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提到或听到人格尊严这样的词语,那你能否说一说你所认为的人格尊严蕴涵的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更正、补充,指出人格尊严的正确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容。)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
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目标要求: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2、 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3、 知识: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直面挫折 直 面 挫 折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2、能力: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3、知识: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发泄内心积压的痛楚,并对挫折重新有一个正
自读、启思、精讲、多练 自读、启思、精讲、多练——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鹤壁矿中 田克志课堂教学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目前教学方法改革中应着重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在我校校本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
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开始上课前,我想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了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常识,大家是否具备了敏锐的经济嗅觉呢?能不能告诉我,最近我国在经济方面,有没有哪些事引起了你的关注? 我比较关注这件事(幻灯:9.29日,央行宣布加息)。这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9年时间内第一次宣布加息,在此之前,我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川省雷波中学(616550)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打造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春天,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核心,发展着整党治国学说。2000年“三讲”教育是
第三课 第四框 活动课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三课 第四框 活动课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
第二课 第六框 活动课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 第二课 第六框 活动课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
第二课 第三框 活动课 “三个代表”,砥柱中流 活动课 “三个代表”,砥柱中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三个代表”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却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们看下图: 中国歼8Ⅱ战斗机(左)、美国EP—3型电子侦察机(右) 由图引出实例——2001年4月1日“美机侵犯中国领空 撞毁我军战机 态度相当蛮横” (详见文字资料) 归纳: 在这个事件中,我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复习提问]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批评权和建议权,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相当广泛的。 [导入新课
高二教案(4.5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5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理解: 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
浅谈初中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初中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四川剑阁武连职业中学 王群忠 纵观教学全局,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其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除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外,还
高二教案(4.4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4.4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高二教案(4.3 量变与质变) 4.3 量变与质变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识记: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理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 ⑴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
高二教案( 4.2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4.2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了解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理解:列举事例,说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能力方面 ⑴理论联系
高二教案( 4.1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4.1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 ①内因: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 ②外因:哲学上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 理解:列举实例,分析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 ⑴逻辑思维能力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概念。 理解: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运用: ⑴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⑵运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概念。 理解: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运用: ⑴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⑵运
高二教案(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高二教案( 3.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这一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能力方面 ⑴在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
高二教案(3.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3.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对立、统一的含义。 理解:矛盾的概念。 运用:运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先进与落后,奉献与索取,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 能力方面
高二教案(2.8 按客观规律办事) 2.8 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含义。 理解: ①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③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运用
高二教案(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6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运用:运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