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1、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2、学会相互评价。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椅子摆成半圆形。

  2、材料准备:《小溪流》音乐光碟、钢琴。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相互评价。

  四、活动过程:

  1、唱歌问好。

  《小溪流》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变成一条小溪,流到我们喜欢的地方。(找座位坐好)

  2、复习歌曲。(练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小溪是怎样的?(有水、水清澈、缓缓的流着……)

  小溪也和你们一样会唱歌,今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歌。

  3、听音乐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听听小溪流唱的歌。

  A:欣赏第一遍、:(常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听小溪流想去什么地方?它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找大海的?

  欣赏完提问:

  (1)、小朋友们听到什么?

  (2)、流进了什么地方?(哪里)

  (3)、小溪流的心情怎么样?

  (小溪流很高兴,我们一会跟小溪流唱歌的时候也要像小溪流一样用快乐、好听的声音)

  B:第二次欣赏,熟悉旋律。(拍手感受音乐)

  4、熟悉歌词。

  师: 现在老师把小溪流的歌词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1-2遍)

  5、学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幼儿跟唱。

  6、幼儿分组表演唱。(学会从音准节拍,幼儿音乐的表现上去互相评价歌唱效果)

  7、游戏:找朋友。

  A:教师示范游戏,与幼儿共同讨论,熟悉游戏规则,一人(几人)当邀请人(小溪流),在音乐前半部分拍手唱歌,唱到“流进河,”及“流进江”时邀请一个小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B:按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体会找朋友的快乐。

  8、活动自然结束。

  说明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两点: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2、学会相互评价。 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所定的目标,小朋友们都陶醉在了优美、活泼的音乐中。经过老师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深入的感受音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孩子们的身心如鱼得水,一直都沉浸在快乐中。尤其是在游戏和唱歌比赛环节,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快乐身体演奏会》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我选择该曲做为本次活动的音乐,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生活情趣大大丰富,具备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和愿望,因此我的第一条主线是创造,同时大班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萌发,他们有着强烈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发展需要,小组合作式学习一方面能够满足他们的社会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的多元化的发展,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的第二条主线定在合作上。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听辨乐曲两段式结构,随乐曲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角色的特点,并大胆表演。

  2.小组合作创编肢体动作,并用乐器分组合作演奏。

  3.体验音乐律动带来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感知听辨乐曲两段式结构。

  活动难点:能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角色的特点,大胆创编、协商、统一意见完成表演,并伴随乐器完整演奏。

  活动准备

  音乐《来跳舞吧》、课件PPT、小鼓、双响筒、碰钟、响板、道具王冠

  活动过程

  活动总结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音乐。

  1.节奏问好(边拍手边问“小朋友们,下午好”小朋友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再用同样的方式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回应)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节奏王国,那里正在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看看,好吗?我们的小火车要出发了,播放音乐,围绕座椅走一圈。

  二、快乐身体演奏游戏

  (一)参加演奏会游戏

  1.节奏王国正在举行快乐身体演奏会。来参加演奏会的人要用身体演奏出一件他们觉得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参加了演奏会,他们演奏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并且看看他们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演奏的呢?

  2.教师表演,幼儿观察。提问:有谁参加了演奏会(厨师、理发师、按摩师)

  3.厨师做了什么动作?用身体的什么部位(用手做炒菜的动作,嘴巴还发出哐当的声音)想一想厨师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发出什么声音?大胆的试试。切菜、洗菜等等(教师敲击小鼓,引导幼儿跟着节奏)理发师、按摩师呢?

  4.播放音乐,模仿人物,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邀请游戏:国王与士兵

  1.节奏王国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要邀请大家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是国王”。被邀请到的小朋友,你就是国王,请你站起来,模仿我们刚才说到的厨师、理发师、按摩师其中一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没有被邀请到的小朋友请你们当士兵,跟着国王做一样的动作。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模仿谁,做什么动作,默默的想一想,想好举手。(请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佩戴王冠)

  2.我一个人来邀请国王有点孤单,请一个小朋友陪我一起去邀请,谁愿意来陪我?一起听一听,我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去邀请的?请你在当士兵的时候要和国王做一样的动作,甚至比国王的动作做的更完美,声音更洪亮。

  3.多人邀请游戏。音乐发生变化时,一个人只能找一个小朋友,音乐再次变化时要离开他,再去找另外的小朋友。(邀请时应在音乐变化的时候并佩戴王冠)

  (三)我的快乐身体演奏

  1.刚才我们演奏的是别人觉得快乐的事情,那你们有没有快乐的事情?用你的肢体动作和声音来告诉我们好吗?请个别幼儿展示。(跟着小鼓的节奏,尝试表演)

  2.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请我们分成三个小组一起协商做一件你们觉得最快乐的动作,大家可以积极发表意见,最后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纳一个人的意见。

  3.刚才我们用身体演奏的特别好,为了丰富演奏会的内容,我们用乐器试试可以吗?请你们三个小组用乐器表达心中的快乐,分别展示自己的乐器。

  4.用自己的乐器完整演奏。

  三、结束游戏

  快乐身体演奏会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回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最后让我们用快乐的节奏跟老师们说声:老师再见。(敲击乐器)

  一、活动亮点和特色:

  1.在入场时我用打节拍的问好方式让孩子们快速进入到节奏的世界里。并通过游戏“开火车”律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八分节奏。这个音乐节奏鲜明,配合开火车游戏能快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再用情境创设和动作表演,引出故事中的三个角色,而且是身边常见的人物角色就是为了给幼儿的自主表演做铺垫,在活动中,抛出创编节奏话题。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按角色进行身体节奏创编。让幼儿充分感知和理解音乐,感受乐曲曲风的欢快活泼,以及两段式的演奏变化。

  2.游戏“我是国王”,进一步感知八分节奏,尝试自主创编,即兴表现,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学习之后进行幼儿的个别展示,以及经验梳理帮助幼儿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去积累关于身体演奏创编的经验和方法,服务于之后的即兴表演。

  3.在领袖游戏的环节中,创设自由轻松地游戏氛围,让幼儿大胆创编,自由发挥。

  4.合作学习可以多方位的提升幼儿,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想象力,忍耐力等,在协商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团队精神。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想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分组协商制定演奏方案,排练演奏,和同伴一起随乐器完整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反思:

  1.这个音乐的节奏感很强,但是自己乐感不是很强,节奏卡的不是很精准。

  2.道具王冠有些误事,游戏环节中佩戴王冠再取下王冠,就把节奏打乱了,而且幼儿手里拿着王冠不方便做动作。

  3.象声词有些单一,象声词配动作环节词语把握不是很贴切。

3、教学设计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小蚂蚁》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5-6岁的孩子他们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时会说明理由。于是,就想利用这堂音乐课,培养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识别并跟着稳定的节拍或节奏做动作。

  2、幼儿描述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与音乐特征联系起来的。

  3、幼儿与两个或更多幼儿合作,他们会贡献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纳入正在玩的游戏中。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重点难点

  幼儿与两个或更多幼儿合作,他们会贡献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纳入正在玩的游戏中。

  活动准备

  CD、积木、打棒、圆舞板

  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师:小朋友,下午好。

  幼:肖老师,下午好。

  2、森林里要举办音乐会啦,这一次的音乐会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来参加。蝴蝶来了,蜜蜂来了,小蜻蜓、小蚂蚁也来了。而我们的小蚂蚁主动承担了搭建舞台的任务。你们看,小蚂蚁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愉快地合作,一块一块的木材运到了搭舞台的地方。那小蚂蚁是怎样来运木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理解音乐

  听第一遍音乐,老师跟着节奏拍腿。

  问:(1)你听到了哪些都动作?

  (2)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搬(推、拉、堆)呢?

  幼儿回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搬、推、拉、堆),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现在你们就是小蚂蚁,我们一起来运木材吧!

  (播放第二遍音乐,全体幼儿跟着一起做。)

  4、合作

  出示图片,问:“小蚂蚁是一个人在搬东西吗?对啦,小蚂蚁是一起合作完成的,它们很团结,分工也很明确,很快就把舞台搭建好了。”

  “那边木材厂有很多的木材需要运到这边来搭建舞台,现在你们就是小蚂蚁,你们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把我们的木材运到这边来。接下来有几分钟的时间,你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商量你们如何分工,怎么来运木材。商量好后请先到老师这里坐下来,听一听大家的计划的是什么?别人是怎么分工的。”

  (几分钟后)

  “我们一起去木材厂吧!现在我是你们的啦啦队,跟着音乐一点一点地把木材运送过去。小蚂蚁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每组搬完后,小朋友们自己搭建舞台,搭好后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播放第三遍音乐)

  5、合奏

  “现在我们的舞台搭好了,我们的音乐会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表演了吗?”

  出示乐器,分别介绍乐器用法。待会儿请小朋友自由选择想要的乐器,拿到后坐到相应的位置,想好后就来排队吧~(播放《小松鼠进行曲》)

  请小朋友坐在位置上,我们先来预演一次吧!

  (播放第四遍音乐)

  好的,现在请大家交换乐器,我们要到舞台上去表演啦!

  (播放第五遍音乐)

  6、我们的小蚂蚁真棒,一起合作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区域里有很多的材料,包括角色扮演、搭舞台的木材等,小朋友在区域游戏的时候可以继续玩搭建舞台的游戏哦~

  活动反思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是学小蚂蚁动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的参与着,在边唱边做中,感受了本歌曲的语词节奏,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活泼。而且在搭建舞台时也是幼儿一起合作完成,在选择乐器时更是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的乐器。

  但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很多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不一定要跟着别人做。在听第一次音乐时,还有些孩子没听清楚,应该帮助强调关键词,或老师加重语词。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创编语词,用孩子自己的想法来表达。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我不断地摸索、尝试、探索、反思、改进。希望下次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弥补以上的不足,会有惊喜的发现,会有更多的收获。

4、大班体育活动教学设计《翻山越岭前滚翻》设计意图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日常练习,到了大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喜欢较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比如在窄道内快速跑,从较高的高处跳下来,在排成排的轮胎上走、跑、跨、翻越等。而幼儿在幼儿园中进行前滚翻的机会却很少,但前滚翻能促进幼儿全身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及方位知觉的发展,为今后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本活动围绕“帮动物运粮”展开,由易到难地安排了各个小任务,巧妙地连成一个富有情节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练习前滚翻和行进跳、高跳下各种基本动作,同时也培养幼儿勇敢、不怕挑战的品质和精神。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练习前滚翻,提高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性。

  2、通过游戏情境,掌握双手撑地、后脑勺着地、双脚用力蹬的前滚翻动作要领。

  3、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运动和勇于尝试的运动品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双手撑地、后脑勺着地、双脚用力蹬的前滚翻动作要领

  难点:在前滚翻中能控制好前进的方向并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垫子6张,雪糕筒8个,桌子4张,梯子两个,篮子4个,小球30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一)、跟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走跑进场老师与幼儿一起围着垫子进行快走、慢跑、快跑等交替热身活动。

  教师与幼儿成做操队形做韵律操,为前滚翻进行重点部位的专项热身,包括头部、手臂、手腕、胯部、脚踝以及压腿、跳跃等。

  二 基本活动:

  (一)学习小兔双脚行进跳(两次)

  师: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帮小动物们搬粮食,在这之前我们得练好本领,现在我们先来练习小兔的本领吧!

  幼儿排成两路纵队,在垫子上模仿小兔向前跳,在第二次时同时跳过两个垫子之间的间隔(50cm),老师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双脚并拢向前跳。

  (二)幼儿自由探索,学习刺猬前滚翻

  1、幼儿自由练习,探索前滚翻的动作。

  师:小刺猬也来帮忙了,它的本领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

  (2)师幼集中交流,共同小结动作要领。

  ①请个别动作不规范的幼儿展示,其他幼儿仔细观察动作。

  师:这只刺猬是怎么翻的?为什么会翻到旁边而不是前面?我们要怎样才能安全的向前翻滚呢?

  ②教师请动作规范的幼儿示范,自己也示范,并将动作要领编成口诀带领幼儿边念边练习。

  师:双手撑地、后脑勺着地、脚尖垫起用力蹬——翻——起立后保持平衡。

  (3)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次练习“小刺猬前滚翻”

  师: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试一试!

  (三)、综合本领——先跳再翻

  幼儿分两路纵队进行游戏,完成跳和翻以后后跑步回到队伍的后面,教师在两垫之间进行指导,帮助幼儿在行进跳后顺利过渡到前滚翻。提醒幼儿行进跳以后保持身体平衡后再前滚翻,避免摔跤学会保护自己。

  (四)、运用新本领“帮动物运粮食”,勇于挑战。

  1、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布置,熟悉活动区域。

  师:我们练好了本领,现在就要准备去帮小动物们搬粮食了。这里有两组道路,每条道路上都有相应的挑战,我们要翻过草地、跨过小河、走过峭壁、爬过小山才能取到粮食,然后拿着粮食从侧面跑回来放好。

  2、老师示范活动流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分两组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幼儿散点站立,随着轻松的音乐拉手臂、腿部等身体各部位,放松颈部。

  师:小朋友们今天辛苦了,小动物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帮他们运粮食。两个小朋友间相互帮对方揉揉肩、捏捏腿吧。

  二、师生共同整理场地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孩子会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前滚翻动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导致前滚翻过去身体会歪,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能完成。

5、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糊涂熊队滑不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画面,积极参与游戏,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阅读绘本和参与游戏过程中,理解和体验团结的重要。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

  l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五只熊抬着小船来到河边,今天他们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划船比赛。(出示大熊集体照和老鼠的集体照和队伍的名称:熊队老鼠队)

  l你们觉得谁会赢呢?为什么?

