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动听的“花儿》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动听的“花儿》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动听的“花儿》反思

1、大班音乐教案《动听的“花儿》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花儿”,感受“花儿”曲调热忱、奔放的特点。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和演唱“花儿”。

  3、尝试用自制乐器——葫芦为“花儿”伴奏,进一步体会“花儿”旋律的特点。

  4、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爱好,激起对故乡和少数民族的酷爱。

  【活动预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看“花儿演唱会”、故乡风景及特产等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并相互交换。通过在自制葫芦乐器上绘画,为学唱“花儿”奠定基础。

  2、自制小葫芦乐器7个、回族小白帽若干个、民族服装1套。多媒体教学装备DVD碟机一台、投影装备一套。钢琴伴奏教师一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歌“花儿”《左面是黄河右侧是山》

  1、教师穿民族服装进进活动室,引进课题。

  师:我今天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为了给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儿”,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2、教师演唱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第一遍,同时播放黄河及羊皮筏子的DV画面。

  发问: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甚么?想到了甚么?(幼儿讲感受,教师可引出歌词。)

  3、幼儿与教师一起学唱衬腔词:普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呛啷啷啷啷啷。

  4、幼儿听伴奏再次学唱衬腔词,并与教师合作演唱(教师唱前面三句歌词,到衬腔“普噜噜……”请幼儿帮唱)。

  5、请助理教师演唱《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幼儿与教师一起唱帮腔“噢哟”。

  6、小结:我们今天听的这类歌曲演唱叫“花儿”。“花儿”是少年的意思。“花儿”是一种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独特的一种民歌,有对唱、领唱、齐唱等情势。“花儿”主要流行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7、播放MTv,完全欣赏歌曲。

  活动二:引导幼儿为“花儿”填词并演唱

  1、播放MTV让幼儿再次欣赏“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

  师:我们上一次唱了故乡的黄河和山,故乡还有很多的特产、小吃,让我们都来夸一夸。

  2、出示牛肉面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从色彩、味道、品种、外形几方面讲一讲牛肉面。

  3、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进手创编,如辣椒红,蒜苗、香菜绿,萝卜、牛肉面白等。

  4、教师做填词范唱:红红的辣椒(嘛)噢哟。

  5、与l导幼儿尝试填词并演唱。

  如:绿绿的香菜(嘛)噢哟;白白呀萝卜(者)香呀;牛肉面(者)好吃(嘛)噢哟。

  6、教师整理歌词与幼儿一起演唱。(请一名老师伴奏)

  7、小结:小朋友们刚才编的词很有特点,用歌声唱出了我们故乡兰州的美丽。

  活动三:表演“花儿”并尝试用自制乐器伴奏

  1、出示故乡的特产葫芦,教师简单示范演奏方法。

  让小朋友用葫芦当乐器为“花儿”伴奏。

  2、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分4组进行表演。3个小组幼儿演唱花儿(其中一组唱词、一组帮腔、一组衬腔),1个小组幼儿伴奏。给部份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儿分小组练习,教师指导后,幼儿按角色整体表演唱2遍。

  4、幼儿分男女情势进行对唱,部份幼儿继续伴奏。

  【活动延伸】

  在音乐天地投放演唱“花儿”的服装及道具,如:头巾、扇子等,让幼儿自己学习合作表演。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围绕着中国民歌《茉莉花》,开展了一系列的感知、制作、欣赏、表现、创作、分享等活动。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体现为:从感性人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2、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听听、看看、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2、 让幼儿自然、愉快地演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

  3、 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4、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习滑音的唱法和尝试用说唱形式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和恰当的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2、音乐《小老鼠上灯台》、《老鼠画猫》;

  3、猫画像一张、歌词图谱、画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入场。

  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师:鼠宝宝们,我们整天呆在黑黑的洞里,大家都闷坏了吧,今天老猫好像不在家,咱们出去放松一下,不过你们还是要小心,如果老猫回来了,要赶快逃回洞里!老鼠大队,出发啦!

  (音乐起)

  三、画猫。

  师:小老鼠们快坐下,现在我们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你们觉得猫哪里可怕?

  师:不会抓老鼠的猫长什么样子?我们一块儿把它画出来。

  四、欣赏音乐一遍。

  五、出示图谱,幼儿学念歌词。

  六、认识反复记号。

  七、学唱歌曲

  师:小老鼠画出了这么可爱的猫心里得意极了,你们瞧,它的尾巴都翘得高高的了,所以,我们唱“小老鼠”的时候,要唱出一个上滑音来,表示非常得意的心情。

  师:在唱到“牙齿一个也不能要”的时候,小老鼠觉得光唱还不能表达它高兴的心情,它决定第一遍唱,第二遍要大声地说出来。

  八、开舞会

  师:老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画了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你们开不开心?原来这么凶狠的大野猫现在变成了这么可爱的小猫,你们还怕不怕,现在我们一起来开个舞会庆祝一下,好不好?

  (音乐起)猫叫

  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中的猫其实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的搬家吧!

  (音乐起)

  幼儿退场。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无论是从形象,还是风格上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内容。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要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导入活动,吸引幼儿,在听到猫叫后出示一张凶狠的老猫图,找出老猫的可怕之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小老鼠”们一块儿画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边画边按歌曲节奏念歌词,这样一来幼儿在绘画中熟悉了歌词。这首歌曲的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颠倒,所以我又根据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等等,依次出示这些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念歌词。

  歌曲的节奏较快,又有滑音、说唱形式的演唱技巧的要求,所以在学唱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然后再加入滑音的唱法,最后引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演唱。符合幼儿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幼儿学习说唱部分时,出示圆舞板稍早了一些,幼儿手中的圆舞板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要是先用拍手练习说唱部分,在后面开舞会的环节再出示圆舞板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总之,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各位资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我在不断进步和成长。

3、大班音乐教案《风筝的歌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

  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

  2、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学习二声部轮唱

  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

  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

  ﹙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旨在让幼儿学习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进行合唱表演。活动的重点环节我请了配班老师来帮忙用二声部轮唱的方式给幼儿范唱,让幼儿去发现唱法的不同,并了解这样的演唱方式叫轮唱,在活动中用简单的语句渗透概念,然后再学唱二声部轮唱。在这里,我用到了图卡,请幼儿将粉红色的二声部图卡放在与一声部相对应的地方,不仅是加强了师幼互动,而且也能真正让幼儿自己去理解感知二声部该从哪开始唱。

  在正式练唱时,教师是由简到难层层加大难度的,先是让幼儿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再进行交换来让幼儿练唱第二声部,而在练唱时教师的指挥也起着不小的作用,为下面幼儿分声部演唱打下基础。之后教师提升难度,先让 幼儿看图谱、看指挥进行轮唱,再是不看图谱看指挥来演唱,经过几遍不同形式的练习,幼儿已经掌握了二声部轮唱的技能,也就达成了活动的目标预设及解决了重点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进行的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同颜色的图卡是为了区分声部而特意摆放的,让我真正了解到细心准备的重要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周老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请一名幼儿做指挥时就很尊重幼儿,让他自己选择要用指挥棒还是单用手指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帮助幼儿完成指挥。在最后一环节模拟合唱表演时,我提问还能和谁合作来演唱时,根据幼儿的回答,我请幼儿与客人老师来合作演唱,由小朋友唱第一声部,客人老师唱第二声部,不仅好玩,而且利用了身边的资源,更是对孩子的很好的应答。

4、大班科学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大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时,大家对声音的兴趣都十分浓厚。由此,一方面结合《纲要》中“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实现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的指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特点的幼儿活泼、好奇,喜欢新奇的特点,设想通过《好听的声音》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一选材能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自然的事物,为幼儿的倾听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辨别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倾听悦耳的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制作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的形式了解声音。

活动准备:

  ①玩具或乐器的引出,能为幼儿带来探索的欲望,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②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体会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③识字与瓶子的提供,为孩子打开了动手操作的大门,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与同伴大胆的进行交流,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形式:

  小组、个别、整体

活动过程:

  1、导入,我采用了猜测法来进行导入。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法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用录音机放出小猫.小狗.火车等声音,让幼儿对他们的声音感到好奇。)

  2、活动展开:

  ①玩玩具,找声音,让幼儿自己动手,找属于自己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②增进幼儿对声音的了解,让幼儿回忆身边的声音。让幼儿能正确分辨出好听与不好听的声音。正确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③自由操作好听的声音,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让幼儿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做喜欢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做的好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帮你的声音设计一个名字,这样它就不会孤独了。

  ④幼儿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好听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好听的声音不刺激我们的耳朵。

  3、结束部分: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声音,最后我们一起来到操场和草地上听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让幼儿亲临自然,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好听的声音。

  4、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收集或制作好听的声音,也同父母一起完成。这样能提高幼儿和父母之间的合作能力,共同找到或创造出好听的声音。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多孩子来说这种活动是与父母增进感情并能激发幼儿自信和自主的造作能力和活动。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好听声音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5、大班音乐教案《小河之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河之歌》,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小河快乐与难过的心情,并会随音乐表演。

  2、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清澈的和被污染的苏州河的图片。

  2、歌曲《小河之歌》(P、79)、粉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小河的变化

  1、说一说:上海有一条河在城市里经过,它的名字叫什么。

  2、观察各种苏州河的图片,分辨清澈的河水与肮脏的河水。说说它们的不同,怎样才能使苏州河水变清。

  二、学唱歌曲《小河之歌》

  1、欣赏歌曲《小河之歌》。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好像河水在轻轻地流动。

  2、听辨歌词,分辨小河什么时候快乐、难过,快乐和难过时河里的鱼虾会怎样。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嘹亮欢快和低沉忧郁的不同音色,分别表现小河的快乐与难过。

