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

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

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

1、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感受玩铃鼓的快乐。

  2、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

  3、探索铃鼓的三种演奏方法。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入场轻音乐;记号笔;幼儿园、大狼和姥姥三种标志;鼓;每位幼儿一只铃鼓;《小铃鼓》音乐;两个小铃鼓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随音乐一起转转手、拍拍手入座。(播放轻音乐)

  1、运用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初步感受三种节奏类型。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狼喝粥》的故事,好吗?

  幼:好!

  师:故事开始啦……

  (1)有一只非常健康的大狼,它从来不挑食,而且最喜欢喝甜粥。幼儿园的甜粥非常香,大狼是这样喝的:一口一口慢慢喝。(老师边说“一口一口慢慢喝”边做端碗喝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小朋友们做的真好!咱们继续听……

  (2)自己家的甜粥有点烫,聪明的大狼就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老师边说边做尝一口、端碗快喝三下的动作)嗯!真好喝,我们一起来试试。(师幼共同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师:真棒!动作很快!

  (3)姥姥家的甜粥不但好喝而且不烫,大狼端起碗啊呜啊呜全给喝光了。(老师边说边做端着碗一口气喝完粥的动作)来吧!孩子们,你们的大碗在哪里呢?端起来,啊呜啊呜全喝光。(师幼共同做动作)

  师:喝完了,摸摸小肚子是不是鼓鼓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对动物故事比较感兴趣,运用大狼喝粥故事内容把三种节奏类型自然贯穿其中。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端碗喝粥的动作来初始三种节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难点前置,而且当幼儿随老师一起学习喝粥时,运用三种不同表扬语及提示语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2、画图谱,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了解三种节奏。

  (1)师:大狼喝粥有意思吧!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幼儿园。(出示幼儿园标志)

  师:刚刚大狼在幼儿园它是怎样喝甜粥的?恩,一口一口慢慢喝的。(画出大狼在幼儿园喝粥的图谱)

  师:怎么样喝的?准备……(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2)师:自己家的甜粥是这样喝的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出示自己家标志并画出图谱)

  师:我们一起来……(幼儿看图谱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3)师:姥姥家的甜粥是啊呜啊呜一下全喝光了。(出示姥姥标志画出图谱)

  (4)师:大家来表演一下吧。(看图谱完整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根据故事内容采用幼儿园、大狼自己家、姥姥家的标志,帮助幼儿读懂图谱,而图谱是依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知经验形象地用简单的符号来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种节奏的不同。“尝一口,喝三下”这个节奏对于小班幼儿比较难,所以在此处多练习表演两次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基本部分。

  1、根据鼓点运用身体感官来体验三种节奏型。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很像哦!调皮的大狼现在它想用全身的力气来喝甜粥,会是怎样的呢?

  准备:

  第一遍:

  (1)点点头。(一口一口慢慢喝)

  (2)拍拍腿。(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蹲下并逐渐起来双手举高。(啊呜啊呜全喝光)

  继续喝:

  (1)踏踏脚。(一口一口慢慢喝)

  (2)扭扭屁股。(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甩甩胳膊。(啊呜啊呜全喝光)

  坐下喝:

  (1)拍拍手。(一口一口慢慢喝)

  (2)慢拍一下手,再快拍三下。(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从身体的上方到下方不停晃手。(啊呜啊呜全喝光)。

  (本环节设计意图:“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而扭扭屁股、跺跺小脚、转转小手等感官运动正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并在其中依据许卓娅教授“音乐与数学”的教育理念,把“尝一口、喝三下”与“1、2、停”相融合,使幼儿在巩固节奏时能有一定的自控力,同时为下一环节使用小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做了很好的铺垫。)

  2、请出铃鼓,讲解铃鼓的使用。(认识铃鼓,学会使用铃鼓)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非常精彩!大狼终于吃饱了,现在它已经出去玩了。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是谁呢?

  幼:小铃鼓。

  师:小铃鼓也想来和咱们玩游戏。鼓掌欢迎!看看它圆圆的鼓面咚咚响,旁边的小铃铛叮铃叮铃。小铃鼓可真调皮,小朋友们把藏在小椅子下面的小铃鼓也请出来吧。(从椅子下面拿出来)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哪个地方有个小手呢?(幼儿自由观察老师加以指导)

  师小结:这是小铃鼓的手柄,我们和它握握手好朋友,贴贴脸,拍一拍,摇一摇停。(老师和幼儿根据《小铃鼓》音乐节奏练习,帮助幼儿尽快熟悉铃鼓)

  (本环节设计意图:“先闻其声,后睹其物”会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小铃鼓的突然出现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一个高 潮,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又有一个朋友和我们玩游戏啦。

  认识小铃鼓主要分为:集体认识、自我观察和做朋友三种方式环环相扣来帮助幼儿尽快认识并学会演奏小铃鼓。尤其在自我观察中,根据幼儿的观察特点小铃鼓贴上黄色的小手,能够帮助幼儿自己找到铃鼓的手柄,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3、随音乐巩固练习。

  师:小铃鼓的声音可真好听呀!跟着音乐会更动听。(播放第一遍音乐:师幼坐在小椅子上表演。)

  师:恩,真是太好玩了,这回小铃鼓长高啦,长高的小铃鼓想笑着来表演哦。(播放第二遍音乐:师幼共同站在小椅子前面表演。)

  师:看!我们两个人的造型是不是很帅呀!恩,注意在停的时候摆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好吗?孩子们我们到大场地来表演吧。(播放第三遍音乐:离开座位到旁边空间大的活动场地表演。)

  师:每个小铃鼓的造型很特别呀,好有创意!继续努力呀(播放第四遍音乐:继续在大场地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图:音乐能够陶冶性情,更能使活动产生趣味性。《小铃鼓》的音乐节奏恰好与大狼喝粥的三种节奏型相吻合,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小铃鼓快乐地演奏,在每一遍的游戏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体验着合作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师:孩子们,今天和小铃鼓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那我们要谢谢它,和它抱一抱吧。

  师:小铃鼓要回家了,快看!那边就是他们的家,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去吧。(播放第五遍音乐: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把小铃鼓送到老师提前准备的家)

  师:孩子们,和我们的伙伴小铃鼓再见吧。(随音乐结束活动)

  (本环节设计意图:情感的渗透、常规习惯的养成自然地与整个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活动设计:

  不同的材料在幼儿手中变成了器乐,各种节奏在小天才的手中被创造出来。《大狼喝粥》是以铃鼓为主的打击乐活动,采用幼儿最熟悉喜欢的动物故事为切入点,在故事中蕴含了不同强弱、不同速度的节奏型;活动环节中运用故事、动作、节奏为基本要求,通过全身感官动作来不断刺激、巩固幼儿对三种不同节奏型的感受与表现,最后音乐与节奏相融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小铃鼓美妙音色的同时与伙伴们进行快乐演奏。让幼儿处于轻松、愉快、自然的状态,为幼儿良好节奏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幼儿初步感受表现艺术中的美。

2、小班父亲节艺术教案《送给爸爸的礼物》

  艺术活动:

  送给爸爸的礼物

  活动准备:

  刮画纸,卡纸,即时贴、瓦楞纸若干,范例四张。

  活动过程:

  一、师提问:小朋友们,父亲节很快就到来了,父亲节是谁的节日啊?

  你们爱爸爸吗?那你们要为爸爸做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做份礼物送给爸爸好吗?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范例,清楚细致的讲解示范,为幼儿的操作起到引领作用。

  三、根据幼儿兴趣及能力进行分组,幼儿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第一组:用刮画纸给爸爸做的爱心卡片,引导幼儿自由刮画,选择老师准备的星星小花爱心等材料进行简单装饰。

  第二组:用各种颜色卡纸给爸爸制作一个钱包。

  第三组:用各种颜色即时贴粘贴在衬衫轮廓的卡纸给爸爸做一个衬衫。

  第四组:用卷起来的瓦楞纸做的爱心盘子。

  四、启发幼儿选用适当进行添画,用色彩来装饰画面。

  五、让幼儿拿着作品对着视频对爸爸说“Happy father’s day! I love you, daddy. Here’s a present for you.

  六、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收拾桌面地板。 可以把幼儿画的画的分批贴到外墙上。

3、小班撕纸乐教案《漂亮的小花》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撕纸方法,尝试在轮廓上进行粘帖。

  2.能够把漂亮的小花贴在花园里,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正确的撕纸方法,尝试在轮廓上进行粘帖。

  活动难点:

  在轮廓上进行粘帖,不贴在外面。

  活动准备:

  小花图片、背景图、彩色纸、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美丽的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小花,小朋友看见了都非常喜欢,于是,你摘一朵,我摘一朵,慢慢的小花都摘完了,到了晚上,花园里传来了一阵哭声,原来是小草在哭,它觉得一个人很孤单,没有人陪伴它,它在怀念和小花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二、教师讲解

  1.这么多小花被小朋友摘掉了,你们愿意帮助小草去找小花吗?(愿意)

  2.老师这里有一朵小花,看看是怎么做的?(用彩色纸、把它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3.老师把撕下来的彩色纸是怎么粘的?(粘在小花的轮廓线上)

  三、幼儿操作

  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小花的纸,用彩色纸进行粘帖。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帮助个别能力比较弱的幼儿。

  四、美丽的花园

  1.小草今天非常开心,它要感谢我们小朋友,帮它找回来这么多的小花,晚上它不会孤单了。

  2.你最喜欢哪一朵小花,为什么?

4、小班教案《大灰狼娶新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和老师一起阅读故事,发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让我看看你的xx。

  2、能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尝试从局部猜测整体。

  3、积极体验“猜新娘”游戏的乐趣。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大灰狼娶新娘》ppt、“猜新娘”游戏道具。

活动过程:

  一、花轿和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ppt展示花轿同时播放唢呐曲《百鸟朝凤》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是在干什么呀?(结婚)

  2、那今天是谁要结婚呢?(大灰狼)

  二、观看ppt课件——《大灰狼娶新娘》

  1、观看图(一)(二)猜测新娘是谁。

  2、观看图(三)(四)描述新娘手的特征,学说句式,猜测新娘是谁。

  3、观看图(五)描述新娘脚的特征。

  4、 猜测大灰狼还会看新娘的哪里,可能会怎么说?观看图(六),描述新娘尾巴的特征。

  5、观看图(七),描述新娘嘴巴的特征。

  6、师小结:大灰狼的新娘有毛绒绒的手、脚上有尖尖的爪子、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还有一张长长的嘴巴,还有尖尖的牙齿她到底是谁呀?我们和大灰狼一起把红盖头打开。教师揭示谜底。(1、2、3……)

  三、猜ppt中的新娘,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动物局部的特征,从而猜测整体。

  四、幼儿扮演新郎新娘玩“猜新娘”的游戏。

  1、先请两名女孩扮演新娘,大家尝试猜新娘分别是谁。

  2、全体幼儿分两组进行游戏,新娘手持两颗糖,新郎猜对了,就可以奖他一颗糖。

教学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童话故事,语言简单通俗易懂,句子重复较多。从熟悉的大灰狼到让幼儿猜测它的新娘是谁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定顺序的单页单幅画面,展现了新娘的外形特征,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情感,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新娘的形象。浅显的故事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水平,并能帮助幼儿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

5、小班教案《大灰狼来了》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

  (教师引导作用)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6、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想喝水就去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的生长需要水分,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2、愿意和白开水,在日常活动中能主动喝水。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想喝水就河水》(一)、(二)。

  2、果奶瓶一个,茶杯一个。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户外活动,然后带幼儿进活动室。

  通过谈话,引带幼儿思考:人为什么要喝水?