  ---熊队能赢,他们力气大。

  ---熊队能赢,他们船大。

  ---老鼠能赢,他们轻,所以划的快。

  小结:熊队也认为他们一定能赢。因为他们胳膊很强壮、熊掌很有力、他们的船桨很结实、他们的小船很牢固。

  l比赛很精彩,可结果却让人很意外,你们看谁获得了冠军。

  ---秘密就藏在这两张图片中,你们发现熊队失败的原因了吗?

  ---你能找到老鼠队获得胜利的秘诀吗?(五只老鼠都在划吗?这只没有划船的老鼠,它是做什么工作的?)

  接下来讲述故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熊队的一号着急了,我们就要输了……

  l其实老鼠队获得胜利的秘诀很简单:齐心协力

  ---你们能做到齐心协力吗?

  ---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齐心协力。

  阅读绘本,了解书中情节。

  二、游戏体验:划船

  l讲述游戏规则,开展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

  活动反思:

  《糊涂熊队划不快》是一节大班的绘本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活动中我加入了游戏的活动,符合3——6岁幼儿学习的特点,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这一个能力的提升。在绘本中,我的主要教育价值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团队合作对于完成一个任务,一件事的重要,明白怎样做到协调,如何才能更快的到达终点,这一节活动中体验到的团结精神以及合作的方法,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活动,我是通过绘本阅读和游戏体验两个活动相结合,哟二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绘本的教学意义,让幼儿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正真了解绘本中所蕴含齐心协力的意义。

  绘本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教学,绘本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许多的教学内容,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元化的。幼儿在这多元化的情境中自主学习、阅读、表现自我,,还能从中感知社会,体验生活,获取多种知识技能。

6、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邮递马车》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A、B两段不同的节奏,创编快递员动作。

  2、能力目标:能够按照乐曲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随节奏传递包衰。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体验与同伴在乐曲中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二、重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A、B段不同的节奏,创编快递员动作。

  2、难点:能够按照乐曲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随节奏传递包裹。

  三、活动准备:

  PPT、《邮递马车》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了解邮递马车。

  1、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交流,交流古代邮递方式的不同。

  提问: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飞机、汽车的年代,我们是怎样寄东西的?

  小结:在没有飞机、汽车的年代,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运东西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做:邮递马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3、师幼交流,引出现代邮寄方式一一快递。提问:现在我们是怎样寄东西的?(快递员)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A段的节奏变化。

  1、播放音乐,感知乐曲旋律。

  提问: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快递员都要做哪些事情呢?幼儿表述之后,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表征。

  2、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哼唱简谱,带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3、领头人带领游戏,熟悉快递员的动作及乐曲旋律。

  (1)教师做领头人,进行快递员游戏。

  提问:今天我来做快递队的队长,带着你们做两个快递员的工作,你们看看是那两个动作?幼儿表述后,进行提升。

  (2)个别幼儿做领头人,带领同伴进行快递员游戏。

  提问:刚才小队长做了哪两个动作?鼓励全体幼儿大胆表征,创编动作进行引领游戏。

  (3)幼儿集体做领头人,创编新动作。

  提问: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当快递队长呢?今天,大家都是快递队长,我是快递员,你们带着我工作。哪位快递队长的动作有创意,我这个队员,就跟谁学!

  (三)传递游戏,感知B段乐曲旋律,练习传递方法。

  1、教师出示快递盒,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提问:你们收过快递吗?今天小朋友都是小小快递员,帮老师一起来运快递,看看老师手里这份快递会送到谁的手里!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的节奏来传快递,音乐停的时候,快递在谁手中,谁就要举起快递大声告诉小朋友:快递在我这里!

  2、小结:小朋友们传递快递,要有节奏地轻拿轻放,爱护快递。

  (四)完整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1、教师做领头人,完整进行游戏。

  2、邀请幼儿做领头人,带领同伴进行游戏。

  3、进行听声辨人游戏,体验音乐游戏乐趣。

  提问:如果你不看小朋友的模样,只听声音,能猜出他是谁吗?

  4、小结:小朋友们蒙着眼睛都能猜出是谁,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伙伴!你们猜,快递盒里放着什么礼物?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后延伸:

  在音乐区投放快递盒、音乐,引导幼儿自主游戏:表演区可投放快递员饰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的乐曲《邮递马车》欢快活泼,节奏感强且旋律优关,句式整齐,幼儿对乐曲本身兴趣浓厚: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快递员的工作融入乐曲中,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游戏,幼儿在乐曲中、玩玩乐乐中,发现美,感受类,表现关,启发幼儿对关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日后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把握。不仅仅是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关,表征音乐的关,更要在音乐中感受节奏的变化之类,并能够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表达,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在本次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的原则,调动幼儿的兴趣去参与活动,主动学习,逐步丰富已有经验。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对现代的邮寄方式有进一步的感受,对主题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活动顺应幼儿兴趣与需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更加自主。

7、大班打击乐《锅碗瓢盆交响曲》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的风格,辨别 ABA 的曲式结构。(重点)

  2.能根据音乐旋律特点合理配器。(难点)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碗、盆、勺子、盘子、瓶子、筷子等厨房中常见的物品、《土耳其进行曲》音乐,节奏图谱。

  2.场地准备:分成三组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进行曲风格,了解曲式结构。

  1.欣赏音乐第一遍,感受进行曲风格。

  提问: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是《土耳其进行曲》,曲子旋律雄壮有力。

  2.结合图谱,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这首曲子有几段?不同音符的乐曲给你什么感受?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是一段 ABA 三段体的乐曲。乐曲带给我们雄壮、轻巧、干脆的不同感受。

  二、出示锅碗瓢盆,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旋律特点合理配器。

  1.出示锅碗瓢盆,引导幼儿尝试敲出好听的而声音。

  这是什么?能演奏出好听的声音吗?请你来试试。

  2.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锅碗瓢盆演奏形式。

  他们是怎么敲出好听的声音的?

  小结:原来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也能敲出美妙的音乐,但是需要掌握好节奏,掌握好力度,还要有大家的共同配合。

  3.分组讨论,结合乐曲特点进行配器。

  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特点选择合适的器具或合适的演奏方法进行配乐。

  三、完整演奏乐曲,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1.完整配乐第一遍

  提问:你们组选择的乐器合适吗?(引导幼儿调整器具)

  2.幼儿合作完整演奏两遍

  提问:演奏好乐曲需要我们怎么做?

  小结:演奏需要我们认真看谱,跟着音乐节奏,共同配合演奏。

  3.交换乐器演奏两遍

  4.看老师指挥演奏乐曲。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大胆尝试。

  四、延伸活动:

  搜集各样各样物品,引导幼儿到活动区中探索更多的演奏方法。

  活动反思:

  “锅碗瓢盆交响曲”属于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形式贴近幼儿情趣。将音乐的节奏与生活中厨房用品相联系,将艺术

  教育形式回归生活。尤其是活动由浅入深,从感受到体验,从生活再现到音乐表现。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认知事物的规律。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突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

8、幼儿园社会活动《猜猜乐》大班爱国活动教学设计反思

  “猜猜乐”游戏的设计类似“做动作猜成语”,但又“颠覆”了传统猜谜游戏中只有两人互动的过程,游戏挑战着每一个幼儿。将“猜猜乐”游戏与“我是中国人”主题相链接,让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前期经验,再找来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图片……关键在活动的最后部分设计了图片展示,期望能通过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进一步提升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与中国有关的事物,并能抓住主要特征对事物进行描述。

  2.能选择、捕捉事物有用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大胆猜测。

  3.遵守游戏规则,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升华热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记分牌、“我的祖国”相关内容的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上网搜集与祖国相关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了解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猜猜乐”。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游戏?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1.猜谜者不能看图片,但是猜谜者可以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猜谜,直到猜出才算胜。

  2.提供信息的幼儿每次可用一句话来描述事物的特征,但不能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称。

  环节评析: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让每一个幼儿明确评判标准,这是开展游戏的关键。讲一遍之后要问幼儿“我说明白了吗?谁起来复述一遍?鼓励

  幼儿复述规则,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掌握游戏规则,便于幼儿执行规则。二、热身运动,初次体验,真实理解游戏规则,尝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进行描述。

  (PPT 展示图片—熊猫)

  师:我们来试试看,谁愿意上来猜?看图片的孩子们看明白了吗?谁来告诉他信息?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小结:你们刚才玩的很好,上来猜和坐在下面说的小朋友都积极动脑了, 说的抓住了图片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来说,猜的孩子认真听、很快说出了答案。

  环节评析:试猜的图片可以简单些。试猜,关键是提供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以帮助他们真正了解规则、掌握规则。当然,试猜时提供的图片最好也与

  “我是中国人”主题有关,这样能使整个活动一脉相传。幼儿每次猜对后,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回忆:还记得刚才哪几个朋友为你提供了信息?和他们一一握握手!事实上,这样的过程能渐渐地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多个同伴提

  供的信息有关。

  三、抢答游戏竞赛,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

  1.讲解竞赛规则和要求:

  规则一:每队依次派出一个幼儿参赛,比如第一轮,每队的排头参加;第

  二轮,每队的第二个幼儿参加。依次类推。

  规则二:游戏开始后,每队的代表进行抢猜,谁先猜出谜底,他所代表的队为胜,并可加 10 分。

  规则三:竞赛过程中如果下面提供信息的幼儿直接说出答案,对方队即可直接加 10 分。比赛结束,总分多的一队为胜。

  规则四:每队的排头负责记分,但必须听到教师说“请加分”才能翻牌。环节评析:在玩法不变的基础上,规则有了改变,同样需要教师掷地有声

  地传递给每一个幼儿,让幼儿知道下一环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公平、公正开展竞赛的关键。

  2.抢猜游戏

  五星红旗---提示:什么形状、颜色?上面有什么?(红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天安门-----提示:是什么?在哪里?房子上都有什么?(是一座伟大的建筑、在北京,上面有红红的灯笼和五星红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每天早晨,解放军叔叔会在天安门前升起五星红旗,特别壮观。

  万里长城-----提示:在哪里?很长很长,在飞机上看就想一条长龙。长城是我们中国很著名的一个名胜古迹,世界各国的人到中国来就一定要去长城参观。

  筷子-----是一种生活用品。多用筷子会让我们的小手更灵活、大脑更聪明呢!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吃饭的工具,是独一无二地的,外国人都不会用筷子,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学着我们中国人用筷子呢!

  毛笔------书法工具。古代的人都是用毛笔写字,写出来的字非常漂亮。现在有许多外国人都学习用毛笔写字呢。这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粽子-----什么时候吃?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福-----什么时候贴福字?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时除了贴福字,还干哪些事情?对,贴福字、贴对联、放鞭炮……

  放鞭炮时很热闹,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对,要注意安全,你们都是安全小模范呢!

  过年的时候吃什么?对,过年时,中国人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赶回家和家里人团圆、吃饺子,这是一家人最最幸福的时刻

  环节评析: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幼儿非常熟悉的天安门、长城、月饼、毛笔等图片外,还可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图片,如国花牡丹、长城。为了帮助幼儿猜出结果,教师特意为幼儿建构“脚手架”,让幼儿在聆听歌曲《牡丹》《长城长》中寻找正确答案。

  在两组竞猜环节中,教师根据幼儿的猜谜情况,灵活地给予幼儿不同回应。当幼儿太过顺利时,教师可通过追问“还能提供什么信息让别人猜出答案呢”, 来鼓励其他幼儿从不同角度描述事物;当提供信息的幼儿屡屡讲不到要点时, 教师可亲自为幼儿提供信息以作示范;当信息提供已相当完整,而猜谜者却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则可以公布答案结束猜谜。

  3.查看记分牌,公布竞赛成绩……

  师:今天,你们每个人都猜过谜了,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猜出答案的?你们每个人也都做过提供信息的人,你觉得提供信息的人怎样说才能让别人明白呢?

  环节评析:提出这样的问题,未必会收获具体答案。但提出这样的问题, 能让幼儿回忆游戏的过程,并且能渐渐地引领幼儿掌握提供信息的要领,知道

  我们不仅要会说话,还要学着把话说准确,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四、观看短片,升华幼儿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师:我们祖国的骄傲还有很多很多,老师把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图片,做成了一个小电影,来,我们一起看看,看我们的祖国有多么了不起!