  三、表演歌曲《小河之歌》

  1、再次欣赏歌曲。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来了、小鱼生病了。

  2、幼儿互相欣赏,请个别幼儿演示怎样扭动身体、摆动手臂表现小鱼的游动。

  3、教师演示向左或向右自转,表现小鱼的游动。幼儿跟着学一学。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继续模仿小鱼游泳。(4小节学小鱼向前游动,4小节自转。)

  四、音乐游戏

  在场地上划两条宽宽的平行线作小河,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幼儿扮演柳树,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小虾。

  规则:小鱼来到柳树前面,可在下一次音乐开始时扮。

活动反思:

  《小河的歌》这首诗歌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条小河的心声。抒发了小河长年累月,无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默默忍受着寂寞、干渴,却不停地快乐流淌,为人们播种希望与幸福的胸臆。在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

  1、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汇报小河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学生可以用句子,也可以用一段话;谈感受时,可以说你为什么喜欢小河,也可以说你想向小河说什么话。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老师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感受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如在学生识字、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要求:(1)默读,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2)画一画,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词句;(3)读一读;(4)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3、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重视学法的指导。习惯好,终身受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老师不急于送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点拨,使学生在需要处、矛盾处、困惑处获得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大班音乐教案《国旗真美丽》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每周星期一我们都升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但幼儿并不理解。幼儿喜欢唱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唱和观察,在唱歌的同时,了解和认识国旗,有机地融合各领域内容,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旋律美。

  3.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国旗,增强幼儿“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电子琴

  2. 自制课件

  3. 国旗、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练声

  要求:小朋友们要学会轻声地跟着琴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二、了解国旗的特点,为唱歌作准备。

  1.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上面有什么 ?

  2.五颗星星是什么颜色的 ?

  3.你在哪里看到过国旗 ?

  4.看到国旗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

  三、教师范唱

  四、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五、播放课件,倾听歌曲,结合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六、学唱歌曲

  教师边弹琴边带领幼儿歌唱,老师有意识地用肢体动作给予提示。

  七、再次欣赏歌曲

  听旋律拍手,熟悉旋律。

  八、表演唱

  九、活动延伸部分

  教师发给幼儿纸和笔,在音乐伴奏下,画出心中的国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出示国旗让孩子们来认识国旗。我还让幼儿讨论国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我也注重发挥孩子们的参与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活动的困难,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歌曲,在活动中学到知识。通过这节活动课,孩子们感受到国旗的美丽,知道了祖国的伟大,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表扬,有些幼儿可能跟不上节奏,在教幼儿拍手时,有些幼儿拍得不对,今后我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7、大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萌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并尝试用舞龙和敲锣打鼓等动作表现。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和敲锣打鼓的录像,丰富有关经验。

  2.录音机、磁带;红绸道具。

  3.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过新年情景。

  1.师:小朋友们刚过完新年,你们觉得新年里最热闹的是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

  3.师:新年里人们还敲起了锣、打起了鼓、舞起了龙灯呢!你知道怎样敲锣打鼓吗?你见过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吗?

  二、完整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和三段体结构。

  1.完整欣赏乐曲: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新年里的乐曲和你们一起分享。

  2.讨论: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是怎么样的?

  3.再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曲子中好象在讲哪些事情?

  4. 师:这首欢快热闹的曲子,讲述了人们过年时舞龙舞狮子、敲锣打鼓的欢乐情景。音乐的名称就叫《金蛇狂舞》。

  5. 第三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曲子,人们什么时候在舞龙灯?什么时候在敲锣打鼓?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你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出来。

  6.交流:人们先是在干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几段?哪些是一样的?

  7.第四次完整欣赏乐曲,师同时提示三段内容的变化。

  三、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欣赏、表现第一段乐曲:

  (1)欣赏第一段: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第一段音乐,想象一下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

  (2)个别幼儿交流、演示舞龙灯动作和情景,重点学习用手臂表现舞龙灯的姿态。

  (3)全体幼儿排成一列共同手举红绸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前行表演舞龙,提示幼儿不挤、不断、不随意碰撞。

  2.欣赏、表现第二段乐曲:

  (1)欣赏第二段: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闹新春的儿歌,你能跟着第二段音乐把儿歌念出来吗?

  (2)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长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随音乐一组念上句、一组对下句,最后的锣鼓节奏一起念。

  (3)在音乐中,幼儿一组做敲锣动作、一组做打鼓动作进行对答,注意体态、表情等的应答。

  3.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梳理乐曲表现内容:再来完整地听一听,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一下。

  (2)随音乐完整表演:第一段音乐时舞龙灯行进,第二段音乐时两组幼儿对念儿歌并表演敲锣打鼓,第三段音乐时继续舞龙灯,结束句时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所有幼儿一起站定说:“锵锵锵!”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表示结束。

  (3)重点练习结束句动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乐曲的欢乐气氛。

8、大班音乐教案《猴子学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两个帽子:同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9、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传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习。)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习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习。)

  (3)随A段音乐集体练习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习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更好地抛好球: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性格、让孩子跑一跑,接到球;二是如何更好地接住球:它表现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根据孩子抛过来的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或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幼儿在抛接球的时候要注意球的高度、难度和力度,并在其中形成自己的抛球经验。并且能在下一次抛球的时候保留原有的经验水准。

10、大班音乐教案《鸭子上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 教师演示教具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11、大班音乐教案《美丽的家》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准备了“我爱新疆”主题活动当中的一个综合艺术活动。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在许多幼儿园开设艺术活动中不难发现音乐欣赏.及美术欣赏活动是很薄弱甚至是被砍掉的内容。这种内容的薄弱性和不全面性必然会限制幼儿艺术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准备了一段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音乐供幼儿欣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表现,同时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2.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及艺术审美情趣。

  3.引导幼儿从小爱家乡,人人都要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2、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新疆亚克西】、【花园】、【我们新疆好地方】、

  白纸、水彩笔、碎布、底板、橡皮泥、盒子、火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新疆亚克西】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活动室。(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爆竹”庆祝)

  (1)刚才的音乐好不好听?这是我们新疆著名的歌曲【新疆亚克西】

  (2)你们觉得我们新疆漂不漂亮?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的了解一下新疆。

  (3)观看幻灯片:新疆的美景、新疆的变化、新疆的特产、新疆特色美食。

  (4)师: 看了这个短片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幼: 我们新疆漂亮… …………………

  师: 我觉得我们新疆人民太了不起了!我为我是新疆人感到自豪!

  二.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维吾尔族音乐【花园】

  欣赏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花园】(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亚可西”)

  1. 欣赏音乐.

  2.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幼:喜悦欢乐……….

  谁吃过葡萄?那有谁摘过葡萄?你是怎么摘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1)想一想还有什么?星光夜市上有很多什么吃的呀?

  羊肉串;羊肉串是怎么烤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2) 还有好吃的馕也是我们新疆人爱吃的食物。

  馕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吃馕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我们新疆还有很多好吃的说不完!

  4.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音乐。把你们刚才创编的动作编成舞蹈跳起来。

  三. 美工活动:【美丽的家】背景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我们新疆是多民族的地区,我们要互相团结,互敬互爱,不光我们新疆要搞好民族团结。全世界人民都要和平共处,共创美好的家园。下面你们用自己的小手来创造你们心目中美丽的家园。

  区域1:画画 区域2:布贴 区域3:橡皮泥 区域4:盒子火柴构建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宜的引导。

  (2)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参观。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12、大班音乐教案《喜羊羊与灰太狼》含反思

设计意图: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们对灰太狼与羊村里羊的抓、躲都充满了兴趣,很多孩子都愿意扮演狼或羊来玩游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同时《七士进阶》这首丹麦民间舞曲,乐曲为ABAB的循环。A段音乐活泼、欢快且节奏强。B段有延长音、重音,给人以悬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质;欢快、神秘且富于变化。基于以上特点,我把这首乐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内容,设计了本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使幼儿可以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故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诙谐幽默的情绪,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结构和变化。

  2、能够分辨音乐中的重音和长音,结合故事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角色扮演、做出游戏动作。

  3、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结合故事随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形象合拍地做出游戏动作,完整流畅的在音乐中玩耍。

  2、难点: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表现A部分的音乐,通过灵活多变、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画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2、物质准备:

  (1)音乐《七士进阶》;音乐图谱1张,音乐分为三段分别由绿色、蓝色、红色彩色笔表示,波浪线"~~~~~"表示A部分欢快的音乐,B部分用直线"--"圆点"●"分别表示长音和重音;

  (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

  (3)幼儿操作纸、笔若干;

  (4)喜羊羊与灰太狼场景图一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场地布置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儿兴趣(3分钟)

  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表演的基本内容晚饭后,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里,两人撞到了一起,都吓了一大跳,可是由于天太黑了,他俩都没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就又慢慢凑到了一块,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吗?你觉得喜羊羊会怎么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晕晕的脑袋回过神来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会怎么做?(追、抓)看清楚了对方后,喜羊羊大叫一声"不好",立即转身向家里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边叫着"站住"一边向喜羊羊追去,你觉得它会追到喜羊羊吗?(不会)

  2、邀请幼儿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指导语: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样的动作及表情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体创编)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还有谁愿意?(动作简单使之不成为游戏负担)吓了一大跳的喜羊羊会有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请你做做看?灰太狼呢?

  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2分钟)

  1、第一遍欣赏音乐指导语:今天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故事随音乐来玩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我们先来听听音乐,请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随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音乐听起来怎么呀?(欢快)你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在音乐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较长的音)

  2、出示图谱,分析音乐结构指导语:图谱上有什么?(~~~~~--●)那音乐欢快的地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波浪线"~~~~~")拉得长长的音呢?(直线"--")重音呢?(圆点"●")咱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请你用~~~~~--●把听到的音乐画下来,好吗?看看你是老师这样画的吗?