  教师(出示茶杯):我们干菜在室外玩得真高兴,晚了这么长时间有什么感觉?

  教师:我也有点渴,要喝点水。喝了水就不渴了。

  组织幼儿喝水。

  教师:喝了水真舒服!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想喝水?

  2、引带幼儿看幼儿用书:《想喝水就喝水》

  (一)了解人身体在什么时候应该补充水分。

  教师:请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做完这些事情以后,他们又干什么了?

  教师小结: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过澡等因为运动而出汗的情况下就会想喝水,谁叫起床时也想喝水。渴了不喝水渴了不喝水会觉得很难受的。在幼儿园里,老师每天都会为大家准备水,小朋友想喝水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去喝。

  3、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想喝水就去喝水》

  (二)了解“这些谁不能喝”。

  讨论:为什么这些谁不能喝?

  教师小结:池塘里的水、自来水龙头留下来的水看上去都是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为水里面有细菌。水烧开后细菌就被杀死了,所以即使干净的水也要烧开后才能喝。

  4、介绍最好的饮料:白开水。

  教师:渴的时候和喝果奶行不行?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喜欢喝果奶。但是它们太甜了,对牙齿有害。白开水才是最好的。我们想喝水的时候就去喝白开水,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玩水”的游戏,并提供不同的材料的物品让幼儿做试验,初步感受沉、浮的现象。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7、小班音乐教案《大狼喝粥》

  【活动目标】

  1、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能够控制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

  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敲击不同的音乐节奏。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内容演奏三种节奏类型

  【活动难点】

  在玩铃鼓的过程中看手势表演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单排、半圆座位。

  2、物质准备:课件、铃鼓每人一只、大碗一只、勺子一把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刚刚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只碗,不知道是哪个小动物的。……噢!这是大狼用来喝粥的。你平时是怎样喝粥的?那你知道大狼怎么喝粥吗?我们一起看看吧!(教师随机顺着孩子的喝粥方法加上语言节奏)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平时如何喝粥,继而对大狼如何喝粥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课件《大狼喝粥》——幼儿园里喝米粥,幼儿感知。

  大狼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喝粥的?哦,它是舀一勺、喝一口。(出示图谱)我们一起做做看!

  引导幼儿模仿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粥的样子,并进行语言节奏的训练。

  幼儿园里喝米粥——舀一勺,喝一口

  2、教师播放课件《大狼喝粥》——自己家里喝米粥,幼儿感知。

  放学回家了,妈妈晚饭做了肉米粥!(放课件)

  太烫啦,他在自己家里是怎样喝的?(出示图谱)

  自己家里喝米粥——舀一勺,喝三口

  引导幼儿模仿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粥的样子,并进行语言节奏的训练。

  我来舀,你来喝!(师幼分组,重点引导喝三口)

  3、教师播放课件《大狼喝粥》——姥姥家里喝米粥,幼儿感知。

  星期天,姥姥也为大狼做好米粥了!这次加了鸡蛋火腿哟!(放课件)

  在姥姥家,大狼是怎样喝粥的?

  姥姥家里喝米粥——端起碗,快快喝

  引导幼儿模仿大狼在姥姥家里喝粥的样子,并进行语言节奏的训练。

8、小班撕纸乐教案《美丽花园》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撕贴,尝试对红、黄、蓝、紫等常见的颜色进行适当的搭配。

  2.感知春天的绚丽多彩,体验大家一起“种花”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五彩缤纷的花朵;欣赏大量的花卉图片。

  幼儿用书,红、黄、蓝、紫等颜色的手工纸,胶棒等。

  活动建议:

  1、欣赏花朵图片导入。

  2、讨论演示,学习撕贴方法。

  3、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想种什么样的花朵。它是什么颜色的?

  4、请2~3名幼儿示范撕贴花朵。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适时地指导演示撕贴的正确方法。

  5、操作表现,体验种花的乐趣。

  撕花瓣。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选择喜欢的色纸,进行撕纸。

  粘贴小花

  指导幼儿将花瓣贴在高低不同空白处。

  交流分享,欣赏评价作品。

  赏花:“你们中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我好喜欢啊!谢谢你们让我的花园开满无颜六色的花。”

  活动延伸:

  将“美丽的花园”投放在角色区,供幼儿做表演的背景。

9、小班语言教案《大灰狼娶新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中猜一猜、说一说,学习用“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表达自己的观察与猜测。

  2、能一页一页有序地翻书,学习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绘本内容。

  3、感受绘本有趣的画面和故事情节。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书人手一本(隐藏最后两页)。

  唢呐音乐“婚礼”。

  用红头巾盖着的毛绒小动物。

活动过程:

  1、播放唢呐音乐“婚礼”,感受结婚的热闹氛围,引出绘本“大灰狼要娶新娘”。

  听——这么热闹的音乐,会有什么喜事发生呢?

  今天,大灰狼要娶新娘啦。(出示PPT1,封面)

  PPT2:大灰狼先生要结婚啦,它的新娘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用红头巾盖着的是新娘)。大灰狼的新娘会是谁呢?(幼儿猜测)。

  2、一起观察PPT3、PPT4,了解“大灰狼想从新娘身体的某一部位猜猜新娘是谁”这一线索。

  PPT3:大灰狼也很想看看他的新娘呢,大灰狼先生问: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让我看看。大灰狼先生跟新娘说了什么?

  PPT4:哟,新娘的手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从颜色、爪子及长满毛等细节观察讲述。)

  猜猜大灰狼还会让新娘伸出身体的哪个部位看看呢?(老师用“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小结个别幼儿的回答。)

  3、幼儿自主阅读小书,初步能从画面的前后联系中猜测大灰狼的“要求”。

  指导幼儿一页一页翻书,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集体阅读绘本的后半部分。

  PPT5,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大灰狼说: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让我看看。哟,新娘的手……。新娘新娘,……(提示幼儿:大灰狼还看了新娘身体的哪个部位。)

  小结新娘的特征:新娘的手……,新娘的脚……,新娘的尾巴……,新娘的嘴巴……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呀?

  PPT6,PPT7,PPT8。

  5、拓展,在猜测其他动物新娘中延伸问话,继续感受绘本带来的有趣和快乐。

  (1)我这里还有个新娘呢(出示用红头巾遮住的老虎),你们想知道新娘是谁吗?谁来问一问: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根据幼儿的问话相应伸出老虎的某一身体部位。

  (2)女孩子抱遮着红头巾的小动物,男孩子找一女孩子相互对话猜新娘。

教学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童话故事,语言简单通俗易懂,句子重复较多。从熟悉的大灰狼到让幼儿猜测它的新娘是谁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定顺序的单页单幅画面,展现了新娘的外形特征,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情感,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新娘的形象。浅显的故事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水平,并能帮助幼儿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

10、小班优秀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懒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惊愕与震撼,会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2、能融入游戏情境,体验游戏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CD音乐、音响、图谱、大懒猫头饰、懒猫标记。

【活动过程】

  1、播放乐曲AB+惊愕段,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惊愕与震撼。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听到音乐里有一个什么声音?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引导其说出吓一跳的感觉。

  (2)设置悬念,引出故事。

  (3)出示图谱,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感知惊愕。

  “这幅图上小老鼠是在哪儿被吓一跳的?”“哦,原来小老鼠是在这儿被吓一跳的!现在我做大懒猫,你们来做小老鼠吓一跳的样子。”教师点评吓一跳的动作,如张大嘴、瞪大眼,定住不动。

  2、观察图谱,通过学小老鼠重重走、轻轻走感受音乐力度的变化。

  (1)幼儿学小老鼠重重走。

  (2)幼儿学小老鼠轻轻走。

  (3)幼儿完整练习重重走、轻轻走。

  “小朋友学小老鼠走路学得真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会不会听着音乐把重重走、轻轻走合起来走呢?请你们来试试。”师点评。

  “看来,小朋友已经学会重重走、轻轻走的本领,现在我们就可以跟着小老鼠一起去厨房救小鸟了。”(播放乐曲AB+惊愕段)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大懒猫醒了吗?没有。它又继续睡着了。那我们赶紧进去救小鸟吧。”教师拿下小鸟图片:“哦,救到了!你们开心吗?”

  (2)“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呢?”“让我们听着音乐高兴地跳舞吧。”

  幼儿自编后跟C段音乐练习一遍。

  4、游戏。

  “刚才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小老鼠和大懒猫》,好玩吗?就让我们再玩一遍。”跟音乐ABC段完整游戏一遍,结束。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鸟被一只大懒猫关在了厨房里。一只小老鼠想去救小鸟,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大懒猫离我还远着呢,我可以大胆地走,……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变轻了,……当走到大懒猫身边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进了厨房,救出了小鸟,它们高兴地跳起了舞、唱起了歌。

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的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往后退,把孩子推到前面,让幼儿完完全全的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游戏。游戏的情节简单有趣,符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这里可以说是,动作促进音乐的理解,音乐又使幼儿愉悦,在不知不觉之中,幼儿通过动作感知音乐,积极表现,积极参与。幼儿在音乐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用各自的动作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1、小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 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12、小班撕纸乐教案《可爱的毛毛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沿线撕圆形,发展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练习用两种颜色间隔连续拼贴,再简单添画,表现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间隔拼贴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难点:用两种颜色间隔连续拼贴。

  活动准备:

  1.毛毛虫范例图,画有圆形的方形红、黄纸若干,黑色蜡笔。剪好的树叶每人一份。

  2.有关毛毛虫变蝴蝶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播放毛毛虫变蝴蝶录像引起幼儿做毛毛虫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小朋友看看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你看到了什么?(毛毛虫变成了漂亮的蝴蝶)哦,原来这么漂亮的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你喜欢这些漂亮的蝴蝶吗?

  师:我也喜欢,所以啊,老师做了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希望它以后也变成漂亮的蝴蝶。(出示范例)

  二、幼儿观察并说说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条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提问:

  (1)毛毛虫的头上长着什么?(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两个触角)

  (2)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有两种颜色,一种红色一种黄色间隔贴的)

  (3)这条毛毛虫有几片圆片片?