  ……

  孩子们,看了这些,你们心里想到了什么?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本领,将来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祖国妈妈的骄傲!现在,我们站起来,手拉着手,一起大声说:祖国妈妈,我爱你!(音乐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一次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答抢猜的游戏情境;选择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在巧妙设置其次第出现的前后顺序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却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幼儿来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结合了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意识的培养;虽然教师是借班上课,但现场的师幼互动非常融洽,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也体现在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伴间在游戏中的默契配合;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是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值得我们学习。

9、大班音乐教学设计《金蛇狂舞》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10、大班艺术活动教学设计《格子里的世界》反思

  《格子里的世界》适合大班美术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包含格子元素的物品为切入口,运用格子画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工具、不同材料以手工、绘画等多种方式进行美术创作。

  设计意图

  幼儿园美术欣赏是幼儿形成美术素养的重要基础和载体。由于教师自身审美水平、欣赏能力、理论知识的限制,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仍普遍以绘画、手工为主。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是一个“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指南》艺术领域也从感受和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我将美术欣赏活动逐步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美术教育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系列作品,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及其含义。

  2.能运用格子画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工具、不同材料以手工、绘画等多种方式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加深对蒙德里安作品风格的感受和体验。

  3.乐意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

  感知作品的用色风格和构图特点。

  活动准备

  1、PPT: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代表作品。

  2、视频剪辑:作品欣赏——生活中的蒙德里安。

  3、取材于周边日常用品,材质不同的手工材料若干。

  4、4、剪刀、颜料、笔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色彩和构图的特点。

  1、游戏导入,说说生活中带格子元素的物品。

  2、欣赏蒙德里安作品与众不同的格子画,感受其色彩和构图风格。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特别的格子世界,看到这些画,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开放性的提问是幼儿与作品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之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成为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问题的提出触动了孩子的话匣子,根据生活经验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想法)

  3、引导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了解其颜色、图形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这些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他们使用了哪些相同的颜色?

  (引导幼儿找出蒙德里安作品中的用色风格和特点)

  师:这些红、黄、蓝色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除了这些色块,你还看到画面中有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些线条是有变化的,哪里不同?

  师:画上所有的黑线条都是什么线?

  (这是重难点。幼儿在自主欣赏是容易易被色块吸引而忽略线条的特点。让幼儿伸出小手,比划画面中的线条画一画,感受水平横线和垂直竖线的特点对蒙德里安作品构图能准确体验、表达。)

  4、欣赏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系列作品,加深对蒙德里安作品用色风格和构图的理解。

  师:不仅是这几幅作品,蒙德里安的其他作品,也都呈现出这种风格。

  (通过欣赏画家的系列作品,进一步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用色和造型独特之处。)

  二、情感迀移经验提升

  1、通过对比欣赏,让幼儿发现含有蒙德里安元素风格的设计出的作品更加的时尚前卫。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鼓励幼儿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

  2、现在通过一个视频小短片一起走进生活中的蒙德里安,看看人们从格子画中得到了哪些灵感,都有哪些创意?

  (走进生活中的蒙德里安,通过欣赏他人参考画家的作品风格进行的有关建筑、服装、装饰、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设计。引导幼儿了解实用美术作品的价值,激发幼儿进行创作的兴趣。)

  三、幼儿讨论尝试进行美术创作。

  1.出示材料,交代任务。

  (选取幼儿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创作材料,让萌发幼儿对艺术、生活、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联想)

  师:现在请大班的孩子做设计师,你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根据蒙德里安画的风格进行设计。

  (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具,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2、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策略。

  师:说说看,你想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进行设计?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形状大胆运用不同色块进行构图、粘贴和绘画。)

  四、幼儿展示和欣赏作品

  教师将幼儿创作的作品拍成照片,利用多屏互动功能导入电子白板,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包含格子元素的物品为切入口,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引出活动的主题。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你想说什么”“你觉得这些画看上去像什么?”,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色彩和构图特点这一环节,孩子们观察思维敏捷 ,相当非常仔细。他们结合自己的不同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学的重难点得以化解、突破,从而帮助幼儿初步建立了一些感知审美能力。

  蒙德里安其他作品的欣赏系列作品,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了画家作品的用色和造型独特之处。当他们看到人们参考画家的作品风格进行的有关建筑、服装、装饰、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设计,是那么美观、实用、贴近生活时,个个都从内心发出一声声惊叹!体会到艺术的神奇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11、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

  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

  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 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

  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

  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

  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戏说脸谱中唱张飞的片段视频”引出活动,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京剧的热情。并且将难点前置,通过出示唱“啊”部分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通过发现图谱中图片大小的差异,引发幼儿有目的的感知拖长腔中的节奏变化及音高转换,主动学唱拖长腔的唱法。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图谱课件,采用“幼儿说-教师唱-再模唱”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解决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激发幼儿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分析歌曲内容,使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教师对比范唱,幼儿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唱练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声音唱出不同脸谱的人物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在幼儿运用动作表现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小演员唱京剧”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京剧动作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12、教学设计大班音乐活动《我也是可爱的蓝精灵》反思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通过歌唱、念白、等形式,让不喜欢音乐的孩子喜欢上音乐,让喜欢音乐的孩子爱上音乐。这首音乐是很明显的A B A'的结构,通过音画一体可以很直观的分辨出来,通过蓝精灵去寻宝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一步一步的跟随我设计的环节去解决每个问题。在肢体掌握的基础上,加入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提升幼儿对于整节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音画一体理解音乐结构。

  2.根据乐段不同进行演奏。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把椅子。

  2.乐器每人一个(皮革类,木质类,散响类。)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随音乐《我也是可爱的蓝精灵》做肢体律动。

  二、倾听音乐

  简单故事导入:

  蓝精灵爸爸要带孩子们去森林里寻宝,仔细听,他们找到了什么?(播放音乐)

  三、感受体验

  (一)再次倾听音乐,认识三段体结构。

  师:你觉得他们找到了什么?

  幼:……

  师:那他们到底找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打开图谱)。原来呀这是一张制药的工序图。这张图上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认识A B A')

  幼:……

  (二)通过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师:通过这张工序图,他们能做成一套制药的动作。请你们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跟音乐做采、捣、切、搅、闻等过程相应的肢体动作)

  师:我做了哪些动作?我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幼:……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一起跟音乐模仿老师动作。

  师:有了这张工序图,我们还差了一点独家秘方,要找到这个秘方,我们得先把动作做得很准确,你们准备好了么?我们再来一遍。

  (三)出示节奏卡。

  直接出示节奏卡,无需讲话,孩子们直接练习,给预令再来几遍。

  四、表现音乐

  (一)使用乐器,表现音乐。

  师:这种药的疗效只有在乐器的配合下,才会发挥的更好。现在请你们来取自己喜欢的乐器。(播放取放乐器的音乐,幼儿有秩序取乐器)

  播放《可爱的蓝精灵》音乐,根据老师指挥,集体演奏。

  (二)乐器分组,简单练习节奏,跟音乐再来一遍。

  五、结束部分

  师:药终于制好了,那效果怎么样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跟着我,走。(播放音乐,离场。)

  活动反思

  1.整节课一共八遍音乐,幼儿可以通过这八遍音乐很好的掌握住音乐的旋律和结构。

  2.因为本园幼儿有节奏的基础,加之这几个节奏型也很简单,所以在认识节奏型上没有花费多余的时间来进行讲解练习。有几个孩子一开始节奏有混乱,但是在其他孩子们的示范作用下,也可以很快的跟上。

  3.在出示制药工序图的时候,使用了不同颜色,而结果也证明,颜色的不同很好的帮助他们区分了音乐的结构,这个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4.取到乐器以后,孩子们自由进行练习的时候有些许的混乱。但是大班孩子还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在我强调了一次以后,这种现象就得到了明显改善。

1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熊出没》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音乐,乐意学习音乐游戏的玩法。

  2、尝试随着音乐的节奏,创造性表演音乐中人物的形象。

  3、体验在情境中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难点:

  能认真倾听音乐,乐意学习音乐游戏玩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熊大、熊二“萝卜蹲”的图片,光头强带着电锯去森林砍树的视频片段,《熊出没》的歌曲录音。

  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游戏“萝卜蹲”“木头人”,会唱《熊出没》主题歌。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这首歌曲原来我们都会唱啊!你在哪儿听过?今天我们就要用这首歌曲来玩一个音乐游戏。

  二、学习游戏

  1、在主歌的伴奏下玩“萝卜蹲”游戏。

  (1)出示熊大、熊二“萝卜蹲”的图片,师:熊大、熊二在干什么?你能学一学熊大的样子吗?我们来学一学。熊二呢?我们也来学一学。猜一猜,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谁会学着熊大、熊二的样子玩一玩这个游戏?你们看清楚了吗?谁先蹲的?每次蹲几下?

  (2)师:小朋友们都很棒,你们学的都很像,那我们现在可以自己创编一种食物造型,你们想想看,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做哪种食物造型。

  师:现在请大家站在椅子前,一半小朋友做熊大,一半小朋友做熊二,请熊大、熊二摆好你们的食物造型,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玩一玩。

  (2)师:刚刚有的小朋友没跟上,我们再玩一次,你们能跟上节奏吗?让我们一起听音乐,做“萝卜蹲”游戏。

  2、在副歌的伴奏下玩“光头强与石头熊”游戏。

  播放光头强带着电锯去森林砍树的视频片段。师:熊大、熊二正玩得开心,谁来了?光头强来干什么?我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跟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万一光头强发现后面有动静转过头来,怎么才能不被他发现?

  (1)教师扮演光头强,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三步一回头的动作,多名幼儿做熊。师:你变成什么啦?你呢?你们太棒了,都想出了不同的食物造型。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刚刚光头强是走了几步转过头来看你们的呢?我们来数一数。(教师清唱此段歌曲,幼儿尝试做动作)走了几步呢?那么熊大、熊二也应该走几步?对了,应该走三步,第四步时摆一个造型不动。

  (2)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练习三步变食物造型的动作。师:熊大、熊二,让我们听好音乐,想好要摆的食物造型,一起来试一试吧!

  (3)师:刚才你们模仿跟踪光头强的时候脚步又轻又整齐,现在光头强真的来了,你们跟踪的时候,步子一定要轻哦,让他听不到你们的脚步声,能做到吗?

  (4)师:刚刚有些熊和光头强跟得太紧了,这样安全吗?对,应该和光头强保持一定的距离;熊大、熊二也考得太近了,容易碰撞发出声音,被光头强发现;还有光头强听到声音,好像不是他的脚步声才回头的,大家的步伐要和光头强一致。(师幼再玩一次游戏)

  尾奏部分,教师查看幼儿变成的各种食物造型。师:这是一棵大柠檬吗?这是一个石头熊啊!哼!找了半天,怎么谁也没有发现,气死我了,还是回家睡大觉吧!

  师:光头强回家睡大觉了,你们也可以怎么样?小椅子就是你们的家,快回去吧!

  三、完整游戏

  1、回忆游戏过程。师:这个游戏从头到尾是怎么玩的?我们来回忆一下。一开始熊大、熊二玩了什么游戏?接着谁出现了?又玩了什么游戏?最后怎么样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教师提醒幼儿前奏时可随音乐的节奏自由摆动)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4、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蜘蛛》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看看、念念、做做等活动中,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尝试用小手、身体、彩带表现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3、幼儿在表演和游戏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色彩带人手一根、布袋一个、音乐、视频。

  经验准备:了解蜘蛛的习性,见过蜘蛛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一只小小蜘蛛慢慢爬上来,大雨落下把它冲跑了。

  太阳出来晒干瓦上雨,那只小小蜘蛛慢慢又爬上来。

  二、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1、看一看。

  (1)老师用手指表演“小蜘蛛”的故事

  (2)结合动画,理解歌曲意境。

  2、说一说。(幼儿发挥想象,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小蜘蛛在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理解《小蜘蛛》意境

  3、念一念,熟悉歌曲的节奏。(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两两合作,分角色表现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跟着音乐做游戏)

  三、在游戏中,用身体表现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1、老师边唱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

  重点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蜘蛛网

  2、师生共同探究怎么样让蜘蛛网不破呢?有什么好方法?

  3、幼儿尝试两两合作结合肢体进行合作表演,并看谁的造型最独特?

  4、重点提问:你刚才和朋友是怎么配合的?三只蜘蛛在一起还能怎么玩?

  四、用彩带表现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引导幼儿尝试用彩带在游戏情景中表演《小蜘蛛吐丝》

  1、摸彩带。(制造神秘感,锻炼幼儿勇敢的品质)

  2、彩带的遐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蜘蛛网的游戏。(用彩带编制蜘蛛网表现歌曲内容)

  探索编织更大的网,并说说编织的蜘蛛网像什么?

  4、全体师生共同游戏《害虫大作战》

  师:你知道蜘蛛结网是为了什么吗?幼:捕捉害虫。

  那你们试一试结一张最大的网,把害虫都吃到肚子里面。(小朋友结网、客人老师钻一钻)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重点放在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学习八分音符,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因此我设计了其他班孩子送图谱学本领来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

  孩子在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学习八分音符时,能较好的掌握好节奏,并运用身势来打节奏,孩子能自己创编动表现儿歌,能和孩子们一起合作《小蜘蛛》的节奏游戏。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1、活动导入有些急促,活动的衔接不够流畅

  2、教师引导语应当规范,例如,这么多的蜘蛛、蝴蝶该怎么打节奏呢?

  3、在制作图谱时,可以将图谱分开学,让孩子分组探索音符的不同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教研、课堂观摩以及理论的学习来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炼化、规范化。

15、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我的小黄鸭》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我的小黄鸭》,能唱准附点节奏。

  2、在边玩边唱中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PPT、吉他、歌曲伴奏MP3。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小结:是呀。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4、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5、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6、师生合唱A段2遍。

  三、玩玩唱唱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2、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3、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4、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起来唱唱吧!

