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不一样的我》反思

大班教案《不一样的我》反思

大班教案《不一样的我》反思

1、大班教案《不一样的我》反思

活动重难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1、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2、大班教案《有啥不一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一样。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一样吗?”

  “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

  “小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

  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3、学一学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三、解答幼儿疑问,说说愿望。

  1、大家的疑问。

  “上小学后,我们的座位怎么办?”

  “为什么上课要先举手再发言?”

  “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呢?”

  2、幼儿的愿望。

  “就快要上小学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我组织孩子参观了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音乐室等场景,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兴奋心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教学活动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3、大班教案《我的本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懂得学习本领需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

  2. 能大方自信地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领,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3. 感受在学习本领是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

  4.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课件(六个漫画人物、本班孩子照片和书写的数字、小孩子学走路骑车)

  2. 纸

  3. 辅助材料:铅笔、书、胶水、积木、插片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玩一个看漫画,猜人游戏,看他们都是谁?(六个漫画人物)xx有什么特点?他是干什么的?

  师: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长的不一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本领,这些本领深受大家的喜欢。

  二、大方自信的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1. 孩子们,我们都长的不一样,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想一想你都有什么特点?

  2. 这么多小朋友想说,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快乐大搜索》,一会屏幕上滚动小朋友的照片,停看到谁,就让谁来大胆地告诉大家你长的有什么特点?(预备开始)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长的不一样,无论长的是高是矮,胖瘦、眼睛是大是小、皮肤是黑是白,在大家眼中都是最漂亮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展示自己的本领:

  1. 我们大六班的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本领,你说一说,你都有什么本领?(画画、舞蹈、滑冰、认字、游泳、讲故事等)

  2. 本领可真多,谁愿意把你的本领展示给大家,让他们看一看。

  3. 你觉得你的本领帮不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

  四、学本领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

  1. 这些本领你是怎么学到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怎样让这张纸站起来?(辅助材料)幼儿操作。

  2.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让纸站起来的?是怎么成功的?

  a.你的还朋友有没有给你帮助和好的想法?

  b.在你和好朋友想不到办法的时候,老师是怎么鼓励你的?

  (学习、思考、研究、讨论、操作、实验、反复等)

  3. 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学什么本领?走路、骑车;数字。都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爸爸、妈妈的关心)

  五、结束部分:

  想要学到本领,想要成功是看一看、听一听就能行吗?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努力才能学到、才能成功。你的本领才会越来越多。

活动反思:

  导入中的猜人游戏是在一次学习中教育活动中的的一部分,我根据自己的教育活动引用了猜人游戏部分。根据大班的孩子有表现和竞争的欲望,特别是自己已有的本领,都是争先恐后的展示。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趣都特别的高。对具有挑战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大班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得到成功,让孩子们有成功感。大部分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在展示自己本领的部分,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我应再适当的引导,让每个还都有机会展示。

4、大班教案《我的牙齿》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勾线笔、镜子等。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音乐磁带《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和同伴的牙齿。

  1、教师:你知道的牙齿是什么样的?你想看看你们自己的牙齿和小朋友的牙齿吗?

  2、教师请幼儿用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再互相看看同伴的牙齿,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牙齿和小伙伴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绘画活动。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头像,说说:画上有什么?他们的脸是什么样子的?男孩子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女孩子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嘴巴又是什么样的?让幼儿照镜子,画一画“我的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空的地方画大一些,线条要清晰。

  三、教师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牙

  说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四、对幼儿的绘画进行简单的评价。

  五、音乐活动《生活模仿动作》。

  教师:牙齿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口腔卫生呢?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生活模仿动作。

  六、刷牙游戏。

  小朋友做牙齿,站成一个大圆。老师或一个小朋友做牙刷,站在爱内圈随着音乐用两只手边刷边走动,一次刷两个人。音乐停止时,被刷到的两个人分别向两个方向的两边跑,谁先跑回来就是胜利者,他就可以当牙刷,重新进行刷牙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教师层层引导的提问十分的感兴趣,对于牙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因为牙齿的经验,生活知识幼儿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活动相互观察讨论同伴的牙齿、自己的牙齿,并在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观察活动中幼儿也十分的认真,里里外外照的十分仔细,不仅自己看还与同伴交换意见,真实的描绘了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有部分幼儿是先观察后画,有的是边观察边画,有的是想象来画,有的幼儿牙齿缝大,有的幼儿牙齿有蛀牙,这些问题幼儿都清楚地反映了出来。

5、大班教案《我知道的恐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大胆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的名称,外形特征,生存本领等,从外形,习性等不同角度对恐龙进行比较分类,发展思维的概况性和多元性。

  2、萌发了解恐龙外形特征与其品种多样性的兴趣。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难点

  大胆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的名称,外形特征,生存本领等,从外形,习性等不同角度对恐龙进行比较分类

  萌发了解恐龙外形特征与其品种多样性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小朋友的书》,玩具,模型

活动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恐龙”

  教师根据幼儿收集的资料信息,引导幼儿利用图片,资料说说自己调查恐龙的情况,自己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信息。

  提问:你认识哪些恐龙?他们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二、比较,梳理对恐龙的认识

  1、结合挂图,逐一说出几种典型的恐龙的名称,并在《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第5~6页“我知道的恐龙”中找出相应的恐龙形象。

  2、观察找出不同恐龙典型的外部特征,加深认识。

  3,如果要给这些恐龙分类,该怎么分呢?

  三、启发幼儿提问

  关于恐龙,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活动评析

  一、知识的准备

  恐龙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匮乏的,那么前期的知识积累和准备是很重要的,教师就是抓住了这个关键,在活动前给予孩子学习的时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说出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这样经验的分享帮助孩子有新的提升,知识也得到了扩充。

  二、教具的运用

  教具还是比较平常的图片、玩具模型,但是教师将他们充分运用,采用观察、比较等手段,让教具尽情发挥它的作用。

反思

  可以更多的引导或是将自己的身份转变成孩子的一员,和孩子互相分享,互相学习,那么老师和孩子在活动中更自然,不但可以牵引着主线帮孩子梳理知识,又使活动氛围更活跃、自然。

6、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骑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体验活动,理解“骑”“越”“趟”“冲”等词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完整叙事要素,能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骑自行车。

  2、物质准备:大书及幼儿用书、适宜幼儿骑车游戏的场地、自行车越过的障碍物。

活动重难点:

  通过骑车游戏,理解故事中动词的意思。

  体会动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活动过程:

  1、大书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都喜欢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幼儿回答问题时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大书图画阅读。

  教师出示已被遮住文字的大书,引导幼儿逐页猜想画面内容。

  教师:画面上的小朋友骑自行车都经过了哪里?每到一个地方,他做了哪些动作?

  幼儿l:书上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经过大树、小桥、小水坑、山坡。

  幼儿2:这个小朋友绕过大树;趟过小水坑;骑上山坡。

  教师:小朋友们在骑自行车时做过这些动作吗?

  幼儿1:我也骑着车绕过大树,绕就是车把向一个方向围着大树转一个圈。

  幼儿2:我骑车时,遇到小水坑就会加速趟过去。

  幼儿3:我骑车经过小桥时是越过去的。

  3、大书文字阅读。

  (1)教师指读文字,每指读一页,可以先请幼儿倾听,然后再请幼儿跟读。

  (2)结合文字,引导幼儿说一说:书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间去骑自行车的?

  (3)重点强调书中的动词:“骑”“绕”“越”“趟”“冲”,每讲到一个字请幼儿模仿,加深印象。

  (4)请幼儿观察、思考书中每一页的句型有什么联系,并发现:每一页的句型都会重复前一页的地点并到达一个新的地点。

  (5)请幼儿仿照书中的句型创编出自己在一周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

  幼儿1:五一假期时,我和爸爸去旅游。星期一,我们去了北海公园;星期二,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星期三,我们去了游乐园;星期四,我们去了长城;星期五,我们去了动物园;星期六,我们去了回龙观公园;星期日,假期快结束了,我们在家休息,准备第二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幼儿2:我帮妈妈做家务,星期一,我扫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为花浇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袜子;星期六我发碗筷;星期日,妈妈夸我是乖孩子。

  (6)引导幼儿指读小书,找出反复出现的文字:星期、我、骑自行车。

  4、拓展学习。

  (1)引导幼儿来到户外活动场地,观察场地上已布置好的各种障碍物,猜测活动内容。

  (2)一名幼儿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幼儿分成四队,分别骑自行车用书中提到的各种动词穿越地上的障碍物。在通过后,大声说出:“我……过了障碍,我胜利了!”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进一步感受词汇所表达的含义。

  幼儿1:我骑着自行车绕过饮料瓶。

  幼儿2:我趟过皱纹纸做成的小水坑。

  幼儿3:我冲过大门。

  (4)幼儿创新活动:创新骑自行车越过障碍的方法,并用语言表述。

  幼儿1:我越过了地板块做成的小桥!

  幼儿2:我绕过了椅子做成的树桩!

  幼儿3:我冲过了柱子门1

  5、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其他与动作有关的词并与家长合作,记录幼儿寻找的动词,制作图文并茂的动词小书。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本次活动注重将幼儿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相结合,设置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各种动词的含义。由于活动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且符合本班幼儿特点,所以幼儿在活动中认真投人,完全融人其中。在提问上,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知体验,使幼儿在参与活动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不善表达的幼儿也能够在体验活动中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活动既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使幼儿体验到了读本的内涵,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

  2、活动中的不足:

  在拓展活动中,忽视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在拓展活动前对幼儿提出安全要求和骑车规则,并在场地上设置一些标志和符号,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在今后的活动中,应考虑到幼儿特点与读本特点的结合,设计更加适合幼儿的阅读活动。

主要内容:

  1、注重主要环节提问,引导幼儿表达。用谈话引出主题,吸引幼儿兴趣,将已有经验与当前学习内容相连。谈论幼儿骑自行车的趣事,帮助幼儿回忆骑车感受,吸引幼儿兴趣。教师运用开放式提问,提出的问题清楚、具体,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注重引导幼儿用书中的词语和动作表达通过障碍的情境。

  2、设置情境,亲身体验。活动中教师设置了与读本相关的各种障碍,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各种动词的实际意义。采取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请幼儿带来自行车,用读本中学到的“越”“冲”“绕”等动词通过障碍,增强了游戏性,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体验各种动词的含义。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

  3、启示:成功的拓展活动既要达到整合旧知识、传递新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借助活动材料,体会、理解词语的含义。教师调整了拓展活动中的材料,活动前先引导幼儿明确障碍物具体代表什么,然后再进行实际活动体验,理解读本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融人行驶安全知识的教育。

综合评析:

  1、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读本知识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扩展到游戏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了骑车活动、设置障碍、实践——操作——体验的活动空间。在材料准备上,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动员家长将家中的自行车带到幼儿园,为幼儿创设参与体验活动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清楚、具体,层层递进,教师能归纳、整理幼儿的回答,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组织幼儿进行骑车活动,设置与读本中动词相关的场景,感受这些字所表示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字的实际意义,达到活动的目的。

  在体验中可以利用场地上的自然物,作为天然的障碍,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幼儿安全教育应融人一日活动之中,教师在场地上没有明确的行驶标记和符号,幼儿在穿越障碍时,没有注意提出对幼儿安全的要求和行驶交通规则。

  2、小组反思中运用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地分析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目标的实施、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关注、对每个环节问题的设计进行了很好的反思。特别是对于本次活动的亮点——教师引导幼儿边体验边表达、先体验后表达等,鼓励幼儿想说、敢说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教师材料的投放与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这篇文章共8401字。

7、大班教案《我设计的名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名片及名片的内容,知道名片的用途。

  2.能为自己或喜欢的人设计名片,并用不同的纹样进行装饰。

  3.体验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及互赠名片的愉快。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不同的名片若干张,彩笔或油画棒,不同形状的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实录:

  (一)、欣赏故事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知道

  是什么吗?