  (4)身体下面还长着什么?(许多小脚)

  教师小结:这条毛毛虫的身体是用6片圆形纸拼接起来的,一个红色一个黄色间隔连接贴在一起。在最后一个圆形上画上眼睛、嘴巴、触角,在其它圆形下面画上脚。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做好了。

  三、学习尝试撕纸、粘贴毛毛虫。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条毛毛虫呢?

  师:好的,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材料,你们猜,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什么?(圆片片)

  师:画有圆形的方形纸。咦,这可不是圆形呀,怎么办呢?

  请个别尝试撕圆,大家一起想办法,怎么样把圆撕下来。

  全班一起尝试撕圆。

  教师进行示范撕圆形,幼儿仔细观察。

  师:先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两手的食指和拇指要靠拢,捏在针孔边上,延着针孔往下撕,一个圆形撕好了。

  师:现在请6个小朋友一起上来试试看,好,6片圆形撕好了,现在我们来做毛毛虫了。

  教师边讲边示范:先取一张树叶,再挑选一张红颜色的圆片片撕下圆片片后面有双面胶,我们将双面胶上的纸撕掉,放到框里面,然后把圆片片贴在树叶上,注意要将圆片片贴在树叶的一端,然后再拿一张黄色的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要压住一点点,现在老师贴了一张红色的一张黄色的,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完成。真不错毛毛虫拼成了,不要忘记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在其它圆片上画上脚。

  四、全体幼儿操作粘贴毛毛虫。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废纸放在盆子里。

  2.指导幼儿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要一张红色一张黄色间隔着贴。

  3.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粘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粘贴活动。

  师:4个圆片片贴成的毛毛虫也很可爱,5个圆片片贴成的毛毛虫也很漂亮。

  五、讲评(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到事先准备好树上)

  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相互欣赏。提问: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条毛毛虫?为什么?

  师:过些时候啊,这些毛毛虫就会变成漂亮的蝴蝶了,现在我们学蝴蝶飞回教室吧。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我认为的重点是:体现毛毛虫的外形特征。难点是:用两种颜色间隔连续拼贴。但是在活动中最难的地方是撕圆的方法,纠结了很长时间,原因是我在课前没有让小朋友试试看,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操作,我高估了小朋友的能力,最后在小朋友自己的尝试中得出了一个撕圆的好方法,最后目标达成度还算不错。在以后类似的教学活动前,让个别孩子先试试看还是必须的,这样教学质量会更好。

13、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大拇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们的名称。

  2、学习跟唱歌曲,尝试创编,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双手的大拇指与小拇指分别画上逼真的笑脸。

重难点分析:

  学习跟唱歌曲,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是重点,尝试创编歌曲是本课的难点。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做拍手律动。

  2、出示画有笑脸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让我们先请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谁?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们好!"

  师:小朋友请伸出你们自己的大拇指,给客人打个招呼。

  幼儿:"大拇指好!"师:第二位客人也来了,看看是谁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们好!"师:小朋友请伸出你们自己的小拇指,给客人打个招呼。幼儿:"小拇指好!"

  3、采用拇指对话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词。

  (1)熟悉歌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要来我们班找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想找谁做朋友吗?(幼儿自由发言)它们要找另外一个大拇指和另外一个小拇指。到底有没有找到呢?我们来看看吧!(师边表演边朗诵歌词。)

  (2)提问: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吗?它们见了面,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问同上)

  (3)请幼儿再完整听歌词。

  4、初步学唱歌曲。

  (1)师范唱一遍。师:大拇指找到朋友后,可开心了,还唱起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范唱第二遍。师:哇!它们唱的好听吗?徐老师也想唱了,你们听听王徐老师怎么唱的吧!

  (3)幼儿初步学唱,并能初步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师:你们想学大拇指唱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

  (4)小朋友唱得真棒,再来唱一次。

  (5)请个别幼儿表演大拇指。

  5、学唱"小拇指"

  (1)小拇指: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师:你们听,小拇指也想唱了,让我们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2)幼儿跟老师学唱"小拇指"。

  (3)请个别幼儿表演小拇指。

  6.演唱整首歌曲。

  7、游戏。

  (请一组幼儿躲起来,其他幼儿边唱边问,该幼儿边唱边做答并跑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14、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感受玩铃鼓的快乐。

  2、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

  3、探索铃鼓的三种演奏方法。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入场轻音乐;记号笔;幼儿园、大狼和姥姥三种标志;鼓;每位幼儿一只铃鼓;《小铃鼓》音乐;两个小铃鼓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随音乐一起转转手、拍拍手入座。(播放轻音乐)

  1、运用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初步感受三种节奏类型。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狼喝粥》的故事,好吗?

  幼:好!

  师:故事开始啦……

  (1)有一只非常健康的大狼,它从来不挑食,而且最喜欢喝甜粥。幼儿园的甜粥非常香,大狼是这样喝的:一口一口慢慢喝。(老师边说“一口一口慢慢喝”边做端碗喝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小朋友们做的真好!咱们继续听……

  (2)自己家的甜粥有点烫,聪明的大狼就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老师边说边做尝一口、端碗快喝三下的动作)嗯!真好喝,我们一起来试试。(师幼共同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师:真棒!动作很快!

  (3)姥姥家的甜粥不但好喝而且不烫,大狼端起碗啊呜啊呜全给喝光了。(老师边说边做端着碗一口气喝完粥的动作)来吧!孩子们,你们的大碗在哪里呢?端起来,啊呜啊呜全喝光。(师幼共同做动作)

  师:喝完了,摸摸小肚子是不是鼓鼓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对动物故事比较感兴趣,运用大狼喝粥故事内容把三种节奏类型自然贯穿其中。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端碗喝粥的动作来初始三种节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难点前置,而且当幼儿随老师一起学习喝粥时,运用三种不同表扬语及提示语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2、画图谱,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了解三种节奏。

  (1)师:大狼喝粥有意思吧!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幼儿园。(出示幼儿园标志)

  师:刚刚大狼在幼儿园它是怎样喝甜粥的?恩,一口一口慢慢喝的。(画出大狼在幼儿园喝粥的图谱)

  师:怎么样喝的?准备……(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2)师:自己家的甜粥是这样喝的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出示自己家标志并画出图谱)

  师:我们一起来……(幼儿看图谱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3)师:姥姥家的甜粥是啊呜啊呜一下全喝光了。(出示姥姥标志画出图谱)

  (4)师:大家来表演一下吧。(看图谱完整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根据故事内容采用幼儿园、大狼自己家、姥姥家的标志,帮助幼儿读懂图谱,而图谱是依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知经验形象地用简单的符号来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种节奏的不同。“尝一口,喝三下”这个节奏对于小班幼儿比较难,所以在此处多练习表演两次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基本部分。

  1、根据鼓点运用身体感官来体验三种节奏型。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很像哦!调皮的大狼现在它想用全身的力气来喝甜粥,会是怎样的呢?

  准备:

  第一遍:

  (1)点点头。(一口一口慢慢喝)

  (2)拍拍腿。(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蹲下并逐渐起来双手举高。(啊呜啊呜全喝光)

  继续喝:

  (1)踏踏脚。(一口一口慢慢喝)

  (2)扭扭屁股。(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甩甩胳膊。(啊呜啊呜全喝光)

  坐下喝:

  (1)拍拍手。(一口一口慢慢喝)

  (2)慢拍一下手,再快拍三下。(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从身体的上方到下方不停晃手。(啊呜啊呜全喝光)。

  (本环节设计意图:“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而扭扭屁股、跺跺小脚、转转小手等感官运动正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并在其中依据许卓娅教授“音乐与数学”的教育理念,把“尝一口、喝三下”与“1、2、停”相融合,使幼儿在巩固节奏时能有一定的自控力,同时为下一环节使用小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做了很好的铺垫。)

  2、请出铃鼓,讲解铃鼓的使用。(认识铃鼓,学会使用铃鼓)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非常精彩!大狼终于吃饱了,现在它已经出去玩了。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是谁呢?

  幼:小铃鼓。

  师:小铃鼓也想来和咱们玩游戏。鼓掌欢迎!看看它圆圆的鼓面咚咚响,旁边的小铃铛叮铃叮铃。小铃鼓可真调皮,小朋友们把藏在小椅子下面的小铃鼓也请出来吧。(从椅子下面拿出来)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哪个地方有个小手呢?(幼儿自由观察老师加以指导)

  师小结:这是小铃鼓的手柄,我们和它握握手好朋友,贴贴脸,拍一拍,摇一摇停。(老师和幼儿根据《小铃鼓》音乐节奏练习,帮助幼儿尽快熟悉铃鼓)

  (本环节设计意图:“先闻其声,后睹其物”会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小铃鼓的突然出现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一个高 潮,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又有一个朋友和我们玩游戏啦。

  认识小铃鼓主要分为:集体认识、自我观察和做朋友三种方式环环相扣来帮助幼儿尽快认识并学会演奏小铃鼓。尤其在自我观察中,根据幼儿的观察特点小铃鼓贴上黄色的小手,能够帮助幼儿自己找到铃鼓的手柄,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3、随音乐巩固练习。

  师:小铃鼓的声音可真好听呀!跟着音乐会更动听。(播放第一遍音乐:师幼坐在小椅子上表演。)

  师:恩,真是太好玩了,这回小铃鼓长高啦,长高的小铃鼓想笑着来表演哦。(播放第二遍音乐:师幼共同站在小椅子前面表演。)

  师:看!我们两个人的造型是不是很帅呀!恩,注意在停的时候摆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好吗?孩子们我们到大场地来表演吧。(播放第三遍音乐:离开座位到旁边空间大的活动场地表演。)

  师:每个小铃鼓的造型很特别呀,好有创意!继续努力呀(播放第四遍音乐:继续在大场地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图:音乐能够陶冶性情,更能使活动产生趣味性。《小铃鼓》的音乐节奏恰好与大狼喝粥的三种节奏型相吻合,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小铃鼓快乐地演奏,在每一遍的游戏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体验着合作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师:孩子们,今天和小铃鼓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那我们要谢谢它,和它抱一抱吧。

  师:小铃鼓要回家了,快看!那边就是他们的家,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去吧。(播放第五遍音乐: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把小铃鼓送到老师提前准备的家)

  师:孩子们,和我们的伙伴小铃鼓再见吧。(随音乐结束活动)

  (本环节设计意图:情感的渗透、常规习惯的养成自然地与整个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活动设计:

  不同的材料在幼儿手中变成了器乐,各种节奏在小天才的手中被创造出来。《大狼喝粥》是以铃鼓为主的打击乐活动,采用幼儿最熟悉喜欢的动物故事为切入点,在故事中蕴含了不同强弱、不同速度的节奏型;活动环节中运用故事、动作、节奏为基本要求,通过全身感官动作来不断刺激、巩固幼儿对三种不同节奏型的感受与表现,最后音乐与节奏相融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小铃鼓美妙音色的同时与伙伴们进行快乐演奏。让幼儿处于轻松、愉快、自然的状态,为幼儿良好节奏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幼儿初步感受表现艺术中的美。

15、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鸭与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按一定方向跑和在一定范围内躲闪跑,练习动作的灵敏性。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躲闪,不与同伴相撞。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色塑圈(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2、小朋友戴上头饰扮小鸭子(红、黄、绿三色蝴蝶结系在手腕上)、教师戴上挂饰扮鸭妈妈、另请一位教师戴上头饰扮狼、赶鸭棒一根。。

  3、录音机、磁带(歌曲《母鸭带小鸭》、小鸭跳舞音乐、狼音乐)。

活动流程

  一、听音乐进场

  今天天气真好呀,鸭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出去玩吧。(听歌曲《母鸭带小鸭》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小鸭找家",练习听信号按一定方向跑。

  ①第一次找家:听信号找家。

  师:"孩子们,你们跟着妈妈出来玩高兴吗?让我们先来看看家在那里呀?"幼儿兴奋地指着家的方向。

  师:"妈妈要看那只小鸭能找到家。"教师发出信号,幼儿飞快地去找家,

  师:宝宝,你的新家是什么颜色的?