  5、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ppt,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6、小黄鸭要去海滩表演啦,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你们愿意吗?让我们来排练一下吧!

  7、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教学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6、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2.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3.体验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现劳动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学习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活动难点: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活动准备:了解《圣诞爷爷》的故事绘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受音乐,熟悉游戏动作。

  1.教师讲述《圣诞爷爷》故事,引起活动兴趣。

  “圣诞老人住在遥远的北国森林,他们一年只派发一次礼物,你们知道平时他们都做什么吗?”

  2.引导幼儿创缩播种、浇水、修雪械、收获礼物的动作。“圣诞老人在四个季节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声音,尝试讨论配器。

  1.幼儿自选倾听生活用品发出的声音,为不同的劳动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诞老人劳动,随音乐有节奏整齐的完整演奏,体验用乐器表现劳动的快乐。

  (1)幼儿自选一项劳动内容,第一遍随乐演奏。

  (2)提问:劳动的心情怎样?会用自己的工具吗?(用情境性语言启发幼儿轻轻播种子、扎礼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齐)

  (3)幼儿再次合作演奏,教师语言指令提示音乐的转换。

  4、启发幼儿让小工具跳舞,分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

  (1)分小组讨论,指导幼儿的动作和节奏,体验劳动的有趣。

  你们想编一个什么队形?做什么动作劳动?

  (2)集体随音乐完整演奏一遍,体验更有趣的劳动。

  (3)用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达。

  (4)加入小铃请幼儿劳动后坐着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铃后的音效,思考怎样演奏渐弱的声音?

  5、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生活物品能发出许多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吧!

  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节奏鲜明活泼跳跃的音乐,ABA的形式便于幼儿进行演奏。活动中我将音乐与《圣诞老人的王国》绘本故事结合,以故事中圣诞老人劳动的情节为故事情境,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发幼儿演奏兴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儿演奏水平。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作形象,迁移表现节奏。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就会理解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抽象的节奏型时比较枯燥,我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劳动时数种、修雪梯、包礼物的动作,然后创编了“玩具送给你”的语言节奏,鼓励幼儿与节奏型进行匹配,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丰富和全面。配以简单的“绕、锤、摆手”等动作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节奏练习,无形中渗透了所学的节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兴趣。

  奥尔夫节奏乐中强调:生活化的物品引用节奏训练中能增加幼儿演奏音乐的乐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纲要中也指出:“贴近幼儿生活,途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着眼于幼儿的生活,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材料为依托,以游戏化的情境为生活化材料演奏为桥梁,使活动有效展开。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了装着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与撇种子、修雪松、包礼物的节奏进行匹配,幼儿探索出“摇、敲、绕、拽”等方式掌握了节奏型,提高了演奏兴趣。三、合作创编队形,拓展演奏的空间

  《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音乐表现力。而人际合作的增加,给幼儿打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创造性表现乐趣。所以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能使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设计队形演奏音乐,“播种组”的小朋友设计了双排队形,并设计了内外交替撒种的演奏动作,“包礼物”组的幼儿设计了圆形礼物,并用上举的动作扎丝带等。幼儿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体验到了合作创造的快乐。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鼓励幼儿创造性演奏等方面我还需提高。

17、大班音乐《咏柳》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黄梅戏曲调的特点,尝试用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咏柳》。(重点)

  2.学习附点音符和拖腔的唱法,能用流畅的声音和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

  3.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丰富多彩,对传统戏曲感兴趣。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欣赏过《天仙配》《对花》等经典黄梅戏选段,会吟诵古诗《咏柳》;

  物质准备:视频《女驸马》,古筝曲,课件,水袖每生一件,戏曲视频《梨花颂》。

  【活动过程】

  1. 欣赏黄梅戏,发声练习,初步感知黄梅戏的曲调特点。

  (1)播放视频《女驸马》,初步感知黄梅戏的曲调特点。

  提问:跟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曲调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是一首中国传统的黄梅戏,曲调流畅、婉转。

  (2)鼓励幼儿用连贯、流畅的“啊”“啦”随视频哼唱,进行发声练习。

  2.教师用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幼儿吟诵古诗理解歌词。

  (1)教师随黄梅戏曲调演唱古诗《咏柳》,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我用黄梅戏曲调唱的什么歌词?

  (2)幼儿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咏柳》,理解歌词。

  提问:古诗中描写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高高的垂柳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垂下无数条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剪出来的。

  3.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拖腔的唱法。

  提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哪句唱起来感觉有困难?

  (1)感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的附点音符,用婉转的声音表

  现柳树像少女一样美丽。

  (2)感受第四句拖腔的演唱方法,声音圆润、节拍拖足。

  (3)分析歌曲情感,完整并有感情地歌唱。

  提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表达了么样的情感?适合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声音演唱?“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了什么?怎么演唱?

  小结:带着感情,注意间奏、常准拖腔,就能表现出黄梅戏的婉转动听。

  (4)幼儿尝试分两组轮唱。

  4.两人合作用流畅的声音和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体验演唱黄梅戏曲的乐趣。

  (1)两名教师穿水袖配合表演唱黄梅戏《咏柳》,幼儿尝试黄梅戏的表演技巧。

  提问:我们两人的眼神、动作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眼神对看、动作高低的配合,学习甩袖、云手等动作。

  (2)幼儿分组随音乐自由练习配合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3)邀请个别幼儿示范,及时分享不同组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观察两人的配合。

  (4)幼儿穿水袖集体表现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表演的乐趣。

  5.戏曲欣赏,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丰富多彩。

  课后反思

  1.活动设计自然流畅,师幼互动灵活机智。

  教师能精准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能遵循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高质量设计活动,过程清楚层层递进,师幼互动亲切自然,教师能关注倾听、敏锐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问题,给予及时有效、适时适宜的指导,通过教师、同伴示范,课件、视频展示等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有效支架,为幼儿提供表现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推动了幼儿的学习走向深入。

18、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童谣《打铁歌》

  《打铁歌》本教案含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活动过程等,是一节优秀的幼师教案,结合幼小衔接孩子能力的发展,我们将百家姓融入语言pck核心经验,锻炼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孩子们对充满趣味的地方语言诵读,及童谣内容的诙谐所吸引,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喜欢打铁歌的传统童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欣赏童谣,知道这是一首关于劳动的童谣。

  3、理解童谣的内容,初步学习仿编,根据x打铁,x打铁,打把xx送xx,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xxx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重点难点

  模仿童谣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给幼儿观看打铁的视频,什么是打铁?铁可以打成什么?)

  2、打铁歌的图片和文字2张(剪刀、燕麦、铁可以打成的东西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游戏导入):

  一、百家姓游戏接龙,导入童谣

  1、教师出示PPT图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百家姓图片)

  2、教师提问:

  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

  师:这是我们班的评比栏,仔细观察一下在评比栏的盘子上有什么字?

  师:那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幼儿自主回答

  师:这是小朋友们的姓

  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儿:百家姓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姓氏接龙游戏。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

  师:刚刚我们看了图片,原来百家姓里有这么多的姓氏,李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关于姓氏的童谣,是一位姓张的师傅和一位姓李的师傅打铁的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但是在听之前,我们要做三个小约定。

  三个小约定:

  1、小嘴巴闭闭好。

  2、小眼睛看老师。

  3、小屁股不离开小椅子,有问题请举手。

  二、教师示范朗读童谣

  1.教师用普通话示范朗读,幼儿欣赏并找出童谣中的主要线索。

  2、教师提问:

  师:你们知道刚刚李老师读的这首童谣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打铁歌

  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打铁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

  三、分段理解童谣故事内容

  1、出示图卡,阅读童谣第1~3句,引导幼儿说一说其中的内容。

  2、教师提问: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吧!(教师读童谣第1~3句)

  师:刚刚童谣里说到谁在打铁?

  幼儿:姓张的师傅和姓李的师傅(幼儿自由回答)

  师:他们打的什么?

  幼儿:剪刀

  师:打了剪刀送给谁?

  幼儿:姐姐

  师:那铁除了可以打剪刀,还能打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3、阅读童谣剩下部分内容,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一句吧!(教师阅读剩下部分)

  师:他要回家干什么呢?

  幼儿:割燕麦

  教师小结:打好剪刀刚送给姐姐就要回家割燕麦,可以看出我们的打铁师傅是特别辛苦、特别勤劳的。现在跟着李老师一起来读一遍这首童谣。

  四、师幼互动游戏,阅读童谣

  1、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童谣(1、熟悉普通话朗读 2、挑战方言朗读)

  2、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会念这首童谣了吗?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童谣了,那我要考一考谁把这首童谣记住了,那考的方式是什么呢,李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来接第二句,或(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看看哪些小朋友记得最棒。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首童谣你们都学会了,但是现在我们要挑战一个更高的难度,用我们的方言四川话念一遍我们的童谣,那怎么念的呢,有没有小朋友会呀?

  幼:会(幼儿念童谣)

  师:那没关系,先听李老师来念一遍(教师念完后)

  师:谁想来试一试呀?(幼儿上去念童谣)

  五、创编儿歌

  1、教师出示一张替换词语的空白图片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现在我们要来仿编这首童谣,请小朋友们来看看,李老师创编的这首童谣和刚才小朋友们念的哪里不一样?(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回答

  2、分组讨论,仿编童谣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组坐好,李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相互讨论说一说,等会从小组里选出一个小组长上去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仿编的这首童谣。(幼儿讨论)

  3、幼儿分享自己仿编的童谣

  师:现在请小组长起来分享一下你们那一组仿编的童谣。(幼儿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

  六、说延伸活动

  师:刚刚我们童谣里说到,这个人把剪刀送给姐姐后,就回家割燕麦去了,可是,在割燕麦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会续编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想想哦,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请小朋友把小椅子送回家,有序的到门口排队。

附儿歌: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割燕麦

活动总结

  1、多种形式的开展整节课下来,幼儿都很感兴趣,个个表现都很新奇,因为平时很少开展过类似的语言活动,在这节课中我从两个方面让小朋友对打铁歌进行朗读,分别是普通话朗读和四川方言朗读,小朋友在普通话朗读时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在方言朗读时,有的小朋友会读不出来。

  2、仿编童谣

  幼儿在仿编童谣时,是分组讨论,小朋友说出的词太局限了,大部分都相同。

  措施:幼儿方言朗读读不出,达不到一定的目标,老师做出相应的引导,教师的多次示范,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模仿童谣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幼儿在仿编时,因为生活经验太少,仿编句式大都相同,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根据此经验可以更好的进行仿编。

19、大班音乐教学设计《天气歌》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歌唱和有节奏朗读相结合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够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天气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今天是什么天气?

  (2)有个小朋友会用歌声预报天气,我们一起听听。

  2.学习歌曲

  (1)听歌曲“天气歌”

  (2)师:听到预报什么天气吗?

  (3)教师清唱

  (4)幼儿跟唱

  (5)学习朗诵部分

  3.学习对唱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一部分朗读歌曲中朗读部分。

  活动延伸

  将歌曲中朗诵部分内容画出来。

  附:天气歌

  晴是碧空万里,太阳火辣辣

  雨是风摇芭蕉,雨点滴嗒嗒

  雪是漫天飞雪,大地盖棉花呀

  阴是天色阴沉,心情也很差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雾是能见度低,视线不太佳

  霾是废气污染,对人伤害大

  多云云层很多,太阳捉迷藏

  阵雨有雨有晴,还把彩虹挂

  先雷后雨,雨必小

  先雨后雷,雨必大

  风静天热,人又闷

  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

  涝刮东南,不晴天

  燕子低飞,雨来临

  蜘蛛结网,天放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在乐中学,在玩中做,增强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与天气相关的科学现象和常识;在播报天气中,幼儿进一步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前,我自制了与天气知识有关的课件和学具(天气图像卡),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丰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设计提问语并在活动中适时投放材料,有效增强了幼儿对天气预报的兴趣。他们表现得积极活跃,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关注天气情况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还能尝试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活动过程中“分组合作操作学具”的环节,促使幼儿通过分工与合作,学会搜集天气信息,看图中的气温表,用天气标志进行记录。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围也促进了幼儿谦让、坚持等良好品质的形成。

20、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小青蛙》优秀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愉悦、和谐、哀忧、激愤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形象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因此,教师选取了幼儿喜爱并熟悉的音乐形象——小青蛙,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如下五条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认真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青蛙、风声、雨声、公鸡、太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能用多种形式(语言、图形符号、动作)进行表达。

  3、通过欣赏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力。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三、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能自创图形符号和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认识乐器二胡,初步了解二胡的音色。

  2、对小青蛙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1、小青蛙图卡若干。

  2、电脑及音乐播放软件。

  艺术环境准备:

  1、池塘背景图。

  2、风、雨、公鸡、太阳等图卡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

  我们应该怎样听音乐呢?——让幼儿知道音乐欣赏要认真听,用心想。

  二、完整欣赏乐曲:对乐曲有初步感受,发现演奏乐器——二胡。

  1、提出挑战: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进行完整欣赏。

  3、讨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

  三、分段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1、欣赏第一段——青蛙鸣叫。

  1)聆听第一段乐曲,想象小动物形象。

  2)讨论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形象?