  三、分段欣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游戏

  (1)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锻炼身体的具体动作指导语: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彩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楚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

  (2)欣赏第二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导语: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3)随第三段音乐在长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游戏动作,通过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指导语:看清楚对方是谁后,喜羊羊做了什么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们知道喜羊羊是很聪明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追跑的吧!你听到最后有几次"啦--当"的音乐呢?(4次)想想看这段音乐他们可以做什么?原来呀我们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办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们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么好办法(在长音处羊做各种动作挑逗狼,在重音处狼去抓羊)你发现直线"--"这段音乐羊在做什么呀?圆点"●"的音乐出现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细听好了,等到重音出现才能去抓羊哦!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人当狼、一人当羊,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抓、躲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13、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沙画、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学习、接龙游戏、传递爱心等过程中大胆演唱。

  3.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和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沙画视频、沙画台、三角架、投影仪、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平时谁很爱你?你还听过谁对谁说我爱你?

  (二)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

  (1)幼儿分组欣赏沙画视频,引出第一段歌词。

  (2)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谱。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的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儿有感情地学唱。

  (三)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1)师幼讨论: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2.学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儿练习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别长。

  (四)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沙画。

  2.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练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2.传递爱心,趣味演唱。

附歌曲:《我爱你》

  蜜蜂对着鲜花说我爱你,青蛙对着池塘说我爱你,

  星星对着月亮说我爱你,葵花对着太阳说我爱你。

  你的爱给了我温暖和快乐,你的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我爱你!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I love you!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

  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14、大班音乐教案《绿色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

  2、画一棵大树,树上有鸟窝--小鸟的家。

活动过程

  1、在《森吉德玛》乐曲声中,用动作即兴表现大草原的宁静优美与热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马群场面。

  2、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图片,小树在高兴地唱歌。听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2)学唱副歌。

  (3)讨论:小树为什么高兴地唱歌?(了解小鸟与小树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轮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创编歌词。

  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活动反思

  很高兴参加镇江市幼教“艺术教研协作发展共同体” 教师歌唱教学赛课活动,感谢组织者给爱好音乐教学的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感谢评委老师给予详细点评,让老师在日后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感谢丹徒新城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的付出。

  此次赛课活动倡导“以基础课程为着落点,注重歌唱教学的学科特点、促教师内涵发展”的理念,我在大班的综合活动丛书中选择了歌唱活动《绿色的家》,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反复的演唱这首歌曲,从大的框架上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歌和副歌部分。歌曲中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活泼、轻快,同时歌曲中有两句话还用了二度模进的写法,主歌歌词中述说了大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关系,副歌分为两句话,在轻快的沙沙沙声中体会两句不同的旋律走向。

15、大班音乐教案《母鸡和狐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由慢到快,由神秘到热烈的音乐情绪。

  2、借助图谱、故事展开想象,并用动作、语言表达音乐的变化。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动漫、图谱、头饰。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随音乐进行猜想。

  导语: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乐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这段音乐中会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听音乐。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2、讲故事,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1)讲故事,帮助理解音乐。(播放动漫)

  听故事《母鸡和狐狸》。启发语:到底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故事:今天,母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地跟在了母鸡的后面,只听“啪”的一声,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狐狸好疼啊,可是它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噗咚”一声,狐狸掉进了池塘里。母鸡走上了山坡,狐狸也跟着走上了山坡,一不小心,这只倒霉的狐狸被钉子扎了脚。这时母鸡发现了狐狸,赶紧钻过小篱笆,淌过小水塘回到了家。狐狸在母鸡的家门口,敲呀,敲呀,门怎么也敲不开,气得狐狸直跺脚,最后瘫倒在了地上。

  (2)再次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结构。

  师:我们再听一次音乐,请你仔细听,并想一想在这首乐曲当中什么地方表现的是母鸡前面走,狐狸悄悄的跟在后面?什么地方表现得是母鸡跑,狐狸追呢?听音乐,教师画图谱。

  提问:你认为音乐当中什么地方表现得是母鸡前面跑,狐狸偷偷跟着呢?哪儿表现的是母鸡跑,狐狸追呢?

  (3)听听音乐里面母鸡与狐狸发生的事情。

  边听音乐,教师边放母鸡与狐狸的卡片,边语言提示。

  3、创编动作

  (1)导语:母鸡在前面走,狐狸偷偷的跟在了后面,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被钉耙打了头)

  狐狸被钉耙打了头是什么样子?学一学。

  第二次,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掉进了池塘里)

  狐狸掉到池塘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表演。

  最后,这只倒霉的狐狸又发生了什么事?(钉子扎了脚)

  钉子扎了脚以后,狐狸是什么样子啊?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2)听音乐表演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

  4、完整地表演

  (1)老师当鸡妈妈,幼儿当狐狸,完整地表演一次。

  (2)请几名幼儿当鸡妈妈,其他幼儿当狐狸,完整表演。

【活动反思】

  在重新对幼儿渲染萝丝母鸡在散步中感到有谁跟着它时的越来越紧张的气氛,请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补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接着我会让幼儿听一听音乐,让他们说一说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气氛,如果让他们吧这个故事拍成一个动画片会是什么样的,狐狸和萝丝母鸡会是怎样的表现。让幼儿们自己说出故事情节,而不是老师问一个环节,他们答一个环节。

16、大班音乐教案《超级音乐会》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地进行创编。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出示《超级歌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最近都听了什么歌?

  二、初步欣赏歌曲①播放说唱的音乐,让幼儿欣赏。

  提问:

  这首歌曲的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说唱的形式)过渡:

  今天我们就用说唱的形式来演唱。

  ②出示一条鱼的形象,让孩子们起名?(小鱼游)放音乐,老师示范说唱:小鱼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哟哟,在发愁。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根据节奏自己演唱。

  ③出示图片,两条鱼提问:两条鱼在一起会唱什么?会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小组进行创编,小组展示。

  三、创编第三段出示许多鱼的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鱼(许多),那么许多鱼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小组自己创编。

  要求:

  1.歌词要和前面的不一样。

  2.歌词不仅要加的好还要整齐。

  看哪一组编的最好,PK我们超级歌会的冠军PK★★★★★★星的多少代表快慢。

活动延伸:

  速度再次加速,有能力的孩子可继续挑战。

反思:

  前段时间在外出学习时对音乐活动《超级歌会》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在自己的课堂试试,借这次调研的机会,我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修改,呈现出了今天的课堂。活动中我首先以近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娱乐性节目“我是歌手”引入主题,让孩子们又角色感,争相表现自己,为接下来的课堂注入的活跃的气氛。接着,通过形象的“一条鱼”动画和明快的节奏,说唱了第一段歌词,孩子们对这样的新鲜的长发很感兴趣,在听听唱唱中便学会了说唱第一段,接着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创编歌词欲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主动探索尝试中进行。最后一终极PK的形式,让孩子们以竞赛的方式结束,活动又长生了一个小高潮。孩子对本次活动感兴趣,除了学会了说唱这种形式,同时对节奏的练习和把握也有所提高。

  活动结束后,我最大的感受、最兴奋的就是孩子那高涨的热情和氏族的兴趣,我对“趣味课堂”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其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理解

17、大班音乐教案《蔬菜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景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咱们上周的送菜到菜场的表演活动大家都还记得吗?(记得)那我们今天再来表演一次好不好?(好)老师要看下哪位小朋友能够记清楚这个过程和用动作表现出各种送菜的方法。

  2、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师:小朋友要仔细的听音乐的节奏,分清楚什么节奏该做什么动作,我们要准确快速的将蔬菜送回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想像出了很多动作,而且表演的特别棒,现在我们邀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可要认真观察哦。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自己送菜的方法,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复习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要去菜场买的,那你们有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去买过菜吗?(有,没有)原来我们有很多小朋友都没去过,那你们就想象一下你和奶奶去菜场买菜的情景,会不会很好玩呢?(会)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歌曲,名字叫做买菜,大家还记得吗?(记得)我们再来唱一次好不好?(好)

  2、结合蔬菜的外形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的渐渐打开。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歌曲中蔬菜的外形来改变自己的口型,正确发音。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回忆歌曲中提到的蔬菜有哪些师:小朋友们,《买菜》这首歌的歌词里边都有哪些蔬菜呢?(萝卜、黄瓜、西红柿……)对,小朋友的记性可真好,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我们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2、幼儿自选一个打击乐器,排成5队蔬菜(do:蚕豆;re:萝卜;mi:西红柿;fa:青菜;sol:扁豆;la:黄瓜)教师指导幼儿找到自己所在的队列中。

  3、教师弹奏歌曲《买菜》,幼儿跟着琴声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师:现在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听老师的琴声,并注意自己所选蔬菜在歌词中的连接,不能抢拍,注意小朋友间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的演奏。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我们的蔬菜音乐会也特别成功,蔬菜宝宝们都可高兴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再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蔬菜大家族》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的选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每位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蔬菜,对于自己熟知的东西,孩子更有信心。从目标可以看到手耳协调的演奏对于首次开展此类型活动来说,幼儿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时候,不能单单只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老师应当先做示范,或者是一句一句的单独教授,然后让幼儿慢慢合作来完成。活动很有创意,还应该再注意一些细节,让音乐活动更美好。

18、大班音乐教案《绳子变把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理解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独特的押韵方式。

  3、游戏中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一幅儿歌挂图;

  2、四组幼儿操作单;

  3、各种各样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绳子魔术导入儿歌。

  师:我可是一个会变把戏的老师哦,变变变,变出一根绳子。

  师:这是一根会变把戏的绳子呢,这根绳子是我向妈妈借的,我要用它来打扮自己,去参加一个生日party!

  师:想知道我是怎么打扮自己的吗?

