穿梭于日常教学和观摩教学之间,并且始终带着瑕疵去感受去体验,敢于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勇于以自我敞露为前提去接受更多的信息发展自我。
教师也因为在这样的表演中不惧怕情感的流露和缺憾,所以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他可以回应一切突发情况,适时地去捕捉有价值的转机,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教学智慧,甚至表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而且这种表现自然而然,因为这就是教师自身的感受。
另外,因为不需要创造程式出来,只需要听凭自己天性的指引,所以教师也就从那种繁重的准备活动中解放了出来。教学具不需要过于精美,只要够教学和幼儿的学习所用;环境也不需要特别布置,只要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教师不需要过多注意自己的衣着、动作等细节,只要他们跟随天性的安排即可;教师更不需要设计幼儿,只要幼儿像日常教学一样正常表现即可。
这种体验式表演带来的是演员和观众的真诚交流,观众看到了真实的他人的教学,然后又带着自己对某一个教育问题的思考离开;演员从准备创作到演出完成始终敞露着自己,从而接受了更多的体验和信息,并会产生对自己教学的反思。结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包括上课教师的成长,也包括听课教师的收获,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观摩教学最终也实现了自己“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演出达到了完满的结局。并且,演出的效果会延续到教师们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这样日常教学和观摩教学就互为基础,圆满地对接起来。而满载收益的教师们将对观摩教学本身持一种赞赏、尊重的态度,并会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期盼着下一次观摩教学的到来。

那么,教师为什么会停留于“表现式”的表演,而不进入“体验式”的表演呢?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来,这是一种“做戏的自我感觉”使然。演员都会对观众产生依赖——刻意地讨观众喜欢,无论如何都要博得他们的好评,从而引起慌乱、惶惑、拘束、紧张、恐惧、激动、分心,想以引人注目的表演来讨好观众等。就像观摩教学中幼儿园领导、同行的旁听,必然会加剧教师的这种感觉。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领导和同行的心目中留下一个专业上的好印象,甚至有的教师还寄希望自己在观摩教学中的表现能赢得他人对自身的认同和好评。而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多和观众级别的提升,这种惶惑不安的心理就越明显。如果一位教师事先得到通知说某些重要领导要采听他的课,而他又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恐怕又会被人视为不正常。总之,这种做戏的自我感觉不可避免。但又是它使演员在不断的重复演戏中变得僵化,沦为观众的奴隶,妨碍了天性的创造工作。慌乱之下或准备过度的观摩教学似乎并不少见。
然而,简单地命令演员站在台上不去害怕观众,不去激动,不去分心,禁止自己屈从这一切是无助于事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创作的自我感觉”挤掉内心原有的“做戏的自我感觉”。这要求教师要以“自我”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无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是观摩教学中,都要不断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在内心不断地形成并保持一种追求卓越的品质,把自己视为不断向前发展的专业工作者,并始终注意培养成为这样一个工作者的各种品质,如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对教育问题的洞察力,对儿童需要的敏感性等。尤其在观摩教学中要更加具有“教学勇气”,自信地展示自我。
首先,要在日常教学中更深地体验自我和教学。体验自我也就是要认清自我,包括自己的个人性格特征、需要、追求、价值观等个人特征和专业特点。自我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自我,才能够准确地评价自我,为自己制定适宜的目标。有了目标,如成为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教师,成为一个有自身特点的教师等,才能够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并形成内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这与体验教学其实是同一个过程。了解教师自身,不能凭空想象,而只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因为人具有潜意识和潜在的能力和特长,只有当它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为人所认识。这样,教师同时也对教学规律和原则有了更多的体验和积累。
其次,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包括日常教学和观摩教学,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实践。要把自己的积累和反思应用到实践中,再次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发展自我。将日常教学和观摩教学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将其中的实践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样所获得的体验也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也保证了自我在两种教学场合中的同一,避免了观摩教学中教师的分裂感和观摩教学后的中断感。全身心的投人才能够获得深入的体验,也才能在观摩教学中走向“体验式”的表演。也就是说,当教师全身心投入观摩教学中时,就会忘记个人的得失名利,服从自己教学的天职,眼中就会充满幼儿的需要和表现。
再次,在观摩教学中,仍旧要注重形象的创造和表现,并且应是一种保持自我的创造。要求教师在观摩教学中进行体验,并不是说教师就不去表现了。面对观众,表现仍是需要的。粗糙的自然主义不能简约地表达观摩教学的精髓,也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强人所难。但是表现一定要保持自身特色,表现的是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创造,而不能是他人的指令;而且要注意通过幼儿来表现,教学要始终着眼于幼儿;最终表现出自我的超越,而不是某一次观摩教学的成败。
总之,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始终注意自己这些品质的培养,面对观摩教学时,自然愿意敞露自己的内心,凭借自己的天性去表演,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真实的生活,以及“有生命力的课堂”,最终实现观摩教学的价值。
温馨寄语:中国儿童教育网,属于您的在线教案库。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