  3)再次播放乐曲第一段,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

  4)提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生活在哪里呢?

  (幼儿讨论,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图)

  5)请幼儿在乐曲伴奏下,送青蛙回家,将青蛙图片粘贴到池塘背景图上。

  2、欣赏第二段——运用图卡感受风声、雨声、公鸡、天晴等音乐形象。

  1)幼儿安静聆听乐曲第二段。

  2)教师提问:你听到音乐中表现了哪些大自然的事物?

  3)幼儿自由讨论,随自己的感受选择风声、雨声、公鸡鸣叫、天晴太阳等图卡。

  4)再次欣赏乐曲第二段,教师适时在池塘背景图上逐一出示风声、雨声、公鸡鸣叫、天晴太阳等形象。

  四、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完整意境。

  1、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用图形符号表现各种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五、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乐曲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延伸活动:继续欣赏二胡曲和其它乐曲。

21、大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

  呼啦圈 长条拉花 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激发幼儿的想象。

  (1)师:在一个很美的王国里,住着很多花仙子,你们听,那里传来了一首很好听得音乐,她们在准备什么呢?

  (2)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提升

  2:蝴蝶的到来引出花朵的尽情绽放。幼儿第一次创意造型。

  (1)蝴蝶飞来了,想找一朵最漂亮的花。

  (2)蝴蝶舞动翅膀在幼儿间自由飞。

  师:刚才蝴蝶飞呀飞,有些花开得好,但有的花还是花骨朵,她想找最美的那两朵。(引出两人创意造型)

  3:蝴蝶采花,幼儿第二次创意造型(合作)

  (1)鼓励幼儿运用呼啦圈以及肌体动作进行创意造型。

  (2)蝴蝶的及时加入让花朵开放得美。师:蝴蝶又要去找开得最美的那一朵。(引导幼儿在乐曲的最后变换不同的动作)

  4:套圈引出多人合作。

  蝴蝶看到那边有很多很多的花,把最美的礼物送给它们。(引导幼儿多人造型,蝴蝶在幼儿身上不同部位挂圈)

  5:总结提升

  6:幼儿展示不同的创意造型。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蝴蝶找花》活动的题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充满梦幻的世界里,幼儿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单人,双人以及多人中进行合作,蝴蝶舞动着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幼儿在感受优美音乐的同时花是否尽情绽放,能否引来蝴蝶歇歇脚,幼儿在蝴蝶的带动下能够去创造,情景性的教学法远用在本活动中很好的运用,课堂气氛洋溢在一片温情种,优美的音乐,美的造型,蝴蝶的飞舞,让孩子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但在音乐的理解与运用上,幼儿还应进一步的提高。

22、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诗歌《夏天的雨》

  一、教学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结构,练习彷编诗歌。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夏天的雨》,诗歌录音带。

  2、语言下P28--29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师:小朋友,这几天经常下雨,你们喜欢雨吗?下过雨后是什么感觉?

  三、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师:小朋友,这几天经常下雨,你们喜欢雨吗?下过雨后是什么感觉?

  基本部分:

  一1、师:(出示挂图),谁能说一说图上表的的是什么?

  幼儿:下雨了幼儿:小河,庄稼,大地都在雨中2师:这幅图有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师播放诗歌录音,幼儿倾听。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幼儿:夏天的雨落到了高粱叶上幼儿:夏天的雨落到了麦穗上、水沟里。

  二、分段欣赏

  1、幼儿看画册《夏天的雨》教师分段朗读、师:下面小朋友自己阅读画册,听老师朗诵。(师朗诵第一段)朗诵后提问

  2、师:夏天的雨落到了哪些地方?好像在干什么?

  幼儿:高粱叶上。

  幼儿: 麦穗上、幼儿:小河里。

  幼儿:田野里。

  幼儿:好像在蹦蹦跳跳的。

  3、师朗诵第二第三段,后提问师:"叮咚,叮咚"是说雨的什么?为什么说绿色的梦在田野上飘?

  幼儿:"叮咚"是说雨的声音。

  师引导幼儿理解:雨的梦,是绿色,是因为田野是绿色的。

  4 、师: 夏天的雨最后落到了哪里?

  幼儿:回到了大地。

  师:为什么说它落到了哪里,哪里就欢喜了?

  幼儿: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和动物植物,都需要雨水。

  师:为什么说大地母亲把它搂进了怀里?

  幼儿:因为雨落入大地,最终会渗入地下。

  三、朗诵诗歌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诗歌,小朋友要注意听老师读时候的语气和停顿。

  (1)师生一起朗读,生随师朗读。

  (2)幼儿分组朗读,下面我们每四人一组,互相朗读,比一比,看谁朗读的好。

  (3)分组分段朗读幼儿:我们小朋友读的非常好,让我们小组之间互相比一比,看看那组读得最好。

  四.彷编诗歌

  1、小朋友们,这首诗歌美不美啊,你们喜不喜欢啊,这是一个叫蒋英武的人给小朋友们编的,其实小朋友们也可以自己彷编诗歌,自己做小诗人,彷编就是按照诗歌的格式,自己创编,比如说我们可以说夏天的雨在玉米叶上打滚,在小溪里哗啦哗啦的流……幼儿自由彷编,教师巡回指导,将彷编的诗歌连成段。

  2、个别幼儿上台朗诵。

  师:老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彷编的诗歌较好,下面我们请他们上来朗诵一下。

  对于编的好的幼儿,教师给予鼓励。

  3、将自己编的诗歌内容画下来。

  师:小朋友编的很好,朗诵的也很好,下面你能否把自己编的诗歌画下来呢?

  幼儿:能,那么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的诗歌绘一幅美丽的图画吧幼儿画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

  2、组织幼儿课下活动。

23、大班主题展示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我喜欢的桥》

  活动内容:我喜欢的桥

  设计意图:

  “老师温度计在哪儿?”被黄婧这么一问,我心里咯噔一下。走廊里的温度计已经换了一个地方,在全班孩子跟前都已经说过了,为什么还有孩子这么问呢?这让我也想到了,我们和桥交朋友已经近两个月了,我们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桥,了解了桥的特征(建造材料、造型)和用途。相当多的资料信息和孩子们的活动瞬间都展示在走廊,不会也不知表达吧?为更好了解孩子们对这一主题的掌握情况及帮助孩子们作一个总结梳理并有个提升的目的故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主旨是:整合主题环境,对孩子学习过的知识、技能,以说我喜欢的桥、个人秀我喜欢的桥、分组秀我喜欢的桥的方式进行梳理及帮助提升。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将区域融入活动与五大领域目标整合,突出对大班孩子能力的培养目标——大胆、大方、协商、合作,把我们孩子最拿手的一面展示在集体跟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活动目标:

  1、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桥的特征及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

  2、乐意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大方表达对桥的喜爱。

  3、尝试合作创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二、活动准备:

  1、“我喜欢的桥”调查表人手一份、小图片或照片(各种桥)、制作示意图2份、8开厚白纸8张供幼儿展示的桥图片;助教家长2人、图表一张;照相机;秀场标志5份(画架);投票纸张37份。

  2、范例:幼儿制作好的桥、画好的桥、幼儿操作用的硬纸板(4份)、透明胶、毛线、剪刀(人手)、记号笔等。

  3、科学区《纸桥》工作及记录表8份。

  4、旅游帽8顶、随身扩音、小旗。

  三、活动指导:

  (一)说说“我喜欢的桥”

  (1)(幼儿取出调查表)与同组同伴交流“我喜欢的桥调查表”。

  (2)师生共同交流、分享调查的结果: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操作图表。

  (3)运用调查表将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小结。

  T:在日常生活中,桥的种类很多造型也各不一样喜欢的人也不一样,我们大致把桥按建造材料来分有木桥、石桥、铁桥等,按造型来分有拱形桥等、斜拉桥等。桥的用处很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有的桥可以做成工艺品给人欣赏,有的桥造在河江、湖、海面上;;有的桥造在山涧上可以;有的桥造在城市中可以缓解交通阻塞;有的桥浮在水面上可以快速建造和节约资金;总之,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二)运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我喜欢的桥”:

  1、个人秀秀“我喜欢的桥”:

  过渡语:刚才我们都用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桥。那么,还可以怎样表达自己对桥的喜欢呢?接下来,有五位小朋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秀出自己对桥的喜欢,首先有请沈果。

  (1)画桥秀

  (2)纸桥秀:

  (3)手工“桥”秀:个别幼儿介绍亲子制作的桥,引导幼儿欣赏、了解制作过程:你喜欢这吗?为什么?A、观察交流制作:由哪些材料制作而成,怎样制作的;

  (4)小导游说桥秀:

  (5)变桥秀:

  过渡语:想成为想秀得比他们更好吗?那就请跟她们到这5个秀场去秀一秀吧!提出注意事项:1、会看秀场示意图,帮助理解。

  2、分组秀秀“我喜欢的桥”:

  (1)、幼儿自由组合分组:

  (2)、教师指导:

  A、提醒幼儿组合好同伴准备操作;引导幼儿看示意图并提醒协商、分工合作。

  B、手工秀:重点商量分工合作,幼儿会观察桥示意图,商量一下谁负责做桥面、桥墩、栏杆及固定。

  C、画桥秀:引导幼儿观察运用双线画出立体的桥。

  D、纸桥秀:感受桥面的承受力,并会记录实验结果。

  E、变桥秀:引导借用桌椅尝试用肢体搭建桥。

  F、说桥秀:引导幼儿轮流当导游秀一秀,比比谁说的好。

  3、幼儿整理材料。

  4、分享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评一评,师给以表扬和鼓励,使幼儿体验成功感。

  以精彩瞬间回放方式让幼儿说一说、评一评;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秀得好呢?

  (2)评自己活动小组的人,将他的号数写在纸条上。

  活动延伸:展示自己喜欢的桥的方式还很多,下个阶段我们还可以到建构室去展示。

  活动反思:

  不足之处:

  教师在大表记录的时候在说建造材料处应该先归类,再梳理。孩子们的表达部分没发挥好,声音小了,说的积极性不高了,在平常的语言活动中可不是这样的呀!活动之后我与孩子们做了个别交谈,有的说我不会认有的字,有的说我说不来,有的说我不敢。原来多数孩子是在读调查表时遇见了困难,可我巡回时孩子们都在说呀,站起来独立地说怎么就就不行了呢?我想还是自己的引导方式出现了问题。先将孩子们喜欢的桥的图片在活动前和孩子们一同整理、分类出来,再在本次活动中不用调查表讲述,直接看大图表中的桥的图片选择讲述,我想我们的孩子说的会更加的连贯、大胆的。

24、大班音乐活动《五只小青蛙》优质课教学设计及评委点评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用肢体动作表现出青蛙叫、跳和吃虫子时的有趣神态。

  3、让幼儿轻松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青蛙道具,大青蛙1只,小青蛙5只。

  2、青蛙头饰21个。

  3、DVD机一台,DVD光盘一盒。

  三、指导要点

  1、重点指导幼儿唱准节奏X X XXX X和节奏0 X XX X。

  2、通过生活观察,结合歌曲节奏,引导幼儿做出青蛙叫、跳和吃虫子等动作。

  四、活动过程

  1、听录音(青蛙叫)引进主题。

  2、听音乐做青蛙跳动作进场。

  3、教师出示道具,一只大青蛙,引用青蛙叫声学习节奏型 0 X XX X和节奏型X X XXX X。

  4、引用歌曲《小青蛙唱歌》进行练声,返复三遍,每遍升一个调。

  5、老师出示道具,五只小青蛙。

  (提问:五只小青蛙在池塘边干什么的?)

  (幼儿:小青蛙在池塘边唱歌,游泳,跳舞、抓害虫等等),五只小青蛙在池塘边到底是干什么呢?教师念歌词,让幼儿通过歌词知道小青蛙在池塘边是抓虫子做美餐的。

  6、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吃虫子的)。

  7、小青蛙吃虫子的时候,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歌曲《五只小青蛙》。

  8、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9、幼儿跟老师一起学唱歌曲《五只小青蛙》。

  10、让幼儿带上头饰,听音乐按节奏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小青蛙动作(有叫、跳、吃虫子等动作)。

  11、游戏:请幼儿自己找伴,五个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扮演小青蛙,并且让幼儿自己商量好谁来当第一只跳到池塘里的小青蛙,谁来当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小青蛙,这里老师要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并且要注意观察哪一组幼儿做得不够的要极时提醒和指导。

  12、活动结束。

  评委点评

  优点:

  1、课的基本步骤都展示出来了,如律动、发声、学歌词、学唱以及最后的游戏结束。

  2、选材富有童趣,用学青蛙叫声来进行练声是活动的亮点。

  3、能调动幼儿原有生活经验 。

  不足与建议:

  1、音乐的本体目标是什么?