  二、展示、学习儿歌。

  1、边揭示图,边念儿歌,第一遍隐藏方位词,熟悉其他内容

  师:绳子变戏法,我向妈妈借绳子,****绑鞋子;****串珠子;****编辫子,瞧,我变成小仙子——

  师:我是怎么打扮自己的?(绑鞋子、串珠子、编辫子)

  2、揭示方位。

  师:那么到底是怎么绑鞋子、怎么串珠子、怎么编辫子的呢?

  孩子猜,猜一个揭示一个:一左一右绑鞋子;一上一下串珠子、一前一后编辫子。

  3、完整念儿歌。

  师:原来我是这样打扮自己的啊,你也想像我一样打扮吗?我们一起来吧。

  (师生一起动作表现儿歌)

  4、分析儿歌的特点。。

  师:咦?绑鞋子、串珠子、编辫子,我发现这首儿歌有个很大的特点呢,你发现了吗?

  这些句子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呢。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一样呢,都是“子”

  5、完整念儿歌:

  师:这首儿歌还真有趣呢,我们一起再来念念看。

  (师生一起完整念儿歌)

  三、小组操作巩固儿歌。

  1、你们知道吗?有许多小朋友也想打扮自己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四人一组,一边打扮一边念儿歌(分别操作,边操作边念儿歌)

  2、都打扮好了,一起带着出去参加晚会吧!

  四、拓展“绳子变把戏”。

  师:唉呀,看着这些小仙子真漂亮,我也想再用绳子来打扮一下自己了,你们想不想啊。我这里还有许多绳子,我们来打扮打扮自己吧。

  师:回教室,我们学着儿歌一样,说一说我们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附儿歌:绳子变把戏

  我向妈妈借绳子,

  一左一右绑鞋子,

  一上一下串珠子,

  一前一后编辫子,

  瞧我变成小仙子。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咱们班的小朋友进行了音乐活动《绳子变把戏》和主题活动穿鞋带,在音乐活动《绳子变把戏》中,孩子们尽情感受中国传统儿歌独特的押韵方式,在熟悉歌词中孩子们欣赏儿歌,其次是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在这首歌曲中有之前我们学过的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外另增了八分休止符,孩子们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学习了这首歌曲,接着孩子们随着钢琴伴奏完整的有节奏的唱出了整首歌曲,最后我们分组进行了比赛哦!在主题活动系鞋带中,宝贝们都知道一左一右系鞋带,具体如何系鞋带,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哦!

19、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好听的名字》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在进入新的环境,和同伴相互介绍自己的是不可少的,而用演唱的形式把自己的名字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歌唱活动《好听的名字》节选自巴赫所做的《康康舞曲》,此乐曲节奏明快,流畅,歌词内容既有规律又有趣味性,很容易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手段,使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得到满足。以"激发兴趣----展现自我-----交流分享-----情感体验"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2.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歌曲图谱一张

  2.幼儿已了解过自己名字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入场,感知歌曲的旋律。

  1.谈话导入:说说我的名字。

  2.创设情境,感知旋律。

  "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让我们听音乐跳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吧!"

  二、结合课件,感知歌曲的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完整范唱,感知歌曲特点。

  "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他们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

  三、利用图谱,感知音阶高低。

  1.根据图谱,幼儿朗诵歌词。

  2.观察图谱,练习唱准音高。

  "为什么这些小气球有的高有的低?哪一个气球飞得最高?""怎样演唱?我们来试试。""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

  3.完整演唱,表现歌曲情绪。

  四、参与游戏,体验演唱快乐。

  1.探索仿编,唱唱自己的名字。

  2.快乐游戏,体验歌唱的乐趣。

  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3.接唱游戏,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由于我们小朋友是今年刚入园的新生,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里的自我认识教育的活动《好听的名字》。让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名字的同时也知道每个人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不仅有大名还有自己独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义。为了增加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我们设计了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让老师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进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鼓励幼儿在这个环节中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在认识名字的内容上,我们感到内容比较简单,于是我们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义和良好习惯的结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这次是借班上课,因为本来这样的课程应该放在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周里进行。自己班级的孩子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们只能借班上课。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都很乐意并大声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在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中,孩子能举手表示,但是大声应答还不够,经过我的提醒,孩子们的大声应答有所改善。他们很乐意上来和老师抱抱,这也反应了小班孩子独有的特性。在介绍小名意义的时候,有几位幼儿都能大声的说出自己小名的含义。

  在活动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后半部分,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感觉动起来还不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多学一学,动一动。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给我点意见。

20、大班音乐教案《螃蟹的舞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不同的、夸张的螃蟹动作;

  2、乐意参与游戏活动,体验螃蟹跳舞、吹泡泡、饶痒痒等游戏情节所带来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看有关螃蟹的录象或图片;

  2、与音乐变化相符的螃蟹动态图示一份(跳舞、吹泡泡、饶痒痒);

  3、螃蟹音乐;

  4、螃蟹头饰(每人一份)。

活动进行:

  一、引题:

  1、说说螃蟹的事;

  2、幼儿扮演小螃蟹自由玩耍。

  二、播放螃蟹的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引导讨论:音乐有变化吗?怎么变?

  欢快的地方(快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优美的地方(慢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2、再完整欣赏,教师情节讲述,帮助幼儿整理出整首乐曲变化的规律,并同时贴出相应的螃蟹动态图示。

  三、螃蟹的舞蹈:

  1、引导分段创编螃蟹动作,鼓励大胆想象、夸张动作;

  2、幼儿随乐完整动作;

  3、加入“鲨鱼”角色进行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螃蟹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吃过螃蟹,捉过螃蟹。小朋友对螃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节美术活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引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猜,激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看一看范画,说一说常见的螃蟹,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为欣赏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础。这样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海底螃蟹,孩子们缺乏观察,需要老师及时引导,给他们观察的目的,指导他们观察的正确方法,从而准确的迁移到观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赏这一环节中,我如果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有关螃蟹的知识经验,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没有让孩子用动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势,也没有出示大螃蟹实物,让幼儿观察横着爬是什么样的?和幼儿一起学一学大螃蟹走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这个环节没有是比较有缺憾的。

  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儿绘画的大螃蟹还有了情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上动态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画的螃蟹动态也不同),

  本活动在细节处理上还是不够,比如身体的和脚的连接。在教师示范画时,没有明确提出大钳子要画大一点,以致于有些幼儿绘画时会将大钳子画得很小,导致比例有些失调。在涂色方面我没有加强指导,因为幼儿已有经验,幼儿颜色涂得比较均匀。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作能力,整幅画面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1、大班音乐教案《小雨滴溜滑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并感受儿歌稳定的节拍和跳跃的节奏感。

  2、让幼儿体验儿歌中活泼的节奏带来的愉悦情绪。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CD

  2、游戏用的长绸布10条,小球10个

  活动过程:

  一、熟悉儿歌,并掌握节拍

  1、打雷了会怎样呢?(闪电、下雨)

  2、雨会下到哪里?(身上、地上等等)教师念:小雨滴滴答滴,……上面溜滑梯。<.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结合动作念若干次)一拍一下做。

  3、念儿歌的第二部分

  二、仔细听,儿歌里小雨滴在哪里溜滑梯(听录音) 听到后教师马上画出树叶、石头、荷叶、花朵,并引导幼儿边看图边念儿歌。

  三、掌握儿歌的节拍和节奏。 教师放录音边用节拍边画泡泡(一排四个)共四排:听听泡炮里有几个声音。

  1、在圆圈内按节奏画线,边画边用拍出节奏。重点讲解tiritiri。

  2、重点讲解tiritiri。这个小房子住着四个好朋友,可是他们的房子太小了,怕朋友会被挤出去,赶紧手拉手,一只手不够,抓牢点,再拉一只手。

  3、讲解句末划音的休止符。最后音乐中出现了划音,那我们就用一拍的休止符做记号,表示划音。

  4、幼儿完整念节奏,跟念儿歌。(可配上动作)

  5、讲解反复记号。

  四、幼儿用书,游戏

  游戏:教师引导幼儿两两合作用绸布和小球模拟小雨滴溜滑梯,边念边做。

  附儿歌:小雨滴,滴答滴,树叶上面溜滑梯。小雨滴,滴答滴,滴溜滴溜笑嘻嘻。溜呀溜到梦幻溪。(石头、荷叶、花朵)

  活动反思: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对儿谣内容的理解,对乐曲感受等都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达出来的。在上课过程中,有一环节是让每个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想象来感受断奏及圆滑奏。起初我以为幼儿不是很感兴趣,对动作表现形式表达的也不太好,但是在上到这一环节时,幼儿想象力特别丰富,通过幼儿大胆地表达及运用身体动作如:弹指,小鱼游,弹舌头,身体转圈等多种形式的表现让他们特别感兴趣,一下让上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配上flash动画,如能加上动画,幼儿就能清楚看水滴的动态表现,对音乐自然也就有更深刻地理解。

22、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活动反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23、大班音乐教案《小猫去钓鱼》含反思

活动名称:

  小猫去钓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

  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大班的孩子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学中设计了中场游戏让学生恢复体力和精神。

  从整节课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如通过表情(如微笑)、手势、肢体接触、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4、大班音乐教案《画一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教师直观演示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讲述各种色彩的名称。

  2、根据幼儿儿歌的两段体的结构特征,尝试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仿编儿歌。

  3、喜欢念儿歌,能轮流接说儿歌。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章白纸、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白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1、通过演示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一盒油画棒):这是什么?你知道笔有什么用吗?