  师:"啊!现在小鸭子们都有家了,真好!"

  ②第二次找家:找家时要意识到互相帮助。

  师:"孩子们,玩时要注意安全,因为附近住着一只大灰狼,如果大灰狼来了,该怎么办呢?"

  幼A:我们一起用石头砸它。

  幼B:我们马上跑回家躲好……

  师:"回家会比较安全,记住要互相帮助。现在,先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小鸭小鸭真可爱,扁扁嘴巴呷呷呷,摇摇摆摆来走路,跟着妈妈一起玩。"(大灰狼音乐响起,大灰狼来了。幼儿争相迅速地找家,还会互相招呼同伴一起住。大灰狼没捉到小鸭,只好走了。)

  ③第三次找家:按自己蝴蝶结的颜色找对应颜色的家。

  师:"大灰狼走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漂亮的蝴蝶结是什么颜色的?

  幼A:我的蝴蝶结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黄色的。

  幼C:我有绿色的蝴蝶结……

  师:"下次找家的时候,你们要按自己蝴蝶结的颜色来找家,红色蝴蝶结的,就找红色的家。现在,先和妈妈一起玩。"(大灰狼音乐响起,幼儿迅速按蝴蝶结的颜色找家。大灰狼没抓到鸭子,就走了。)

  (2)游戏:"小鸭躲大灰狼",练习在一定范围(半径为3~4米的圆圈)内躲闪跑。

  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池塘(半径为3~4米的圆圈)边,并跳入池塘中。

  师:"啊!池塘水真清呀!池塘水,清又清,小鸭小鸭爱游泳;东游游,西游游,扑扑翅膀真高兴。"(大灰狼音乐响起,大灰狼拿着赶鸭棒走到池塘边。有个别幼儿显得有些紧张。)

  师:"孩子们!水里也很安全,只要你们在池塘里灵活、勇敢地躲来躲去,不要被大灰狼赶到岸上去,妈妈也会保护你们的!"

  (幼儿在圆圈内躲闪跑,教师适时地保护躲闪能力弱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师、生:"哦!大灰狼走了,我们战胜大灰狼了,可以快乐地游泳、捉鱼吃了?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池塘里做游水、吃鱼、扑翅膀等动作。

  四、师:"天快黑了,孩子们,我们该回家了。"听音乐,小鸭和妈妈一起回家。

教学反思:

  总体上,本次活动能很顺利得开展,幼儿玩的不亦乐乎,各个环节较清晰,衔接自然。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我还要不断反思,向知道老师请教探讨,以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合理科学地开展。

16、小班音乐教案活动《小兔和狼》含反思

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听辨小兔和狼不同音乐形象,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自我控制意识。

  3.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熟悉“森林”场景。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

  一起唱歌。

  3.了解游戏规则。

  (1)狼来了,可怎么办?(启发幼儿坐回椅子椅子就是小朋友的家)

  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头、大树、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了”时)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躲的动作。)

  4.完整游戏,了解规则。

  (1)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

  第一遍游戏时,请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说话了、动了)

  “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幼儿休息,说说游戏规则。

  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不发出声音,不动)

  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喽!

  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注意安全。

  5.游戏结束。

  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17、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一、活动准备:山洞背景图、大灰熊头饰一个

  ◆动作建议第一句: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第二句:小朋友轻轻的走来了。

  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轻轻摇了L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来发怒了。

  ◆游戏玩法建议

  1、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大灰熊发怒时(低八度音乐响起):幼儿扮演木头人,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灰熊"在其中来回走动,发现是一群木头人又回去睡觉了。

  3、大灰熊睡着了,幼儿悄悄的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几次后,大灰熊苏醒了,和幼儿一起跳舞、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教学层次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的轻重,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2、知道大灰熊醒来时静止不动,初步学习控制自己。

  3、体会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理解歌曲

  l、教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2、熟悉歌词内容,边操作幻灯片边有节律念歌词。

  3、学学图片中大灰熊发怒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不同的发怒造型。

  4、教师念儿歌扮演小朋友,幼儿扮演大灰熊,表演大灰熊发怒的样子。

  (三)动作学习

  1、感知歌曲

  (1)初步感知游戏,掌握小朋友走路轻轻的动作。

  (2)掌握摇的动作,知道唱到"如果你去摇醒它呀"才能去摇大灰熊。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练习。最后提醒幼儿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创编各种"木头人'造型并静止不动。

  2、分角色,动作表现

  (1)请一半幼儿来表演大灰熊,一半幼儿表演小朋友。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强调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

  (四)情境游戏

  1、游戏第一次山那边真的有一只大灰熊(配班教师扮演),我们去摇醒它和我们一起游戏,好吗?

  2、游戏第二次大灰熊又睡着了,我们再去试一次,请它和我们一起游戏。

  3、大灰熊苏醒了,和小朋友开心的跳舞。

  教学层次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嗓音去表现歌曲的强弱及故事中的角色。

  2.用身体动作自如合乐地表现歌曲的强弱轻重。

  3、积极参与演唱,学会控制自己。

  【活动过程】

  (一)合着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大灰熊的故事

  1、跟着音乐看着指挥,表演故事。

  2、根据教师的歌唱,表演故事。

  (二)学唱歌曲《大灰熊》

  1、请幼儿合着伴奏演唱歌曲,讨论分析哪个地方唱得重,哪个地方唱得轻?

  2、尝试演唱,演唱发现唱到"走路轻轻"时特别轻,唱得"发怒"时特别重。

  3、幼儿演唱4、提出歌唱的要求小朋友很会用身体动作来讲故事,其实我们还会用喉咙讲故事。用喉咙讲故事时就不要用太多的动作,更不能做动作忘记歌词哦。

  5、请幼儿用演唱来讲故事。

  (三)合着伴奏带歌唱提醒幼儿演唱时要注意轻重的地方。

  教学反思: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幼儿从动作表演中逐步引导到歌曲演唱中,动作也要逐步变小。4、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如当幼儿还沉浸在游戏表演而没有按照歌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熊发怒的动作可在念歌词最后一个字“(生)气”时用一个造型定点。还要关注到幼儿动作是否合拍,这点很重要。交流后,我们于本周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流程与第一课时类似:谱图引题--师幼有节奏地念歌词,并表演故事--学习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强与弱。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进步很明显。首先教师准备充分,不但能熟练地演唱,还用钢琴录了伴奏音乐。环节的递进性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从动作还原到歌曲演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儿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图谱的摆放可以按照乐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学习中,动作的表演成分减少得还可以彻底些;教师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灵气;另外,要加强幼儿对动作节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势的要求

18、小班幼儿体育教案《小鸭与狼》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按一定方向跑和在一定范围内躲闪跑,练习动作的灵敏性。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躲闪,不与同伴相撞。

  3、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色塑圈(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2、小朋友戴上头饰扮小鸭子(红、黄、绿三色蝴蝶结系在手腕上)、教师戴上挂饰扮鸭妈妈、另请一位教师戴上头饰扮狼、赶鸭棒一根。。

  3、录音机、磁带(歌曲《母鸭带小鸭》、小鸭跳舞音乐、狼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

  今天天气真好呀,鸭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出去玩吧。(听歌曲《母鸭带小鸭》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小鸭找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练习听信号按一定方向跑。

  ①第一次找家:听信号找家。

  师:"孩子们,你们跟着妈妈出来玩高兴吗?让我们先来看看家在那里呀?"幼儿兴奋地指着家的方向。

  师:"妈妈要看那只小鸭能找到家。"教师发出信号,幼儿飞快地去找家,

  师:宝宝,你的新家是什么颜色的?

  师:"啊!现在小鸭子们都有家了,真好!"

  ②第二次找家:找家时要意识到互相帮助。

  师:"孩子们,玩时要注意安全,因为附近住着一只大灰狼,如果大灰狼来了,该怎么办呢?"

  幼A:我们一起用石头砸它。

  幼B:我们马上跑回家躲好……

  师:"回家会比较安全,记住要互相帮助。现在,先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小鸭小鸭真可爱,扁扁嘴巴呷呷呷,摇摇摆摆来走路,跟着妈妈一起玩。"(大灰狼音乐响起,大灰狼来了。幼儿争相迅速地找家,还会互相招呼同伴一起住。大灰狼没捉到小鸭,只好走了。)

  ③第三次找家:按自己蝴蝶结的颜色找对应颜色的家。

  师:"大灰狼走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漂亮的蝴蝶结是什么颜色的?

  幼A:我的蝴蝶结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黄色的。

  幼C:我有绿色的蝴蝶结……

  师:"下次找家的时候,你们要按自己蝴蝶结的颜色来找家,红色蝴蝶结的,就找红色的家。现在,先和妈妈一起玩。"(大灰狼音乐响起,幼儿迅速按蝴蝶结的颜色找家。大灰狼没抓到鸭子,就走了。)

  (2)游戏:"小鸭躲大灰狼",练习在一定范围(半径为3~4米的圆圈)内躲闪跑。

  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池塘(半径为3~4米的圆圈)边,并跳入池塘中。

  师:"啊!池塘水真清呀!池塘水,清又清,小鸭小鸭爱游泳;东游游,(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西游游,扑扑翅膀真高兴。"(大灰狼音乐响起,大灰狼拿着赶鸭棒走到池塘边。有个别幼儿显得有些紧张。)

  师:"孩子们!水里也很安全,只要你们在池塘里灵活、勇敢地躲来躲去,不要被大灰狼赶到岸上去,妈妈也会保护你们的!"