  2、课程的重难点不是节奏而是了解歌词,熟悉音乐,因为是学唱歌曲,不是节奏练习。

  3、教学方法单一,只是一味地重复,难点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去突破。这就不利于幼儿对新知识的掌握,最后达不到学唱的目标。

  4、整个活动每一个环节教师没有评价,幼儿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经验。

  5、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参与、自发的、自然的获得。本活动教师的意识过强,幼儿机械学习,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

25、优质课观摩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面条舞》教学设计及说课稿资料

  活动目标:

  1、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2、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3、能理解音乐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观察煮面条的过程,并品尝了面条。

  2、《面条舞》音乐碟,厨具(围兜和勺子)、代表调味品的各色皱纸。

  3、在活动场地中用彩色胶布贴出一个大圆形代表大锅。

  4、黑板和粉笔,数字1、2、3,滑音符号,画有煮面条过程的三幅画(分别是没煮前的面条,放进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活动过程:

  一、回忆煮面条的过程,交流感受。

  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硬邦邦、直愣愣、脆脆、长长、细细)

  面条下锅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慢慢变软、变弯)

  水开了,面条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打结了,缠在一起,绕在一起,粘在一起)

  2、欣赏乐曲,理解音乐性质。

  (1)倾听第一遍音乐,说出曲子有几段。

  (2)倾听第二遍音乐,幼儿随老师徒手画图谱,感受乐曲三段体的不同变化。

  (3)分析三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第一段听了有什么感觉?(有力、节奏性强)

  第二段听了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慢、柔、舒缓)

  第三段听了有什么感觉?(越来越快,很兴奋,很激动)

  (4)感受滑音。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滑音创编各种动作。

  师小结:我觉得这首乐曲很像我们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邦邦,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

  (5)出示三幅图片,请幼儿根据音乐帖相应的图片,并想像创造动作。

  (6)完整表现乐曲。

  3、音乐游戏

  老师(或一个幼儿)扮演厨师,其他幼儿扮演面条一起玩“煮面条”的游戏。

  说课稿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面条舞》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纲要》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此外还提出“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面条舞》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作为活动的内容。活动中的乐曲选自小提琴协奏曲《库郎进行曲》系列中的一首曲子。乐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又有一定的联想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抓住幼儿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体验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所带来的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

  2、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2)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3)能理解乐曲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3、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幼儿的发展水平,我把重点定位为: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体会和享受表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能根据乐曲的变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既是活动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是。因为这就要求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即对煮面条过程的记忆表象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最后完成迁移创造。让幼儿用动作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使音乐作品的性质、速度、力度具体化起来。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结合本节活动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 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 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三、说学法

  我为幼儿选择学习方法时最先考虑的是这首曲子为幼儿提供了哪些合适的参与机会,在这些参与方式中 ,又有哪些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同时根据大班幼儿好表现、好创造的心理特征,在本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学法:

  1、体验学习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观察煮面条的过程,运用动作表现等手段,让幼儿体验到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3、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幼儿应用已有煮面条的知识经验,通过动作进行大胆、夸张地表现,培养想象力、创造性。

  四、说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引发幼儿对参与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煮面条的过程,并品尝了面条。

  2、《面条舞》音乐碟,厨具(围兜和捞勺),代表调味品的各色皱纸。

  3、在活动场地中用彩色胶布贴出一个大圆形代表大锅。

  4、白板和广告笔,数字1、2、3,滑音符号,画有煮面条过程的三幅画(分别是没煮前的面条,放进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五、说教学程序

  1、回忆煮面条的过程,交流感受。

  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硬邦邦、直愣愣、脆脆、长长、细细)

  面条下锅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慢慢变软、变弯)

  水开了,面条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打结了,缠在一起,绕在一起,粘在一起)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在脑海里再现煮面条的过程,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为后面的动作创造做好铺垫。)

  2、欣赏乐曲,理解音乐性质。

  (1)倾听第一遍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

  (这一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

  (2)倾听第二遍音乐,幼儿随老师徒手画图谱,感受乐曲三段体的不同变化。

  (3)分析三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第一段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第三段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以上两个环节,通过让幼儿随老师徒手画图谱,引导幼儿描述听了乐曲后的初步感受,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的三段体结构以及每一段曲子的音乐性质如第一段雄壮有力,第二段轻柔、舒缓,第三段越来越快。)

  (4)感受滑音。

  (这一环节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滑音创编各种动作,增加了幼儿活动的情趣,也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游戏做好准备。)

  小结:我觉得这首乐曲很像我们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邦邦,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老师的语言概括,初步将音乐与煮面条过程联系起来。)

  (5)出示三幅图片,请幼儿根据音乐贴相应的图片,并想象创编动作。

  (幼儿有了画面条的经验之后,相信能很快找到图片放置的正确位置,即哪张图片搭配哪段音乐。然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创编出形象夸张的体态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6)完整表现乐曲。(启发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3、音乐游戏

  老师(或一个幼儿)扮演厨师,其他幼儿扮演面条一起玩“煮面条”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增强幼儿合作协调能力,使幼儿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评委点评:

  优点:

  1、图谱的出现对幼儿理解曲式提供抓手。

  2、活动设计结构合理,环节流畅。

  不足与建议:

  1、教师对幼儿动作评价较为单一、宽泛,应针对动作与音乐联系,动作表现音乐的程度评价。

  2、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缺乏联系,没有准确地把握欣赏活动的特点。

  3、幼儿的欣赏活动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自我感受,为何赋予面条形象的匹配,这是来源与幼儿还是来源于教师。

26、优质课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

  一、设计意图: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乐音,节奏与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构。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蕴含的音乐。我们将语言、音乐、表演、创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熟悉的形象、动作,启发其艺术灵性,为幼儿开辟一种艺术感受和表现的创作空间,运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节奏表现出来。我们发现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以及亲身体验的过程里,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态度、真实的情绪和情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妈妈“切肉”、“剁肉”,启发孩子感知节奏去舞蹈,这种形式很新颖,能激起孩子很有兴趣地表达节奏,练习节奏,幼儿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道具模拟演奏,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幼儿们不仅感受到生活艺术而且也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让孩子了解生活中也有音乐美。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蕴藏的音乐节奏,体验节奏游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2、尝试能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各种节奏。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小积木块、椅子若干

  2、音乐、节奏条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节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难点:尝试创编生活中各式的节奏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X妈妈家里要请客,宝宝们,我们一起来迎接客人吧!哎,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宝宝们,跟着妈妈,用你们好听的声音和小手一起来给客人老师们问声好,欢迎她们吧!

  1、用声音和小手来问好:老 师 早上 好!(XXXXX)/欢迎 欢迎 欢迎 你!(XXXXXXX)

  2、小脚也来和客人打招呼,问好吧!(节奏同上)

  (二)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并尝试运用自己身体动作感知节奏、表现节奏。

  1、观察体验,“切肉”、“剁肉”游戏

  A:妈妈说:“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妈妈要包饺子,招待客人,现在,妈妈要剁猪肉了,你听听,妈妈剁肉的声音。”妈妈让宝宝在一旁观察妈妈“切肉”、“剁肉”,有意地剁出各种节奏(A:切肉 XXXXX;B:剁肉 XXXXXXX)

  B:妈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你的小手能跟着妈妈一起来吗?你能用拍手来告诉大家吗?

  C:妈妈:噢,原来“切肉”、“剁肉”也这么好玩,发出的声音好象在唱歌,现在我们就来请宝宝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切肉”、“剁肉”的歌。

  2、肢体游戏:感应节奏(启发幼儿用身体的其他动作表现节奏。如:跺脚、拍腿等)

  A:妈妈:如果你的小脚是菜刀,现在请用小脚菜刀来“切肉”、“剁肉”

  B:妈妈:除了手和脚,你还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出“切肉”、“剁肉”的节奏吗?

  C:妈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不光小耳朵机灵,小手小脚小身体也都很灵活。现在妈妈要请宝宝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快乐的小厨师”的游戏。现在我们身体变变变,变成了一把小菜刀,我们准备要“切肉、“剁肉”啦!

  3、尝试创编生活中的各式节奏

  妈妈:除了“切肉”、“剁肉”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外,平常妈妈干家务活的时候也会发出许多好听的声音,比如,妈妈洗衣服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三)道具合乐伴奏。

  1、出示节奏条,分组拍念(A组拍“切肉”节奏、 B组

  拍“剁肉”节奏)

  2、道具模拟演奏:快乐的小厨师(配乐轮奏)

  妈妈:我们一起来为客人老师们演奏一曲。

  六、延伸活动

  在音乐区里投放各种塑料袋、可乐罐、瓶子、筷子、盒子若干常见物品,让幼儿探索敲击各种节奏。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说课稿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活动是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节奏与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构。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蕴含的音乐。我们将语言、音乐、表演、创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熟悉的形象、动作,启发其艺术灵性,为幼儿开辟一种艺术感受和表现的创作空间,运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节奏表现出来。我们发现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以及亲身体验的过程里,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态度、真实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为:1、感受生活中蕴藏的音乐节奏,体验节奏游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2、尝试能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各种节奏。重点:感受节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难点:尝试创编生活中各式的节奏。在这个音乐活动中,主要通过妈妈“切肉”、“剁肉”,启发孩子感知节奏去舞蹈,这种形式很新颖,能激起孩子很有兴趣地表达节奏,练习节奏,幼儿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道具模拟演奏,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幼儿们不仅感受到生活艺术而且也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让孩子了解生活中也有音乐美。

27、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欣赏诗歌—《春天》优秀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欣赏诗歌—《春天》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

  猜猜书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

  谁在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 ?小池塘为什么笑?

  (3)播发第三段。

  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3)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28、大班音乐活动歌曲《老师再见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及争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浮点音符。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二、活动准备:

  1. 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发孩子学歌曲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你们留念我们的幼儿园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的感情呢?

  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1—2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的节奏。

  (2)老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提问:你们刚才听到老师唱了些什么?

  教师有感情的念歌词一遍。

  (3)幼儿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拍节拍。 并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怎样才能唱得好听、优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得一样吗 ?”

  4 .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活动反思:

  临近毕业,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特别是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歌曲《老师,老师再见了》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我们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9、大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曲调、歌词、节奏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较自然的声音、表情和亲切活泼的情绪来演唱。

  2、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来演唱,学习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他人相协调。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练声。

  以歌曲中的一句作为练声曲,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活动。

  ①你们见过下小雨吗?下小雨的时候是怎样的?你们见过下大雨吗?下大雨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②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小雨和大雨?

  3、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

  ①放音乐,欣赏歌曲。

  ②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学唱歌曲。

  ④小组比赛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创造性地选择演唱的形式并演唱。

  5、给歌曲起名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师幼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始终以愉快,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取得较好效果。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教育应让幼儿听懂或看懂,即感受音乐语言后再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感受和情感。在本次活动中我紧扣“音的强弱”这一音乐要素,通过模仿、律动、欣赏体验、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受理解,让幼儿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进行分析比较: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谁强谁弱?雷声和风声有什么不同?幼儿从熟悉的事物中去探索、去领悟,体会到声音有强有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幼儿通过无拘无束地探索,从生活中找到音乐,感受音乐,最终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为实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使幼儿终身热爱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0、大班音乐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2、学会相互评价。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椅子摆成半圆形。

  2、材料准备:《小溪流》音乐光碟、钢琴。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相互评价。

  四、活动过程:

  1、唱歌问好。

  《小溪流》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变成一条小溪,流到我们喜欢的地方。(找座位坐好)

  2、复习歌曲。(练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小溪是怎样的?(有水、水清澈、缓缓的流着……)

  小溪也和你们一样会唱歌,今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歌。

  3、听音乐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听听小溪流唱的歌。

  A:欣赏第一遍、:(常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听小溪流想去什么地方?它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找大海的?

  欣赏完提问:

  (1)、小朋友们听到什么?

  (2)、流进了什么地方?(哪里)

  (3)、小溪流的心情怎么样?

  (小溪流很高兴,我们一会跟小溪流唱歌的时候也要像小溪流一样用快乐、好听的声音)

  B:第二次欣赏,熟悉旋律。(拍手感受音乐)

  4、熟悉歌词。

  师: 现在老师把小溪流的歌词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1-2遍)

  5、学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幼儿跟唱。

  6、幼儿分组表演唱。(学会从音准节拍,幼儿音乐的表现上去互相评价歌唱效果)

  7、游戏:找朋友。

  A:教师示范游戏,与幼儿共同讨论,熟悉游戏规则,一人(几人)当邀请人(小溪流),在音乐前半部分拍手唱歌,唱到“流进河,”及“流进江”时邀请一个小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B:按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体会找朋友的快乐。

  8、活动自然结束。

  说明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两点: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2、学会相互评价。 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所定的目标,小朋友们都陶醉在了优美、活泼的音乐中。经过老师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深入的感受音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孩子们的身心如鱼得水,一直都沉浸在快乐中。尤其是在游戏和唱歌比赛环节,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31、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3、感受歌曲和谐快乐的情绪,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背景图、音乐。

  2、幼儿已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却急急忙忙想要离开它们的家,这是为什么呢?

  2.教师出示《小动物搬家》图片,幼儿观察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环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动物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无家可归。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师:小动物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了这样,心里非常难过。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用小动物的语气说歌词,并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小兔说:“请留一片绿草给我”;小鸟说:“请留一片蓝天给我”;小鱼说:“请留一片清泉给我”;大熊猫说:“请留一片森林给我”。

  它们齐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3.师:听到了吗?小动物们说的多好呀!它们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啊!老师也把小动物的话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们都是好朋友》,老师把小动物希望的家园唱到了歌曲里。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

  4.师:你听到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师:老师用歌声把小动物们的家园唱出来了,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地方是谁的家呢?(教师出示绿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图)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然后把小动物送回它们的家园,好吗?