  (2)教师(拿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是什么颜色?"粉红色,画一画",请你们看一看我画的是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棵长满桃花的桃树。

  (4)出示桔红色粉笔,采用同样的方法,边演示画一个太阳,边念儿歌,同上方法,表现儿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画棒的时候,重点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油画棒的名称:桔红色、翠绿色、蔚蓝色、五颜六色等。

  2、学习朗诵儿歌《画一画》。

  (1)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启发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2)带领幼儿重点帮助正确讲述油画棒的色彩名称。

  (3)引导幼儿与教师轮流接说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第二句;然后交换念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我们每个人豆油许多彩色笔,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彩色笔画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用相应颜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并带领大家连贯地朗诵仿编的儿歌。

  4、幼儿操作活动:画一画。

  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画画,并与同伴交流,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请小朋友们一起连贯地朗诵仿编的新儿歌。称赞幼儿积极参与的表现和美丽画面。

活动反思:

  画一画这节课实际上是对正比例图像的教学,对于本课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针对课标要求和前一节课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课后作业反应效果良好。

25、大班音乐教案《水草和小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优美柔和、活泼轻快)的理解和感受,学习水草和小鱼的舞蹈动作。

  2、在与同伴共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愉悦,乐意参加韵律活动。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及背景道具(可做演示的幕布架一个、长的幕布一大块)、各种袜子数双。乐曲。椅子背的布套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初赏乐曲、感知情节,引导创造、学习动作

  1、欣赏水草表演,感受、表现水草优美、柔和的动作。(3分钟)

  出示背景图。操作教具。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们想想看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

  我们一起来学学水草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让水草变的更漂亮一点。(全体幼儿一个手套上绿袜24再次表演。)(播放水草音乐)

  2、欣赏小鱼表演,感受、表现小鱼活泼、轻快的动作。(3分钟)

  问:你们猜在海底里,谁会跟水草一起玩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鱼音乐)

  问: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鱼呢?你觉得小鱼是怎么游的?

  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我们刚才听得音乐有什么不同?

  3、欣赏小鱼和水草玩的情景,学习自我合作表现。(4分钟)

  (播放小鱼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个手做水草,一个手做小鱼,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二、再赏乐曲,拓展想象,分步提升、小组合作。

  1、两两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3分钟)

  师:现在我们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水草,另一个小朋友做小鱼,请把一个小手藏起来。

  2、小组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4分钟)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组坐成三个圆圈。我们要两个手变成水草或是小鱼,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袜子。

  三、激励创造、完整表现,深入要求、集体演绎。

  除了用手表现外,还可以用灵活的身体来表现水草和小鱼.

  1、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播放水草乐曲)(4分钟)

  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用身体怎样表现水草呢?

  可不可以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现水草呢?

  2、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播放小鱼乐曲)(4分钟)

  问:用身体做小鱼的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小鱼应该怎么游动?

  小鱼轻快灵活的跟水草有什么不一样?

  3、分角色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和小鱼。(4分)

  (播放水草鲨鱼小鱼音乐)

  师:听!这是谁来了?等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出来玩了。

  四、激发拓展、经验迁移,引领再创、体验愉悦。(2分钟)

  1、迁移替换水草柔美动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优美的音乐编出许多水草扭动的动作,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象水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

  2、启发替换角色表现乐曲。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表现柳树和小鸟呢?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作编进去,回去后请大家再编一编。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26、大班音乐教案《狐狸和乌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区分狐狸和乌鸦两种角色,并做出相应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探索乌鸦保护食物的方法。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寻找和保护食物带紧张感和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旋律特点学会游戏玩法;能想出办法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取得胜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什么动物最聪明?

  二、教师讲故事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

  故事大意:森林里有一只狐狸肚子特别饿它要出去找食物,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没找到食物,休息一下。这时候有只乌鸦飞过来,而且嘴里还叼着一块肉,狐狸闻到香味就醒来了,它特别想吃,就想办法要得到那块肉。于是它就过去给乌鸦说:小乌鸦,你好!乌鸦只是点点头,没说话。狐狸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说:你是森里面唱歌最好听的,你能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张开嘴:啊!的一声,肉怎么样了?对,肉掉下来了,狐狸捡到肉,一口吃到嘴里就跑走了。你们说狐狸聪明吗?

  三、感受音乐,学玩游戏。

  1、倾听音乐,区分狐狸和乌鸦的角色;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玩狐狸和乌鸦的游戏,我们现在先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完之后你们说说有几段音乐,哪一段像狐狸,哪一段像乌鸦?

  2、分段听音乐;

  先听第一段,你们觉得像什么?(狐狸)我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什么也没有,休息一下)你们都是聪明的小狐狸。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像谁啊?(乌鸦)我们现在一起来当乌鸦。我们小乌鸦们都很能干找到了食物,(出示肉)现在我们要飞回家,但是呢,肉放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先请一个幼儿尝试,教师同时抓挠幼儿)这回我来当狐狸,我要想办法让这块肉掉下来,咱俩来试一试。最后我们每只小乌鸦都来试试,你们的方法真多,都是聪明的小乌鸦。

  3、分角色进行游戏;

  (1)教师当狐狸,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我来当狐狸,我请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当乌鸦。(总结:狐狸没得到肉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那乌鸦呢?那如果狐狸得到了肉,是怎样的心情?

  (2)3到5名幼儿当狐狸,其他幼儿当乌鸦;

  这次我想请几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当狐狸?

  (3)一半幼儿当狐狸,一半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半小朋友当狐狸,另一半小朋友当乌鸦,我们来一起玩。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这次,我们来换一下角色,刚才当乌鸦的小朋友这次当狐狸,互换一下。(我们小朋友都是最聪明的小狐狸和小乌鸦)

  四、全体幼儿随音乐跳舞,自然结束。

  师:我们都喜欢小动物,小动物们在一起也要友好,那我们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应该和大家怎么样?(一起分享)好,今天我们玩了这么有意思的游戏,让我们找更多的小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活动反思】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7、大班音乐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引导幼儿用下雨、浇花和小雨花共舞的情节动作分辩A、B、C段。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动作情态,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情感表小雨与花儿共舞的欢乐场面。

  3、引导幼儿学会二人合作表演动作,根据情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身体姿势的能力。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磁带、录音机

  2、花环。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摘苹果》。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请幼儿倾听由乐曲改编的故事,感觉乐曲情感。与教师一同练习一下三拍子的节奏。

  4、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小雨点动作。

  (2)幼儿创编花喝水的动作和。

  (3)幼儿编花儿与小雨共舞的动作。

  (4)完整练习。

  5、教师表演舞蹈,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景色。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28、大班音乐教案《神奇的巴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用身体表现乘坐汽车时上下颠簸的动作。

  2.通过练习,整理旅游路线图,根据路线图提示,做出颠簸,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的动作。

  3.收集线索,匹配通行密码,感受穿越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23名幼儿坐成三排,模仿公交车的座位。每个孩子衣服或者裤子要有口袋。

  2.材料准备:路线拼图 ppt 通行证 音乐

  3.经验准备:有坐车外出的经验,知道遇到颠簸身体会怎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故事

  有一辆旅游巴士带着一群旅客出去旅游,一路上非常的颠簸,颠得头都晕了。他们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最后到达终点。

  现在我是这个巴士上的乘客,请你们仔细看看我都做了哪些动作,都代表什么意思。(教师示范)

  二、幼儿学习动作

  1.师幼总结归纳所有动作要素。

  师:我这个乘客都做了哪些动作啊?

  2. 邀请孩子们一起当巴士乘客,一起旅行。

  师:这次你们跟我一起也是这个巴士的乘客,一起去旅行好吗?(表演1)

  3. 提出“旅行地图乱了,请幼儿帮忙摆整齐”的任务,请幼儿带着任务再次观察教师动作并跟做。

  师:既然是要去旅行,就得备好地图。韩老师本来是有一张旅行地图的,

  可是不小心被我弄乱了,你们愿意帮我把地图还原吗?

  4. 调整分歧,最后确定正确的地图。

  师:一起跟音乐要检验一下这样地图是不是正确的。(表演2)

  5. 改变坐姿为站姿。

  师:如果车上的座位没有了,我们只能站着,手拉住手环把手。(表演3)

  三、游戏

  1.幼儿改变座位,变成真正的旅游巴士。

  师:老师在这边,你们的椅子要怎么样?

  师:我们坐的不是普通的巴士哦,它是一辆神奇的巴士,每一次进入隧道后,都会穿越到一个地方,找到一个线索,在图上找到和线素一样的东西就会得到通行密码,谁的通行证和通行密码一样,谁就是下一次穿越的人。;.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其实韩老师就是第一位穿越的人。我获得了一张线索卡片(小猪佩奇)。

  2.加入孕妇角色,传递幼儿正确价值观,累加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让座等游戏体验。

  师:有一位新的乘客也要上车了,(教师扮演孕妇),我们该怎么做呢?(让座)那车子的空间有限,那有些乘客就得站着了。

  3. 在游戏过程中猜猜谁不见了,谁穿越了,一次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师:老师穿越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把老师喊出来。

  4.孩子穿越游戏一次。

  5.收集到线索后,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就让孩子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跟着特有节奏感的音乐欢快的乘坐巴士去旅游,兴趣高涨。穿越环节也是亮点,结合现在的流行因素,把整节课推向另外一个高潮。但是在加入孕妇穿越时,问到孕妇上车没有座位了我们应该怎么坐时,孩子们没有一点回应,都没有让座的意思。最后在的鼓励下还有有不少孩子愿意给孕妇让座,传递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到最后一个环节了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没有轮到自己穿越,所有作为一个延伸环节,课后我们继续穿越。

29、大班音乐教案《音乐火车》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作能力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

  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流程:

  感受乐曲、分析节奏型-尝试创编节奏型-大胆表现自编节奏型-进一步创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9、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自己创作了2/4节奏型的一节车厢,太棒了!想不想创编2/4节奏型的一列火车呢?那我们下次活动来试试吧!