  (幼儿在圆圈内躲闪跑,教师适时地保护躲闪能力弱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师、生:"哦!大灰狼走了,我们战胜大灰狼了,可以快乐地游泳、捉鱼吃了?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池塘里做游水、吃鱼、扑翅膀等动作。

  四、师:"天快黑了,孩子们,我们该回家了。"听音乐,小鸭和妈妈一起回家。

19、小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大苹果分给谁》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由于现在大多的家庭状况是"6+1"家庭,一名幼儿他的身边除了爸爸、妈妈外,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心爱护,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大多都不会分享,不知道如何感恩。对于他们而言只知道和家长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对此我设计了"大苹果分给准"这一活动,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动目标:

  1、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奶奶、妈妈、小男孩、小女孩及1个盘子、3个大苹果、1个小苹果的图片

  2、操作册《大苹果分给谁》

  3、每组1个点心盘,放入比幼儿人数数量少1个的橘子,水彩笔人手1只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主题尝试为故事中的人物分苹果,初步了解与别人分享东西的方法。

  故事:一个星期天,奶奶带着小妹妹到欢欢家做客,妈妈端出一盘水果,让欢欢分给大家吃,欢欢最喜欢吃苹果了,他看看盘子里大小不一的苹果,很快将苹果分好了,小朋友你们看看欢欢分得合适吗?

  集体讨论欢欢分得是否合适,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需调整,并请个别幼儿上前调整。

  教师小结:有好吃的东西时应互相谦让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2、将学到的分享方法加以实践,深入感知分享好吃的东西时要先想到客人、长辈、同伴和比自己小的人。

  请幼儿坐在桌边,打开幼儿操作册《大苹果分给准》

  教师: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帮欢欢分苹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3、迁移经验,尝试运用谦让和分享的方法品尝橘子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橘子,可是不够每个小朋友分一个,怎么办?谁能想出好办法?

  引导幼儿用谦让和分享的方法幼儿分组品尝橘子,教师巡回指导4、欣赏歌曲《李小多分果果》

教师小结: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们真棒,大家都学会了如何来帮助欢欢分苹果吃。教师还发现了你们不仅学会了帮欢欢分苹果,而且还学会了分享,教师希望你们回家也给你们家里的人分苹果吃,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活动反思:

  大苹果分给谁《大苹果分给谁》是一节小班社会领域的活动。这是一个培养幼儿学会谦让和分享的活动。幼儿,尤其是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与他人分享或谦让的机会。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通过这节活动的开展,使我班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谦让的行为。让他们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味地索取,而是应该学会谦让、学会付出。虽然通过这一节小小的活动还不能让幼儿完全地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会不时地向幼儿渗透,使幼儿明白"分享,谦让"这一美德。在这节活动中,我班大多的幼儿都能够很情愿地与同伴分享,但是有个别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对于与同伴分享这一主题比较抗拒。尤其是我班高绍喆小朋友,这名幼儿从小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溺爱,什么好吃、好喝的东西都给孩子。造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所以在组织的这节活动中,这名幼儿表现的很突出,十分不愿意与同伴分享。针对这名幼儿的行为,我和本班的另外一名教师一起讨论想出解决方法。希望幼儿能学会分享,懂得谦让这一美德。

20、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一个大苹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一个大苹果

活动准备:

  大苹果1个、小朋友、各种水果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都有哪些果子呢?”

  小结: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生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桔黄色的桔子,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二、理解儿歌

  1、学念儿歌第一、二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有爱我)

  出示小口袋(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出示苹果

  小结:苹果是圆圆的的,摸上去很光滑,上面有个柄,下面有个小小的坑。

  “你们说对了,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喜欢我们吗?”

  2、学念儿歌第三、四句。(出示小朋友)

  “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提问:“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快帮军军想想办法吧!

  小结:小朋友要讲卫生,吃东西以前先要洗洗手,这样食物开心,小朋友的身体也健康啦!”

  过渡“大苹果听到我们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宝宝,高兴地念起了儿歌,你们想听吗?”

  3、完整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们一起来念念大苹果的儿歌吧!”

  4、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学习仿编儿歌。

  提问:“你们除了喜欢大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水果贴绒)

  2、请个别幼儿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3、集体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21、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公鸡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大公鸡》。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4)鼓励幼儿自己结伴(面对面)进行韵律活动。

教学反思:

  大公鸡是小班幼儿生活中常见和喜欢的动物。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换洗衣服是谁洗的,接着我出示大公鸡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让孩子们总结出它的羽毛五颜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

22、小班音乐教案《大狼喝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能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2. 学习使用铃鼓,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 出示教学挂图,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练习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 阅读教学挂图,请幼儿猜想大狼是怎样喝粥的。

  “你们喜欢喝粥吗?你们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banzhuren.cn)是快快地喝,还是慢慢地喝?是一小勺一小勺的喝,还是大口大口地喝?”

  (2) 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呢?”(快快喝,哗啦啦。)

  “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三口。)

  “大狼在幼儿园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请幼儿模仿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动作。

  2. 学习使用铃鼓表现故事内容,感受玩铃鼓的快乐。

  (1) 教师出示铃鼓,与幼儿讨论如何使用铃鼓表现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学学大狼喝粥。”

  大狼在姥姥家喝粥。(舀一勺,哗啦啦,慢拍一下,连续摇铃鼓。)

  大狼在自己家喝粥。(舀一勺,喝三口,慢拍一下,连续拍三下。)

  大狼在幼儿园是怎木昂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慢拍两下。)

  (2)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空手练习上述三种喝粥的方式。

  (3) 幼儿学习用铃鼓表现大狼三种不用的喝粥方式。

  幼儿每人拿一个铃鼓,用铃鼓逐一练习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

  (4) 幼儿和教师一起听语言CD(盒带),用铃鼓表现大狼喝粥的故事。

  演奏前提出要求:不演奏时,要保管好铃鼓,不让它发出声音。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5)第23—25页。

  教学反思:

  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铃鼓作为演奏乐器,和幼儿一同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分析内容,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这时,我问:“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样的呢?”康贺说:“我用铃鼓用力的摇,哗啦啦!”心仪说:“铃鼓轻轻拍,大狼轻轻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断自主探索适合的强弱和节奏,获得表演的快乐,获得了通过声音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23、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兔子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兔子和狼不同形态的音乐,乐意用肢体表现音乐形象。

  2、在跳跳玩玩中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ppt、音乐;小兔子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情景布置树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律动去树林

  听音乐,开车子来到“树林”

  二、感知体验——兔子和狼的音乐形象

  (一)欣赏感受兔子的音乐

  1、完整欣赏兔子的音乐一遍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好像是谁来了?小兔子们在树林里干什么呢?

  2、再次欣赏兔子的音乐,肢体展现兔子动作。

  3、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一学。

  4、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表现。

  小结: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他们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吃草、有的采蘑菇,大家在一起都非常开心快乐。

  (二)欣赏感受狼的音乐。

  1、倾听狼的音乐

  师:哎呀,谁来了?这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

  2、再次倾听狼的音乐,肢体展现狼的动作。

  师:大灰狼怎么走来的?小兔们该怎么办?

  (三)完整欣赏,感知音乐

  1、师放ppt,配乐讲述故事

  师:到底树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小结:树林里不仅有可爱的小兔子们,还有坏蛋大灰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大灰狼来了,小兔子就要快点躲到大树后面藏起来,不能让大灰狼捉住了。

  三、幼儿游戏——兔子和狼的音乐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提示:听到大灰狼来了,要赶紧躲在大树后面,不让大灰狼看到。

  2、幼儿在音乐声中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1)小兔音乐:小兔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做游戏。

  (2)大灰狼音乐:大灰狼来了,小兔子们躲起来。

  (3)小兔子音乐再次响起:大灰狼灰溜溜的走了,小兔子们跟着妈妈又出来游戏了。

  师:小兔子们玩得开心么?有没有被大灰狼发现呀?你们真是听话、勇敢的兔宝宝。

  3、活动延伸

  师:树林里还有许多其他动物朋友,我们一起也去和他们做好朋友玩游戏好吗?

  反思:

  一个好的选材,往往是一节成功活动的一半。我班幼儿刚刚入园一个半月,对于遵守上课纪律,和遵守游戏规则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因此针对我班孩子情况,我在选材上下足了工夫。经过反复斟酌、权衡后选定了《兔子和狼》这个音乐游戏。

  这个题材,有着朗朗上口的曲调,活泼明快的旋律,特别符合我班幼儿特点。

  当孩子们踏着欢快的乐曲以“开小汽车”的游戏进入活动室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瞬间安静了下来。我顺势将手中制作的指偶“兔子”和“狼”引出生动的故事。迅速地将孩子带入情景,回忆了歌词,复习了歌曲,使孩子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加明朗化。

  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我抓住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机,及时引导孩子学习“兔跳”的基本动作。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开始了第一次游戏,初次尝试,孩子肯定有不足,如果我直接与孩子交流、纠正动作,那么这个以游戏情景一线贯穿的活动就会变得机械、生硬。我大胆地将活动中的重、难点交给了游戏中的角色之一“大灰狼”让她用发现兔子和要抓住兔子的游戏口吻,来指出孩子的不足,提醒孩子:要双脚并拢,脚尖轻轻地按节奏跳。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强化。

  在第二次练习中,不会因为游戏玩的太尽兴而忽视动作的要领。实践证明,这次突破是成功的。孩子们一听完大灰狼的话后,马上跑到我身边,在我的引导下主动地说出了再次游戏应注意的地方。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每个环节层层递进,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孩子主动地在游戏中学习,注意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获得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活动中,如果在场景布置上选择更符合游戏情景的布置,就更有游戏的氛围了。

24、小班音乐教案《小兔子与大灰狼》含反思

  游戏目标:

  能够初步区分两种类型的音乐的不同之处。

  游戏准备:

  幼儿已比较熟悉两段差异较大的音乐。

  游戏过程:

  选取两段区别比较明显的乐曲,一段活泼,以高音为主;一段低沉,以低音为主。教师弹奏活泼音乐即表示是小兔子的音乐,小朋友可以自由的摆动身体,做出小兔子的动作。教师弹奏到低沉的音乐,表示大灰狼来了,小朋友们立刻停止动作变为木头小兔子,等音乐变为小兔子音乐时再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尤其喜欢能在游戏情节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 来满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并能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25、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大扫除》含反思

  设计意图:

  大扫除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既兴奋又有意义的事。在大扫除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着劳动的快乐。小班的孩子虽然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但简单的放玩具、抹桌子等劳动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国庆节前夕,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娃娃家大扫除,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在劳动的同时体验着快乐,积累了经验。美术活动"大扫除"意图让孩子的涂鸦的过程中回味整理娃娃家的劳动情景。借助"吸尘器"上下左右把房间内的灰尘吸干净,使小班幼儿从无控制涂鸦向有控制的涂鸦过渡,在摆放家具过程中的促进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寓绘画表现于游戏之中。

  活动目标:

  1、在表现整理娃娃家物品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能有控制的画直横线。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吸尘器":将两支深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用胶带纸捆绑,上面贴有吸尘器图片。

  淡紫色纸作底板、用奶黄、淡绿色纸剪出各种家具的形状作为粘贴的材料。“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固体胶、抹布等。迷你型吸尘器一台。

  情景布置:娃娃家(家中有小床、桌椅等家具),地毯,地毯上有垃圾。

  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用语言激发幼儿帮助娃娃家打扫地毯。

  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宝宝把地毯打扫干净呢?