  6.教师边弹琴边唱第二遍歌曲。

  7.师:谁愿意来送小动物回家?请个别幼儿上前,集体念歌词把动物图片送到相应的位置。

  8.师:刚才小朋友把小动物们送回家送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教师放音乐,幼儿集体学习歌曲。

  9、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园了,那它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为它们庆祝一下吧!幼儿再次集体歌唱。

  10.师:真好听,小动物还想听小朋友唱这首歌呢,我们再来一遍,怎么样?幼儿集体歌唱。

  11.师:我们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园了,那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快乐的)现在我们就用快乐的歌声把小动物的喜悦唱出来吧!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第一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组小朋友唱小鸟,第三组小朋友唱小鱼,第四组小朋友唱大熊猫,最后两句集体唱。

  (三)创编歌词,拓展思维。

  1.师:在这些美丽的家园里,除了歌里唱的这些小动物,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呢!看,又来了一群小动物!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2.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将这些小动物编到歌曲里来唱一唱呢?幼儿看图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3.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现在请小朋友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好吗?幼儿自由创编。

  4.请个别幼儿上前创编歌曲。

  (四)延伸:

  师:在自然界中,不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树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居住的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32、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评析《美丽的梦》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

  设计意图 :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4.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5.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图谱。《卡农》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3.教师小结: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她的胳膊上总是跨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一到晚上,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

  (二)欣赏散文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第一遍) 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感受她们做梦的呢?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评析: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以及梦到的景物图片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第四遍) 评析: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评析:

  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在这里,开放式的提问能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对各种色彩的认识。

  活动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33、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猪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计意图: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种大环境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对电脑这个信息工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孩子都会上网。可网络是个复杂的虚拟社会,有许多不利孩子健康发展的东西在其中。但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渐渐变的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和选择”,正确的应用网络。

  《猪之歌》是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受到许多“网民”的喜爱,常常被翻唱,被制作成各种FLASH。由于其歌词生动形象,曲风诙谐有趣加上演唱者在演唱时模仿“猪”酣酣的声音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有趣。而歌词内容以描写“猪”的形态和生活习惯为主,较为健康。于是我想利用这首歌曲来引导幼儿学会辨别好坏,从一个侧面慢慢的引导幼儿健康进入认识网络世界。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和诙谐有趣的曲风,并能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2、能判断他人的优缺点,明白要学习他人的优点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三、 活动准备:

  下载歌曲《猪之歌》,和FLASH动画。

  四、活动过程:

  一、题:说出各种能听到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2、“有一种歌曲是在网络上听的,这种歌曲叫做网络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网络歌曲——《猪之歌》。”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网络歌曲。

  (幼儿说出多种听歌曲的途径。有广播,MP3,三用机,CD……)

  二、欣赏歌曲:

  第一次欣赏:

  师:1、“你喜欢这首歌么?为什么?”

  2、“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滑稽的曲风。

  (歌曲欢快幽默的曲风,很快就让幼儿体会到了歌曲的滑稽有趣,特别是开头都会先唱“猪”这个字,听起来象是一个人在对一只猪说话,每位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开心的笑起来。对歌曲的鲜明形象及其内容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第二次欣赏:

  师:“请你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里唱了猪的那些地方?他是怎么唱的?”利用FLASH动画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歌曲。

  (有趣的动画直观再现歌词中对猪的生动描写,如:有一句歌词是“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动画中就出现了夸张特写的猪鼻子和猪流鼻涕的滑稽摸样。有趣的画面在使幼儿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了歌词。)

  第三次欣赏:

  师:“这首歌这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找找《猪之歌》中,

  师1、“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在那里可以听到音乐呢?”启发幼儿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优点,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缺点,并有手势表现出来。”

  师:“歌里的小猪有优点也有缺点,你想学他的那些地方呢?”

  “在每个小朋友身上也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借助动画,幼儿联系对猪的认识经验,所以很快幼儿就寻找到了唱“猪”优、缺点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判断。如:唱到“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时许多幼儿或用手画出或做出打“叉”的手势,或用打枪的手势,表示坏习惯;而唱到“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时有的幼儿点头,有的则伸出大拇指,表示这是好习惯。在讨论想学猪哪些地方时,一个平时不爱吃饭的女生笑着说:“我要学它不挑食,这样身体才会好。”)

  三、表演歌曲

  “这首歌这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表演吧!看谁表演的动作最像,最有趣。”师幼进行表演。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愿望,每位幼儿都很投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现歌曲,并能想出好多有趣的动作。比如:用手把鼻头向上压,拉耳朵,厥嘴,半蹲着扭屁股等等。)

  四、观察反思:

  观察反思:

  这次活动生动有趣,很好的让幼儿感受了歌曲的诙谐有趣的独特风格。有趣的FLASH动画激发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歌曲中对“猪”的优缺点的鲜明表述,让孩子能很清楚的判断出来,并能从中得到启示。表演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快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那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中请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小猪”的优点与缺点让幼儿明确的感受到歌曲中“猪”的特点,并且让幼儿自己有喜欢的动作来表示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一些幼儿抓住了“猪”的外型特点把嘴巴厥起来像及了一只可爱的小猪。但由于歌曲演唱的速度较快,孩子们不能很好的听清楚歌词,多数是靠动画来理解的。如果在活动时教师能清唱一次,能让幼儿听清楚歌词,有助于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34、大班阅读活动教案:《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1、熟悉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律和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创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4、认识汉字,珊瑚黑深密蘑菇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6、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背景图儿歌录音字卡《早期阅读教材》

  重点:熟悉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优美的韵律和意境。

  难点: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并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唱出来。

  (活动前,让幼儿观察、搜集你身边看到的动、植物的家在哪里?)

  活动过程:

  导入:1、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家里都有谁?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2、你还知道谁有家?说出来大家听一听。

  进入活动:

  1、颀赏儿歌,了解内容。

  (1)、录音播放儿歌.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示范读儿歌。

  提问:你都听到谁的家了?

  (3)、幼儿争相回答自己听到的家,根据幼儿回答,教师

  翻字卡。

  珊瑚大雨石油

  (4)、再听录音播放儿歌。

  提问:珊瑚,大雨,石油的家都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把图片贴到背景图相应的位置。

  (5)、师: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家呀,如果你们出去玩能不

  能忘了回家呀?

  (6)、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黑板上的图,谁能说一说,你喜欢谁的家呢?

  (7)、对照图,再认识一下汉字,

  珊瑚黑深密蘑菇

  2、跟读儿歌,讨论交流。

  小朋友听录音朗诵儿歌 ,讨论:

  (1)、 你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哪个句子?

  (2)、这么好听的儿歌,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把它朗诵出

  来呢?

  3、学念儿歌,比赛表演。

  (1)、再听录音,幼儿小声跟读。

  (2)、请小朋友诵读。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棒。

  (3)、谁能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着读。教师奖励读的好的、表演的好的小朋友阅读小明星”(在幼儿的手背上贴上幼儿喜爱的小星)

  (4)、幼儿学习用手指点认的方法阅读。

  (5)、集体分段朗读。

  4、仿编儿歌,延伸拓展。

  (1)、引导幼儿尝试将课前观察搜集的动、植物的家编进儿歌中。(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演看到的家。

  5、唱读儿歌,配音感受。

  师:小朋友们这么喜爱这首儿歌,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出来吗?老师给你们配上曲子好不好?

  幼儿兴趣很高,争相表演自己创作的儿歌。

  6、画出儿歌,分组活动。

  让幼儿用蜡笔在自己的背景图上画出自己在生活中看

  到的动、植物的家,并互相交流颀赏。

  7、游戏:《小兔子找家》

  结束:到大自然中寻找还有谁有家。

  附阅读原文2、家

  蓝色的大海,

  是珊瑚的家。

  黑色的云朵,

  是大雨的家。

  深深的地下,

  是石油的家。

  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小朋友到动物园玩,

  可别忘了回家!

  教学反思:

  《家》是幼儿园大班语言课,内容较浅显易懂,读起来也琅琅上口,深受儿童喜爱。

  在创编这节课的过程中,通过颀赏儿歌,了解内容;跟读儿歌,讨论交流;学念儿歌,比赛表演;仿编儿歌、延伸拓展;唱读儿歌,配音感受;画出儿歌,分组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感受儿歌优美韵律和意境的同时,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仿编儿歌、唱儿歌、画儿歌。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到拓展。

  本着新纲要的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过于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从人文内涵、审美价值、颀赏感悟、思维品质等方面对儿童进行熏陶和培养,使语言活动与当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质、非智力因素相一致,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相契合。

  是蘑菇的家。

  小朋友到动物园玩,

  可别忘了回家!

  教学反思:

  《家》是幼儿园大班语言课,内容较浅显易懂,读起来也琅琅上口,深受儿童喜爱。

  在创编这节课的过程中,通过颀赏儿歌,了解内容;跟读儿歌,讨论交流;学念儿歌,比赛表演;仿编儿歌、延伸拓展;唱读儿歌,配音感受;画出儿歌,分组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感受儿歌优美韵律和意境的同时,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仿编儿歌、唱儿歌、画儿歌。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到拓展。

  本着新纲要的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过于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从人文内涵、审美价值、颀赏感悟、思维品质等方面对儿童进行熏陶和培养,使语言活动与当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质、非智力因素相一致,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相契合。

35、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动物的语言》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叫声的含义,满足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愿望。

  2、通过人和动物对话的模拟表演,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一:师幼两人表演。教师扮演狗的主人,幼儿扮小狗。主人用手抚摸小狗的毛,然后拿起肉骨头放在地上说:“吃吧,小狗。”小狗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谢谢主人,好吃,好吃)。啃起了肉骨头,吃完后又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我吃饱了,我要睡觉了),然后趴在主人脚旁睡着了。

  2、情景表演二:一名幼儿表演小狗。小狗站在家门口,急促地叫个不停。

  活动过程:

  一、听听小狗的叫声

  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一(只有口型,没有声音)。猜一猜,老师和小朋友表演的是谁?他们在说什么话?

  2、幼儿根据表演者的口型及动作进行猜测。

  3、观看有声表演,师幼一起揭晓小狗的叫声所代表的意义。

  二、你演大家看

  1、动物的叫声就是他的语言,他在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扮演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一边做动作一边发出叫声,请的大家来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在说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设计情节让大家猜测,猜后再由表演者揭示设计原意。

  3、观看情景表演二,小狗的叫声变得怎么样了?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小狗在说什么呢?

  三、我和动物聊聊天

  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和动物聊聊天。幼儿2—3人一组,分别扮演人和动物的角色,运用动作和语言进行“交流”。

  2、角色交流时,教师注意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动物角色,应注意发出富有意义的叫声,教师适时参加能力较弱的一组。

  活动反思:

  动物和天气的关系是非常抽象的,而且这些小动物孩子非常喜欢,但是在生活中孩子不会将二者联系,本活动也是让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奥秘。所以,借助于录像非常形象,通过儿歌和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对大自然产生兴趣。但更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形成好的观察习惯。

36、大班科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欣赏《鸟的世界》

  一、设计意图:

  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材来源于《福建省大班领域活动指导》下册的科学领域。“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

  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

  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

  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五、活动反思:

  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参观“百鸟园”,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并结合幻灯片演示《鸟的世界》,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送小鸟回家”的学习。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37、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宝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宝贝》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与朋友一起唱、玩的快乐。

  2、学习创编歌词及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基本会唱《幸福拍手歌》

  2、电子琴、各种小乐器、头饰、面具、绸带等

  三、活动过程:

  1、轻松活动---幼儿听音乐随意做动作。

  2、 师生互相说说与朋友一起玩的感受。

  教师:好玩吗?为什么好玩?心情怎么样?怎么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

  3、复习歌曲《幸福拍手歌》并创编歌词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a、正确歌唱的方法。练声。

  b、小游戏:弹奏《幸福拍手歌》的旋律,请幼儿猜猜是什么歌曲?大家唱。

  c、幼儿创编歌词、动作,即兴表演(提供各种道具如小乐器、面具。。。。)

  d、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延伸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唱一唱《找朋友》,一起跳一跳、玩一玩。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很活跃,心情都很快乐,围绕在我的身边唱、跳、编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总想完成得很好,但由于经验不足、场地改变等原因,在这个活动中还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不如意:

  1、活动过程中,我还未能全面地顾及观察到所以孩子的行为、感受,没能及时发现孩子行为中与活动相关联的好的地方给予及时表现。

  2、常规仍需要重视培养,但不要限制。日常生活中,孩子已经养成听铃鼓声安定的习惯了,这次以琴声来组织孩子安定很吃力时,当即就应该反应需要运用到铃鼓,但看到孩子不受控制的场面,自己一时着急就忘了。连着提醒孩子收拾玩具的常规也忘了。

  3、带孩子进入歌词、动作创编环节中,本以为让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进行活动,不控制孩子那么多的行为,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环境的改变对孩子影响的问题,孩子当时特别兴奋急噪,所以没能收放自如地控制孩子的行为,使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

38、大班剪纸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划龙舟

  活动名称:大班剪纸活动---划龙舟

  活动目标:

  1、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划龙舟。

  2、采用组合套色剪纸的方法,剪好各种部件,再组合粘贴成划龙舟。

  3、锻炼幼儿的耐心、细致,与创造美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难点:分部件剪再组合粘贴。