  2、播放《小火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开火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30、大班音乐教案《落叶的节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及头饰若干,铃鼓1个,塑料圈8个。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扮演小落叶,在场地中间自由地走动,可随意做些动作,同时嘴里可发出一些似风声的“呼呼”声。走一会儿后,老师开始敲铃鼓,幼儿的脚步要逐渐合上鼓声。老师的铃鼓声不断变化速度,要求幼儿的脚步要随着鼓声的变化而迅速改变。最后,鼓声渐慢,可解释成风渐渐地小了。幼儿回到座位上表示小落叶休息了。

  2.出现十六宫格,利用小落叶在格子中的自由摆放,让幼儿练习拍节奏。如图所示,横着拍或竖着拍节奏分别为:

  把小落叶的位置变一变,又会出现新的节奏型。选一首乐曲或歌曲,请幼儿听音乐看十六宫格拍节奏。

  3.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十六宫格及一些小落叶。由幼儿自己商量、摆放,然后全体一起拍,形成多声部的节奏合奏。

  4.游戏:小落叶回家。

  玩法:8个塑料圈一字摆开,代表小落叶的家。请8名幼儿戴上小落叶的头饰扮小落叶。游戏开始,“小落 叶”们自由地在场地间玩耍,当听到信号(如鼓声)马上回家,即站在塑料圈中,每个圈最多站两个人,也可以空着。站好后,请其他小朋友有节奏地数落叶。如下图所示。换人后,游戏可重新开始。

  5.音乐游戏:数落叶。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圈,请一人站在圈里扮数落叶。。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歌曲开始,全体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落叶人每当唱到×片时,轻拍一位小朋友的肩,被拍的小朋友马上到圈中扮飞舞的小落叶自由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结束时或老师的伴奏中间突然停顿时,数落叶人开始捉小落叶,被捉到的离开场地。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对落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步学会了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同时,教学应体现在生活化中,活动之后,要及时了解反馈孩子勇敢独立的变化情况,促进孩子勇敢,大胆品格的发展。

31、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听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

  2、根据音乐的结构及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看指挥进行演奏。

  3、在活动中保持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集体合作打击乐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乐器若干。幼儿经验准备:幼儿进行过打击乐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很多小动物都想来参加,那到底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看,你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

  (播放音乐)

  师: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4~5个)

  二、观察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那究竟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flash小动物动画)

  师: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啊?(教师指着小动物,孩子一起说:青蛙、小鸭、孔雀)

  师:第一个为我们表演的师大嘴巴青蛙,看青蛙表演的是什么?(幼:唱歌)

  师:看!这是青蛙的节目单,那看看这个节目单,谁能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我青蛙唱歌的节奏师怎么样的?谁愿意来试一试的,胆子大点,站在位置上就好了。(教师只会节奏,一个幼儿试拍 【能力强起示范作用的幼儿】)

  师:拍的真好,大拇指送给你!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第二个表演的是小鸭,小鸭表演的是舞蹈,看!小鸭跳舞的节奏,很简单吧,那我们直接来拍一拍把!我对你们有信心!预备,起!(教师指挥,全班幼儿跟拍)

  师:最后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表演了什么呀?(开屏)谁能用一个动作来学学孔雀开屏?(你来试试)

  师:他/她表演的好看吗?(好看)我们跟他一起来学一学吧!开屏咯~孔~雀~开~屏~

  师:看!果然孔雀也是这样开屏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开屏吧!

  (开屏咯~孔~雀~开~屏~)

  三、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哇!这是音乐会的完整节目单,你们有没有哪里看不明白?(嘘,是表示不说话,箭头表示向下准备,大青蛙表示抓)

  师:我们来试试准备抓到大青蛙(嘘嘘嘘,准备!抓!)

  师:抓到了吗?(抓到了)

  师:现在小朋友愿意用拍手的方式给这些小动物伴奏吗?(愿意)

  (音乐起,前奏可以点头准备)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看清楚指挥,有些演奏顺序有问题(视课堂实际问题而说)我们再来一次!这次有没有信心完美的演奏!(有!)

  师:好的,这次大家拍的都很卖力,(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可是我们的小手声音实在太小了,而且拍的好疼,那怎样才能使伴奏更好听呢?用什么?(乐器)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乐器,你们都认识吗?(这是双响筒,这是手摇铃,这是我们见的最多的铃鼓)

  师:看看这些小动物分别选择了什么乐器伴奏?

  (青蛙——双响筒 小鸭——串铃 孔雀——铃鼓)

  师:那该怎么用呢?谁来试试用双响筒为青蛙伴奏(1个幼儿示范)教师指挥

  小鸭(谁来试试)

  孔雀呢?(抖动起来)

  师:好,现在我们都会用了吗?(会了)好,现在听我指挥了,现在,从你们的凳子后面轻轻的拿出乐器,注意不要发出声音,然后放在你的小腿上,马上把手背到椅子后面!我看看,谁最听指挥!

  师:你们都很棒,看看这一组凳子后面是什么乐器?(双响筒)那它们代表什么小动物?(青蛙)对了,你们是小青蛙,你们是小鸭,你们是孔雀,看看哪个小动物最棒!

  师:好!那请小青蛙拿起你们的乐器,跟着指挥,准备试敲一下,准备。(音乐起)

  师:好,小青蛙的乐器放回腿上,手背后。

  师:小鸭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孔雀准备好拿起乐器。准备。(音乐起)

  师: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进行第一次彩排。(音乐起,全体演奏)

  师:现在,演出正式开始,请演员准备。(音乐起)

  四、结束今天的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小演员们谢幕!

  师:森林音乐会顺利结束了!(结束,谢幕,一起向后转,鞠躬,请坐)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和后面的客人老师再见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32、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木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习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活动反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习,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33、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节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

  2.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3.彩色节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节线若干。

  4.幼儿已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鼓《鼓旦旦》。

  师: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幼儿根据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

  二、节奏练习。

  1.看一组幼儿在海滩上玩耍的录像。

  2.幼儿互相交流在海滩玩耍的情景。

  3.节奏练习。

  师:“我的大鼓想知道你们在海滩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师有节奏地边敲大鼓边问幼儿:你 在 | 做什 么 |

  幼儿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我 在 | 踩文 蛤 |

  (1)部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2)变换节奏,幼儿逐个练习。

  师:你 在 做 | 什 么|

  幼:我 在 洗 | 脚 丫 |

  4.幼儿用脚踩出节奏。

  师:你们的小脚丫在海滩上踩出的节奏就像一首快乐的歌。!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节奏,型 X X X | X X X | , 幼儿踩。

  (2)个别幼儿随意踩,大家学。

  三、自编节奏型

  1.出示音符娃娃,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音符是几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戏:用音符娃娃编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两个小节。

  3.幼儿分组摆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小节线隔开。鼓励编好的,先打出自己的节奏,再用脚踩出来。

  4.将各组编的节奏型排成一队,幼儿集体练习踩节奏。

  5.大鼓加入,幼儿再次练习踩节奏。

  四、复习律动《快乐的啰唆》

  师:玩了这么久,你们快乐吗?还有很多快乐你们没发现呢。走,我们一起找快乐去!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34、大班音乐教案《小小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小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小舞台。

  2、幼儿自制的各类乐器。

  3、幼儿熟悉的节奏乐曲。

  活动过程:

  1、教师充当音乐会主持人,请幼儿自由结合组成小乐队(每队最少5人),并给自己的乐队起上好听的名称。

  2、先请每个小乐队分别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适当地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请每个乐队的幼儿依次上台表演。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说说每个乐队的演奏情况,大家共同选出最好的乐队,给予表扬、奖励。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会》这个活动,如果放在小班或者中班,我的选择是会让孩子们表演学校里学过的舞蹈或歌曲,以来幼儿对这些节目比较的熟悉,二来幼儿对于自己能够表演什么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如果随意的话,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没有准备好的状态。而现在是已经面临毕业的大班孩子们,他们表现欲望强烈,且都在课外有一些额外的学习经历,他们有自己的心思,想要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来接触一些全新的节目。所以,我将活动的目标做出了调整和修改,让幼儿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35、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舞会》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设计思路来源于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家长们最熟悉的,也是时下最时尚的动画大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题材而构思的。通过耳熟能详的背景音乐烘托整个游戏气氛,让孩子们以最高涨的激情快速投入到游戏中。游戏的情节设计和装扮过程也是动画片“真人版与搞笑版“的体现,可谓“寓教娱乐,妙趣横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集体舞,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2、能在腕花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并结伴交换舞伴。

  3、体验集体舞中战胜灰太生狼参加舞会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创编出了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教学难点:结合挽带和标记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及圆上走。

  活动准备

  音乐《喜洋洋》、红黄花40朵,面具、演出服装

  活动过程

  师生随喜羊羊和灰太狼音乐入场

  (一)、动画一:村长:小羊们,我们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我们还请了许多客人到我们青青草原来,你们慢慢去准备吧!

  动画二:灰太狼,羊村要开舞会了……

  师说:唉呀,灰太狼要在开舞会的时候来抓我们,怎么办?(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先抓住他呀?

  (二)、老师引导幼儿想办法,并创编动作。

  1、学习音乐第一部分打招呼,交朋友动作。

  2、学习音乐第二部分挖陷阱的动作。

  3、学习音乐第三部分织网的动作。

  (三)、完整的随音乐跳二遍。

  师:这灰太狼可不容易对付,我们要多挖几个陷阱它才会上当。

  (四)、师:舞会快要开始了,灰太狼也快来了,我们要加油干呀!(幼儿随师跳集体舞途中,放灰太狼录音)舞会要开始了,我得想办法混进去,然后一个一个把它们吃掉。一位教师扮灰太狼进入场地,说:我要吃掉你们,唉呀,我掉到陷阱里了,求求你们饶了我吧!