  (教师以带来礼物引起幼儿的兴趣把幼儿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这里来)

  幼:名片,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有关名片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幼:想

  (教师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

  教师出示小猪乐乐的名片。

  1、提问,

  师:小猪乐乐通过什么认识了好多的朋友?

  幼:名片

  师:名片上面都有什么啊?

  幼: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自画象

  师:看了名片你从名片面上知道了些什么?

  幼:我知道了小猪的名字叫乐乐,他家住在什么地方,还知道了他的电话号码

  (幼儿根据自己已有对名片的认识和了解及仔细对名片的观察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有了名片真好,可以认识新朋友,知道朋友的名字、电话、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其实生活中的名片还有很多用处(出示生活中的名片):还可以向别人推荐自己、介绍公司产品、拓展业务……非常方便

  (二)、设计名片,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装饰。

  1.出示名片范例,观察范例的设计特点,激发幼儿设计的愿望。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也为自己设计了不同的名片:风景名片、花边名片、信纸名片、卡通名片、折叠名片。

  师:老师设计的名片上用了哪些图案、花纹?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观察图片为诱饵自己创作坐下铺垫)

  幼:老师用了锯齿纹、波浪纹、羊角纹……

  师:你想不想当一位名片设计师,为自己或喜欢的人设计一张 名片?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吧!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纸,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来设计名片,设计前老师提两个要求:(1)先用文字或标志符号写清楚名字、电话、家庭住址,然后再用不同的花纹、图案来设计名片。(2)使用剪刀注意安全,剪掉的纸放到盒子里,保持卫生。

  (三)、交朋友

  师:小朋友,你愿意把你设计的名片送给你的朋友吗?

  幼:愿意。

  师:让我们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师:请几位幼儿唱《找朋友》当找到朋友时出示自己的名片并说“你好我叫…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

  全体幼儿跟着《找朋友》的音乐把自己手中的名片送给自己想要认识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1.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2.组织活动后,我感到目标涵盖的内容表较多,既要了解名片的内容、用途,又要设计装饰,还要交流、送名片,所以30分钟的时间非常紧迫,有的速度慢的幼儿还没有设计成功就到时间了。如果重新组织本次活动,我想在《名片设计师》前,组织一次社会活动《名片作用大》让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名片和它的作用,以及怎样送名片,结束后再进行本次活动,那样目标定位会更具体,针对性也比较强了。

8、大班教案《不一样的我》含反思

活动重难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1、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9、大班教案《我就是喜欢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乐意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图画的理解。

  2.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3.能专注地倾听故事,乐意表演故事。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电教课件、故事读本人手一册.头饰[青蛙、野鸭、小猪、山羊]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游泳捉虫人人夸。

  幼:青蛙。

  师:对了,是青蛙[点击青蛙的图片]

  师:你们喜欢青蛙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因为青蛙可爱

  幼:因为青蛙会游泳

  幼:因为青蛙会捉虫,会跳跃。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小青蛙。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们听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有这么一只青蛙,原来也非常喜欢自己,可是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小青蛙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究竟是什么事情,我们一起听听这个故事吧。 [评析]孩子个体的、零散的经验,需要教师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

  [放录音,听故事]

  二、自主阅读

  师:故事真有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究竟在小青蛙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仔细的观察书中的画面,自由的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也可以与同伴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把书合上。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在看书的时候都非常认真,都在相互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评析]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主要的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理解画面,能根据画面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大胆的描述,激活孩子的思维。

  三、共同阅读。

  1、[放课件,点击第一幅图]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青蛙在干什么呀?

  幼:在看水中的倒影。

  师:他喜欢自己吗?

  幼:喜欢。

  师:他喜欢自己的什么地方呢?[实录]

  幼:喜欢自己身上漂亮的绿色。

  幼:他喜欢自己会游泳。

  幼:他喜欢自己会跳跃。

  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一只青蛙坐在荷叶上,欣赏着自己的倒影,他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点击课件]请小朋友用欣赏的语气学一学青蛙的话。

  师:青蛙很喜欢自己,看见自己的倒影都在自我欣赏,他很高兴。咦,谁听到了青蛙的话了?[边说边点击第二幅图]

  幼:野鸭。

  师:野鸭听到了说[点击课件]野鸭优雅地飞了几圈,落在草地上,得意地离开了。

  师:当野鸭离开后青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幼:我也想学飞翔。

  2、师:[点击第三幅图]青蛙又是怎么想做的呢?

  幼:青蛙爬上高坡。

  幼:青蛙扇着手臂向前飞。

  师:青蛙学会飞翔了吗?

  幼:没有。

  师:为什么青蛙不能象野鸭一样飞翔呢?

  幼::因为青蛙没有翅膀。

  师:青蛙没有学会飞翔,他又会怎么想呢?青蛙想[点击课件]

  师:我想请小朋友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青蛙没有学会飞翔,他很伤心,他可能会怎么办呢?[实录]

  幼:青蛙很伤心,可能会去找妈妈。

  幼:青蛙很伤心,可能会去告诉朋友。

  幼:青蛙很伤心,可能会到商店去买翅膀让自己飞。

  幼:青蛙很伤心,可能会和朋友一起做翅膀。

  师:青蛙到底会怎么办呢?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一幅图。[评析]引导孩子围绕青蛙自我意识的发展为线索,并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3、[点击第4,5幅图]它来找谁了?

  幼:小猪。

  师:青蛙很伤心,就去问小猪,小猪是怎么说的呢?

  幼:你要知道,青蛙是不会飞的。

  师:当小猪说我也不会飞时是什么表情?

  幼:它在笑。

  师:小猪不会飞,为什么还在笑呢?

  幼:因为小猪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

  幼:因为小猪很喜欢自己身上的粉红色。

  师:小猪很自信,小猪说:[点击课件]当青蛙听了小猪的话之后[放课件的第6幅图]青蛙想:[点击课件]青蛙伤心极了,它又会去找谁呢?[放课件第7幅图]

  幼:山羊。

  师:青蛙又想学什么本领呢?

  幼:它想去借书,让你变的聪明些。

  师:[放课件第8幅图]它学得怎么样?青蛙把书打开,可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看了很久,他一点也没变聪明。青蛙想:[点击课件][放课件9幅图]青蛙把书还给山羊说了些什么呢?

  幼:我不会飞,不会烤蛋糕。

  幼:不认识字,什么都不会。

  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放课件10幅图]小青蛙很伤心,山羊安慰它说[点击课件]

  4、师:既然青蛙什么都没学会,那么他后来为什么又会那么高兴呢?请你动小脑筋想一想。[放课件11幅图][实录]

  幼:因为它听了山羊的话。

  幼:因为它知道自己会游泳,会跳跃。

  幼:因为它知道是一只可爱的绿青蛙。

  幼:因为它知道自己会捉虫。[评析]故事中的山羊循循善诱,用爱的温暖和欣赏的目光帮助青蛙恢复了自信,这一情感交流有利于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在河边干什么?

  幼:欣赏自己的倒影。

  师:从倒影中,它发现了些什么呢?

  幼:发现自己是一只穿花格子泳裤的绿青蛙。、

  师:对了,它很自信地说[点击课件]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句话。小朋友们学的可真好[点击12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青蛙,从它表情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呢?

  幼:可以知道它很高兴。突然,青蛙感到非常愉快[点击课件]青蛙跳了一下,那是一个很大的青蛙跳,他感觉自己就在飞。

  师总结:尽管青蛙没有野鸭小猪山羊那样的本领,但是他会游泳,会跳跃,会捉虫,这些都是它特别值得自豪的本领,而且青蛙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关心他的朋友,青蛙就变得快乐了,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学会欣赏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评析]从这一环节中,让小朋友们根据小青蛙从欣赏自己到不喜欢自己,然后羡慕他人、模仿他人到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又重新树立自信心的经历来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特别之处。

  四、完整欣赏: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取下来,请你左手扶书,右手翻书,把书翻到第二页,我们一起来划指朗读故事。

  [评析]教师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小朋友们学习独立阅读的方法,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在我就是喜欢我这课中,以青蛙自我意识的发展为线索,叙述了一只小青蛙从欣赏自己到不喜欢自己,然后羡慕他人、模仿他人到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又重新树立自信心的经历。让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特别之处。要学会欣赏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发展。活动主要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主要的是为孩子们初步了解青蛙有哪些本领作铺垫。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直接,自然而又吸引孩子们,使孩子们很快进入故事情节。因此,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较高,注意力集中。第二个环节,我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真正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能力。第三个环节,共同理解故事内容,以青蛙自我意识的发展为线索,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学会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第四环节,让孩子们进一步完整的欣赏故事并规范的朗读。第五环节,指导孩子们正确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进行故事表演,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合理想象。

  孩子们在积极参与、自由交流、共同理解故事中充分表达个人的认识,这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欣赏目光的魅力,萌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10、大班教案《我居住的地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表现自己,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学着去发现问题。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区设置:

  1、漂亮屋

  材料投放:(1)自制的各种娃娃及打扮娃娃所需的各种材料。

  (2)各种各样的头饰、木梳、洗发水等

  2、巧手屋

  材料投放:(1)废旧的各种盒子、绿色手工、固体胶、剪刀等

  (2)各种颜色鲜艳的丝袜花瓣、铁丝、花芯、线、泥工盒等。

  3、创意屋

  材料投放:(1)各种废旧盒子及各种辅助材料

  4、音乐屋

  材料投放:(1)各种小动物所居住的楼房一幢(利用地面)。

  (2)不同类型的节奏卡片及各种打击乐器等

  5、智慧屋

  材料投放:(1)各种建筑物的图片及字卡;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及字卡等。

  (2)讲述故事“三只小猪”、“小动物过冬”所需的操作材料。

  6、聪明屋

  材料投放:(1)动物新房三幢(利用主题墙);背面标有门牌号码的立体小动物若干。

  (2)门牌号码拼图若干及记录卡等

  7、休闲屋

  材料投放:(1)自制有关周围生活的棋一副、飞行棋、五子棋等

  (2)扑克牌两副

  (3)各种有关建筑物的迷宫图若干

活动评价:

  师:我们的动物宝宝真开心,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了,瞧!小松鼠真在开心的笑呢,是谁帮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是......

  师:...,你是怎么帮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我是一间一间数了之后就把小松鼠送回家的(幼儿进行演示)

  师:你们的本领真大,小动物们谢谢你们。

  师:呀,是谁把我们的新马路打扮得这么漂亮的?

  幼:是我们。

  师:...你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来打扮这条新马路的?

  幼:我们在马路旁边找了好多好多的高楼大厦,这是看病的医院,这是生小孩的医院。

  师:哦,这两幢房子上都有一个医院的标志,那么,这些是什么房子呀?