  活动准备: 各色彩纸、剪刀、胶棒、黑卡。

  活动内容:

  1、交代上课内容,小朋友现在是5月底了,马上我们就要迎来一个传统节日,你们想一想是什么节日?要吃粽子的?对了是端午节,其实在端午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划龙舟,你们见过划龙舟吗?请小朋友说一说。并请幼儿观看划龙舟的视频。

  2、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剪划龙舟。孩子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表示很难。没关系,让我们来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吧!给孩子们观看龙的图片,了解龙的结构特征,特别是龙头,龙头是最复杂难表现的部位。在了解分析后,我们把龙头分为几个部分:形的头、形的嘴、形的龙角,然后再加上牙齿、眼睛、鬃毛,这样龙头就组合成了。老师在黑板上分步骤画出龙头,让孩子对龙头的结构有个了解。

  3、示范:分别剪出:头、嘴、角、鼻子、牙齿、胡须、鬃毛。这些部件用不同色彩的纸来剪,再组合粘贴出龙头。

  (组合成的龙头)

  4、请幼儿剪: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剪,可以跟老师的不同,有所创新。

  5、请幼儿把剪好的部件组合粘贴好,成为一个龙头,龙头贴在画面的前方。(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6、老师示范剪出龙身:龙身分段来做,每段都是一个长方形,要镂空剪出龙鳞,上下身贴上鬃毛,如此几段连接粘贴好,长长的龙身就出现了。龙尾和龙身制作相同,就是形状不同,龙尾是三角形的。把这些部件组合粘贴好,龙舟就成形了。然后是划龙舟的人,人物由头、双臂、上身组成,再加上船桨,如此组合成奋力击桨的人,同样的人物多做几个,一组划船的团队就出现了。

  (龙身)(龙尾)(划船的人)

  7、请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主要部分剪贴好后,鼓励幼儿自由添加些东西丰富画面,如水波纹、天空中的太阳、小鸟、云朵等等。(第二课时结束)

  活动效果:

  孩子们越来越爱剪纸了,在老师的引领下把看似复杂的龙船也剪贴出来了,实在是不简单呀!制作过程孩子们乐在其中,因为真的是很具挑战性哟!不能有松懈!要不然就完成不了任务。孩子们按要求剪出了各种部件,组合粘贴成划龙舟,非常生动有趣,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要夸奖孩子们的创造力了。

39、大班音乐节奏活动公开课教学设计《开心的羊羊》教案及反思

  《开心的羊羊》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经常有意无意的用肢体语言自我感知节奏。基于孩子们这个特点,围绕大班建构式主题《开心一刻》,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我选择了这段轻快的音乐,节奏比较明显,并且有变化,在孩子乐于感知的基础上提炼节奏型,促使孩子的无序学习向有序学习发展。此外,这次音乐活动,为贴近孩子生活,巧妙引用当今热门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羊宝宝的形象贯穿始终,使孩子们兴趣盎然。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儿歌、肢体语言、图谱探知与表现节奏型。

  2、在乐器演奏中,幼儿学习看指挥进行节奏练习。

  3、乐于参加节奏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打击乐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目标:指导幼儿通过儿歌、肢体语言、图谱探知与表现节奏型。

  难点目标:在乐器演奏中,幼儿学习看指挥进行节奏练习。

  活动准备:音乐碟、双响桶、碰铃、铃鼓若干、磁性黑板、节奏图标、音乐小路

  活动过程:

  一、导入营趣

  教师导入: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你们喜欢动画片里的哪只羊羊?为什么?你们想当羊宝宝吗?

  二、学习节奏型

  (一)游戏儿歌激趣,渗透节奏

  师幼进行《捉迷藏》游戏,师有节奏的呼喊:羊宝宝,羊宝宝,你在哪?幼有节奏的回应:咩~咩~,我在这。通过简单儿歌初步感受节奏。

  (二)、感受音乐,初步探知节奏

  幼儿听音乐,师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尝试拍打节奏。

  师: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音乐的节奏。

  幼儿探知后,师提炼成节奏图谱。

  (三)音乐小路增趣,体验节奏

  全体幼儿走音乐小路,体验节奏,进一步探知。

  (四)直观图谱学习,掌握节奏

  1、学习图谱。

  2、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打出节奏。

  三、选择乐器,演奏节奏

  1、教师介绍乐器,巧用“约定”组织教学。

  2、幼儿选择乐器根据图谱自由敲打,老师分组指导。

  3、用手中的乐器集体打节奏。

  4、幼儿用图标选择相应的小节,分组合奏。

  5、开音乐会,跟着音乐,看着指挥齐奏。

  四、小结

  音乐活动《开心的羊羊》反思

  30分钟的音乐活动,多少能带给羊宝宝一些快乐,5分钟的反思,一定能促进我更快的提高。非常感谢省教研室组织这次活动,让我有锻炼的机会,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仁,你们辛苦了!

  我的选材是大班上学期《开心一刻》主题中的一个分支。从刚才的活动效果来看,亮点部分想用三个字来概括:“趣、探、活”。

  1:活动环节 趣味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分三步走,达到了诱发幼儿兴趣,激发求知欲的效果。

  第一步:导入营趣。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当今最热门的动画片。活动一开始,老师提问: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说:“我喜欢喜羊羊,因为它很喜气;我喜欢美羊羊,因为它很漂亮。……”,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气氛。

  第二步:游戏结合儿歌增趣。

  捉迷藏的游戏中,老师念富有节奏感的儿歌:羊宝宝,羊宝宝你在哪?在活动现场,看见有的孩子有节奏地回答:咩咩咩,我在这。有的幼儿附和着儿歌拍着手,兴趣盎然!

  第三步:音乐小路激趣。

  我们设计了一条音乐小路,引导孩子们在上面欢快地跳,巧妙地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节奏的快慢。

  “营趣、增趣、激趣”三部曲,步步趣味横生,层层巧妙推进,既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为后面学习节奏型做了坚实的铺垫,同时,也遵循了幼儿由易道到难,由潜入深的认知规律。

  《纲要》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凡是幼儿自己能探索获得的决不替代,凡是幼儿能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所以,下面就来说说第二个亮点“探”

  我们一起来回顾几个场景:

  场景1:音乐出现时,我放手让孩子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尝试探究节奏,尽量给他们探知的时间,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几个孩子探究的节奏被老师提炼出来后,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其他的孩子的探知欲望。

  场景2:音乐小路出现后,老师没有先示范跳,而是放手让幼儿尝试跳;

  场景3:幼儿自主选择乐器后,老师没有急着讲授,而是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究打击节奏。

  给幼儿多一点的活动余地,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悦,这不正是体现着幼儿《纲要》精神吗?

  3:灵活教快活学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如果教师教法灵活,幼儿自然学得快活。

  当幼儿跳完音乐小路后,引发了认知冲突,现场生成了疑问:“谁跳得好呢?”,我注意把握住了教的时机,适时的把幼儿拉回到图谱,使幼儿在渴望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以达到教与学的高效。

  另外,运用“约定”巧妙组织教学,使孩子动静有序,松弛有度。

  二:不足部分

  1、让孩子“探”的时候,老师放手不彻底。

  比如欣赏音乐探知节奏的时候,因为毕竟是比赛,希望能在短时间展现出好的活动效果,所以我总是有意无意的用肢体语言在影响着他们。

  2、在“收”的把握上,没法照顾到个体差异。

  敢于放手,确实能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作用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环节尽管我努力的先放后收,但是收的时候,还是没照顾到个体差异,因此在现场能看到有幼儿在用乐器演奏的时候,还有些薄弱。

  3、现场出现了未预设的情景时,老师回应的态度不够积极。如有的孩子说~~~,我没有给予回答~~~~~

40、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照片的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照片的故事》

  一、设计意图:

  《纲要》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照片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孩子自己的照片直接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是他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但是这种讲述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记忆的简单再现,往往需要孩子将看到的信息重新组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用现在的知识经验去创造性地讲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地、有条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他们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的动态信息并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描述,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另外,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在引导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照片本身所蕴涵的价值,恰当地融入艺术和社会领域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五、活动反思:

  正是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直接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照片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示范讲述引起了幼儿浓厚的讲述兴趣,还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结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这里我不只是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同伴的示范讲述进一步开阔了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我将幼儿带来的照片布置展览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了幼儿充分讲述、与同伴交流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活动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展示和保存活动成果,孩子共享的快乐体验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延伸活动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便于幼儿随时讲述,照片的故事依然继续。

41、大班音乐教学设计《小树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小树叶、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教师播放《小树叶》音乐,带领幼儿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2.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幼儿,歌曲讲的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师演唱歌曲

  (4)幼儿跟唱

  (5)幼儿学习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①分组对唱

  ②男女对唱

  ③领唱

  ④歌表演

  活动延伸

  制作树叶书签

  附:歌曲:小树叶

42、教学设计大班音乐活动《美妙的声音》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探索发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培养幼儿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感受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难点:会用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表现二分、四分、八分音符

  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真热闹》、三角铁、响板、碰铃等打击乐器。节奏卡片、歌曲《在动物园里》《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播放课件:《森林真热闹》。通过欣赏幼儿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要求:欣赏完后,让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2.让幼儿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3.整理幼儿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比如:

  下雨:滴滴 嗒嗒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汽车:嘀 —

  小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1.节奏组合表演

  (1)教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幼儿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2.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3.幼儿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4.教师引导幼儿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5.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幼儿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2.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演奏“×— 、× 、××”

  3.播放《在动物园里》,儿童用打击乐演奏歌曲中的“×— 、× 、××”节奏。

  四、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通过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 、× 、××”的节奏概念。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音乐活动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

43、幼师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

  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

  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

  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 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

  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

  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

  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戏说脸谱中唱张飞的片段视频”引出活动,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京剧的热情。并且将难点前置,通过出示唱“啊”部分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通过发现图谱中图片大小的差异,引发幼儿有目的的感知拖长腔中的节奏变化及音高转换,主动学唱拖长腔的唱法。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图谱课件,采用“幼儿说-教师唱-再模唱”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解决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激发幼儿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分析歌曲内容,使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教师对比范唱,幼儿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唱练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声音唱出不同脸谱的人物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在幼儿运用动作表现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小演员唱京剧”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京剧动作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44、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2、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 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难点: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自制猫的家、真实电话两部、小老鼠和猫的头饰若干、自制电话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进行发声练习,激发活动兴趣。

  出示图片“猫和老鼠”并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套用歌曲第三句旋律和节奏,难点前置,练习空拍和拖长音。

  ∣1.2 3 4∣ 566∣∣53 0∣42 0∣2 32∣1 -∣

  喵 喵喵喵 喵喵喵吱吱吱吱 吱吱吱 吱

  2.创设“小老鼠打电话”情景剧,两位教师分角色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旋律,理解并学唱歌曲。

  (1)两位教师扮演猫和老鼠,情景剧示范演唱,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要干什么?什么叫做过家家?小老鼠手里拿着什么打电话?它看了几次电话本?电话号码是多少?它是怎样打电话的?小老鼠是怎样邀请朋友的?邀请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唱准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3)教师再次示范演唱,教师扮演的猫从房子中出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情节的转变,体验小老鼠从喜悦到害怕的心里变化。

  提问: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猫说了什么?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老鼠现在是什么心情?害怕又后悔的小老鼠说了什么?声音和表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害怕时颤音的演唱方式。

  3.幼儿完整演唱,用欢快、跳跃以及紧张、害怕的声音表现老鼠前后心理变化。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老鼠的快乐?打错电话之后老鼠是什么心情?声音和动作有什么变化?

  4.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感受歌曲跌宕起伏的情节,体验游戏的快乐,懂得要做一个认真仔细的人。

  (1)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引导幼儿用小老鼠害怕和关门的动作表现歌曲间奏∣243 243∣ 11 1∣x—∣。

  提问:猫要来了,小老鼠感觉怎么样?小老鼠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示害怕和关门的动作。

  (2)两名幼儿与教师一同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玩游戏。引导幼儿在∣ 1313 13∣55 3∣4545 43∣22 2∣间奏处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并及时演唱歌词“朋友怎么会是他”。

  (3)教师小结: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因为粗心拨错了电话号码,找来了猫。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打错电话,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麻烦,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不要打错电话,做一个认真仔细的孩子。

  《小老鼠打电话》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我始终围绕歌曲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歌曲,大胆表现歌曲。

  在活动开始环节,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巧妙将发声练习与难点前置相结合,解决歌曲的空拍节奏和拖长音。这首歌曲富有情节、充满趣味性,我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将歌曲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示给幼儿,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扮演的猫,出现了多次,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活动的需要,做了以下处理:前两次猫都是躲在房内只出声音,不现身,其目的是为幼儿留有悬念,引发幼儿欣赏并学唱的兴趣。第三次猫出现,其目的帮助幼儿体验剧情转折,为幼儿充分表现小老鼠心里变化做好铺垫。幼儿游戏环节,猫多次走出房间,与幼儿互动,游戏达到高潮。通过幼儿与“猫”的互动游戏,解决了间奏时幼儿枯燥单一的动作表现,鼓励幼儿更加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整个活动将情境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理解歌曲、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在游戏中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多感官通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满足,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