  2、教师用吸尘器打扫娃娃家。

  3、老师小结:先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吸,再从上往下一排一排吸,每个角落都吸到,就干净啦!

  二、大家一起来打扫

  1、教师与幼儿共同操作画直线,以儿歌提示操作的方法,同时丰富词语:左、右、上、下。

  2、教师演示把家具模型纸贴在画好线的纸上。

  三、宝宝自己来打扫

  1、幼儿自己来打扫,教师按操作步骤逐步提供材料。

  a)提供地毯、双色蜡笔。

  b)家具模型纸、固体胶。

  c)细勾线笔。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以儿歌的形式提示幼儿正确使用材料。

  四、欣赏各自打扫的房间,看看哪个房间最干净最漂亮。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26、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大公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跟着歌曲节奏来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歌曲的相关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通过谈话“衣服脏了,怎么办呢?”(洗一洗)

  2、“用什么洗呢?”(水来洗)。

  3、“除了用水来洗,还需要其他东西吗?”(肥皂、洗衣粉)

  4、教师总结:小朋友真聪明,衣服脏了可以用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涂点肥皂或洗衣粉来洗衣服,那你知道大公鸡的衣服脏了,会怎么办呢?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大公鸡》

  1、教师出示公鸡图片,“你在哪里见过大公鸡?(菜场)”“谁会学大公鸡叫?”(喔喔喔)

  2、“看,大公鸡的衣服漂亮吗?”“对呀,大公鸡,穿花衣。”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3、出示图片“衣服脏了,大公鸡会怎么办呢?”(它会洗个澡),“是啊,它会自己洗。”(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会用什么来洗呢?”(沙子),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大公鸡是怎么用沙子来洗澡的?”“扑棱扑棱用翅膀来洗澡的。”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大公鸡》”,听两遍。第二遍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唱一唱。

  6、教师弹钢琴,幼儿学唱歌曲。1~2遍。

  三、总结,结束活动。

  1、师:“除了大公鸡用沙子来洗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是用沙子来洗澡的,我们过后可以用其他小动物来代替,放在歌曲里。

  2、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歌唱活动的重点是演唱歌曲,小班的孩子对歌唱活动总是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对唱歌没有兴趣,演唱时往往是老师唱得多,怎样让孩子在歌唱活动中体验到唱歌的乐趣,积极参加歌唱活动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活动要求幼儿用对唱与默唱的方法演唱歌曲,虽然本次活动的内容很多,但是这种新型的演唱方法很吸引幼儿,让我对歌唱活动又重拾信心了。

27、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兔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听辨小兔和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愉快和紧张两种不同的游戏气氛中,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初步的自我控制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活动室,引导幼儿熟悉“森林”场景。

  “今天,兔妈妈要带你们去树林里玩,快跟上吧!”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玩得真累呀,我们快来找一个小椅子休息一下。”请幼儿坐好。

  “兔宝宝们,树林里漂亮吗?;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玩得开心吗?那我们一起来唱唱歌吧!”

  了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呀都还记得这首歌,真棒,下面张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我请小朋友站起来跟我学小白兔,跳呀跳,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狼来了,可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坐回椅子椅子就是小朋友的家)

  “今天,兔妈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了。等一会儿,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呀?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头、大树、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了”时)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躲的动作。)

  4.完整游戏,进一步了解规则,

  (1)“那我们一起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吧!”

  第一遍游戏时,请一名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说话了、动了)

  “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幼儿休息,说说游戏规则。

  “天黑啦,兔宝宝们,我们快回家吧!”

  “刚才我们玩得可真累,休息一下吧。”

  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刚才兔宝宝们躲得可真好,大灰狼一只兔子也没抓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不发出声音,不动)

  “聪明的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那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喽!”

  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躲,不过,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

  5.游戏结束,体验游戏快乐。

  “兔宝宝们,你们可真棒,都没有被大灰狼捉住。大灰狼快要饿死啦!我们快到其他地方去玩吧!”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28、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兔子和狼》含反思

  一、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情感外露,不稳定,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教学活动时要更加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

  《兔子和狼》这则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嬉戏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让幼儿玩中乐、玩中学。

  二、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兔子和狼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小兔跳的动作,培养幼儿游戏的兴趣。

  2、感受本歌曲的气氛,初步学习用动作来表示歌曲的意思。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参加游戏活动,幼儿能分辨出兔子和狼的音乐不同。

  2、难点:能随音乐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五、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

  2、《兔子和狼》录音磁带、录音机。

  六、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七、活动过程

  情景感知

  (1)放《兔子和狼》录音,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气氛。

  师:小朋友们,这段音乐讲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现在就讲给你们听好吗?

  (2)在轻轻的《兔子和狼》的音乐背景中,老师讲《兔子和狼》

  的故事。

  一天,兔妈妈带着孩子到树林里去玩,孩子们在妈妈身边玩得可高兴了。他们欢快的蹦啊,跳啊,好像把呼呼的风声和沙沙的树叶声都给忘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忽然,兔妈妈发现了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了过来,他赶紧说:“孩子们,快躲到附近的山洞里去,不然就被大灰狼抓走了。”孩子们乖乖的听了妈妈的话。.

  那只大灰狼真的来了,他恶狠狠的瞪着眼睛,东瞅瞅,西望望,摸摸这儿,抓抓那儿。没有发现咱们的小兔子,它什么也没有抓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2:体验理解

  (1):谈话:

  师:小朋友们,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好听吗?(好听)那咱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吧。你们扮演你们喜欢的小兔子,我当兔妈妈,行吗?不过在玩的时候,我可要看兔宝宝在玩的时候是不是耳朵竖得直直的,小脚落在地上轻轻的,像妈妈一样,前脚掌先着地(老师示范,幼儿模仿)。喔,对了,妈妈还忘了告诉你们一件大事,那就是如果发现大灰狼来了,你们可要向故事中的小乖乖一样,赶紧躲起来,不让大灰狼抓走。好,咱们开始玩吧。(给幼儿戴头饰)

  (2):游戏内容(伴随音乐)

  (一)小兔子一家自由自在的玩耍,他们蹦着,跳着,一只大灰狼来了,没有发现小兔子,失望的走了。

  (二)小兔子一家又欢快的玩起来,他们拉起手跳,点点头跳,打个滚跳、互相追着跳……,大灰狼又来了,抓走了几只小兔子。

  (3)内化迁移

  师:孩子们,大灰狼已经走远了,你们不用害怕了。快到妈妈身边来吧。让我数一数:1、2、3、4、5、6、7……唉,怎么少了几只妈妈的小宝贝,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哪里去了?对,他们一定是没有好好保护自己,结果被大灰狼抓走了。妈妈真伤心,你们可千万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被别人伤害啊。好了,咱们今天就玩到这里吧,走,跟妈妈回家去。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29、小班音乐游戏优秀教案《小猫本领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音乐游戏并在集体中大胆表现,感受游戏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3.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喜欢小动物。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难点: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小猫头饰每人一个、创设“猫咪乐园”情景。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

  1、教师变猫,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在猫咪乐园中随着音乐做韵律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二、发声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用强弱对比的声音演唱《大猫小猫》。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猫的本领,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 猫的本领。(捉老鼠、会爬树、捕小鱼等)。

  2.教师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交待游戏规则:小猫一定要在音乐 开始后才能躲藏,并在猫妈妈出来时全部躲好。

  3.第一遍游戏,教师小结游戏规则情况。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躲 藏在哪里?(使用恰当的方位词)

  4.第二遍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换个地方躲藏,并小结游戏情况。

  四.情景表演《小心大灰狼》。

  “猫妈妈”(教师)带领“猫宝宝”(幼儿)捉老鼠的时候,大灰狼突然出现,小猫迅速躲藏起来。大灰狼找来找去没有看到小猫,灰溜溜地走掉了。。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猫妈妈召唤小猫,询问躲藏情况,表扬小猫的聪明勇敢,带领小猫一同离开活动场地。情景表演结束。

  活动反思:

  虽然它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但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也知道大概的意思。我们先让幼儿表演小猫是怎么走路的,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小猫走路是轻轻的。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说清楚游戏规则、游戏范围。如果离开这个范围,猫妈妈就找不到小猫。第一段是小猫的音乐,让孩子模仿小猫的动作,当唱到相应的歌词时,能够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段是猫妈妈出场,唱到歌词的最后找出小猫。在这节课上,孩子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30、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大狼喝粥》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能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2.学习使用铃鼓,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铃鼓、《大狼喝粥》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练习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请幼儿猜想大狼是怎样喝粥的。

  “你们喜欢喝粥吗?你们都是怎么喝粥的?你们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2.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呢?”(快快喝,哗啦啦。)

  “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三口。)

  “大狼在幼儿园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请幼儿模仿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动作。

  (二)出示图谱,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空手练习上述三种喝粥的方式

  “现在咱们做个游戏,用拍手的方法来模仿大狼喝粥。”

  大狼在姥姥家喝粥。(舀一勺,哗啦啦。拍一下手,摇一下手。)

  大狼在自己家喝粥。(舀一勺,喝三口。拍一下手,再连拍三下手。)

  大狼在幼儿园喝粥。(舀一勺,喝一口。慢拍两下手。)

  (三)学习使用铃鼓表现故事内容,(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感受玩铃鼓的快乐。

  1.幼儿每人一只铃鼓,学习使用铃鼓,指导练习摇、敲的动作。

  拿铃鼓的方法:鼓面向上,四指并拢抓鼓边内侧,大拇指放在鼓边外侧。

  摇:一手举起,转动铃鼓,发出声音。

  敲:鼓面向上,一手握住铃鼓,一手轻敲鼓面。

  演奏前提出要求:老师让铃鼓唱歌时,你就让他唱,不让他唱歌时,不能让小铃鼓发出声音。

  2.结合图谱,与幼儿谈论如何用铃鼓表现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来做大狼喝粥的碗,学学大狼喝粥。”

  姥姥家的甜粥真好喝,舀一勺,哗啦啦。(慢拍一下,连续摇铃鼓。)

  家里的甜粥太烫了,舀一勺,喝三口。(慢拍一下,连续拍三下。)

  幼儿园的甜粥慢慢喝,舀一勺,喝一口。(慢拍两下。)

  3.结合图谱,学习用铃鼓表现大狼三种不同的喝粥方式。

  教师带领幼儿逐一练习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

  (四)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中,投放铃鼓,供幼儿表演。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铃鼓作为演奏乐器,和幼儿一同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分析内容,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这时,我问:“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样的呢?”康贺说:“我用铃鼓用力的摇,哗啦啦!”心仪说:“铃鼓轻轻拍,大狼轻轻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断自主探索适合的强弱和节奏,获得表演的快乐,获得了通过声音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同时节奏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集体活动中,为达到统一的目的,幼儿要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注意别人的行动,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于是在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演奏前,乐器拿出之后,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整个演奏过程中,用老师夸张的体态语来提醒幼儿: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确保演奏效果。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能够抵抗外界的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31、小班音乐下学期教案《大拇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们的名称。

  2、初步学习跟唱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及录有《大拇指》的磁带。

  2、双手的大拇指与小拇指分别画上逼真的笑脸。

  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笑脸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让我们先请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谁?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大拇指好!”