  (幼儿发现还有的房子上没有标记)

  师:对呀,怎么没有标记呢?那么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别忘了给这些房子做上标记,让人们一看就明白这是什么地方,好吗?

设计思路

  我这里有一件高兴的事情要告诉大家,今天小动物要搬新家了。瞧!这就是动物新村,可是粗心的建筑师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忘了在每一扇门的上面写上门牌号码,这下,小动物们可遇到麻烦了,我家到底住在几层楼呢?朋友们,你们愿意来帮帮小动物,让他们在自己的新家里过上一个快乐的新年吗?好,让我们行动起来。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在班本化主题背景下设计的区域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依据,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能力,创设置住活动的空间,提供适宜的材料,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材料,适时进行指导与评价。只是在活动中教师在评价新游戏——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时,过于着急,没有讲深讲透。

11、大班教案《不一样的小豆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了解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2.学习根据问题猜测原因,培养幼儿勤观察,爱动脑思考的学习态度。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按照幼儿用书上的方式种植豆芽。

  材料准备:

  幼儿用书,每人一个小纸盒,1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出示豆芽:“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上的豆芽是从菜场买来的,请小朋友记住它的样子,等会儿老师要提问。”

  二、组织教学

  1、引发幼儿回忆豆芽的种植情况。

  教师:

  (1)上次我们观察了泡过水的豆子的变化吗?都有哪些变化?(大小、颜色、硬度)。

  (2)后来我们将豆子种在哪里了?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看看吧。

  2、引导幼儿讨论豆子不一样的生长情况。

  (1) 教师:现在豆子长成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豆子都发芽,长高了吗?它们和老师从菜场买来的豆芽一样吗?

  (2) 教师鼓励幼儿猜测原因。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种植方法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3、教师总结:

  教师:原来植物是需要阳光的。因为我们将中间的豆芽全部盖在了一个小盒内,它见不到阳光,进行不了光合作用,所以长的很慢。而且植物是向着阳光的地方生长的,哪里有阳光它就往哪里生长,所以当我们将盒子的口向旁边(或向上)开时,叶子就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往旁边(或向上)生长。

  4、鼓励幼儿再次做植物生长试验,进行验证观察。

  (1)教师:这里有一个纸盒,请你先想一想你向让豆子往哪个方向长。然后动脑筋改造纸盒。

  (2)幼儿思考并动手改造纸盒。

  (3)教师在盒内铺好塑料袋,请幼儿自己把改造好的纸盒内铺卫生纸,浇水种植豆芽。

教育反思;

  1、我在组织幼儿观看植物生长时,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育教学中,我作为引导者去引导幼儿幼儿学习而不是去包办。

  3、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符合幼儿实际年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4、不足的是,在动手操作环节,我准备的操作材料有些不好操作,影响了操作时间。

12、大班教案《了不起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2、让幼儿认识到自己长大了,要自已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孩子在一起快乐的交流,分享一下自己成长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变化。难点:让孩子懂得以后自己该怎么做,该怎样的要求自己,才是了不起。

活动准备

  收集本班孩子小时候的照片。 制作好的幻灯片 未整理的几件衣服 未整理分类的玩具 水杯、水瓶(装的凉水) 画笔、画纸 音乐伴奏《小松树,快长大》 奖品贴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照片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收集了许多照片,他们就是我们在座的小朋友的,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猜一猜到底是哪一位小朋友好吗?(利用多媒体播放照片,先浏览播放,再定格播放)

  师提问:1、照片上是谁?

  2、大概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3、请照片上的小朋友出来,让大家拿照片和实人比一比,说一说都有哪些变化?

  二、过渡、导入本节活动

  通过欣赏照片,孩子知道现在自己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从身高、体重、相貌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师:这些现象都说明你们都长大了,那么你们外表变化了,是不是从心理上和各种能力上也都成长了呢?是不是学会了许多的本领呢?是不是现在很了不起了呢?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你们讲一讲他的了不起的故事了。我们来认真观看,仔细听他都怎样了不起。

  2、出示课题,欣赏幻灯片,及录音

  附短文 《了不起的我》

  我今年已经六岁了,个子已经很高了,力气也很大了。

  而且我还掌握了许多的本领。

  我会游泳,可以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欢快的畅游。

  我会跳高,可以像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

  我会翻跟头,可以像小刺猬一样在地上不停地打滚。

  我会骑小车,可以和小狗跑起来的速度一样。

  我还会学小马跑步,学小鸟唱歌,像小猫一样游戏,我会许多的本领。

  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朋友,你们认为呢?

  提问:幻灯片中的小朋友棒不棒?是不是很了不起?哪方面了不起?(根据孩子回答给予孩子奖品贴纸奖励)

  三、讨论:

  在座的小朋友,咱们也长大了,和刚才的“小客人”同岁,咱们都会哪些本领?有哪些方面了不起?

  通过讨论让幼儿认识到现在自己都长大了,能动手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四、分组活动:(我要露一手)

  播放音乐《小松树,快长大》,幼儿分组到自己的活动区,整理玩具,画画,学倒水,叠衣服。

  师巡视引导,怎样做才能做到既节时,又整齐。

  时间结束,相互评价劳动成果,师发奖品贴纸。

  小结:首先对孩子的成绩给予肯定,通过孩子们的劳动说明孩子们真的是学会了很多的本领,不光是知识方面,还有各种生活技能方面都很棒。

  五、延伸活动:

  孩子们长大了,这与养育我们的家长的辛苦是密不可分的,鼓励孩子们回到家中,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家长对我们的爱。把做事的经历,从中得到的快乐来园后分享给小朋友。

教学反思

  首先这节课我是先从欣赏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好奇,对同班小朋友观察的时候相当仔细。正因为是他们都熟悉的小伙伴,所以他们说起变化来,说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兴趣就是一节课好的开端,接下来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较认真,专注,表现欲也很强。整个过程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本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选孩子照片时,有个别张收集的是孩子的艺术照,跟实际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于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谁。

13、大班社会教案《快乐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采访老师、阿姨和同学。

  2、体验关心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情绪。

  3、让幼儿了解不高兴、生气等情绪会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体验积极情绪带给自己的快乐。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1、出示小树叶,引起幼儿兴趣

  2、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出小树叶和他们的对话

  二、分析讨论,引起情感共鸣:

  "你们快乐吗?你们知道老师、阿姨快乐吗?"

  三、幼儿现场采访,了解别人的快乐。

  1、采访问题: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感到快乐吗?

  2、每位幼儿可以采访别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采访

  四、幼儿集体分享交流采访结果:

  请幼儿互相交流采访的结果引导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道理。

活动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快乐的我"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4、大班教案《不开心的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总是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乐观、开朗的人会受人欢迎。

  2、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尝试进行自我情绪调控。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心情树叶人手一份

  2、开心树和不开心树各一棵

  3、幼儿不开心时刻PPT|

  4、课前游戏“挠痒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刚才我们玩了挠痒痒的游戏,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开心、真开心、非常开心)

  二、第一次选择

  1、有两棵树,你们想跟他们一起去玩一玩吗?(教师带幼儿绕两棵树一周),请你选择一棵喜欢的树,并坐在它前面的椅子上。)

  2、交流:为什么你喜欢这棵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选择。

  (关于这两棵树还有一个故事呢)

  1、教师讲述故事“不开心小树”,现在你还是喜欢原来那棵树吗?为什么?

  2、交流:为什么你喜欢开心树,不喜欢不开心树?(总是不开心,皱着眉、板着脸的人是不会受别人欢迎的,总是笑眯眯乐观开朗的人受欢迎。)

  3、请小朋友再次变换位置。(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喜欢哪棵树?并坐到它前面的椅子上)

  四、情感迁移

  (教师讲述故事下半段:不开心树每天都不开心,朋友们都不找它玩了,蚯蚓绕过不开心树到开心树下松土,小鸟也绕过不开心树,到开心树上唱歌,怎么办?不开心树也着急了?)

  1、如果你是不开心树你怎么办?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改变自己)

  2、情境游戏:帮不开心树变开心,(请幼儿帮不开心树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开心成为一棵受欢迎的树,并将开心树叶送给不开心小树。)这样不开心树也慢慢变开心了,大家又都重新喜欢它了。

  五、情绪联想PPT。

  1、人总会遇到不高兴的事,说说平时遇到不开心的事。

  2、看看他们怎么了(播放PPT),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它变成开心的事?

课后反思:

  1、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两次自由选择活动,第一次仅凭两棵小树的外形特征,第二次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来选择。这样的两次选择,孩子们经过两种认知的碰撞,经验内化后成为自己的行动——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经常皱着眉、板着脸不开心的样子,就不会受到朋友们的欢迎,会变得越来越孤单,于是纷纷选择了开心树,达到了我预设中的目标。

  2、选择性地修改教材,根据活动预设的需要,我删掉了故事的后半段(不开心树在冬天晚张开树枝迎接小雪花,让自己成为了一棵受欢迎的树,也使自己成了一棵开心的树。)将这一过程设计成为幼儿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怎么样才能让不开心树成为一棵受大家欢迎的开心树?”通过孩子们想办法,并要求将每一个办法对小树说出来,然后给小树贴上绿色的笑叶子。这一打破常规的环节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也使我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了孩子们的认知经验,孩子们原先认为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让小树变得开心起来(这是幼儿的原有经验),但通过教师的引导,知道了小树必须得靠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所以思维有了指向性,而且为小树想办法的过程恰恰就是自身经验的拓展,为自己以后的情绪调控提供了经验。我觉得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成功。但是孩子说得不多(办法不多),体现出教师的这个指向违背了孩子们原有的思维定势,要孩子随着这个方向发散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我课前没有预测到这一点,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导致我在活动中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或更好的支架而匆促收场。

  3、教具的制作需更完善,两组椅子摆放时各组应多放几把,不能幼儿每人一把,这样使第一次选择许多幼儿都选择了开心树,选择不开心树的小朋友是因为那边椅子坐不下了,无奈才坐这边的,有的坐在不开心树这边却说不出原因。

  4、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要上完整。第三个环节请小朋友帮不开心小树想办法时我没有进行及时的小结,使幼儿的新经验没有得到提炼。

附:  故事:不开心小树

  山坡上有两棵树,一棵长得枝叶繁茂,另一棵却长得又瘦又小。

  风儿轻轻吹过,开心树抖动着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真舒服。”不开心树皱着头说:“讨厌别碰我。”

  天上下起雨,开心树伸开树枝笑嘻嘻地说:“解渴解渴,真解渴。”不开心树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计厌。”

  小朋友来玩了,开心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小朋友。”不开心树嘟嘟囔囔地说:“吵死了,快走开。”

  不开心树总是皱着眉,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理它了,蚯蚓绕过它去给开心树松土,小鸟也飞过它到开心树上去唱歌。

15、大班优秀主题教案《不一样的我》含反思

主题说明:

  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

  主题活动的展开是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继续关注那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英雄”和身边的同龄伙伴,并能从他们那里汲取滋润自己成长的养料。此外,大班的孩子即将迈进小学的大门,老师要给幼儿提供大胆表述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幼儿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起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等素养。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认识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群星聚集的天空成为一颗璀璨的星星。

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

  2、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

  3、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4、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逐步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积极参与活动,乐于表现自己,提高自信心。

  5、感受节日氛围,体验节日所带来的快乐。

  6、对新的生活充满向往和好奇,并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

  7、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8、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主要学习活动第(一)周

