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教时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概念,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册中国处于初级阶段
第五册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 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原因、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学过的社会形态有哪些? 我国经历的社会形态有哪些?二、新授:学生看书P64—671.社会
第五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1949年刚建国时、由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贫穷、落后”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的代名词。建国初期、我国一两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然而到了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短短
第五册第一框体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一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从事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生产劳动。 2、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极端低下的。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关系”
第五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五册第二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三个代表”的含
第五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觉悟目标: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
第五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学
第五册历史的选择 导入新课:提问:为什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西方学习,试图找到救国图强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历史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才能使中国获得独立和民主,变得富强起来呢?正当中国的先进分子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艰难地探求新的出路时,俄国发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国家性质等相联系的知识点;2、通过对材料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答分析说明题的能力;3、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对内、对外职能难点: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职能的理解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于“小康”,我们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识记:①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国根本活动准则。③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宪法规定。⑵理解:①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一、牢记我们的历史使命:从个人同社会的关系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都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应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请看小黑板) 范 志 毅自己 (学生)公 民社会关系在足球队在家在商店…在学校在家里在公共汽车上…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角色足球队员队 长家庭成员
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1、教学目标识记: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理解:1、举出世界各地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变革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的实例。2、说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第二框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掌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辨
第六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第一教时 课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一、教材分析教材从两方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学情分析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特别对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较难理解。三、
第六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课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三框 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教学重、难点:如何认识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形势?如何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录象、图片展示说明法教学过程:5分钟复习:第二框重点知识导入
第六册建设中国特色经济 一、 我国出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政策 1、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第六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元课时序号:第五课第1课时 课 题:第五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首 授 时 间:2004年11月25日 总课时 序 号: 44学 习 内 容:第五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第一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
第六册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 1:理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 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教学难点 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学法指导 借用语文中议论
第六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 识记: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 理解:分析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的特点,说明人口问题是 (重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1、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六册“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活动分组 第一组:请你的长辈谈谈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形式:录音或文字记录;数量:至少三篇)第二组: 收集本组同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形式:图表)第三组: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六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古代社会 教学目标:古代社会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识记: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
第六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古代社会 教学目标:古代社会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识记: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