  师:第二位客人也来了,看看是谁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小拇指好!”

  2、采用拇指对话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词。

  (1)熟悉第一段歌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要来我们班找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想找谁做朋友吗?"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幼儿自由发言)它们要找另外一个大拇指和另外一个小拇指。到底有没有找到呢?我们来看看吧!(师边表演边朗诵歌词。)

  (2)提问: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吗?它们见了面,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问同上)

  3、初步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一遍。师:大拇指找到朋友后,可开心了,还唱起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范唱一次。师:哇!它们唱的好听吗?王老师也想唱了,你们听听王老师怎么唱的吧!

  (3)幼儿初步学唱,并能初步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师:你们想学大拇指唱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

  (4)个别幼儿表演。

  4、学唱“小拇指”。

  小拇指: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师:你们听,小拇指也想唱了,让我们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5、游戏《找朋友》。(请一幼儿躲起来,集体幼儿边唱边问,该幼儿边唱边做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32、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怪物不见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了解"大怪物"的秘密。

  2、引导幼儿发现物与形的对应,培养其不怕黑夜的勇敢品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承办幼儿园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设备一套(包括笔记本电脑、音响、投影仪、投影屏幕)、小黑板2块执教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操作教具(图片和剪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景设疑,引入活动:

  (出示黑夜场景)T:这是什么时候?你觉得晚上是怎样的?

  (出示宝宝)过渡:有一个名叫宝宝的小朋友,他也非常害怕黑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为什么害怕黑夜。

  二、观看课件,了解故事:

  (一)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讲述1:

  晚上,宝宝舒服的躺在他的小床里睡觉。夜里醒来,看见屋里有个黑黑的大怪物。一阵风吹来,大怪物动起来了"哎呀不好,大怪物要来吃我了。"宝宝害怕极了。

  T:宝宝看到大怪物很害怕。他是怎么样的?

  T:如果你是宝宝,这时你会怎么办?

  故事讲述2:

  宝宝慌忙拿起电话。

  T:你们猜宝宝这时会打电话给谁?他会说些什么呢?

  宝宝慌忙拿起电话报警。"警察叔叔快来呀,我家有个大怪物!"故事讲述3:

  小狗警长赶来一看,哈哈哈地笑起来,小狗警长说:"宝宝别害怕,我陪你睡觉,天一亮怪物就会不见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天亮了,宝宝起来一看,哪里有怪物呀,原来那只是衣架上的一件大衣呀!

  T:天亮了,大怪物还在吗?宝宝晚上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小结:原来根本没有大怪物,宝宝看到的只是挂在衣架上的一件大衣。

  (二)完整欣赏故事小结: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根本就没有大怪物。只是天黑了,由于没有了亮光,很多东西都会变得暗暗的、黑黑的。

  三、游戏:大怪物不见了T:看,天又黑了,宝宝又想睡觉了,可他的房间里还藏着许多像大怪物一样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帮他找出来,看看这些大怪物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引导幼儿操作教具物形对应,集体+个别)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3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商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商品,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34、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大自然的收集》含反思

  设计思路

  当我看到《收集东收集西》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诗时,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讲给班上的孩子们听。诗歌从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进而延伸到自然界,以妈妈的收集为结尾,既渗透着母爱,又拉近了文学作品与幼儿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为幼儿的理解、模仿及创造提供了空间。

  正值秋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捡拾院子里掉落的小叶子、小花瓣、花种子、树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宝贝似的攥在手里。这些在成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两却分外吸引孩子,他们还套用了散文诗中的句子――这是他们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捡拾自然物,何不满足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捡拾的自然物收集起来呢?在捡拾和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点数及类概念还不太清楚,因此,幼儿的收集正是积累分类经验的好机会,还能发展他们的点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收集的兴趣。

  2.利用幼儿收集的自然物.发展幼儿点数及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散文涛《收集东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纸、小筐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到许多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宝贝.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小信封。请你们把宝贝装在信封中,看谁收集到的宝贝多,而且它们的样子还不一样。幼儿自选信封。

  2.到户外指导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

  老师: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种最多?还能收集到其他东西么?

  老师:你捡到的树叶真多呀.还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宝贝吗?

  老师:你都有什么宝贝?是从哪捡到的?

  3.回教室指导幼儿把收集的宝贝进行分类。

  老师:你们收集的东西真是太丰富了.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大大的白纸,把你们收集的宝贝都倒在大白纸上,看看你收集的宝贝有没有长得一样的,我们把它放在一起。

  老师: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儿:我收集到了好多种树叶。

  老师:它们都是树叶.都有什么样子的树叶呢?

  幼儿:有杨树叶、小扇子叶、像小手的叶子,好多种呢。

  老师:这是什么叶子呢?

  幼儿:杨树叶。

  老师:你能挑出和这片叶子一样的树叶放在一起吗?

  幼儿:我捡到的东两名字都不一样。

  老师:都有什么?

  幼儿:小花瓣、小草,还有树叶,还有……都数不出来了,我先把一样的放在一块儿再数就行了。

  老师:对,那我们把一样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数数。

  幼儿:我找到了5样宝贝呢。

  幼儿:老师,我自己分了11种。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分分好么?

  幼儿:花种子放在一起,小树枝放在一起……原来我捡到了4类东西呀,我捡到了11片核桃叶,还以为是11种东西呢。

  幼儿:我收集到8种东西,树枝是一种,但是有杨树枝和泡桐树枝,树叶是一种,也有很多种树叶..

  老师:一种东两也可以分很多,对么?

  幼儿:因为它们都不是一种树上的树枝和树叶……

  4.利用集体分类帮助幼儿更加明确类的概念。

  老师把幼儿收集的每类中取出一个,放在不同的大筐中。"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分好类的宝贝去给它们找家。

  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分好类的收集分别放在属于它的家叶,看看我们全 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几类宝贝。

  5.我们今天收集了许多宝贝.小朋友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园中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东两还可以收集起来,和大家一起用这些宝贝玩游戏。

  活动延伸

  1.鼓恸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游戏的玩法,如,比比谁的树叶项链长、树叶拼摆画、树枝长短的排列、装饰画等。

  2.家园配合激发孩子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兴趣,如各种各样的书等。

35、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公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大公鸡》。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4)鼓励幼儿自己结伴(面对面)进行韵律活动。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在歌唱、表演、做动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动中,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大公鸡的熟悉,进一步了解了大公鸡的生活习性,知道了大公鸡是怎样洗澡的,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的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有关动物、了解大自然的活动打好了基础。

36、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大狼喝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能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2.学习使用铃鼓,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铃鼓。(放在小椅子下面)

  2. 将幼儿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 教学挂图:大狼喝粥、大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喝过粥吗?都怎么喝粥的?

  请幼儿集体表演,请一位表演夸张的小朋友上前面表演,进行糖果奖励。引出甜粥。鼓励幼儿看看今天谁还能回家喝到甜粥。

  2. 大狼也喜欢喝甜粥,咱们来看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出示挂图,教师有感情有动作的讲故事。

  3.师问:

  (1)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2)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3)大狼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4.小结:教师讲故事,并和幼儿一起用动作进行模仿。

  (二)节奏初步练习,为使用打击乐奠定基础

  1.师: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做个小游戏,用拍手的方法来模仿大狼喝粥,好不好!

  (1)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摇一下手。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手方向要一致,小班孩子小,提醒用左右手。

  (2)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再连拍三下手。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注意速度。

  (3)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手,再慢拍一下手。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拍手的方法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三)正确使用铃鼓进行打击乐的练习

  1.师: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它要和你们一起来模仿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出示铃鼓,让幼儿认识铃鼓,知道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幼儿练习。

  (1)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摇一下铃鼓。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铃鼓方向要一致。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2)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再连拍三下铃鼓。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拍铃鼓要和拍手时的速度一致。

  (3)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铃鼓,在慢拍一下铃鼓。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铃鼓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四)创编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能让铃鼓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把铃鼓举起来,另外一只手藏起来,你们想一想不用手拍怎么能让铃鼓发出声音?幼儿自由发挥,对他们的方法进行练习。

  (五)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梦想剧场中,放入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表演。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铃鼓作为演奏乐器,和幼儿一同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分析内容,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这时,我问:“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样的呢?”康贺说:“我用铃鼓用力的摇,哗啦啦!”心仪说:“铃鼓轻轻拍,大狼轻轻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断自主探索适合的强弱和节奏,获得表演的快乐,获得了通过声音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同时节奏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集体活动中,为达到统一的目的,幼儿要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注意别人的行动,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于是在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演奏前,乐器拿出之后,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整个演奏过程中,用老师夸张的体态语来提醒幼儿: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确保演奏效果。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能够抵抗外界的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37、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38、节日教案《包春卷》小班主题活动音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随着音乐边唱歌曲边有节奏的表演“包春卷”。

  2、 感受过年“包春卷”的乐趣,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 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7、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随着音乐边唱歌曲边有节奏的表演“包春卷”。

  活动过程:

  1、回忆包春卷的过程

  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曲

  4、游戏“给小动物包‘春卷’

  5、幼儿合作玩游戏

  活动反思:

  一、帮助会议,激趣导入。

  通过欣赏春卷图片,能及时帮助幼儿回忆起自己过年前吃过。但很少有家庭自己去包春卷,所以幼儿对包春卷的过程充满好奇。

  二、注重情绪教学,难而化简。

  幼儿融入在过年的情景之中,情绪愉悦。由于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感受并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拍手念节奏的方式幼儿能比较顺利地掌握,但容易出现拍手与念节奏不一致地现象。由于歌曲结构简单,歌词简短,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幼儿最为感兴趣的包春卷的动作表演上。幼儿两两表演,参与表演兴趣浓厚,连平时不爱上来表演的幼儿也勇敢地上来了!