  语言:我的家(谈话)

  美术:我很特别(头像画)

  音乐: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歌唱)

  科学:不一样的我

主要学习活动第(二)周

  语言:不一样的舞姿(绘本)

  语言:我会编谜语(谜语欣赏)

  音乐:扮一个有趣的我(韵律)

  科学:我的身体朋友(建构)

  健康:我能够

  数学:我喜欢的吉祥物

主要学习活动第(三)周

  语言:我,喜欢我自己(故事)

  语言:我是谁(儿歌)

  社会:我是主角才艺秀

  美术:上学路上(蜡笔画)

  音乐:不认输的小火车(歌唱)

  科学:有趣的检查(建构)

  健康:健康日(心理)

  数学:踩高跷

主要学习活动第(四)周

  社会:整理小书包

  美术:有趣的面具(手工)

  音乐:化妆舞会(集体舞)

  主要学习活动第(五)周

  美术:名字创意画(线描)

  音乐:金蛇狂舞(欣赏)

  科学:大家来种树

  健康:雷响时我不出去

  创造性游戏

  重点指导游戏区:娃娃家

情节开展及指导:

  妞妞家:提供自制衣物、彩色纸等,装扮一个特别的娃娃,增加娃娃家游戏情节。

  咪咪小吃:在指导幼儿制作裱花蛋糕、水果沙拉等餐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创新更多的点心品种,加强幼儿相互间的交往。

  靓靓造型屋:提供发型图片若干,彩色纸、广告纸、报纸等各种宽窄、长短不一的纸条,皮球、浴帽、双面胶,用来回折纸条的方法、用笔卷纸条的方法学理发师给顾客烫头发,提醒幼儿根据顾客的要求做发型。

  丁丁医院:完善病历卡的使用。引导做医生的幼儿在病历卡上记录病情以及处理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设置候诊区域分发号码牌,提醒病人按照号码顺序等待就诊。

新增材料与指导:

  1、娃娃家提供婴儿服饰、用品等材料。

  2、提供各种彩纸、压花机、油画棒、剪刀、胶水等材料。

  3、银行提供病历本。

区域活动

  语言区:

  ⒈提供幼儿用书和指偶,讲述和操作表演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⒉提供全班名字字卡,供幼儿辨认自己和同伴的名字或提供纸笔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表演区:

  1、提供幼儿自制面具,自编自演“我的故事”。

  2、提供彩带、头饰、丝巾等道具,布置才艺秀舞台,幼儿才艺展示。

  3、创办“小学”的角色区,提供纸箱、积木等做成小学的大门,并投放黑板、桌椅等,幼儿扮演“老师”和“学生”,模仿小学生的生活。

  美工区:

  ⒈提供印泥、放大镜、记录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印画指纹,观察指纹的独特性,并进行指纹画。

  ⒉提供纸、画纸等材料,幼儿绘画“我的故事”、“梦想档案”,添画插图。

  ⒊提供纸板、装饰纸、农村自然材料、绘画工具等供幼儿制作面具。

  数学区:

  ⒈提供蚕豆、黄豆等材料,幼儿进行“猜一猜”游戏,复习6以内的组成。

  ⒉提供数学田字格和笔,幼儿学习书写数字1~6。

  其他游戏

  智力游戏:抽牌凑数、接龙卡片、送迷路的小动物回家、小羊请客、有趣的生活用品

  阅读游戏:猴子做什么、白杨村的美容院(一)、(二)

  美术游戏:

  -水粉:自画像、手工:运动的人、

  -撕贴:各种姿态的人

  音乐游戏:传帽游戏舞、聪明孩子笨老狼、打电报

  科学游戏:称称有多重、有趣的不倒翁

  建构游戏:游乐场

  做做玩玩:个性标记牌、闪亮的星星、我的小学、我的计划表、小水滴的故事

  种植游戏:参观种植地、翻土

环境创设

  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1、布置“我的自画像”“我的名字”,引导幼儿关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感受个体差异性。2、设置“我们的名字”栏,供幼儿展示并辨认自己和同伴的姓名。

  3、设置一面“生日墙”,将同一月份出生的幼儿的照片或画像贴在一起,让幼儿来统计每月过生日的人数,比较月份出生孩子的多少。

  4、布置“闪亮的星空”花絮照片,布置照片展。

  5、将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自我欣赏墙报”布置在墙上,供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优点。

  6、创设“问题树”,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小学的问题。

  7、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

日常生活

  1、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子、花朵是否完全相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细微的差别。

  2、引导幼儿收集心目中英雄的书籍、玩具、图片等。

  3、自制花环、皇冠等,供才艺秀活动中献给表现出色的每一位表演者。

  4、引导幼儿认识时钟。

家园互动

  1、与孩子一起商量制作“了不起的孩子”名片,上面写上孩子的名字、天赋或特长。

  2、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父母眼中的你”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3、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4、双休日督促孩子按作息有规律地生活。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陶艺特色课程

  1、小相框

  2、陶艺拓碗

  3、恐龙

  4、变形的袋鼠(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不一样的我》是大班主题“不一样我”中的一节科学课。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了各种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肤色、头发等等)。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小朋友有什么细微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再让幼儿作记录。在做记录之前,我首先讲解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接着,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集体记录。第三环节是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难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积极的讨论与回答来看,幼儿能够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几个不同之处外,幼儿貌似也很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其他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因此,部分幼儿就对此次填表活动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平时让幼儿自己作统计的机会太少,幼儿很少接触到统计表,所以有的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统计表也可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操作。

  为了弥补在课堂上的不足,在课后我与幼儿又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观察讨论,让幼儿真正得能够体会到自己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

16、大班教案《快乐和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认读汉字:一起。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画有草地、池塘、树林及天空景象的背景图1幅,笑脸、青蛙、荷花、白云、小鸟、太阳、小朋友、星星、浪花、风、树叶、彩虹、羽毛和小鱼的插入式小图片各1张,彩色水笔若干。

  2、每个幼儿《我爱学语言》1册、长方形的纸1张。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教师将一件开心的事说给幼儿听,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请幼儿也向同伴说一件开心的事。让幼儿明白自己的快乐与别人一起分享更快乐。

  2.欣赏儿歌。

  (1)教师告诉幼儿:有一个小朋友,他开心时将自己的快乐心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提问:“儿歌叫什么名字?你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3.学念儿歌。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在背景图上插入小图片,请幼儿轻声跟着朗诵。

  (2)教师指点小图片,幼儿看图片的提示练习朗诵。

  (3)请幼儿翻看《我爱学语言》第26页,教幼儿认读汉字:一起。幼儿练习朗诵。

  4表演儿歌。

  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一边表演一边朗诵相应的句子。

  5.尝试仿编。

  老师提议:《快乐和我》这首儿歌是一个小朋友编的,我们也可以自己来编儿歌。

  (1)引导幼儿寻找儿歌中的规律:“快乐和······一起······。”

  (2)教师出示浪花图片,示范仿编“快乐和浪花一起跳跃”。

  (3)在背景图中插入一些小图片让幼儿自选,启发幼儿根据画面进行仿编,再想想除了这些还能编什么。

  6.交流欣赏。

  提供长方形纸和彩色水笔,请幼儿将自己编的句子用笔画画下来。教师将幼儿仿编的句子连成完整的儿歌,大家一起朗诵和欣赏。

活动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编好的儿歌简笔画贴在活动室里,并留出空白部分让感兴趣的幼儿继续进行仿编。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激发幼儿兴趣方面我利用美丽的背景图和形象可爱的小图片,让幼儿从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使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一边插入图片一边朗诵,幼儿兴趣盎然。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如:让幼儿学青蛙叫、学小鸟飞、学白云飘······带领全体幼儿一边表演一边读儿歌,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中。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

  抓住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17、大班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夸夸自己的妈妈、说说自己的妈妈,尝试用画笔妈妈的肖像美。

  2.学习用比较夸张的手法表达妈妈的外貌特征。

  3.学习合理布局画面(尽可能把妈妈的头像画得大一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妈妈的肖像剪纸——脸型、发型。

  2.铅笔、记号笔、油画棒若干筐。

  3.旧报纸(作绘画垫板用)。

  4.彩色作业纸(黄色、粉红)。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我们刚过了一个什么节日?

  你的妈妈长什么样的?请你介绍一下妈妈开心时候的样子。

  (重点介绍脸部特征:发型、脸形等)

  2.示范讲解:

  画脸形(长圆、尖脸、方脸……)——先用铅笔画轮廓

  发型(卷发、短直发、长发……)

  五官(眼睛、鼻子、嘴、牙、耳朵等)

  3.指导要点:

  (1)尽量把头部画得大一些。

  (2)把妈妈的眼睛画得有神一些。

  (3)把妈妈开心的样子画出来。

  (4)添画背景——突出妈妈的头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先用铅笔勾画妈妈的头部轮廓,其余线条用记号笔画。

  (2)用铅笔把姓名写在作品的角上。

  (3)全身打扮妈妈——上色。

  5.评价:

  (1)集体上交作品,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反思

  妈妈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妈妈画得漂亮一些”这是我设计这堂活动的一个隐性目标,因此在指导导电中强调“把妈妈的眼睛画的有神一些、把妈妈开心的表情画出来……”。

  活动进行之前,我有些担心:孩子会夸自己的妈妈吗?不料,当我问第二个问题时,幼儿表现得异常的兴奋,简直是七嘴八舌:“我妈妈长得很漂亮。”“我妈妈头发还卷的呢。”……以至于课堂有些乱哄哄的,为了夸自己的妈妈,幼儿全然不顾集体活动中老师经常强调地一些规则。我高兴之余有些不知所措……

  当活动疙疙瘩瘩地进行到“幼儿作画”时我悬着的心才定了下来,我发现:那些思维活跃的、大声地嚷着夸自己妈妈美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作画动机,下笔大胆、构图洒脱,而且,整个画面简直就是一气呵成的。看着孩子的作品,我心里美美的……

18、大班主题教案《了不起的我》含反思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在心存感激之情的同时,学着去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形成亲近社会、感恩他人的态度。

  2.学习尊重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沟通和合作中,产生并体验快乐,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3.让幼儿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亲人的呵护和众人的关心、爱护下成长的。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我的成长记录

  材料:幼儿用书A《我的成长记录》,各种测量工具,剪刀,胶棒,幼儿照片。

  玩法:请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成长手册。

  (2)爱心小贴士

  材料:粉红色纸,剪刀,铅笔,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师指导幼儿将粉红的纸对折,再将半心卡片放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减去多余的部分,展开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礼物: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种废旧材料

  玩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4)认识年历、月历、日历

  材料:各种形式的年历、月历、日历,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玩法:

  (1)请幼儿在月历的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说说这一天是星期几。

  (2)请幼儿完成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5)食品保质期

教学反思

  首先这节课我是先从欣赏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好奇,对同班小朋友观察的时候相当仔细。正因为是他们都熟悉的小伙伴,所以他们说起变化来,说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兴趣就是一节课好的开端,接下来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较认真,专注,表现欲也很强。整个过程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本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选孩子照片时,有个别张收集的是孩子的艺术照,跟实际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于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谁。

19、大班教案《不说话的小丑》含反思

游戏目的:

  发展小朋友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判断力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游戏准备:

  画有各种事物的卡片或实物若干

游戏过程:

  一、介绍游戏玩法

  二、开展游戏

  1、实习老师示范扮演小丑,请一名幼儿作助手。(郑老师现在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丑的助手,谁愿意来帮忙呀?)(大家知道怎么玩了吗?那就要开始请小朋友们来做不说话的小丑喽。)此游戏也可请几位幼儿来猜,其他幼儿集体当小丑。(现在,老师要多请一些小丑来表演,看看谁的表演最最棒。)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2、然后请一名幼儿做小丑,开展游戏。

  3、第一次游戏后,讲出游戏中体现出来的问题,针对问题,强调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规则:助手出示卡片时不能让其他幼儿看见卡片上的内容;小丑只能用动作表演,不能说话暗示。

  继续游戏2——3次。

  4、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物品,来做此游戏。

  三、总结:评价哪些小朋友做得好,也可让小朋友相互评价

  附:游戏方法:请一名幼儿当小丑,面对全体幼儿站立;另请一名幼儿当小丑的助手,面对小丑,背对其他幼儿坐着。助手出示卡片,小丑就卡片上的物品的用途作相应的动作。如,卡片上画有衣服,小丑就做出穿衣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卡片上画的是什么物品。若有人很快猜中,小丑就竖起大拇指夸夸大家,也夸夸自己,表示 “我表演得好,你们猜得对”。若小丑表演了很长时间,大家还未猜中,则换个小丑表演。

活动反思:

  因为是在一个体育课后带的游戏,所以我带的游戏是比较安静的。由于上节课活动量太大,在我讲解游戏规则时,小朋友们就显得没有兴趣。我拿出小丑的图片,小朋友们就唧唧喳喳的说。在第一遍游戏中,出现了问题,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去表现他所看到的东西。在第二遍游戏中,小朋友们都想当小丑,而不愿去当小丑,我想是不是因为要表演的缘故。在位置安排上也不是我预想的,所以,当助手拿卡片给小丑看时,一些小朋友已经看到卡片上的东西,小丑还没表演,大家就猜出答案。由于后来请了三四个小丑表演,小朋友们不知道猜哪个小丑的,场面混乱。

  活动分析:

  1. 在要开始讲解游戏时,就应吸引小朋友注意,等他们安静后再开始讲解,以确保后面游戏的开展。

  2. 游戏示范过程中,应提醒小朋友们仔细看小丑要做什么,助手要做什么。

  3. 游戏时,还是应一个个请小丑来表演。

  4. 在前期准备时,卡片应准备的大些,让助手站在小朋友们后面给小丑看卡片。还应考虑怎样让小朋友们多多参与进游戏中。

  反思调整:

  1.通过讲解示范,让小朋友们能很快熟悉游戏规则并参与。

  2.在上游戏活动时,自己应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试讲。在试讲过程中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早解决。

  3. 针对小朋友不愿当小丑的问题,应多采取鼓励的方法。

20、大班教案《我想象的太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太阳。

  2.画出幼儿自己想象的太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难点:丰富幼儿对太阳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有关太阳的图片。

  2.音乐《种太阳》。

  3.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想象。

  幼儿随着歌曲舞蹈,教师讲解歌词大意。

  二、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

  1.在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

  3.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4.想象一下与众不同的太阳,和伙伴分享。

  三、幼儿进行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很积极的参与,也乐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想象出的太阳。但是也有个别幼儿的思维受传统的控制,很难想象出与众不同的太阳。

21、大班健康教案《奇妙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男孩和女孩身体器官等方面的不同,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学会尊重他人。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操作材料4份。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调动幼儿对异性同伴的观察兴趣。

  (1)游戏要求:男孩子必须找女孩子做朋友,女孩子必须找男孩子做朋友。

  (2)提问:你怎么知道你的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2、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提问:男孩和女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提问:男孩喜欢玩些什么?女孩喜欢玩些什么?

  (3)教师小结:男孩和女孩在体貌、穿着和兴趣爱好方面都有许多的不同。

  3、出示男孩、女孩身体图片,从身体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官)以及如厕习惯人手,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男女的区别。

  (1)初步引导幼儿认识生殖器官,认识其名称。

  (2)提问:男孩怎么上厕所?女孩呢?为什么?

  4、分组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引导幼儿主要从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等方面进行讨论。

  5、幼儿分组完成操作材料,对新知识点进行巩固。

  每组提供一套图片,幼儿观察、讨论后,组内推选一位记录员用笔在相应的图片下标记出本组的判断结果(正确行为打“√”,错误行为打“X”)。

  (1)偷看别人大小便。()

  (2)每天晚上清洗生殖器官。()

  (3)用脚踢别人的隐私部位。()

  (4)掀起别人的裙子。()

  (5)摸生殖器官。()

  6、教师总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除了爸爸、妈妈和医生,任何人不能接触自己的生殖器官;男女有别,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

  7、请幼儿回家把本次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亲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共同创作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

活动反思

  1、教学内容的选择新颖。富有挑战性。性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很少有人尝试,因为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这个尺度较难把握。选择“奇妙的我”这一教育活动,是我们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挑战。活动结束后,我们认为挑战较成功。因为通过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让他们掌握了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的最初浅的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敲门砖。我们首先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调动幼儿对异性同伴的观察兴趣。之后出示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图片。将幼儿对身体器官的探索兴趣提到了最高点,从而自主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积极讨论,大胆发言。最后的图片判断题将幼儿的兴趣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保持到了活动结束。

  3、教学环节清晰。本次活动严格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重点突出。从找异性朋友人手,到讨论男孩女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到认识生殖器官,再到如何保护生殖器官。最后运用掌握的知识来判断是非。过程环环相扣,呈螺旋式上升。

  4、教师的有效提问支持了幼儿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提问能帮助幼儿积极地去思考和主动地探索。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都设置了精炼的提问,以引导幼儿有效思考。例如:“男孩和女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男孩喜欢玩些什么?女孩喜欢玩些什么?”以及“男孩是怎么小便的?女孩呢?为什么?”“怎样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一系列有层次性的提问,让幼儿很自然地去思考和学习。

  5、引导幼儿多维度地思考问题。虽然是健康教育活动,但我们在活动中仍然注重培养幼儿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图片判断题中,有一幅图的答案打“√”和打“X”都可以。孩子们在讨论这道题目时开始有争论,有的说错,有的说对,我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孩子们停止了争执,因为他们知道了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答案。

22、大班健康教案《神奇的我》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清楚男生与女生身体器官等方面的不一样,构成准确的性别观念。

  2、能勇敢地表述自个儿的观点与认知。

  3、明白保卫自个儿的身体,懂得尊重别人。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预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手操作教学材料4份。

教学过程

  1、游戏“找伙伴”,调动孩子对异性小伙伴的观测和察看兴致。

  (1)游戏要求:男生务必找女生做伙伴,女生务必找男生做伙伴。

  (2)提问:你怎样明白你的伙伴是男生還是女生?

  2、启发孩子探讨男生与女生间的一样点与不一样点。

  (1)提问:男生与女生有哪一些一样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

  (2)提问:男生喜爱玩些啥?女生喜爱玩些啥?

  (3)幼儿教师总结:男生与女生在体貌、穿戴与兴致喜好方面均有很多的不一样。

  3、展示男生、女生身体图片,从身体部位

  (尤其是性器官)及如厕习惯人手,启发孩子进而认知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之处。

  (1)初步启发孩子认知性器官,认知其名字。

  (2)提问:男生怎样上卫生间?女生哩?为何?

  4、分组探讨:怎么样保卫自个儿的性器官?启发孩子首要从卫生习惯、自我保卫等方面开展探讨。

  5、孩子分组做好动手操作教学材料,对新知识点开展加强。

  每一组给予1套图片,孩子观测和察看、探讨后,组内推选一名记录员用笔在对应的图片下标识出本组的辨别结果(准确行为打“√”,错误行为打“×”)。

  (1)偷看其它人小便和大便。()

  (2)每日天黑时清理洗涤性器官。()

  (3)用脚踢其它人的不能告人的个人私事部位。()

  (4)掀起其它人的裙子。()

  (5)摸性器官。()

  6、幼儿教师汇总:人人的身体均是属于自个儿的,应当保卫好自个儿的身体,与此同时亦要尊重其它人的身体。除父亲、母亲与大夫,任意一个人不可以接触自个儿的性器官;男人和女人有别,有一些事男、女要分开做。

  7、请孩子回家把这一次教学中自个儿的体会与父亲、母亲开展沟通,完结教学。

  教学扩展

  亲子用画画、黏贴等方法一致创造属于自个儿的长大档案。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决定新奇。富有挑战性。性教育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太有人尝试,由于开展性教育时要如实相告。又不可以太繁杂:要勉励小孩的探究知识欲,又要把些许具体细节非常自然地延迟到小孩的将来日常生活中去清楚,这一个尺度比较难掌握。选取“神奇的我”这一教育教学,是我们对自个儿教育实践的挑战。教学结束之后,我们觉得挑战较成功。由于通过教学,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他们领会了相关性科学、性品德与性文明的早先浅的知识。

  2、通过数种模式启发起孩子参加教学的兴致。兴致是孩子积极学习的敲门砖。我们通过“找伙伴”的游戏调动孩子对异性小伙伴的观测和察看兴致。以后展示男生与女生的身体图片。将孩子对身体器官的探究兴致提到了最高点,进而自己独立地参加到探究教学中来,踊跃探讨,勇敢发言。最终的图片辨别题将孩子的兴致及参加教学的积极性保持到了教学完结。

  3、教学过程明了。这一次教学严格遵守依循孩子年纪特征,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一层一层递进、要点凸显。从找异性伙伴人手,到探讨男生女生的一样与不一样的地方,到认知性器官,再到怎样保卫性器官。最终使用领会的知识来辨别对错。过程一环扣一环,呈螺旋式上升。

  4、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支持了孩子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提问能协助孩子踊跃地去思索与积极地探究。在教学的各个过程里,我都设定了精炼的提问,以启发孩子有效思索。比方说:“男生与女生有哪一些一样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男生喜爱玩些啥?女生喜爱玩些啥?”及“男生是怎样小便的?女生哩?为何?”“怎么样保卫自个儿的性器官?”一系列有层面性的提问,让孩子非常自然地去思索与学习。

  5、启发孩子多维度地思索问题。尽管是健康教育教学,可是我们在教学中依旧重视培育孩子从数个维度思索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图片辨别题里,有幅图的答案打“√”与打“×”都可。小孩们在探讨这道题目时开始有争吵,有些讲错,有些讲对,我请他们各自讲出于己的原因后,小孩们暂停了争论,由于他们明白了对待同一问题,从来不同的视角去思索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23、大班主题教案《不一样的我》含反思

【教材简解】

  《不一样的我》这个主题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可以从“认识自我”的角度去设计,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管物质或精神上存在着优越性和特殊性,体能和智能方面发育较好,但是也会因为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形成了对成人的极度依赖,不少孩子身上出现懒惰、缺乏自制、畏难等不良品质,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要么直接找大人帮忙要么就哇哇大哭。为了让孩子们对自身优缺点感悟更加深化,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创设了一个“不一样的我”的交流会,设计了我的标记牌,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目标预设】

  1、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2、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有改掉缺点的愿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设计理念】

  幼儿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

【设计思路】

  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不足之处等方面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题

  请一名幼儿蒙眼,另请一名幼儿坐在他前面,老师说出此人特征,如发式,衣着,让幼儿猜对面是哪位同学。

  师总结:小朋友能根据老师描述的特点就能猜到是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特征都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个体,从而形成独立意识。]

  二、解读自我

  制作:我的标记牌

  1、谁能说出自己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你身上有没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东西?(幼儿讨论)

  2、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并把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

  3、展示标记牌,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绘画的内容?对较能明显看出是谁的标记的人加以表扬,贴小贴花。

  [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他人的评论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交流讨论:父母眼中的我

  1、教师把“父母眼中的我”讲给幼儿听。

  2、师:谁来说说XX父母眼中的XX是怎样的?XX请你说说爸爸妈妈想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父母眼中的你”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三、《陈毅吃墨水》的故事。

  1、教师述说《陈毅吃墨水》的故事。

  提问:陈毅为什么蘸墨水就馒头吃?