  师:快快,我们牵起双手把网拉紧。

  (五)参加舞会

  师:小朋友们真勇敢,唉呀,舞会快开始了,我们还没打扮自己呢。快快抓紧时间把自己打扮得要多美有多美。(师生换装)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一节大班集体舞活动《快乐的舞会》,这是一节以幼儿集体创编舞为主线的课程。之所以选择了这一类型的音乐活动,是因为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我们小朋友所熟悉和喜爱的好朋友,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挽带和标记的帮助能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通过这节课,能让幼儿体会到大家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活动,目标基本达到。从目标的完成度来看,尤其是中间的难点环节,幼儿创编出了挖陷阱织网的动作并结合挽带和标记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及圆上走这一环节目标基本完成,但同时,我感觉整体安排欠紧密,难点没有加强,其实挖陷阱这个简单的动作幼儿已经能够很快掌握,在实施中可以适当地根据进度减少练习次数,同时,织网这环节是难点中的复杂之处,老师应一步步引导幼儿(先脚——手——打结)多花点时间练习,并且,由于踏脚等细则没有说清楚,使幼儿很迷茫,操作时就显得不顺畅了。

36、大班音乐教案《小鸡出壳》含反思

  设计背景

  在认识小鸡小鸭的认知活动中,孩子们被图片中可爱的小鸡小鸭形象所吸引,喜欢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我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小鸡出壳可爱的模样,从而获得愉悦心情,使得幼儿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练习、提高。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表现不同的小鸡。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大公鸡穿花衣》的音乐光碟。

  2、三张不同大小的鸡蛋图片。

  3、三种不同形象的小鸡图片(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1、师生《母鸡孵蛋》音乐律动进场。

  2、用音乐问好。

  3、师问: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1、认识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师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强壮的小鸡)

  (1)倾听棒棒小鸡是怎么用歌声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励幼儿模仿,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唱出有力的声音。

  2、认识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经常打嗝,所以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听打嗝鸡是怎么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小黑板出示简单图示。

  (3)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认识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我们来看第三只小鸡妹妹长什么样子呢?(脸红:害羞)

  (1)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第四只小鸡要过几天才出壳,我们到时再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5、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小鸡出壳》。[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两遍)

  三、音乐律动《大公鸡穿花》。

  过度语:小朋友看,大公鸡爸爸也来看鸡宝宝了,他的心情特别高兴,我们跟他唱首歌吧。

  1、集体表演律动《大公鸡穿花衣》。

  2、师:鸡宝宝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鸡爸爸想请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们谁想参加?

  (1)、指名上台表演。(复习歌曲)

  (2)、集体评,互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让我们跟着大公鸡爸爸去参加生日会吧。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了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来表现不同的小鸡。

  3、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带领幼儿完整学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鸡爸爸来看鸡宝宝准备举办生日会这一契机,让幼儿对歌曲再一次进行演唱表演,再次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4、整节课的亮点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母鸡孵蛋,公鸡爸爸照看鸡宝宝这些音乐教学情节设计,让幼儿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5、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比较急促,重难点不够明显。

37、大班音乐教案《藏族小格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歌曲内容,能通过图谱演唱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尝试用动作和表情体验表现歌曲中的内容。

  3、感受西藏人民的活泼、欢快情感。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西藏人民的生活图片,了解西藏人民的民俗风情等特点。

  2、小格桑、冲锋枪、小红马、国防兵等图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这是哪个民族的人民?

  2、遇到节日他们喜欢干什么?

  教师小结:这是西藏的人们,在节日的时候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来庆祝他们的节日。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藏族歌曲,名字叫做《小格桑》,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教师弹奏歌曲范唱。

  (2)幼儿第一遍欣赏歌曲。

  提问: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请幼儿贴图。(我听到了一位小朋友叫小格桑,把小格桑的图片贴到黑板上,他喜欢玩冲锋枪,把冲锋枪贴到黑板上……)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1)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他是不是这样唱的!

  (2)孩子们你们听得真仔细,歌曲中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

  (亚拉索、索利亚拉索——-语气词啊、哎)。

  (3)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掌握歌曲。

  (1)刚才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录音机演唱了,你们能行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唱歌时一定注意要保护自己的嗓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幼儿学唱。

  ①看图谱,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②拿掉图谱,学唱歌曲。

  ③多形式演唱歌曲。师幼合唱、男女生演唱、领唱。

  4、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师:孩子们你们听的很认真,学的很仔细,都能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曲小格桑了,真棒!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

  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

  5、边唱边表演歌曲。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你们行吗?就看你们的了!加油!

  【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不错,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在轻松的音乐声中休息结束。

  活动反思:

  备课时我把舞蹈活动《小格桑》改为二教时,第一教时就是这节活动学唱歌曲,前面环节我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有教师传授如格桑含义为幸福之花,有引导幼儿自己理解如边疆、亚拉索,后面我采用多种练唱方法,激发幼儿学唱兴趣,如师生对唱那个、小组对唱、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两拍上配上动作(既让幼儿多感官地感受歌曲活泼的性质又帮助幼儿唱准休止音符)、接着在更多乐句上配上动作如亚拉索。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效果好。下课后好几个幼儿边唱小格桑边跳出活动室,情绪快乐溢于言表。

38、大班音乐教案《小小的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的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学习用歌声、动作和绘画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想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录音机一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一册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说出月亮的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剪刀。”鼓励幼儿根据谜面表达的意思猜出谜底。”引导幼儿思考: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小小的船》1-2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那句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2)请幼儿翻看主题活动图画书《数星星》第22页,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倾听。。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提问:“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想象在安静的夜晚,坐在月亮船上的感觉。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鼓励幼儿跟唱,感受三拍子歌曲舒缓优美的特点。

  (4)鼓励幼儿尝试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并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3、绘画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录音,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绘画时提醒幼儿应注意月儿弯弯和船头翘的特点。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39、大班音乐教案《兔子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通过倾听乐曲,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调,能根据曲调、歌词学习仿编歌曲。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

  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

  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屈,老师.教,案,网"(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 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 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

  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做朋友?(老师假装把自己的尖牙齿拔掉,再和幼儿对唱一边歌曲。)问:你们现在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3、和听课的客人老师玩对唱的游戏。

  问:客人老师,我们今天真高兴,你愿意和我们玩兔子和狼的游戏吗?你想扮演什么?(和客人老师对唱几遍,在最后一遍时,客人老师答应做朋友,歌词最后一句改唱为“做朋友的事真好办。”

  五、随机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点,要给机会让别人改过,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最后的反思环节中,兔子和狼都在诉说着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价值实现。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表达,仿佛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说别人的事。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幼儿用自我卷入的方式参加反思,幼儿的反思是在他们自己感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而且,这种感动来源于幼儿的亲身体验与经历。

40、大班美术教案《红梅花儿开》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园是“十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艺术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实验基地,多年来在民间艺术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梅花,是南京市市花,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南京的梅花山是国内唯一一处位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的赏梅胜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每到春季,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梅花色彩鲜艳,造型多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深远,代表坚强、忠贞、高雅。因此,我结合我园的课程特色设计、组织了该活动。该活动通过让幼儿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感受国画大师所画的“红梅图”独特的审美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运用浓、淡彩墨创作红梅花,体验彩墨画的创作乐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美的表达表现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的美,尝试在梅枝上用点画的方法围绕花芯画出花瓣、添画花蕊。

  2.注意画面布局,会用大、小两种画笔表现花瓣与花蕊。

  3.体验用彩墨画表现梅花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大号、小号毛笔每人一支,笔架;浓、淡不同的红色颜料,墨;已画好树干的宣纸;各种梅花的PPT,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表达有关梅花的已有经验

  师(出示一张梅花图):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

  师:你看到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幼儿充分表达。)

  师:你看梅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充分表达。)

  (析:教师以“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为话题让幼儿充分表达对于梅花的已有经验,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幼儿进一步欣赏梅花的色彩、外形作了铺垫。)

  二、欣赏各种梅花,感受梅花的各种色彩、外形

  师:春天,小朋友在梅花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梅花。那么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多幅梅花图的色彩。

  师:仔细看看,这些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这些梅花的颜色看上去像什么?

  师:你看了这么多颜色的梅花,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梅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教案出自:.教案网)有大红的、玫红的、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它们在春天里竞相开放,很漂亮。

  2.欣赏单幅梅花图片,感知梅花的外形。

  (1)总体感受梅花的外形。

  师(出示两张不同花瓣的梅花图片):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师:这两朵梅花有什么不同?

  (2)重点观察五瓣梅花的外形。

  师:原来梅花的花瓣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

  师(出示五瓣梅花图):这朵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花瓣?(五个花瓣。)

  师:花瓣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围着花心。)

  师:花的中间是什么?花蕊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师:这朵花是开放的,没开的花叫什么?花苞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师:梅花长在哪儿?

  师(小结):这朵梅花有五个花瓣,花瓣圆圆的、围着花心生长;中间有细细长长的花蕊,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像水母的触角,像太阳的光芒……很漂亮。这些圆圆的、有大有小、没有开放的是一个个花苞。它们都长在梅枝上。

  (析: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在唯美的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的背景中欣赏精心挑选的梅花图片,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之中。教师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独到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了梅花的美。)

  三、欣赏国画《红梅图》

  1.初步欣赏作品。

  师:梅花很漂亮,很多画家都爱画梅花。这幅梅花图漂亮吗?画家是用什么材料来画梅花的?(树枝是用墨画的,梅花是用红色的国画颜料画的。)

  2.细致观察画面色彩、布局等。

  师:这朵大梅花的颜色是怎么样的?(红红的)这朵小的呢?(粉红色的)这里的梅花画得怎么样?(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没有开放的是什么?(花苞。)

  师(小结):画家画的梅花,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大,(教案.出自:.教案网)有的小;有的地方多一点、密一点,有的地方少一些、疏一些;画家还画了一些花苞。画家画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梅花,看上去很漂亮。这些梅花都画在树枝上。

  (析:在欣赏唯美的国画大师的作品《红梅图》时,教师不断地通过提问和追问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梅花,有序感受画面色彩、构图、布局等,以便为幼儿自主创作彩墨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幼儿创作

  1.简单感知作画材料和作画方法。

  师: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做小画家,画一幅“梅花图”。看看桌上有什么?