39、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认识乐器》设计意图总结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乐器并尝试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

  2、能安静地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能通过辨音来为乐器和其声音配对。

  3、萌发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让幼儿熟练的掌握乐器的名称。

  2、掌握乐器正确的演奏方法。

  3、通过听声音,辨别相应的乐器。

  活动准备

  1、四种打击乐器(沙锤、鼓、三角铁、钹等),每种数量大约是幼儿数量的 1/3。

  2、各种乐器选 1 个放进宝箱里,剩下的乐器分类各自装在一个篮子里。

  3、一张桌子(预备用来摆放鼓的)。

  4、操作活动页自制 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四种打击乐器以及它们的演奏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子的宝贝,小朋友们想不想看? 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什么?

  1、认识沙锤及沙锤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沙锤: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鼓励幼儿说出乐器名称-沙锤,可以重复向幼儿提问)

  (2)怎样让沙锤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沙锤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摇动沙锤。)是怎样摇动沙锤的呢?(老师有节奏地摇动沙锤, 请幼儿空手跟着一起模仿)

  (3)小朋友想来摇动沙锤吗?(发给幼儿沙锤,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摇动沙锤)

  (4)我们来仔细听听,沙锤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摇动沙锤,请幼儿仔细倾听:沙沙沙、沙沙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沙锤的声音。

  2、认识鼓及鼓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鼓: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鼓,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鼓发出声音呢?(幼儿上台尝试用鼓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 我们可以用手来拍打鼓面,也可以用鼓槌来敲击鼓面。)鼓槌是怎样敲击鼓面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鼓面,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鼓槌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小鼓吗?(发给幼儿鼓槌,鼓放在桌子上,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小鼓)

  (4)我们来仔细听听,小鼓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小鼓,请幼儿仔细倾听:咚、咚、咚、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鼓的声音。

  3、认识三角铁及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三角铁: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三角铁,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三角铁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三角铁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用小铁棒来敲击三角铁。)小铁棒是怎样敲击三角铁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小铁棒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三角铁吗?(发给幼儿小铁棒和三角铁,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

  (4)我们来仔细听听,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三角铁,请幼儿仔细倾听:叮……叮……)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三角铁的声音。

  4、认识钹及钹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钹: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钹,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钹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钹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捏紧绳子,碰击两片钹来发出声音。)两片钹是怎样碰击的呢?(老师有节奏地碰击钹,请幼儿用两手掌模仿钹跟着一起碰击)

  (3)小朋友想来碰击钹吗?(发给幼儿钹,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碰击钹)

  (4)我们来仔细听听,钹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碰击钹,请幼儿仔细倾听:砰……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钹的声音。

  小结:(老师一边说一边用乐器示意)刚刚小朋友认识沙锤,摇动沙锤就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是鼓,用鼓槌敲击鼓面,就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 这是三角铁,用小铁棒敲击三角铁,就会发出“叮……叮……”的声音;这是钹, 碰击钹,就会发出“砰……砰……”的声音。

  二、游戏“听声音猜乐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听声音猜乐器”播放课件 PPT 过程:

  PPT1:这里有哪几种乐器?(逐一说出图片上的乐器名称)——请小朋友仔细听, 这是谁发出的声音?(每种可以重复播放)

  PPT2:猜对了,这是三角铁发出的声音。

  (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先看图片,然后听声音猜乐器,再出示答案)

  三、介绍并完成操作游戏“找影子”

  出示操作手册页面 PPT: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种不同的乐器宝贝,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分别指图让幼儿说出名字)

  现在呀沙锤、鼓、钹、三角铁都藏起来了,只留下了它们的影子,小朋友来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老师指着钹的影子)这是谁?(找到后)我们帮钹用线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辨认每一种乐器的影子,然后跟乐器连起来)

  小结:(老师用手示意连接线,带着幼儿一起说)这是——沙锤;这是——鼓;这是——钹;这是——三角铁。哦,小朋友真棒,把乐器全都找出来了。

  延伸活动建议:

  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间里,指导幼儿轮流完成操作页的连线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分辨常见打击乐的音色,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幼儿对沙锤和鼓的认识比较多,但是对于三角铁和拨的认识和使用比较少,这四种乐器小朋友最开始都不能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通过活动,有邀请幼儿自己去探索乐器怎样发声,提高幼儿的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导,幼儿更容易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可以慢慢的让小朋友去探索乐器使用方法的多样性。

40、小班音乐艺术领域教案《小鸭子找好朋友》设计意图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 ABC 乐段的不同节奏。

  2.能在音乐律动下,跟随老师做相应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的乐段的不同节奏。

  2.难点:能跟随音乐做动作。

  活动准备

  鸭子头饰、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出示森林图片,教师扮演小鸭子入场,讲述故事。

  师:我是一只胆小的小鸭子,我一个人住在树林里很孤单,因为我没有好朋友陪我一起玩,所以我很不开心,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门,我要出去找好朋友玩啦。

  二、基本部分

  1.完整欣赏音乐,教师示范动作。

  师:你们看到小鸭子是怎么走出家门的?

  2.欣赏 A 段乐曲,教师示范动作,请幼儿说说并模仿小鸭子走出家门的动作。师:这个动作小鸭子做了几遍?

  教师口述儿歌,引导幼儿数一数。

  3.提问:引出 B 段乐曲。

  师:小鸭子找到好朋友了吗?让我们仔细看一看小鸭子和好朋友做了什么动作?

  4.请出个别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示范动作。

  5.请幼儿说一说,小鸭子找到好朋友后心情怎么样?它和好朋友做了什么动作。(教师可用动作提示幼儿——亲一亲,手拉手,蹭一蹭……)

  6.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好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师:为什么我俩是好朋友啊?(引导幼儿发现,椅子靠在一起就是好朋友) 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快去找一找吧!找到好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吧! 7.教师小结“小鸭子”的心情。

  师:没有好朋友的时候,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找到好朋友后,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满足、开心)

  8.请幼儿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完整的跟随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9.出示池塘图片,引导幼儿离开座位去池塘找好朋友。

  师:刚才我们在家的周围找了好朋友,这次让我们去池塘边找一找好好朋友吧! 音乐结束后,教师首先回到座位。提醒幼儿,音乐结束后要回到座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完整的进行音乐游戏。请老师扮大鸭子和小鸭子们一起找好朋友。附:小鸭子找朋友

  小鸭子,找朋友。

  摇摇摆摆,嘎,嘎。摇摇摆摆,嘎,嘎。摇摇摆摆,嘎,嘎。摇摇摆摆,嘎,嘎。小嘴巴,亲一亲,手拉手,摇一摇。

  小嘴巴,亲一亲,手拉手,摇一摇。

  找到好朋友,蹭一蹭,找到好朋友,蹭一蹭。玩累了,回家啦!

  活动总结

  小班上学期,幼儿不能很好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经常会几个人拉在一起或一个人不去找好朋友,所以,在活动准备时,把两个好朋友的椅子挨在一起,给予孩子暗示和提醒。活动中,通过简短的故事导入,把孩子带入故事情景中,让孩子们投身到音乐游戏当中,成为故事中的主人翁。在音乐游戏中,带领幼儿按照上半身动作——下半身动作——全身动作的动作顺序进行游戏,一步一步提高游戏的难度。在幼儿掌握后,可以继续更换好朋友,进一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与合作性。

41、幼儿园小班艺术手工活动教案《好吃的水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2.喜欢皱纹纸粘贴画,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初步养成耐心细致制作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卡纸 30 张(幼儿已画好底稿"水果"图案),范例 4 张(欣赏)。

  2.课件 PPT、彩色皱纹纸、白乳胶、棉签、抹布、操作篮、固体胶、棉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都喜欢什么水果?

  二、教师讲解示范过程。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了几种水果,看看是什么?(出示范例,感知材料)这些水果是用什么做的?今天我们也来用材料做水果好吗?(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三、幼儿粘贴,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粘贴顺序是先大后小,请幼儿注意纸团和纸绳排列的疏密、方向与画面的效果。

  四、欣赏评析。

  教师带幼儿评析作品,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构图、色彩和粘贴技能方面来说一说)怎样

  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不同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学的?

  五、作品展览。

42、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游戏教案《小鸭爱洗澡》反思

  设计思路:

  天气逐渐转热,孩子们的运动量也增大了很多。有时我会听到孩子们自己会说:"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接着会有孩子说:"我晚上洗澡的。"大家都纷纷说:"我也洗的……"于是在孩子们自由讨论中,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性的音乐活动《小鸭爱洗澡》。能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形式表现表达洗澡的乐趣,知道勤洗澡爱干净,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欣赏、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尝试创编歌词。

  2、乐于用肢体语言表现洗澡的情景。

  3、通过歌曲知道勤洗澡爱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音乐、鸭妈妈头饰、小鸭图片、小毛巾、麦克风

  活动过程:

  一、进场:老师带领幼儿听着《母鸭带小鸭》的音乐进入音乐室。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歌曲《我是小金鱼》

  让幼儿来当小明星,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复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

  三、欣赏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师:小朋友看,谁来啦?(教师戴上鸭妈妈的头饰,扮演鸭妈妈,让幼儿扮演鸭宝宝)鸭妈妈带着鸭宝宝玩得好累呀,浑身都脏兮兮,这该怎么办呢?(洗澡)怎么洗呀?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听听小鸭子是怎么洗澡的。

  重点: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欣赏,能跟着歌曲节奏点点头。

  2.你听到了什么?小鸭是怎么洗澡的?都洗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洗哪里?

  小结:洗洗头呀,大家来洗头!洗洗脸呀,大家来洗脸!

  3.出示图片,讲解歌词内容。

  四、尝试创编歌词

  师:小鸭子除了洗洗头、洗洗脸,还有哪里需要洗一洗呀?

  重点引导孩子大胆表达,尝试模仿歌曲中歌词来演唱。

  (洗手--洗洗手呀,大家来洗手)(洗脚--洗洗脚呀,大家来洗脚)

  五、演唱歌曲

  师:(幼儿每人一条小毛巾)让我们拿着小毛巾和小鸭一起来洗澡吧!

  重点指导:能有自然地声音演唱,能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六、游戏巩固

  师: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池塘洗洗澡吧。(幼儿围成圆圈来做池塘,听着音乐拿着小毛巾洗澡)

  重点指导:鼓励孩子们尝试用动作表现洗澡的动作。

  师:哦,洗干净咯,我们都是爱干净讲卫生的乖宝宝!

  七、退场

  天黑了,鸭宝宝也把身体洗干净了,我们赶快回家吃饭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