  追问:你觉得陈毅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总结:陈毅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元帅之一,和他的努力、认真、专注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想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要努力认真去创造。

  2、提问:刚有小朋友说想成为()的人,你打算怎样做?

  师总结:我们都有一些缺点,只要我们努力克服掉这些缺点我们就是英雄,我们就能成功。

  [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活动反思】

  此活动原本想这样安排:发给孩子气球后,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特点,如提出一系列问题“看看你们的气球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按一按有什么感觉?”可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全在玩气球上,哪顾得上观察和讲述啊!任凭我怎么以“气球妈妈”的口吻维持教学秩序,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策略,先让孩子尽情地玩,这样调整是很明智的。因为小班孩子的注意维持水平较低,孩子拥有气球后急于想触摸和玩耍,让他们在没有操作的前提下与教师讨论的确是不适宜的。

24、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

  活动背景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为了让幼儿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及体会“我长大了”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兴的事。于是我围绕“特别的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比较自己与同伴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和讲述自己特别喜欢的事与物。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难点:画一画“特别的我”及自己的喜好。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自画像,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2、图画纸、画笔。

  3、自制有关“我”的题卡。(各题卡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自画像和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然后介绍自己的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等等。

  二、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特点:你觉得你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三、游戏“闹钟转转”,“特别的我”回答问题。

  1、把有关“我”的题目卡背面围成闹钟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

  2、玩闹钟转转的游戏,指针转到的题目卡翻过来。

  3、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四、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回答问题时,采取“比手划脚”的方式,让其他人先猜一猜答案,然后才揭晓。

  五、请幼儿画一画“特别的我”。要求幼儿在图画的中间画上自己,然后在边上画上自己的喜好。绘画的内容可以请小朋友根据“我”的题卡自由选择2-4个方面来作画。

  六、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的设计比较紧凑,每个环节都以“特别的我”贯穿其中,活动的氛围较好。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比较积极兴奋的态度,特别是在“比手划脚”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演很生动形象,气氛活跃,都能说出自己的喜好。只是在介绍自己的特点这个环节时,有小部分幼儿说出的句式结构比较简单,但却能在集体面前展示了自己。活动效果不错!

25、大班健康优秀教案《不一样的我》含反思

  教材简析: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于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让幼儿借此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不一样的我》这一主题活动。

  目标预设:

  1、幼儿能够思考并记录个人在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互动,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在外貌、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乐意观察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重点: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

  活动难点:

  通过与客人老师和小朋友的比较,发现每个人在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提前请家长为幼儿画画像,教师从中挑选3幅最能反映出幼儿典型特征的画像;记录纸、笔(幼儿人手一份)、小黑板1块,背景音乐(班得瑞的《钻石》与《雪的梦幻》)

  设计思路:

  为了能让幼儿正确区分每个人,我让幼儿从脸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特征进行比较,再从个人爱好、喜好方面进行比较的方式,更加深了幼儿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感到自豪感。

  活动过程:

  1、 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在外貌方面的不同老师:今天,鞠老师这里有几幅爸爸妈妈给小朋友画的画像,请你们猜猜每幅画上画得都是谁?

  教师出示第一幅画像(李雨桐的画像),孩子们纷纷举手。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老师:为什么你说是李雨桐?

  幼儿:因为我觉得长得很像。

  老师(继续追问):你觉得哪儿跟李雨桐像?

  幼儿:脸很像。

  老师:你是说画上的脸型跟李雨桐的脸型很像。那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发现吗?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因为她跟李雨桐哪儿都特别像。眉毛都是黑黑的,眼睛都有点长,头发都梳着两个小辫子。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特别仔细,认真比较了眉毛、眼睛和头发。

  教师请李雨桐站到画像旁边,请幼儿有顺序地比较两者在发型、脸型、五官等方面是不是一样,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一样。

  (此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通过逐步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寻找画像的原型)同样的方法出示第二、三幅画像(李其明和朱一涵的画像),孩子们运用之前的方法,很快猜对了画像中的原型,除了发型、脸型和五官等方面的特征外,孩子们还敏锐地观察到了李其明的衣服领子跟画像中的衣服领子是一样的,朱一涵和画像中一样都有一颗痣。

  老师:大二班小朋友观察得特别仔细,都能很快猜出画中的人都是谁。我还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能认出那是他们三个的画像呢?"幼儿一:因为每幅画都有像那个人的地方。

  幼儿二:因为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老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得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头发长,有的头发短;有的人脸是圆的,有的人脸是长的。所以,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每个人的长相,就能把每个人区分出来,对不对?

  全体幼儿:对!

  2、 幼儿思考和记录自己在特长、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老师:除了长相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呢?

  全体幼儿(纷纷回答):声音、衣服、身材、爱好……老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其中包括我们做得最棒的事情和最喜欢的事情,那在这些方面是不是真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呢?老师这里有两个表可以帮助小朋友去调查一下。

  教师介绍两个表的填法:第一个表是记录表,请小朋友把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最爱吃的食物、最爱玩的玩具和最爱看的书四项内容画下来,会写字的也可以写下来。画完第一个表之后就要用到第二个表--调查比较表,先去找一个客人老师问问她在做得最棒的事、最爱吃的食物等四个方面是什么,然后跟自己比较,如果一致就划"√",不一致要画"×"。跟一个客人老师比较之后,还要去找1-2个小朋友比较。最后提示找别人调查的过程中要有礼貌。

  3、幼儿记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认真思考自我的特点并进行记录。大部分幼儿都用绘画的方式填写记录表,也有几个幼儿采用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遇到个别不会写的字幼儿也会主动请老师帮忙,这也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4、调查比较教师请完成记录表的幼儿陆续去找客人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调查比较。在调查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主动,虽然很多客人老师他们并不熟悉,但孩子们都能主动与客人老师交流,而且大部分幼儿也能在调查结束后主动道谢。

  5、活动分享,发现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1)幼儿介绍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T:现在,谁来说说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都是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地介绍:陈飞聿做的最棒的事情是搭积木、杨之音最棒的是琴、沈周玥最棒的是跳舞、岳邑说自己做得最棒的是写作业、蒋心怡是跳绳、朱一涵是帮妈妈洗菜、钟艺璇做的最棒的是玩完东西把它收回去……幼儿介绍之后,教师请幼儿给自己鼓掌"小朋友都特别棒,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快给我们自己拍拍手吧。"

  (2)请幼儿分享调查比较的结果。孩子们发现通过跟小朋友的比较,从中发现没有两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

  教师小结:看来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结果是我们通过跟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比较发现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如果跟世界各地的人比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那一会儿户外活动回来王老师会跟小朋友欣赏一本特别有趣的书《人》,从这里面你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现象。

  活动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自我。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

  一、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并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体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个性。

  《不一样的我》、《我很特别》引导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在外部特征的异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方法表现出来,幼儿给自己的照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装饰,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用绘画的手段表现出了自己区别于他人之处,并能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特征。“名字的故事”、“把我的名字唱出来”让幼儿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了解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名字背后的故事,并以快乐的情绪反复哼唱自己的名字,体验自豪感,“我,喜欢我自己”、“我是谁”、“我能够”进一步地让幼儿认识了解了自我,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了解自己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的,自己除了外形与同伴不同,在身体动作方面也有差异的。

  二、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机会,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我是主角才艺秀”给每位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欣赏到了同伴的优点,产生了向同伴学习的愿望,《我心中的英雄》、《我来学英雄》、《不认输的小火车》等引导幼儿从英雄的身上发现值得学习的品质,用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学习英雄所具备的勇敢、坚强、不服输的品质。

  主题活动已结束了,幼儿在此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绘画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整个主题活动的实施中,将主题内廷始终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早上幼儿来园后,鼓励幼儿签到姓名,把幼儿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欣赏观察自己与同伴的不同之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特征,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表现自我,体现纲要的精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26、大班美术教案《不一样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难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27、大班健康教案《快乐的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高兴、生气等情绪会带给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体验积极情绪带给自己的快乐。

  2、帮助幼儿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镜子里的我

  2、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自由游戏

  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并重点提醒幼儿注意游戏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并注意观察、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

  二、回忆:我快乐吗?

  1、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在活动时的心情:

  说一说高兴的事。

  说一说不高兴的事。

  2、教师注意引导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讲出自己的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一些发泄不高兴情绪的方法。

  三、谈话:怎样使自己快乐起来

  1、让幼儿谈谈生气、伤心和高兴时的感受,<.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使幼儿知道笑比哭好,告诉他们要尽量使自己快乐起来。

  2、设计不同的情绪情境,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一些调节不良情绪、使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

  (1)不高兴时:

  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兴的事等。

  (2)生气时:

  可以大声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诉朋友、老师或爸爸妈妈等。

  (3)害怕时: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等。

  3、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尝试,以保持好的心情。

  四、表达

  趣味练习:镜子里的我

  鼓励幼儿用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愉快的情绪,并与小朋友们分享。

  教学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我高兴,我快乐"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8、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不一样的头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头发的基本特性。

  2.知道头发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人种的头发图片、不同年龄段的头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倪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猜猜看。"高高山上长堆草,密密麻麻长得好,一年四季勤修剪,老了就会黑变白。"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这谜语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头发。

  二、观察头发。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头发,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头发长得都一样么?(不一样)下面倪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看,他的头发是什么样的?(细细的、直直的、黑黑的)师:刚才我们看了头发的样子,现在倪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摸一摸自己的头发,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摸起来很柔软,滑溜溜的;摸起来硬硬的,有点像刷子。)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头发,比较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发现最多!(有的头发多,有的头发少;有的黑一点,有的黄一点;有的长、有的短等)教师播放PPT,展示不同人种的头发图片。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不用人种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吧!(幼儿欣赏,感知不同人种头发的差异。)欣赏完可请幼儿说说他的发现。

  三、简单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一出生就有这样美丽的头发?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慢慢变老,他们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

  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PPT,展示婴儿、少年、中青年、老年不同阶段的头发图片。

  师小结:头发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小的时候头发比较少,而且软软的。长大了头发就会浓密起来。.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到了老年的时候头发往往会变白、变少。

  四、初步了解头发的用处及保护头发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用吗?(幼儿回答)师:头发在我们的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PPT展示)师小结:头发可以让我们变得漂亮,可以保护我们的头皮,所以我们要勤洗头、勤理发,还要经常梳理头发,小朋友也不可以烫发、染发。