  师:纸上已经画好了树干和树枝,接下来,我们来画梅花。!.快思.教案网!每个人有一支大毛笔和一支小毛笔,你们觉得大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小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为什么?

  师:怎么画呢?先拿一支大号毛笔,在小盘子里舔一舔蘸些水,然后蘸上红颜料,可以先在纸上试一试深浅。梅花画在哪里呢?(树枝上)在树枝旁边先轻轻地点出花心,围绕花心画出五个花瓣(若想花瓣画得大些,笔可以多压一会)。等花瓣画好以后,再换一支小号毛笔蘸上浓墨,轻轻地画出像太阳光芒一样的花蕊,还可添画花苞。

  2.在优美的古筝音乐声中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1)要把梅花画在树枝上。(2)注意颜色、大小、疏密等。(3)正确握笔。

  五、欣赏、交流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师:你是怎么画的?你觉得哪里最满意?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或在活动区继续用其他国画颜料创作各种各样的梅花。

  活动反思:

  幼儿园艺术教育应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该活动中。教师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了解的各种各样梅花的色彩、外形,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在优美的古筝音乐背景中欣赏用多媒体演示的多种梅花的色彩、外形,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语言表达对于梅花的感受。孩子们惊叹于梅花的美,纷纷以“红艳艳”“雪白雪白”“五彩缤纷”等词语来表达。然后,教师又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的《红梅图》,让幼儿感知彩墨画的特点,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在教师生动的语言的感染下,在教师不断的提问、追问中,充分了解了大师创作的精妙:色彩深浅相宜、花瓣大小错落、布局疏密变化、看似有序又随心的独特写意,美轮美奂、情趣盎然。充分的欣赏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使幼儿创作的热情得以激发。他们迁移已有经验,用浓墨淡彩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活动效果。

41、大班音乐教案《冬天的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培养幼儿敢唱,喜欢唱歌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和歌曲相匹配的图谱。

  2、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天啦?冬天会有什么呢?你喜欢冬天吗?

  2、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冬天的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清唱歌,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为图谱配图片。

  1、师:你们刚刚听见了什么啊?"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歌曲中有几种花啊?

  2、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把你刚刚听见的歌词,贴到我们这个图谱上来。

  3、幼儿尝试在图谱上贴图片。

  4、教师和幼儿跟钢琴伴奏读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1、幼儿看图谱第一遍学唱歌曲。

  2、幼儿跟着钢琴的伴奏演唱。

  3、在图谱中的休止符让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动作表示。

  4、分小组演唱歌曲。

  四、图谱逐步退出,让幼儿记忆歌曲演唱。

  1、师:今天老师要来提高这首歌曲的难度,你们有没有有信心唱好呢?

  2、师:现在我要拿掉几幅图片,考考小朋友。

  3、幼儿尝试看缺少图片的图谱演唱歌曲。

  4、增加难度,继续逐步的退出图片,让幼儿来演唱。

  五、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回家后教你们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我这节活动采用“先游戏,后学唱”的设计思路,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用无意注意感知整首歌曲,待初步形成比较清晰稳定的认知之后,在采取单独练唱的一般流程。

  活动中,我选用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找不同”游戏,并借用传递游戏为载体去让孩子不断熟悉歌曲。传递游戏相对它的动作难度和结构比较简单,特别是它不给孩子增加记忆负担,从而把记忆空间留给反复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动作设计上,又用了特定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延长音和休止。这样,更好帮助孩子直接有效解决了歌曲中的演唱难点。

  在找不同游戏的图片选择上,我也有根据歌词内容选择了开在树上的梅花,开在天上的雪花,开在窗上的冰花,同时设计了3个难度,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战。通过观察图片也能反复感知歌词。同时,这些图片也给孩子们一种审美情感的提升。

  我们幼儿园在做歌唱活动的研讨中感觉以前的歌唱模式以示范模仿为主,大部分通过图谱、动作等载体来帮助幼儿从欣赏歌曲到练唱再到解决重难点,到最后完全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像本次活动活动通过游戏通过无意注意让孩子在游戏中先熟悉再学习。这也符合《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身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让孩子享受由游戏变歌唱的快乐。

42、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动听的“花儿》含反思

  设计意图

  “花儿”是西北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一次教唱具有民歌风格的幼儿歌曲《小燕子》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花儿”这种山歌演唱形式很感兴趣。在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兰州”中,我和幼儿一起收集具有家乡特色的资料,许多孩子的家长从现场拍摄或从网上下载了关于“花儿”的图片。孩子们纷纷让我讲“花儿”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还学着电视哼唱。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我设计了《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的音乐系列活动。让他们通过看、听、学唱、填词和配器等一系列活动,在轻松愉快中了解“花儿”,并通过自制的乐器为其伴奏,加深对“花儿”的理解,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花儿”,感受“花儿”曲调热情、奔放的特点。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和演唱“花儿”。

  3.尝试用自制乐器――葫芦为“花儿”伴奏,进一步体会“花儿”旋律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看“花儿演唱会”、家乡风景及特产等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并相互交流。通过在自制葫芦乐器上绘画,为学唱“花儿”奠定基础。

  2.自制小葫芦乐器7个、回族小白帽若干个、民族服装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DVD碟机一台、投影设备一套。钢琴伴奏教师一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歌“花儿”《左面是黄河右边是山》

  1.教师穿民族服装进入活动室,引入课题。

  师:我今天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为了给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儿”,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2.教师演唱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第一遍,同时播放黄河及羊皮筏子的DV画面。

  提问: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讲感受,教师可引出歌词。)

  3.幼儿与教师一起学唱衬腔词:普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呛啷啷啷啷啷。

  4.幼儿听伴奏再次学唱衬腔词,并与教师合作演唱(教师唱前面三句歌词,到衬腔“普噜噜……”请幼儿帮唱)。

  5.请助理教师演唱《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幼儿与教师一起唱帮腔“噢哟”。

  6.小结:我们今天听的这种歌曲演唱叫“花儿”。“花儿”是少年的意思。“花儿”是一种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独特的一种民歌,有对唱、领唱、齐唱等形式。“花儿”主要流行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7.播放MTv,完整欣赏歌曲。

  活动二:引导幼儿为“花儿”填词并演唱

  1.播放MTV让幼儿再次欣赏“花儿”《左面是黄河右面是山》。

  师:我们上一次唱了家乡的黄河和山,家乡还有许多的特产、小吃,让我们都来夸一夸。

  2.出示牛肉面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从颜色、味道、品种、形状几方面讲一讲牛肉面。

  3.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入手创编,如辣椒红,蒜苗、香菜绿,萝卜、牛肉面白等。

  4.教师做填词范唱:红红的辣椒(嘛)噢哟。

  5.与l导幼儿尝试填词并演唱。

  如:绿绿的香菜(嘛)噢哟;白白呀萝卜(者)香呀;牛肉面(者)好吃(嘛)噢哟。

  6.教师整理歌词与幼儿一起演唱。(请一位老师伴奏)

  7.小结:小朋友们刚才编的词很有特点,用歌声唱出了我们家乡兰州的美丽。

  活动三:表演“花儿”并尝试用自制乐器伴奏

  1.出示家乡的特产葫芦,教师简单示范演奏方法。

  让小朋友用葫芦当乐器为“花儿”伴奏。

  2.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分4组进行表演。"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3个小组幼儿演唱花儿(其中一组唱词、一组帮腔、一组衬腔),1个小组幼儿伴奏。给部分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儿分小组练习,教师指导后,幼儿按角色整体表演唱2遍。

  4.幼儿分男女形式进行对唱,部分幼儿继续伴奏。

  活动延伸

  在音乐天地投放演唱“花儿”的服装及道具,如:头巾、扇子等,让幼儿自己学习合作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43、大班音乐教案《小小按摩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模仿、讨论、创编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按摩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大独裁者》《火烈鸟与悠悠球》。

  2.《活动狂欢节(终曲)》音乐。

  3.毛巾(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欣赏卓别林扮演《大独裁者》中理发情景的视频,感受视频中音乐与动作的匹配。

  (1)可根据需要设计提问:短片里的人是什么职业?理发师除了理发还做什么?

  (2)小结:短片里的人是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2.完整欣赏音乐。

  (1)听音乐CD。

  (2)启发幼儿思考:理发师怎样给客人按摩?

  (3)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探索、创编各种按摩动作,教师可用锤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捏、推、拍、揉、切等按摩动作。

  3.分段欣赏音乐,初步感受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1)幼儿随教师的哼唱(7—22)做自己创编的按摩动作,(教案出自:banzhuren)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看能不能把动作与音乐配在一起。

  (2)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老师配以哼唱。

  (3)两人一组,在教师的哼唱下相互做按摩动作。

  4.教师把幼儿创编的动作配上音乐进行完整的律动表演。

  5.在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师和幼儿一同进行按摩,共同分享表演带来的乐趣。

  (2)幼儿两两合作按摩,进行表演。

  6.乐曲欣赏,欣赏《火烈鸟与悠悠球》的视频。

  这首乐曲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终曲)》,不仅能做小小按摩师的游戏,有几只火烈鸟和悠悠球听到了这首乐曲,也在做游戏呢。(教师播放视频)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过“中国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把民间迎新习俗中富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融入进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参与活动,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舞蹈教育中“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结合新《纲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尝试以多通道途径丰富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自由表现和创造,体现合作学习、分享学习,让幼儿在“过新年”的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了民间舞蹈,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创了较多好的舞蹈动作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