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
花未眠(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2、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3、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2、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陕西兴平华兴中学 王海军 713106

教学目的
1. 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 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淮安市楚州文通中学•赵怀巧
苏教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 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铁球(
“语言的衔接”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教师中心稿)教案
郑月明

语言的衔接连贯,实际包括这样两项内容:一是语意的连贯,一是结构的连贯。
一、语意的连贯:“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从字、词、句入手,来解答衔接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教案
郑月明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郑月明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2、6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第3、7段的分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
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开阔眼界,比较中外诗歌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2、 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 体会《
我与地坛(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理解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的情味。
3、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一、导入
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
《琵琶行》简案(网友来稿)教案
梁万年

江苏省金湖中学 梁万年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友谊甚笃,称“元白”

与刘禹锡唱和甚多,称“刘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主题。恨什么,恨到什么程度
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
梁玉秀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
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
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迁移性阅读法。
一、 教学设想
1、《齐人有一妻一妾》
《师说》简案..
侯朝晖

韩愈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侯朝晖

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1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
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蒲体超

[教学目标]1、在学会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用时约20分钟)
2、进行初步的审美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时约20分钟)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第1项。
[
走近庄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阅读教学.
时间:2004年3月24日
地点:杭州二高
执教教师:楼老师借班上课
一、导入新课
1、课题是什么?
2、我们来看看庄子是谁,对中国人有什么影响?
中国人的达观有一部分和他有关。他很穷,大部分时间靠编草席为生。但他穷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
怡红院端阳嬉闹..
方岩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故事、作者、主要人物
2、 熟悉课文,认识晴雯、袭人的不同性格特点3、 学习本文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认识晴雯、袭人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晴雯、袭人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花未眠》...
江西省遂川中学语文组 冯小兵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表达的有关审美的主旨。2、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3、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设想: 教时:一课时。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为难点。2、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 空空书斋 一、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复习,达到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整篇作文: (1)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2)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3)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符合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掌握“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哈十三职 白静


一、 教学目标设计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花未眠》教学设计..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刘志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文

川端康成幼年时祖母,父母相继去世,分别有外祖父、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童年没有感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却渗透到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与悲哀之中,内心不断涌现对人间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
页次:10/46 每页25 总数11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