  活动反思

  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9、大班教案《我心中的小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和讲述的方法,学习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2、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对小学初步的感性认识。

  3、 激发幼儿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经验。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请幼儿讲述参观小学后的发现,并指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

  ①师:“我们也参观了小学,现在请你来说说你参观小学后新发现。”(幼儿轮流表述,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②“小朋友说了很多有关小学的情况,那我们拿出调查表,把你记录到的情况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幼儿相互交流表述,教师加以引导)

  3、游戏:对对碰。

  师:“大家说了很多幼儿园与小学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对对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什么呀?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玩游戏。

  二、教师引导幼儿按有关时间、环境、教师、学生类的,分组交流、比较、记录、汇报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分组记录、汇报。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不同,那我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表上。每6人一组,每组自选一个记录员,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标志再记录。”(幼儿自由分组记录)

  2、请每组的代表讲述这一组的记录情况,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有没说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补充。

  3、教师总结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同之处,指导幼儿与听课教师互动,增加幼儿自己的信息量。

  师:“大家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那我们去问问她们对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4、幼儿讲述自己得到的建议。

  三、整理小书包。

  师:“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让我们像小学生一样去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背上小书包跟王老师一块走出活动室。”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小衔接是关系幼儿入学适应的大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三方合作。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积极吸纳多方信息,如来自家长的信息;来自小学教师的信息;来自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等,结合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身边的多种资源来为孩子的需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他们提供材料、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选择材料、选择玩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使幼儿保持愉悦的情绪,提高把握自己活动、与同伴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本次活动幼儿是主动地、积极的、快乐的,他们在真实地交流、操作和实践中扩展了经验、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我就简单说这些,请各位老师提出真诚的建议,以便于我以后更好的工作。

30、大班教案《我的老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人物的画法。

  2、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3、培养幼儿对各种颜料的认知。

  4、激发幼儿热爱教师,愿意和教师做好朋友的情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6、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孩子年龄小,加上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学画人物有很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幼儿天性活泼、爱动,因此让幼儿静下心来画画也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准备

  轻音乐,教师的范例画(先画一张教师的画像)一张,绘画工具(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通过提示小朋友老师的衣着和发型,来引导小朋友产生画画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老师的头发扎起来了;

  老师今天的衣服很漂亮。

  讨论老师那里漂亮,高诉幼儿一个人的漂亮不光在外表。

  师:那你们喜欢陈老师吗?

  幼:喜欢!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老师漂亮的样子记录下来呢?

  幼:画下来;用彩笔把老师画下来;用照相机照下来……

  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画老师,大家说好不好?

  幼:好…

  基本环节

  幼儿产生绘画的兴趣后,教师就开始准备让小朋友进行绘画,首先要引导幼儿绘画都需要什么?以提问的形式引出绘画的工具和原料:油画棒、画纸,在教授绘画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在黑板上贴上一张事先准备好的范例,然后先提示人物应该首先画什么,其次再画什么,还是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以先画头,在画身体。画头的时候要注意五官(头―眼―鼻―嘴―耳)的顺序,要一样一样的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抓住人物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的时候,要让幼儿认清各个部位的颜色,及需要的油画棒,正确地引导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之后要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在音乐中让幼儿自己进行绘画,同时教师在一旁指导。

  结束环节

  当所有的人都结束画画以后,教师要组织大家对作品进行欣赏,让所有的幼儿都有上台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展示之后要以贴红五星的形式进行评比,每个小朋友都要贴,画的好的要多加一个,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心理差距,同时也减少幼儿的排异情绪。

  引申环节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评比,让幼儿对绘画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增加幼儿同教师的互动性,增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和力,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让我认识到了孩子们得表达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们口中的“美”和“漂亮”是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进行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找几位教师一起当幼儿的绘画模特,同时多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时间。

31、大班教案《我的身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

  2、充分运动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结构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哪儿动哪儿",老师说身体的一个地方,小

  朋友们让它动起来,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讲出身体各部位名称及用途

  师:刚才我们让我们的身体运动了一下,那小朋友,我们运动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呢?

  师:哪些器官我们没有动呢?

  师: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有的器官动了,有的没动,所以他们不高兴了。现在咱们让他们都动起来吧!(和幼儿一起舞蹈)

  师:咱们先坐下休息一会儿,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跳舞时都用了哪些部位,怎样用的?

  (幼儿讨论)

  师:现在谁来告诉大家?

  师:你用到四肢了,你知道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吗?

  师:哦,原来脖子可以扭呀,他还可以干什么?

  三、引出关节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能看见的,在身体里面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谁知道有哪些?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动?腿为什么会弯?

  四、用木头人的游戏来初步了解关节的用处

  师:木头人很喜欢我们的小朋友,想跟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陪它玩吗?我们如果跟木头人一样没有关节会怎样呢?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身体的许多知识,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还认识了关节,它们的作用都很大,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活动反思:

  在这次"我们的身体"活动中,利用身体这一活的教具,和孩子们玩了一次认识人体器官的游戏,加深了幼儿对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细致地观察描述了身体的一些器官,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在活动中穿插了一个小舞蹈,通过跳舞,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各个器官的用处,而且,还联想到了一些细节,如:关节,如果没有关节,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动,同时,针对身体各种器官的作用,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说出应该怎样做好身体的自我保护。在活动最后,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一起去探索,进一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本次活动从简单的描述身体器官,到细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用处和保护方法,幼儿的身体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但在如何保护这些器官的问题上,虽然幼儿的思维很开阔,可是知识的系统性较差,我在设计教学时,对这个问题预料的不够,应在今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及区角材料的投放方面,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使幼儿对身体的每个器官的保护都很到位,如:如何保护眼睛、听力、牙齿,如何防止感冒、防止摔伤等等,切实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2、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该怎么办?(看医生,吃药,打针)

  二、教师实例分析,进行提问。

  1、师:有一个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里面有很多药,但是他不知道该吃那种药,牛牛翻了一下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时候妈妈给我吃了这种药,病很快就好了,现在,我把这种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于是,牛牛拿起了药就想吃。

  提问: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师:对了,这个药牛牛是不能吃的,因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错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教师讲述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师:现在,老师就给我们小朋友讲讲因为吃错药而差点导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个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护4岁的孙子,孙子捂着肚子,大声喊痛,老人便拿出两片安乃近给孙子服下,孙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为药力不够,又给孙子服下3片,不一会儿,小孙子脸色苍白,失去知觉。老人急忙把孙子送往诊所,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才脱离了危险,据医生说,安乃近这种止痛药,副作用大,服用过量会危及生命。

  第二个例子:据报纸报道,家住天津南开区的一位年轻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腹泻不止,就找出痢特灵,给儿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时,儿子捂着腹部啼哭不止,并且直喊疼。妈妈急忙把儿子送往医院抢救,医生问明发病原因后,马上确诊为药物中毒,立即采取了催吐,输氧,输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据医生介绍,痢特灵作为一种治疗菌痢的药物,因具有较大的毒性,临床中严禁儿童服用。

  三、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师:听了这两件事情,你觉得怎么样吃药才是安全的?(看说明书,按照医生说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应该怎样吃药(怎样做)?那老师告诉你们,有些药盒里面装的不是这种盒子上写的药,装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药,所以,我们小朋友吃药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动延伸。

  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活动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大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33、大班教案《我不想生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3.理解绘本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一)小兔生气了

  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

  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

  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

  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

  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

  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

  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

  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

  (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

  4.阅读故事图片8,体会气消后的愉快心情

  (1)呵呵,这些办法真不错,看!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大火球不知时候自己会瘪掉。因为嘛,我们生气得连为什么生气都忘记了呀!哈哈,这真的好可笑!

  (2)你生气的大火球还在吗?原来,生气是可以用有用的办法赶跑的,我们都不想生气,让我们愉快地和大家再见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整体上达到了活动目的。孩子们通过活动,畅所欲言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些话可能平时是没有机会说的,今天得到了宣泄。我想,这也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法,可能孩子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心情会更开朗。希望我们的家长在碰到宝宝生气的情绪时能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34、大班教案《我的名片》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1.观察名片上不同的图案和标记。你们猜一猜名片的主人想用这个图案或标记吿诉别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

  记?

  四、制作并赠名片

  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

  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3.你收到了几张名片?他们分别是谁的?

  五:活动延伸:为爸爸妈妈或自己喜欢的人设计制做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35、大班教案《我的名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学习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xxx"的句式完整表述。

  2、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以及取名字时的小故事。

  2、幼儿没人一张纸、一支笔。

  3、幼儿用书12~13页。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

  学习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xxx"的句式完整表述。

活动过程:

  1、寻找自己的名字。

  (1)将幼儿的名字排成四排做成表格显示在荧屏上,并且用数字做好行和列的标记。

  (2)请你们猜一猜这些写满字的表格上写得时这么?引导幼儿观察。

  (3)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那里吗?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

  (4)幼儿寻找,互相说说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叫什么。

  (5)集体交流,一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xxx得到句式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位置。

  2、说说我的小名。

  (1)你还有其他名字吗?你有小名吗?谁会叫你的小名?引导幼儿互相说说关于自己小名的情况。

  (2)大家教你小名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3、交流:"我的名字"的故事。

  (1)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叫"钱钟书",你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2)结合幼儿用书,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3)为什么爸爸妈妈给钱钟书取名叫"钟书"呢?

  (4)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吗?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5)集体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6)教师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定含义,寄寓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4、我会签我的名字。

  (1)小朋友会写自己的名字吗?请大家写写自己的名字。

  (2)幼儿学写自己的名字。

  (3)出示签名薄,幼儿逐一在签名薄上签名,相互欣赏自己"写"的名字。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让家长与孩子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时。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区别他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自己的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字的机会。

36、大班教案《我眼中的秋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秋天的主要特征,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谈论感受中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有关“秋天”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秋天)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现在是秋天了?

  【此环节,我简单地运用了两个封闭式的提问,直接引出了“秋天”,为后面的谈话环节做好准备】

  2、“走进”秋天,表述、感知秋天的特征。

  (1)秋天的树林

  以游戏形式,带幼儿“走进”秋天的树林。

  【一板一眼的谈话活动,显得枯燥、乏味,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而游戏是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武器”,所以这里我用了一个“梦想秋游”的游戏开始活动,一来想激发幼儿“说”的兴趣;二来让幼儿通过想象,产生有一些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来是想创造情境,为幼儿创造认真倾听的环境。】

  反思:这里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但是这类“想象”游戏,需要孩子们在完全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顺利开展。活动开始我有些操之过急,有些孩子没能完全过渡到游戏中。

  师:来到树林里,你看到了什么?

