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案教案
梁玉秀

教学目的:
1、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2、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3、领略外国小说心理描写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能叙述大致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家人的心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ybck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常被广大青少年引用。这个故事和成语密切相关,导
入课文可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是什么,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成语故事。这样做可以调
动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本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
ybck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案
ybck
[自读目标]
1、背诵并翻译全文。
2、归纳本文文言知识点。
3、品味鉴赏本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自读设想]
让学生在理解熟读原文的基础上,把本文改编成剧本,培养其想象创新能力。
触龙说赵太后
[自读指导程序]
一、导入课
《雨霖铃》教案|教案
江苏省金湖中学 盖之勤

教学目标: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
故都的秋|教案
李雄军

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教学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纵横捭阖的论说技巧。
2、学习本文通俗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细致入微的人物行动和对话描写。
3、归纳本文文言知识点。
4、认识凡事应从长远考虑,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道理。
教学要点
1、文中难解词句质疑,师生共同
花未眠(教案)|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2、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3、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2、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课时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教学要点:
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知的体现,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因此不必要事先介绍作者,只需引导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石钟山记|教案
杨军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翻译全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 读准句读。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陈焕生上城》教案|教案
唐山十中 李冬梅

教学目标:1、分析陈焕生这一人物形象;

2、领悟这篇小说的主题;

3、欣赏这篇小说出色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陈焕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阿Q精神。

教学难点:陈焕生身上既有进取心又有落后面,这二者是如何统一起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教案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佟彦华

【设计意图】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我在教这篇课文时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
怀远县常坟中学 程超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基本能力目标:

①仔细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
《琵琶行》简案|教案
天上的云

教学目的和要求: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学生品味诗的艺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1:白居易简介(略);

2:听录音朗读课
花未眠|教案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 李莉

一、 教学目标

1、 理清思路、明确文章表达的有关审美的主旨,提高审美能力

2、 挖掘语言,理解作者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执著追求

二、 重难点

了解触景生情、即事明理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概括事实、归纳主旨的能力,揣摩重点语句的能力。

三、
我教《项脊轩志》 ..
南邮吴江学院 语文教研室 张月明

摘要:明代归有光写有一批家庭琐事类散文,与前代“大业”散文、史传散文和哲学类散文大异其趣。如何教学这类散文,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归有光 辨主旨 品细节 明手法



明代归有光为世人传诵的作品,是抒写家人父子之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万云武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第五中学 赵松鹏

一、学习目标
1 、 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 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
(1)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体会孔子的思想。
3、 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
篱笆那边(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自读重点: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自读重点:
1、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2、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自读程序:
一、 听朗诵录音。
诵读提示:这首诗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
页次:9/46 每页25 总数11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