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哪些方面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理解:列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事例,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运用: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观点,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
浅探思想品德课的“开放式”教学 浅探思想品德课的“开放式”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新编《思想品德》教材就力求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
新 课 程 改 革 下 的 教 师 教 学 行 为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会议的召开,对教育改革是个质的飞跃。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课
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 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
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雁桥中学 麦秋敏我们从学习方法论的层面上看,课堂讨论是一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有着眼于学生“学会”,不重视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的问题。因此,这种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出版说明 五、教材内容与形式特征以思想品德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本套教材强调,面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获得基本品德上的发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根本目的。心理与法律相关知识的教育与讨论以思想品德内容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材料 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一、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
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1.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2.理解自信心与实力之间的关系。3.告诉学生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三种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教学过程: 情境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点”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发展,目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点”,即结合点、生命点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1 直面挫折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1 直面挫折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2.能力: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3.知识: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情感的交流,让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目标要求: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2、 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
第二课时 磨砺自己的意志 第二课时 磨砺自己的意志(一) 兴趣导入每位同学将自己课前收集的名言、故事大声朗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二) 自主探究师:名言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那是名人经历的真实写照,而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前进在道路上,从不放弃,从不言败。有些同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学重点: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
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教材解析(人教版) 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教材解析(人教版) 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根据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和课标所确定的本课程三个基本理念,鉴于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们确定统整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
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教案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王晓凤一、 教材分析: 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以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磨练坚强意志为主要目标。第二项目“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主要阐述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引导学生加
第十二课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导入新课:在本学期的第一节政治课我就说过,本学期政治课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前面的三课书我们学习了公民在哪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人身、在婚姻、家庭、在学校中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还离不开经济
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体验性学习”方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体验性学习”方式 江西省南康市中英文学校 刘晓阳(邮编:341400) 内容摘要: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体验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
情绪万花筒 情绪万花筒 一、课标要求: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1、2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二、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感观目标:培育良好情绪,与人为善,乐观进取。2、能力目标:树立正常的心态,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和“提问”技能 浅议政治教学中的“导入”和“提问”技能                      ——张国军(QQ:408034550)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交织使用,效果非常好,在此,我就思想政治学科中如何应用这两种方法作如下
政治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民主、科学、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特别是活动课的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班务工作计划 2004-2005年第二学期高三·文科班班务工作计划流水综合中学 张正江一、班级学生特点: 高三·文科班现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6人,应届生40人,复习生5人。班上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学风较浓,但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易生考前焦躁情绪,部分学生纪律性和自我管理意识较差,这给
政治课培养创新能力之我见 21世纪已经到来,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也将是中国人民实现世代梦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
第6课 正确对待诱惑(2课时) 第6课 正确对待诱惑(2课时)一、本课的设计意图: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能力目标:(1) 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自我
第5课:善辨是与非 第5课:善辨是与非导入新课:通过《离开雷锋的日子》的故事+幻灯提问:假如当时乔安山也见死不救,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假如你是乔安山,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宋庆龄曾经说过这样的话:n 要学会在这个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世界上辨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
页次:40/47 每页25 总数11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