  直接出示树林的图片,树林里的叶子有点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轻轻一吹,落叶像……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像……

  【引导幼儿想象落叶可以像什么一样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像什么,想象踩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并用动作表现,让幼儿在说说、做做中感受秋天树林的美】

  反思:提问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有话可说,所以孩子们能用很多美好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如:像蝴蝶一样飞下来、像小船飘下来、地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软软的等。

  (2)秋天的田野

  师:踩着松软的的树叶,我们往前走,来到了田野上,你在田野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里没有先出示图片,而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想象在田野上能看到什么,给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动脑的机会,在谈论过以后,出示图片,验证田野上会看到哪些农作物,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完整讲述秋天的田野。】

  反思: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激发了幼儿“说”的兴趣。但这里,我用你看到了什么来提问,孩子们就用“我看到……”来回答,所以,在幼儿刚能用简单的语句说一说看到的事物时,我就让他们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完整讲述,孩子们被前面的提问所影响,说出的完整句式就是“我在田野上看到了xx、xx还有xx”,其实,这也是种句式,孩子们能说出,也是一种完整讲述的能力,但当时由于我自己紧张,一个劲地将孩子往“有……有……还有……”上面引,但是适得其反,场面一时混乱。

  (3)秋天的果园

  师:来到果园里,你看到什么?水果像什么?尝一尝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此环节中,添设了一个问题:“水果像什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感受秋天果园里的美和丰收。在用“有……有……还有……”句式完整讲述的时候,增加了难度,让幼儿尝试说“有像xx一样的……有像xx一样的……还有像xx一样……”】

  反思:此环节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能完全融入到游戏情节中,充分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在果园里看到的景象,特别是在让他们“尝”水果的时候,天真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但是由于上个环节出现的错误,一是我没能及时调整,二是又增加了难度,所以,完整讲述的目标仍然没能达成。

  (4)秋天的花园

  师:你在秋天的花园里,看到了什么花?

  【由孩子们想到的秋天的花展开话题,再出示图片让幼儿感受花朵的五彩缤纷,引导幼儿用“有像xx一样的……有像xx一样的……还有像xx一样……”的句式描述秋天的花园。】

  反思:既然要让孩子们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教师就应该先让孩子学会“跳”,前面没有让孩子“跳”稳,是没能达到活动目的的主要原因。在活动中,我既纠结在丰富幼儿词汇上,又跟句式杠上了,所以最后“猴子扳玉米”,什么也没捞着。应该让幼儿先从简单的“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此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句式,能够完整说出,已经是提高了能力。(5)秋天的小动物

  刚才我们一起出去转了一圈,你们知道秋天这个时候,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吗?

  【运用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反思:此环节与前面的环节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并没有让幼儿用语言去表达什么。因为说得太多,像科学活动的认知。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感受秋天的“趣味性”,对秋天有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我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下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与设想的一样,孩子们对动物的各种过冬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科学活动《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小结提升: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对秋天的认识。

  师: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为什么?

  【幼儿具有善于挑战的心理,这就象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果实。此环节,让幼儿能够再学习完整讲述后,对秋天的认识进行总结,让幼儿的讲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反思:最后这个环节,让幼儿学习归纳经验,这对幼儿来说是个挑战,前面的活动是此环节的铺垫,但是我并没有在这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在田野上感受 “丰收”,在各种颜色上感受“金色”等,由于我对教案的把握不够深入,缺乏教学机智,对孩子的引导不够,致使孩子不能展开“谈”、深入“说”。

延伸活动:

  画出秋天。

37、幼儿园大班语言《不一样的露西》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欺凌”现象无论在社会还是学校都普遍存在,“防欺凌”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但是怎样将“防欺凌”教育内化于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偶然间,在幼儿园图书室发现了绘本《不一样的露西》:露西因为和其它瓢虫不一样而被同伴嘲笑、排挤。从忧伤到快乐,瓢虫露西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结识了不同的朋友,从而收获了友谊和幸福,最后带着满满的自信回到属于自己的群体。露西虽然和其他瓢虫不一样,但她恰恰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在孩子的“小社会”中,也经常会出现孩子们排斥、孤立、嘲笑和大家不一样的幼儿。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应该歧视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乐于助人,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其实,不一样也可以很美丽。

  教学详案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露西从忧伤到快乐的心理变化过程。

  2. 认识到不应该歧视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明白不一样也可以很美丽。

  3. 正视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的良好品质。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类音频文件;瓢虫露西;表情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入手,直接抛出问题,让孩子回忆并表达被别人欺负时的心情。

  教师:你有没有嘲笑、欺负过别人?你有没有被别人嘲笑、欺负过?被别人嘲笑、欺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从生活实际入手,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二、理解阅读

  1、幼儿观察画面,发现瓢虫露西的与众不同,感受露西因和大家不一样而被同伴排斥时孤独、忧伤的心情。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瓢虫,其中有一只最与众不同,你发现是哪一只?(幼儿回答后,教师将瓢虫露西贴在白板上。)它哪里不一样?

  教师:如果你们是其它的小瓢虫,你们愿意和露西做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露西因为身上没有斑点,收到了其它瓢虫的嘲笑、排挤和欺凌。为此,露西特别伤心,只好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开了。

  2、露西在寻找斑点的旅途中首先遇到了青蛙和毛毛虫,它们会怎样对待露西呢?感受露西被青蛙和毛毛虫赞美时的心情变化。

  小结:青蛙和毛毛虫没有嘲笑露西,而是很友好的和露西相处,并且发现了露西的有点,真诚地赞美了露西,还各自送了露西送了一个斑点。

  3、请幼儿猜猜露西在找斑点的途中还遇到了谁,它们它们会怎样对待露西,会怎样评价露西?引导幼儿发现露西身上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不吝啬自己真诚的赞美。并感受露西受到称赞、获得斑点后从忧伤到快乐的心理变化过程。

  4、请幼儿为故事命名。在音乐的衬托下,教师带领幼儿讲述故事一遍,幼儿完整欣赏露西寻找斑点的过程。让幼儿自己发现露西和别的瓢虫都不一样,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学习品质。

  让幼儿仔细观察露西的表情,仔细聆听其它瓢虫尖锐的排斥声,感受露西忧伤的心情。(尖锐的排斥声可让孩子意识到欺凌是丑陋的。)

  在这一过程中将露西不同阶段的表情展示在展板上,让幼儿直观的观察、分析、感受露西的心情变化。

  三、创意表现

  围绕主题,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去发现周围小朋友的闪光点,并真诚的去赞美他们。

  教师:你有什么短处和长处?如果让你去赞美你的朋友,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在这个环节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让幼儿正视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并真诚的赞美他人。

  四、结束活动

  教师点评幼儿的活动表现并作简要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1、将绘本《不一样的露西》投放于阅读区;

  2、幼儿分角色扮演《不一样的露西》中的角色,更深入的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欺凌”现象无论在社会还是学校都普遍存在,“防欺凌”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不一样的露西》是一本内涵丰富的绘本:露西因为和其它瓢虫不一样而被同伴嘲笑、排挤。从忧伤到快乐,瓢虫露西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结识了不同的朋友,从而收获了友谊和幸福,最后带着满满的自信回到属于自己的群体。露西虽然和其他瓢虫不一样,但她恰恰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在孩子的“小社会”中,也经常会出现孩子们排斥、孤立、嘲笑和大家不一样的幼儿。

  怎样让孩子深入的理解故事内容,并且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我做了如下设计:

  活动目标包含了三个方面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露西从忧伤到快乐的心理变化过程;2. 认识到不应该歧视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明白不一样也可以很美丽;3. 正视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的良好品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孩子直观性的年龄特点,我将绘本做成了动画的形式用PPT演示出来。

  在活动开始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让幼儿自己发现露西的不同之处,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学习品质。让幼儿仔细观察露西的表情,仔细聆听其它瓢虫尖锐的排斥声,感受露西忧伤的心情。

  从忧伤到快乐,瓢虫露西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结识了不同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动画、音频、音乐教师的语气等多个方面让幼儿感受露西的心情变化过程。露西收获了友谊和幸福,最后带着满满的自信回到属于自己的群体。露西虽然和其他瓢虫不一样,但她恰恰具有独一无二的美。

  幼儿理解并深刻感受到故事内容后,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让幼儿正视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会有些放不开,特别是让孩子说自己的短处的时候

38、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独特的我》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等活动,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布、 针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老师这儿收集了许多我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教师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他是谁》,老师把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映在电视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你觉得大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才能使游戏玩得更有趣?”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

  ①教师在投影仪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儿和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根据相貌猜测。

  “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没有哪两个人会长得一模一样。

  2、通过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引导幼儿发现并大胆展示自己的长处,初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长处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

  (1)教师自我介绍并展示特长。

  现场快速裁剪制做(儿童)吊带裙,并用别针别好,请一幼儿做模特展示。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幼儿依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舞蹈、武术、自我服务等。

  3、向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今天还来了许多不认识你的客人老师,你能礼貌大方向客人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1)讨论并回答“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绍呢?

  (2)幼儿自由寻找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了解客人老师情况,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3)教师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

  活动延伸:

  1、幼儿在表演区继续展示自己的特长。

  2、开展角色游戏《照相馆》,引导幼儿发现并表现每个人的相貌特征。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本活动以“独特的我”为主题,开展了幼儿自我认识、评价、对同伴的认识、对同伴的评价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养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开始,以游戏“猜猜他是谁”为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形象直观性、趣味性的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展现在同伴面前,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取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调动了幼儿观察、比较、联想、判断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隔近友爱的态度。

  二、专家点评:

  游戏中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体现了“幼儿为主体,为主导”的原则。

  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幼儿介绍自我和特长展示,既有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的交流,又有幼儿自由结伴的交流,还有幼儿与客人老师的交流(正在上公开课)。这三种组织形式,既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长处和获取成功感的机会,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幼儿发展的实效性。

  从实践效果看,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幼儿都处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而且教师自始至终不忘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例如教师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展示给小朋友看,教师特长的展示是为小朋友快速裁剪一条时装裙,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其乐融融。

  教学活动中幼儿认识自我与同伴,并展示特长;教学活动后,幼儿在生活中,在角色游戏区继续讨论、交流,展示“独特的我”。此活动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达到了协调统一。

  三、反思与讨论

  独特的我,是展示自我认知与理解,下一步,该如何延伸与继续呢?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以游戏“猜猜他是谁”为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形象直观性、趣味性的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展现在同伴面前,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取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调动了幼儿观察、比较、联想、判断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隔近友爱的态度。本活动以“独特的我”为主题,开展了幼儿自我认识、评价、对同伴的认识、对同伴的评价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养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39、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不一样的头发》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头发的基本特性。

  2、知道头发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不同人种的头发图片、不同年龄段的头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倪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猜猜看。

  “高高山上长堆草,密密麻麻长得好,一年四季勤修剪,老了就会黑变白。”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教师:这谜语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头发。

  二、观察头发。

  1、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头发,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头发长得都一样么?(不一样)

  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看,他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细细的、直直的、黑黑的)

  2、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头发的样子,现在倪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摸一摸自己的头发,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摸起来很柔软,滑溜溜的;摸起来硬硬的,有点像刷子。)

  3、教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头发,比较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发现最多!

  (有的头发多,有的头发少;有的黑一点,有的黄一点;有的长、有的短等)

  4、教师播放PPT,展示不同人种的头发图片。

  (1):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上不用人种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吧!

  (2)幼儿欣赏,感知不同人种头发的差异。

  欣赏完可请幼儿说说他的发现。

  三、简单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一出生就有这样美丽的头发?

  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慢慢变老,他们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小结:头发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小的时候头发比较少,而且软软的。

  长大了头发就会浓密起来。到了老年的时候头发往往会变白、变少。

  四、初步了解头发的用处及保护头发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用吗?(幼儿回答)

  2、教师:头发在我们的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

  3、PPT展示

  教师小结:头发可以让我们变得漂亮,可以保护我们的头皮,

  所以我们要勤洗头、勤理发,还要经常梳理头发,小朋友也不可以烫发、染发。

  活动反思

  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